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时间:2023-03-04 17:08:04 教学反思 我要投稿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

  “乘法分配律”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含字母表达式),并能正确地表述。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概括、分析、推理的能力,并渗透“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情感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现象的好奇心及主动探究的精神。从实际教学的情况来看,我自己认为已基本达到了我课前所设定的目标,教学效果还是良好的。

  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有:

  1.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迁移,从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引入,学生较易接受与理解

  2.能够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与启发作用,让他们能在教师的提示、指导下,渐渐发现了几组算式之间存在着的.联系,找到规律,再通过举例,验证自己所找到的规律,并且再启发他们说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字母表达式,培养了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的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既让学生有独立观察、思考、练习的机会,又安排了小组讨论,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让全体学生的学习愿望都能得到满足。因此,这堂课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课堂气氛比较活跃,从学生的练习反馈情况来看,对这个内容掌握较好。

  我认为不足的地方在于:我在面向全体方面做的还不够,个别不爱发言的同学表现自己的机会少,生活型的乘法分配律的题型练习量不够,这也是我在以后教学当中应该改进的地方。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2

  我对教材内容、学情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之后,确定了教学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探索乘法分配律的活动,进一步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并能用字母表示;经历共同探索的过程,培养解决实际问题和数学交流的能力;会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小组讨论、全班交流以及讲学练相结合,设计相应的练习题,逐步理解抽象的乘法分配律。

  通过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努力,我们设计了比较合理的前置性小研究。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前置性小研究”的探索研究,能会用两种方法去解决同一问题,并且能讲出自己的思路;能够观察出并说出两道算式的特点,能够观察出两道算式的结果是相同的;能够按照算式的特点进行举例;能够自己说出规律,总结规律;能够用求结果和乘法的意义去验证这条规律的正确性、普遍性;能够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实际的问题,在做题的同时感受乘法分配律给计算带来的方便。

  当然,本节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也是有不足的地方。我认为:

  1、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经常性的打断学生的发言。其实这是很不好的习惯。课下陈靖嫣对我说:“老师,你一打断我,我就不知道怎么说了。”我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觉得在“生本课堂”中教师,应该有这样一种意识,那就是“等”的意识。等学生表达完他的所有想法之后,他们在遇到“瓶颈”的时候,老师可以经过有智慧的引导,帮助他们度过“难过”。可是我们很多时候,经常犯的错误是,学生只要一有点小问题,老师马上就出马,这样是极不好的做法。像本次课中,我有好几次打断了陈靖嫣同学的汇报,也打断了王孟阳同学的汇报,还有好几次打断了同学们的交流活动。

  对于这种打断可能在心里带着很侥幸的心理,认为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某些教学任务,不能让本节课“节外生枝”。可是,这种心理违背了“生本课堂”的基本教学理念。

  2、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不能照顾到学生的想法。像:徐昊同学和李厚杰同学在课堂上,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可是我在施教的过程中,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可能对于本节课的教学,他们的想法,是在浪费时间。可是,我的这种做法,却不能照顾到他们的后续发展。我觉得在处理这个事件的时候,我应该既不能让本节课“跑偏”,也不能浇灭他们的“兴趣之火”。这是需要有一定的教育智慧的。

  3、我觉得学生们的交流是不够热烈的。根本的'原因是:学生们的研究不够到位,不会提出自己的疑问,不能对自己的疑问进行探索研究。我觉得这都是老师在平时教学中,没有给予足够的指导的原因。

  还有很多的问题,也许是我没有意识到的。

  结合本节课,关于生本课堂我有了很多的想法。

  我认为真正的“生本课堂”是这样的:

  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等各个环节,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细节去体现。也是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和学生可以围绕一个问题据理力争,也可以在一节课中,实现多个知识点的“串联”,也可能好几节课我们突破不了一个知识点的讲解。教师千万要改变原先“计件工作”的模式,我们还原教育本来的色彩。它应该是自然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我们身在其中,师生应该一起去营造一种氛围,体会教育给我们带来的幸和充实感。

  我立志让我的课堂,成为我们幸福的源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3

  乘法分配律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的内容,是一节比较抽象的概念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及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乘法分配律也是学习这几个定律中的难点。因此,对于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我没有把重点放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而是把重点放在让学生通过多种方法的计算去完整地感知,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举例进行验证。

  所以,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定位在:

