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时间:2022-12-01 16:41:01 开题报告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随着人们自身素质提升,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报告,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1

  题 目: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学 院:音乐学院

  专 业:音乐学

  姓 名:齐超

  指导教师:董文华

  20xx年3月 日

  威尔第《茶花女》中乔治亚芒人物浅析

  一、文献综述

  (一)现状

  朱塞佩·威尔第(1813—1901)意大利伟大的歌剧作曲家,凭借杰出的才华、出色的音乐天赋和勤奋的努力使其在世界歌剧殿堂上屹立不倒。从1839年11月开始威尔第一生共完成了27部歌剧,其中包括数量众多经典的作品,威尔第歌剧中很多唱段和作品都成为欧洲歌剧史上不朽的作品。而在其创作的高峰期,他所创作的三部歌剧《弄臣》《游吟武士》和《茶花女》的问世,使威尔第在歌剧界的地位迅速超过唐尼采蒂、贝利尼和罗西尼,成为了意大利最伟大的歌剧作曲家。

  而在他的这三部经典的歌剧中《茶花女》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茶花女》是根据法国小说家小仲马的同名著作改编而来,于一八五三年三月六日在威尼斯凤凰剧院首演。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次首演遭遇失败,但是很快这部歌剧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可和赞誉。这部作品表达了对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压榨弱势群体的上层社会的愤怒,同时也揭露了世俗势力的丑陋嘴脸。纵观整部歌剧,男主角亚尔弗雷德·亚芒的父亲乔治·亚芒正是上层社会和世俗势力的'代表者。威尔第正是通过对乔治·亚芒的描写以及与玛格丽特与亚尔弗雷德的爱情的对比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思想。

  (二)发展方向

  18世纪,在欧洲随着歌剧的盛行和器乐音乐的繁荣,炫技一词所指逐渐地涉及到了小提琴家、钢琴家和阉人歌手以及女高音等专业音乐家,并在19世纪达到顶峰.这种艺术风尚在音乐表达中体现出一种形式美与风格美,但也会因为过于渲染、过于重视表面的娱乐性表现,而使人忽视或分散对音乐深刻内涵的注意力.

  作为整部歌剧中唯一一个“反面角色”,乔治亚芒对于整部歌剧剧情的连接和贯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想要透彻的了解整部歌剧和了解威尔第的创作风格,就要准确的对这位至关重要的人物进行透彻的分析和研究。

  纵观整部歌剧乔治亚芒的戏份和演唱并不是很多,在威尔第的巧妙安排下使乔治亚芒

  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演绎出自我的人物性格和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所体现出的诸如自私、阴暗等等特点。研究好乔治亚芒的人物性格特点以及它所代表的世俗势力的特征,对于男中音更好的把握、演唱威尔第其他的歌剧作品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二、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1、从威尔第创作的历史背景入手,分析《茶花女》的时代环境和意义。

  2、对歌剧中乔治亚芒的唱段进行分析,威尔第创作的特点。

  3、挖掘威尔第创作特点和音乐语言特征以及对人物塑造的特点,并用插入乐谱和例证来分析说明。

  4、了解浪漫主义音乐、歌剧艺术的发展及艺术特点

  (二)研究方法

  1、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2、对比的研究方法

  3、举例说明的研究方法

  4、查阅资料,总结探索,对本文的主题论述问题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地认识

  三、预期的课题进度计划

  1、学期初完成论文开题报告,并作一些准备工作,如搜集和整理资料等。

  2、四月中旬完成论文初稿,并请指导老师帮助修改。

  3、五月初对论文进行细致处理。

  4、五月中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论文写作,上交论文

  四、参考文献

  1. 张洪岛 主编《欧洲音乐》,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2. 张宏到 主编《欧洲音乐史》 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

  3. 于润杨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4. 沈旋 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5. (意)朱塞佩塔罗齐《命运的力量--威尔第传》,三联书店出版社,1990

  6. 周枫,朱小强 译编《外国歌剧选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7. 卢广瑞 主编《中外歌剧·舞剧·音乐剧鉴赏》,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8. 钱苑,林华 著《歌剧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 20xx

  9. 刘朗主编《声乐教学手册》 北京师范大学1995年3月第1版。

  10. 郑宝华 《美声唱法之研究》《中国音乐》20xx年第一期(季刊)中国音乐编辑部

  11. 温恒泰 主编《男中音教学曲集》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12. 王嘉陵 主编《西方音乐简史》四川文艺出版社,20xx

  13.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4. 李晓静、李斌主编《音乐精品选释》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xx

  15. (德)保罗贝克《音乐简史》中国友谊出版社,20xx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2

  一、问题提出

  时代在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那么我们中学生消费水平又是怎样的呢?其实,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消费"这一概念还不是非常明确,从而导致不能合理消费、正确消费。

  二、研究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同学们的消费状况,并为同学们提出一些合理消费的建议。

  三、研究意义

  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消费认知能力。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

  (二)问卷调查法:制定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

  (三)采访法:对同学们进行采访。

  五、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

  邀请指导老师参加,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根据成员的.自身情况进行分工并制定一套良好的实施方案。同时小组成员自筹经费由组长保管。

  (二)实施阶段

  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任务和方案进行实际操作。

  1.图书馆、网络查阅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信息。制定调查问卷,设置采访问题,对问卷调查和记录采访做好准备;

  2.到学校发放调查问卷;

  3.负责采访的同学深入学生进行采访,根据设置的采访问题对一部分同学进行实际采访。捕捉真实信息并随时记录采访的信息;

  4.从小组成员处将填好的问卷和采访途中记录的信息资料进行初步整理;

  5.把数据交由组长进行进一步的整理和总结。

  (三)总结阶段

  邀请指导老师参加,全组成员讨论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并得出结论,由组长负责将讨论的结果撰写成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完成调查报告和研究报告

  七、条件分析

  (一)主观条件:全组成员对课题十分感兴趣、十分积极,团结协作;

  (二)客观条件:成员家中有电脑方便查阅资料,实验器材容易找到,实验方案可行,老师十分配合我们。

  (三)经费来源:本课题经费由小组成员自筹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3

  一、选题依据:

  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是企业技术创新决策的前提和依据。通过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可以使企业对未来的技术发展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有正确的把握,从而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以减少技术创新决策过程中的主观性和盲目性。只有在正确把握技术创新发展方向的前提下,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才能沿着正确方向开展,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才能得到不断加强。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商业中,企业的技术创新决定着企业生存和发展、前途与命运,为了确保技术创新工作的正确性,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现有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可分为趋势外推法、相关分析法和专家x测法三大类。

  (1)趋势外推法。指利用过去和现在的技术、经济信息,分析技术发展趋势和规律,在分析判断这些趋势和规律将继续的前提下,将过去和现在的趋势向未来推演。生长曲线法是趋势外推法中的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创新预测方法,美国生物学家和人口统计学家RaymondPearl提出的Pearl曲线(数学模型为:Y=L∕[1+A?exp(-B·t)])及英国数学家和统计学家Gompertz提出的Gompertz曲线(数学模型为:Y=L·exp(-B·t))皆属于生长曲线,其预测值Y为技术性能指标,t为时间自变量,L、A、B皆为常数。Ridenour模型也属于生长曲线预测法,但它假定新技术的成长速度与熟悉该项技术的人数成正比,主要适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扩散预测。

  (2)相关分析法。利用一系列条件、参数、因果关系数据和其他信息,建立预测对象与影响因素的因果关系模型,预测技术的发展变化。相关分析法认为,一种技术性能的改进或其应用的扩展是和其他一些已知因素高度相关的,这样,通过已知因素的分析就可以对该项技术进行预测。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导前-滞后相关分析、技术进步与经验积累的相关分析、技术信息与人员数等因素的相关分析及目标与手段的相关分析等方法。

  (3)专家x测法。以专家意见作为信息来源,通过系统的调查、征询专家的意见,分析和整理出预测结果。专家x测法主要有:专家个人判断法、专家会议法、头脑风暴法及德尔菲法等,其中,德尔菲法吸收了前几种专家x测法的长处,避免了其缺点,被认为是技术预测中最有效的专家x测法。