  (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本单元教材的一个鲜明特点是,不再仅仅给出一些数值计算的实例,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而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这样便于学生依托已有的知识经验,分析比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运算定律。

  教材提供了这样一个主体图:春季里,同学们开展植树活动,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植树活动?学生会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列出算式,接着通过计算发现,两个算式可以用“=”连接,即25×(4+2)=25×4+25×2。我将其首先呈现给学生,目的是结合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接着设计“悬念”,抛出四组题目,把学生引到“两算式的结果相等”的情况中来。先请学生猜想,而后验证,再请学生编题,让每一个学生都不由自主地参与到研究中来。在编题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交出了正确的“答卷”,增强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和继续研究的欲望。接着,请同学在生活中寻找验证的方法,以四人小组为研究单位,学生的思维活动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探究其中的奥秘。小组讨论的方式,更促使学生之间进行思维交流,激发学生希望获得成功的动机。

  通过实践、讨论,揭示了乘法分配律。再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述乘法分配律加以内化。这样做,学生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学得快乐,自己动手编题、自己动脑探索,从数量关系变化的多次类比中悟出规律,“扶”得少,学生创造得多,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条规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自主自动,学会了进行合作,学会了独立思考,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发现!这对十岁左右的孩子来说,其激励作用无疑是无比巨大的,而“爱思、多思、会思”的学习习惯,会让孩子一生受益。纵观教学过程,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

  我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感受到: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会使教材的内涵更有广度和深度,也为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4

  《乘法分配律》是本章的难点,它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教材对于这部分内容的处理方法与前面讲乘法结合律的方法类似。在设计本教案的过程中,我一直抱着“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试图寻找一种在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参与共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实现不同的人的数学水平得到不同发展的教学方式。结合自己所教案例,对本节课教学策略进行以下几点简要分析:

  一、教师要深入了解各层次学生思维实际,提供充分的.信息,为各层次学生参与探索学习活动创造条件,没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参与,不会有学生主体的主动发展,教师若不了解学生实际,一下子把学习目标定得很高,势必会造成部分学生高不可攀而坐等观望,失去信心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以往教学该课时都是以计算引入,有复习旧知,也有比一比谁的计算能力强开场。我想是不是可以抛开计算,带着愉快的心情进课堂,因此,我在一开始设计了一个购物的情境,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中,走进生活,开始学习新知。这样所设的起点较低,学生比较容易接受。

  二、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书,出来的算式就比较开放。学生能自由发挥,对所学内容很感兴趣,气氛热烈。由学生计算总价列式,到通过计算发现两个形式不一样的算式,结果却是一样的。这都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得到的结论,是来自于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水平的。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以几何直观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画一画,算一算等学习活动,小组合作,共同经历乘法分配的探究过程,借助图形探知、理解乘法分配律。

  1、问题情境的创设需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试讲过后与大家的感觉一样,学生对设计草莓大棚的这个话题不是特别感兴趣,接受工作室友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后,想把情境创设改为设计学校的操场。由于学校里孩子们数量每年都在增加,孩子们喜欢的小操场越来越挤,想要扩建这个长方形的小操场,怎么办呢?这个话题与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应该比上一次设计的话题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2、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已有的知识经验。

  本节课设计一始,所需的计算方法与原来学过的计算长方形面积有关。长方形的面积长乘宽,即使个别学生忘记也很容易唤醒。我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 在计算之前先要在头脑中勾勒出长方形的模样,激发学生在画图中梳理题中的数学信息。接下来的三次探究过程,先是教师设定长方形增加的长,再次是学生自己设定长度,再到后来自己设定三个量,给学生充分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发挥学生主体的主动作用,即使学生在研究中遇到困难,有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环节也使学生之间有了互相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得出结论的过程中,有的同学用到了文字说明,也有同学是符号表示,还有的是字母表示,无论出现得出的哪种结论,老师都予以肯定和表扬,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在学生展示汇报的过程中,虽然字母表示的方法更清晰,大家更喜欢,但课后觉得能用文字表述其实是更难的一件事,对这样的孩子应该在课堂上再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肯定,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浓,他们学到的东西可能也会更多。

  3、在具体操作中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演练。

  孩子们自己填写的数字各不相同,在不同的计算方法和有不同的计算结果中,使学生感受到大量在实例计算后,大胆地完成了由猜想到验证的过程。猜想是科学发现的前奏。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不能没有猜想,否则,主体性探究活动便缺少了内在的动力,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成了失去目标的无意义操作。接下来的举例就成了验证猜想的必需,无论猜想的结论是“是”还是“非”,学生的思维一直是活跃着的,对学生都是有意义的。这个过程是教会学生学习与掌握探索方法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学习品格的过程。