  趋势外推法的预测数据只能为纵向数据,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时,只能利用过去的产品技术性能这一个指标来预测它的随时间的发展趋势,并不涉及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科技、经济、产业、市场、社会及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在现代商业经济中,对于产品技术发展的预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产品过去技术性能指标按时间的进展来类推,而应系统综合地考虑现代商业中其他因素对企业产品技术创新的深刻影响。相关分析法尽管可同时按横向数据和纵向数据来进行预测,但由于它是利用过去的历史数据中的某些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因素求出的具体的回归预测式,而所得到的回归预测模型往往只能考虑少数几种主要影响因素,略去了许多未考虑的因素,所以,所建模型对实际问题的表达能力也不够准确,预测结果与实际的符合程度也有较大偏差。专家x测法是一种定性预测方法,依靠的是预测者的知识和经验,往往带有主观性,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预测准确度的要求。以上这些技术创新预测技术和方法为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但在新的经济和市场环境下,技术创新预测的方法和技术应有新的丰富和发展,以克服自身的不足,更进一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先进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

  目前,在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评估中,一般只考虑如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连续性;

  (2)经济效果;

  (3)社会效果;

  (4)风险性,在对此四方面内容逐个分析后,再作综合评估。在综合评估中所用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专家法)、AHP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估法、决策树法、战略方法及各种图例法等,但技术创新的评估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其中存在着广泛的非线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同时,还涉及技术、经济、管理、社会等诸多复杂因素,目前所使用的原理和方法,难以满足企业对技术创新评估科学性的要求。关于技术创新评估的研究,在我国的历史还不长,无论是指标体系还是评估方法,均处于研究之中,我们认为目前在企业技术创新评估方面应做的工作是:

  (1)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技术创新评估指标体系;

  (2)建立一种适应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这种情况下,神经网络技术就有其特有的优势,以其并行分布、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可以较好地适应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类多因素、不确定性和非线性问题,它能克服上述各方法的不足。本项目以BP神经网络作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构建的基础,BP神经网络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各层的神经元数目不同,由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组成,在进行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时,从输入层输入影响产品技术创新预测值和评估值的n个因素信息,经隐含层处理后传入输出层,其输出值Y即为产品技术创新技术性能指标的预测值或产品技术创新的评估值。这种n个因素指标的设置,考虑了概括性和动态性,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影响产品技术创新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导致产品个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尽管是黑匣子式的预测和评估,但事实证明它自身的强大学习能力可将需考虑的多种因素的数据进行融合,输出一个经非线性变换后较为精确的预测值和评估值。

  据文献查阅,虽然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现有原理和方法的改进和完善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如文献[08]、[09]、[11]等,但尚未发现将神经网络应用于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在当前产品的市场寿命周期不断缩短、要求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经济条件下,以神经网络为基础来建立产品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模型,是对技术创新定量预测和评估方法的有益补充和完善。

  三、论文预期成果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研究的理论意义表现在:

  (1)探索新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丰富和完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体系;

  (2)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利于推动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方法的发展。

  本项目研究的应用价值体现在:

  (1)提供一种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定量预测技术,有利于提高预测的正确性;

  (2)提供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综合评估方法,有利于提高评估的科学性;

  (3)为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工作提供新的方法论和实用技术。

  四、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目标:

  以BP神经网络模型为基础研究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并建立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及设计相应的模型计算方法,结合企业的具体实际,对指标和模型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使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用价值。

  研究内容:

  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佑的相关指标体系确定及其量化和规范化。从企业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入手,密切结合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系统综合地分析影响产品技术创新的各相关因素,建立科学的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并研究其量化和规范化的原则及方法。

  2、影响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各相关指标的相对权重确定。影响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各相关因素在输入预测和评估模型时,需要一组决定其相对重要性的初始权重,权重的确定需要基本的原则作支持。

  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研究。根据技术创新预测的特点,以BP神经网络为基础,构建基于多因素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

  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设计。根据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基本特点,设计其相应的计算方法。

  5、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学习样本设计。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构建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学习样本,对预测和评估模型进行自学习和训练,使模型适合实际情况。

  6、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的实证研究。以一般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与评估工作为背景,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技术进行实证研究。

  创新点:

  1、建立一套基于电子商务和知识经济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目前,在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方面,一种是采用传统的指标体系,另一种是采用国外先进国家的指标体系,如何结合我国实际当前经济形势,参考国外先进发达国家的研究工作,建立一套适合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指标体系,此为本研究要做的首要工作,这是一项创新。

  2、研究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及其计算方法。神经网络技术具有并行分布处理、自学习、自组织、自适应和容错性等优良性能,能较好地处理基于多因素、非线性和不确定性预测和评估的现实问题,本项目首次将神经网络技术引入企业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这也是一项创新。

  五、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论证

  1、重视系统分析。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分析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和变化的宏观因素和微观因素,并研究影响因素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其相互之间的重要度,探讨其量化和规范化的方法,将国外先进国家的研究成果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我国企业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的指标体系。

  2、重视案例研究。从国内外技术创新预测与决策成功和失败的案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归纳和总结出具有共性的东西,探索技术创新预测与宏观因素与微观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

  3、采用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研究,先从某一行业出发,定义模型的基本输入因素,然后,逐步扩展,逐步增加模型的复杂度。

  4、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工作与具体企业的技术创新实际相结合,进行实证研究,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成果。

  六、开展研究已具备的条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及解决措施

  本人长期从事市场营销和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工作,编写出版了《现代市场营销学》和《现代企业管理学》等有关著作,发表了“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组织创新”及“企业技术创新与营销观念创新”等与技术创新相关的学术研究论文,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预测和评估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也从事过企业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策划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许多企业有密切的合作关系,同时,对神经网络技术也进行过专门的学习和研究,所以,本项目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及实验场所已基本具备,能顺利完成本课题的研究,取得预期的研究成果。

  七、论文研究的进展计划

  20xx.07-20xx.09:完成论文开题。

  20xx.09-20xx.11: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及其量化和规范化。

  20xx.11-20xx.01: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的构建。

  20xx.01-20xx.03: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计算方法研究。

  20xx.03-20xx.04:基于BP神经网络的技术创新预测和评估模型体系的实证研究。

  20xx.04-20xx.06:完成论文写作、修改定稿,准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01]傅家骥、仝允桓等.技术创新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02]吴贵生.技术创新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xx

  [03]柳卸林.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04]赵志、陈邦设等.产品创新过程管理模式的基本问题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xx/2.

  [05]王亚民、朱荣林.风险投资项目ECV评估指标与决策模型研究.风险投资.20xx/6

  [06]赵中奇、王浣尘、潘德惠.随机控制的极大值原理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控制与决策.20xx/6

  [07]夏清泉、凌婕.风险投资理论和政策研究.国际商务研究.20xx/5

  [08]陈劲、龚焱等.技术创新信息源新探.中国软科学.20xx/1.pp86-88

  [09]严太华、张龙.风险投资评估决策方法初探.经济问题.20xx/1

  [10]苏永江、李湛.风险投资决策问题的系统分析.学术研究.20xx/4

  孙冰.企业产品开发的评价模型及方法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xx/4

  [12]诸克军、杨久西、匡益军.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石油勘探有利性综合评价.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xx/4

  [13]杨力.基干BP神经网络的城市房屋租赁估价系统设计.中国管理科学.20xx/4

大学课题的开题报告4

  一、基本信息:

  项目课题名称: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

  内容摘要(不得少于400字)。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国经典文学作为我国文化的载体本应该是每位大学生必须了解的。可而今随着网络世界的愈发繁华,我们的经典文学正在被慢慢冷落。作为炎黄子孙,继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文学是每个中华儿女应尽的义务。

  本课题以安徽科技学院各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访谈等形式,研究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喜好情况和阅读动因;分析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情况及重视程度;探究我国经典文学逐渐被忽视的根本原因、解决办法以及策略,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二、项目论证:

  (一)申请理由(包括自身具备的知识、自己的特长、兴趣、已有的实践创新成果等)