  在研究的过程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资源,把研究中遇到困难的,兴趣保持不下去的同学的积极性再调动一下就更好了。

  课堂学习的过程,一切以师生间,生生间建立的平等交流这个平台才得以顺得完成,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创共生的过程,师生成为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在上述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想象——猜想——举例——验证,在欣赏学生的“闪光”处给学生“点拨”。师生在课堂交流中才得以共同成长。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6

  《乘法分配律》一直是四则运算定律的一个难点,学生最容易出错。比如38与99相乘,就容易出现“只把38与100相乘后再减1”的错误。还有的学生在计算125×48时,会出现“125×(6×8)=125×6+125×8“这样的错误。究其原因,还是未能真正理解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在教学中,我也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让学生背乘法分配律的含义,经常让学生做点这样的易错题。可发现效果不是很明显,尤其是有几个孩子,一会就忘记了。后来,我想:还是必须从理解乘法的意义中去学会乘法分配律。于是,我就在辅导这几名学生时,要求他们说出每一个算式表示的含义,再说一说自己做错的算式的含义,从而在对比中来发现、理解自己的错误,明白了自己错误的原因后,再来思考正确的解题思路,经过几次这样的训练,效果好多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7

  1、在思考如何设计《乘法分配律练习课》之前,我收集了一些本校四年级学生的错题,进行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2、经过调查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根本原因在于不理解算式的意义,仅仅停留在题目表面,先找相同因数,再套用公式,不能按照算理正确地思考简算过程。所以我认为,这节练习课应该从最朴素的算理——乘法的意义出发,抓住问题本质,才能对症下药。教学中我通过两个判断练习,引导学生从乘法意义的角度理解乘法分配律,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样的设计教学效果比较合理科学的,学生在进行简算时已经有了检查的意识。而不再是盲目地套用格式。

  3、通过将乘法分配律常见题型进行归类,不同题型采用了不同的小妙招来解决,题目形式变化,解决方法也不同,但只要符合“几个几加上几个几”的意义,紧扣每一步都相等,就能够借助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学生对这4个简算小妙招比较感兴趣,从练习反馈来看学习效果比较好。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重难点突出,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效果比较好。当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在计算大长方形的.面积时,课件上呈现的数字要把单位带上,如果时间允许,最好给学生5分钟左右的集中练习的时间。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8

  小学数学《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买水果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110+90)2=1102+902这一结果。这时我们往往比较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所以这里我们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200个2,右边也表示200个2,所以(110+90)2=1102+902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式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

  12588 ①竖式计算; 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 ⑥(100+20+5)88等等。

  10189 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

  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9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一些有关运算律的知识,对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的教学环节和前面学习运算律的教学基本相似,所以学生也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经验,所以乘法分配律的归纳和揭示还是比较顺利的'。我重点是结合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的认识乘法分配律的意义以及它与其他运算律的区别。特别是对几个数字的观察和比较以及等式两边的式子分别表示的意义等,通过这样的引导,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含义的理解,为后面的简便运算的学习奠定基础。

  相对于其他运算律的简便运算,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学生在实际的运用方面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学中我是分层进行教学的。首先安排的是最基本,学生直接根据乘法分配律就可以直接进行简便运算。在这个环节,我主要是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逆向的运用。接着,在练习环节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变化,通过观察、比较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算式间的联系,从而能够灵活的运用运算律。在这个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仍然是在逆向的运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可能也与学生的思维定势有关系。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0

  乘法分配律是学生较难理解和叙述的定律,比起乘法交换率和乘法结合率男掌握的多。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上,我结合新课标的一些基本理念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和体验中学习新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决书上的数学问题,学生一旦遇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因此,上课一开始,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了一个肯德基餐厅用餐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非常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很快地按要求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列出算式,并且能够轻而易举地证明两式相等。接着要求学生通过观察这个等式看看能否发现什么规律。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请你再举出一些符合自己心中规律的等式”,继续让学生观察、思考、猜想,然后交流、分析、探讨,感悟到等式的特点,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猜想能力,又培养了学生验证猜想的能力。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同时,我还注重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多向互动。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数学学习中,每个学生的思维方式、智力、活动水平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在本课教学中立足通过生生、师生之间多向互动,特别是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实现对“乘法分配律”的主动建构。学生在这样一个开放的环境中博采众长,共同经历猜想、验证、归纳知识的形成过程,共同体验成功的快乐。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拓宽了学生思维能力,学生也学得积极主动。