  1.课题组成员截至目前已学习了计算机基础,逻辑学等课程,正在学习大学语文、创造力理论与创新、信息检索等课程,我们想把自己大学所学课程联系起来运用到实践中去,用实践去检验和锻炼自己。计算机基础、信息检索课程的学习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基础工具,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能加强我们对计算机的运用技巧;通过逻辑学的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方式更加严谨,这为以后课题研究方式、过程等的安排提供了智力保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调查问卷;另外,我们想通过对当代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传承研究帮助所有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观,这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展及学生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都能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我们想为国家尽微薄之力,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本课题四个组员的选择都很有讲究。第一,四个课题组成员都具有强烈的责任心,且对经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第二,课题组成员许志刚同学拥有非常好的组织能力,为课题组四个成员今后的合作提供保障;第三,课题组成员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高效地使用课题研究所需要的各种软件;第四,课题组成员周敏同学善于交流,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强,能顺利完成实地采访工作;第五,课题组成员毛传莹同学语文功底扎实,擅长写作,对以后课题论文的撰写十分有利。

  3.本课题组所有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面对身边同学对自己国家经典文学的漠然,我们想找出原因和解决方案。力求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切实帮助学生提高良好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方式,使中国经典文学能得到普及并发扬光大。

  4.本课题组成员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1)课题组成员周敏:寒假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xx、20xx年外国语学院寒假社会实践优秀论文;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被评为20xx年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优秀论文。

  (2)课题组成员毛传莹:20xx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移动课堂”课程论文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优秀课程论文 .

  (3)课题组成员许志刚被评为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20xx年和20xx年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4)课题组成员姜军:《中国近代史纲要》优秀论文。

  (二)立项依据: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创新点。(三部分逐项填写)

  1.本课题研究现状与趋势:

  (1)对于当今人们对传承经典文学的态度的研究。

  眼下读书界的“经典热”轰轰烈烈,不少人都主张重读经典。《文艺报》20xx年4月期指出:“珍视经典,而且正确地面对经典,才能扫除我们土地上太多的尘埃。”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协会副会长指出:当代人要摆正对经典文学的态度。

  (2)对于经典文学的传承途径的研究。

  张岂之先生在学术研究的同时,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工作,并且担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委员会顾问。他认为:“关于普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观点来梳理写成普及性的读物,都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但是前提是要尊重历史,如果对历史尊重不够的作品,即使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里引起轰动,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它们的学术寿命是不会长的,随着读者水平的提高,真正建立在科学基础上,学术研究的那些东西倒是永恒的。

  汤一介先生说:”国学经典书籍中对现在依然有意义的道理,让现在的小孩子跟今天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这完全是可以的。特别是我们在比较浮躁的社会,通过一些传统的东西,告诉小孩子们对于现代的意义是什么。我想这种普及工作是有意义的,过去我们做过,我想今后我们也会继续做的。

  方克立先生说:“经典的教育非常重要,特别是过去的100多年,我们文化发展中确实有一些问题,我们过去的文化取向太过于向西方倾斜,年轻人感兴趣的都是西方的东西,我们传统的东西、特别是经典就更陌生了。青年人特别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对广大群众也要进行这方面的普及。

  在这个物质社会,我们祖先留下的许多精神财富已被物质财富击败,人们深感当代人可贵精神的缺失严重,许多大家都开始研究如何能让经典文学走进当代人的精神世界,助他们找回迷失的自我。

  (三)前期准备情况:本单位所具备条件,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本单位所具备的条件:课题组四个成员都对中国经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这为以后课题研究的开展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其次,课题组姜军同学精通计算机,能熟练、高效地通过一些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和总结;再次,其他三位课题组成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都多次获得社会实践先进个人。

  2.查阅资料及主要参考文献:

  (1)朱维铮:《”国学“答问》 载《书城》20xx年第9期

  (2)张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论》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xx年版。 第108页

  (3)杨义:《重绘中国文学地图的方法论问题》 载《学术研究》 20xx年第9期

  (4)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一)[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5)郭绍虞。 中国历代文论选(二)[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6)游国恩。 中国文学史(四)[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杨适。 原创文化与经典[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xx.

  (8)张杰:《高新技术时代经典文学的命运》,《社会科学期刊》,20xx年第3期

  (9)抗震、符均:《新文化格局与经典的命运》,《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年第四期

  (10)陶东风:《文学经典与文化权利(上)--文化研究视野中的文学经典问题》,《中国比较文学》20xx年第三期

  (四)研究内容和提纲

  1.研究内容:

  首先,调查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在英语和网络的强烈冲击下,经典文学逐渐被大学生冷漠,很多大学生甚至从来没有阅读过一本完整的经典著作,我们希望能通过各种调查方式详细了解当今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的了解情况和阅读情况。

  其次,实证分析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中国经典文学阅读情况(包括:阅读量,阅读内容、阅读动机等)的差异性。

  通过调查问卷和图书借阅情况研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了解中国经典文学的深度和广度,分析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阅读文学著作情况,探究二者阅读文学著作是否具有显著差异性。对同一阶段的爱好经典文学者和非爱好经典文学者的语言学习能力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是否具有明显差异。

  再次,深入探究影响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因素。

  通过问卷调查、采访等方式深入探究影响当代大学生传承中国经典文学的主要因素,分析造成大学生对中国经典文学漠然的根本原因,研究中国经典文学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营造良好的文学阅读氛围,调动大学生阅读中国经典文学的积极性。

  可以举办一些活动激发大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如文学知识竞赛、书评竞赛等;还可以举办一些讲座,增加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也可以开设选修课,成立社团等引导大学生阅读经典文学,解决他们阅读过程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

  2.研究提纲:发现问题(当代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承远远不够)--找出原因(通过问卷调查、实地采访、实证分析等方式找出根本原因)--解决问题(找出原因后,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帮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经典文学阅读观,使我国经典文学发扬光大,从而帮助当代大学生提高自身文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五)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查阅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借鉴他们的可取之处,反思他们的不足之处,为自己的研究汲取经验。

  (2)问卷调查法。对我校各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采访,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了解和阅读情况,找出影响他们传承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通过深入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实地采访法。在校园内随地随时随机抽取学生进行采访,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更好地了解他们对经典文学的态度,阅读量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实地采访,可以帮助被采访的同学树立更好的经典文学阅读态度,同时,也能为我们的研究收集有利的建议。

  (4)实证分析法。运用SPSS13.0统计工具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2.技术路线:

  提出问题-实证分析-解决方案

  ①提出问题:由于当今中国的大学生比较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这对大学生的学习,特别是语言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要充分认识到文学对一个不成熟的大学生的重要作用,让文学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指导我们前进,也让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②实证分析:利用SPSS13.0统计工具,结合我校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阅读的差异制定中国经典文学调查问卷表,对我校各专业学社开展问卷调查,在结合我校图书馆的借阅情况及对学生的座谈、访谈记录,统计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分析造成大学生忽视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探究语言学习者与非语言学习者对文学继承的差异性。

  ③解决方案:通过对各专业大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学的继承情况的研究,找出大学生忽视中国经典文学的根本原因和阅读经典文学对语言学习者和非语言学习者的指导意义。以达到大学生重视继承中国经典文学的目的,并从课内外活动的开展中丰富大学生的文学生活,指导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和以后的工作和生活。

  (六)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找出当代大学生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原因。

  2.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我国经典文学能被更好地传承;同时也帮助他们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他们的大学生活和精神世界。

  (七)研究进度安排和中期成果(中期研究成果要量化)

  (1)20xx年3月~4月:准备阶段。召开课题组座谈会,确定课题实施方案,明确成员分工,落实任务;研讨调查问卷设计,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

  (2)20xx年4月~6月:正式调研阶段。课题组对安徽科技学院各学院学生进行实际调研(包括问卷调查,实地采访等),调查影响他们经典文学阅读量少的根本因素,收集并整理调研资料。

  (3)20xx年7月~10月:实证研究阶段。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调查问卷中各问题不同回答所占的百分比分析,找出原因,再深入探究解决方案。

  (4)20xx年10月~11月:分析与撰写论文阶段。整理调查资料和统计分析数据,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撰写课题相关论文。

  (5)20xx年11月:综合研究阶段。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完成论文发表、撰写课题结题报告并报送校科研处,接受验收检查。

  结合问卷调查和实地采访,预计中期效果:

  提交《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科研基金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至科研处。

  (八)项目预期成果形式:

  (1)公开发表与项目相关的论文(学生为第一作者,并在文中标明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基金课题资助);

  (2)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3)通过专家组答辩。

  (九)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利于当代大学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及语言学习能力,更能拓展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眼界,对他们以后的生活及工作都能产生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