  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学习的目的所在。在练习题型的设计上,有抢答(填空)题、判断题、连线题、简算题和拓展题,它们并不孤立,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基本题到变式题,由一般题到综合题,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使学生逐步加深认识,在弄清算理的基础上,学生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便运算和拓展练习。不仅要求学生会顺向应用乘法分配律,而且还要求学生会反向应用。通过正反应用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热情较高,能够学以致用,知识掌握的牢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及和同学的交流合作,解题速度和准确性都很理想。

  本节课有一定的亮点,但其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没有预想中那么高。可能与我相对缺乏激励性语言有关。也有可能今天的题材学生不太感兴趣。以后注意,学生不感兴趣的材料,教师应该想办法使呈现的这个材料变得能让学生感兴趣。另外,在回答问题时,个别学生的语言不够流利、准确。对乘法分配律的叙述稍显罗嗦,不够坚定、自信。在这方面有待今后加强训练和提高。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1

  乘法分配律是继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之后的新的运算定律,在算术理论中又叫乘法对加法的分配性质,由于它不同于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是单一的运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抽象程度要高一些,因此,对学生而言,难度偏大,是计算的一个难点。因为它不仅仅是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这节课刘老师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没有把目标定位局限于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而是又引导学生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了简便计算,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相启发与补充,老师的及时点拨,实现对“乘法分配律”这一运算定律的主动建构。整节课的学习氛围轻松愉悦、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刘老师对本课的教学设计很科学,思路清晰,发现问题——观察比较——举例验证——归纳规律——运用规律,让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知识推理方法,这节课不仅教会了乘法分配律,更教会了学生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这也正是新课标强调的对学生其中两基培养的体现。

  一、让学生从生活实例去理解乘法分配律

  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8人负责挖坑和种树,4人负责抬水和浇树。重组教材,改变每组的人数,由(4+2)个25,变为(8+6)个25更能凸显出应用乘法分配律后带来的方便,也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打下伏笔和基础。并且把“挖坑、种树”“抬水、浇树”更改为“挖坑和种树”“抬水和浇树”减少了文字对学生理解带来的困难。

  通过引入解决问题让学生得到两个算式。先捉其意义,再突显其表现的形式。

  如(4+2)×25其意义就是6个25与4×25+2×25所表示的也是4个25再加2个25也就是6个25,它们的表示意义一样。因此得数也一样故成等量关系。然后观察它们之们的形式变化特点,两个数的和乘以一个数可以写成两个积相加的形式,再捉住因数的特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我并没有急于让学生说出规律,而是继续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研究机会

  借助对同一实际问题的不同解决方法让学生体会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这是生活中遇到过的,学生能够理解两个算式表达的意思,也能顺利地解决两个算式相等的问题。

  二、突破乘法分配律的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历规律探索形成过程。对于探索简洁分配律的过程价值,丝毫不低于知识的掌握价值。既然是“规律定律”,就是让学生亲历规律形成的科学过程设计中,不着痕迹的让学生不断观察、比较、猜想、验证,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在探索、归纳过程中,渗透着从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对于乘法运算中的其他规律而言,乘法分配律的结构是最复杂的,等式变

  形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个教学难点,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开放引入的情境,一共25个小组参加植树活动,每组里人负责,人负责。一共有多少同学参加这次植树活动?

  学生主动去设计、解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案,开放给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去发现、猜想、质疑、感悟、调整、验证、完善,验证其内在的规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能自由地利用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去尝试解决问题,在探究这一系列的等式有什么共同点的活动中。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一起来研究抽象的算式,寻找它们各自的'特点,从而概括它们的规律。在寻找规律的过程中,有同学是横向观察,也有同学是纵向观察,目的是让学生从自己的数学现实出发,去尝试解决问题,又能使不同思维水平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满足,获得相应的成功体验。

  当然,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还需做到更式形结合解释,那就更有利于模型的建立。

  建议:在教学中不仅要注意乘法分配律的外形结构,更要注重其内涵。如两个算式为什么会相等?缺乏从乘法意义的角度进行理解。在理解这一概念时,尤其要抓住关键词“分别”加以分析,以此深化对数学模型的理解。否则,象38×99+38这样的形式,就会成为学生练习中的拦路虎。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2

  学生在进行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这两堂课的新课学习之后,不知道是教学方面的设计和学生学习状态等什么方面的原因,总感觉学生在这两个方面的认识存在着很多的疑惑。新教材在对于这种运算定律方面的教学没有要求从文字语言方面加以叙述,只是要求学生能够在观察、发现、猜想、举例、验证、总结的一系列基础上得出规律,尽管课堂上面学生都能够动起来,但是真正地在灵活运用方面确不能够令老师满意,所以在练习课中我们好好地研讨了练习的重点与策略,从实际效果上来说还是不错的。

  课堂的设计首先从学生学习的乘法运算定律入手,让学生能够把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三者的区别和联系弄清楚;其次是出示了一些在运用定律过程中要经常要用到的口算题,让学生们根据数字的特点做到选择运算定律时心中有数;然后是一系列的填空题与连线题,这些都是仿照定律的模型设计的,使学生明白套用的基本步骤和道理;紧接着接是一组动手计算题,重点是要求学生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去进行解答,但是这是一些基础题,学生应该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基本都能够解答,老师强调解题的格式;在这一些环节的联系之后,本堂课重点的内容也就产生了,老师出示了十道带有技巧的.题目,要求学生首先观察,你觉得运用什么方法解决比较简便,第一步怎样操作;可以任意选择一道题;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不同的意见和方法。这样一来,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大家踊跃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有了一个综合练习;最后出示了两道与实际情景联系紧密的生活中的应用题,需要学生在列出算式之后合理的运用简便方法论加以计算。课堂有层次,练习有坡度,达到了实际的效果。

  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的实施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试图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学生的观察,学生之间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了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情。

  在日常生活中,数学真是无处不在,处处留心皆学问。如果学生们能处处留心数学问题,并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能够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根据数字的特点,灵活地选择运算定律,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的简算方法,那么自己的教学就成功了。尽管在课堂上也许还不能够全部掌握简算的知识,只要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计算的过程中,能够学会善于观察,自觉运用,就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学习成绩与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程度的提升。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3

  教学乘法分配律之后,发现学生的正确率很低,特别是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极容易混淆。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1、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既要注重它的外形结构特点,也要同时注重其内涵。

  教学中通过解决“一共贴了多少块瓷砖?”这一问题,结合具体的生活情景,得到了(6+4)×9=6×9+4×9这一结果。这时老师往往注意了等式两边的“外形”结构特点,即两数的和乘一个数=两个积的和。缺乏从乘法意义角度的理解。这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两个算式是相等的?”这里不仅要从解题思路的角度理解(6+4)×9=6×9+4×9是相等的,还要从乘法的意义的角度理解,即左边表示10个9,右边也表示10个9,所以(6+4)×9=6×9+4×9。

  2、注意区分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特点,多进行对比练习。

  乘法结合律的特征是几个数连乘,而乘法分配律特征是两数的和乘一个数或两个积的和。在练习中(40+4)×25与(40×4)×25这种题学生特别容易出现错误。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可以多进行一些对比练习。如:进行题组对比15×(8×4)和15×(8+4);25×125×25×8和25×125+25×8;练习中可以提问:每组算是个有什么特征和区别?符合什么运算定律的特征?应用运算定律可以使计算简便吗?为什么要这样算?

  3、 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练习,经历解题策略多样性的过程,优化算法,加深学生对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的理解。

  如:计算125×88;101×89你能用几种方法? 125×88 ①竖式计算; ②125×8×11;③125×(80+8);④125×(100-12);⑤(100+25)×88; ⑥(100+20+5)×88等等。101×89 ①竖式计算;②(100+1)×89;③101×(80+9);101×(100-11);101×(90-1)等。对不同的解题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什么时候用乘法结合律简便,什么时候用乘法分配律简便?明确利用乘法结合律与乘法分配律进行间算的条件是不一样的。乘法分配律适用于连乘的算式,而乘法分配律一般针对有两种运算的算式。力争达到“用简便算法进行计算”成为学生的`一种自主行为,并能根据题目的特点,灵活选择适当的算法的目的。

  4、多练。

  针对典型题目多次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练习量和练习时间的安排。刚开始可以天天练,过段时间以后可以过1-2天练习一次,再到1周练习一次。典型题型可选择(40+4)×25;(40×4)×25;63×25+63×75;65×103-65×3;56×99+56;125×88;48×102;48×99等。对于比较特殊的题目可间断性练习,对优生提出掌握的要求。如36×98+72;68×25+68+68×74,32×125×25等。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4

  曾经真的以为自己是一个很负责任的人:我爱我的学生,我爱我的数学教学,甚至可以为了我的学生与数学教学,放弃我个人的.休息时间,为的只是我爱的学生能爱上我教的数学,能把数学学得很出色。然而为什么总是事与愿违,成效“背叛”了设想,作业“背叛”了课堂?一切显得那么捉襟见肘,“徒劳无功”成了我这学期最大的感受,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呢?当我回想起教学中一点一滴的琐事,老师们交流时的经验之谈,再重新翻阅起一些理论书刊时,我似乎意识到自己其实早已经“背叛”了数学教学。

  “哦,简单,简单!”黄玄昶又乐滋滋地高高举起他的手,果然不出我所料,他的回答又正中我的下怀,这不正是我所期望的答案吗?说实话,开公开课我就喜欢像他这样的学生,积极举手发言,而且一步一步被我“引进”来,突出所谓的教学重点,攻克预设的教学难点,最后解决相应的问题,“看上去很美”,真的,经过我的“引导”,他能“自主探索”,寻求规律,最后消除疑问,这不是一件看上去很“完美”的事吗?

  可是……“怎么又错了!”我真是纳闷,上课如此“高效”的人,怎么作业就这么惨不忍睹?题目稍一拐弯,就转不过来了,曾经我把他定论为思维的灵活性不够,然而上完这堂《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后,经过反思与请教,我终于发现我错了。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5

  师:出示教学挂图并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什么?

  生:张阿姨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付多少钱?

  师:能自己列式解答吗?(教师巡视,学生解答)

  让用两种不同方法解答的学生分别板演。

  师:说说65×5+45×5这种解答方法是怎样想到的?

  生:先算买夹克衫和买裤子各用多少元?

  师:(65+45)×5这种方法呢?

  生:先算买一套衣服用多少元?

  师: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和相同呢?

  生:想的方法不同导致列的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

  师:结果相等的两个算式可以用什么连接?

  生:等号揭示:(65+45)×5=65×5+45×5

  师:仔细观察等号两边的算式,它们有什么联系吗?(从数,运算符号思考)

  生:结果相等,都有三个数,5左边出现了1次,右边出现了两次,左边先加再乘,右边先乘再加……

  师:等号左边先算什么?右边呢?

  生:等号左边是65加45的和乘5,右边是65乘5的`积加45乘5的积。

  师:你能模仿着写出几组这样的算式吗?学生试写

  学生列举验证,教师将学生列举的等式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说出等式两边的得数。

  师:还有很多同学想说,像这样的例子举得完吗?

  师:由此你想到些什么?

  生:这里有规律。

  师:我们可以用什么来表示这种普遍存在的规律呢?

  生:(字母、符号、文字)

  师:试着写一写吧

  生:(a+b)×c=a×c+b×c

  (△+○)×□=△×□+○×□

  师:小结:像这样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也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他们的积相加,这就是乘法分配律。(指着算式说)

  顺着读,(任何事物都要从正反两面去看)反过来读乘法分配律

  反思:

  乘法分配律一课是苏教国标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经过较长时间的四则运算学习,对四则运算已有较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接触过加法、乘法的验算和口算等方面的知识,对此有较多的感性认识,这是学习乘法分配律的基础。教材安排这个运算律是从学生解决熟悉的实际问题引入的,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分析,初步感受运算的规律。然后让学生根据对运算律的初步感知,举出更多的例子,进一步观察比较,发现规律。教材有意识地让学生运用已有经验,经历运算律的发现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对运算律地认识由感性逐步发展到理性,合理地构建知识。

  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经历有效地探索过程”。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励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积极探究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观察——举例——得出结论”这一数学学习全过程。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地金钥匙。由于乘法分配律是本课教学难点。教学中安排了三个层次,首先学生在观察等式,初步感知等式特征的基础上模仿写等式,在模仿中逐步明晰特征。第二层次在观察比较中概括特征,通过“由此你想到了些什么”引发学生联想到是否具有普遍性。从而得到猜想:是不是所有的三个数都具有这样的特征,再通过学生大量的举例,验证猜想,得出规律。本课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通过本课的学习不但掌握了乘法分配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数学方法,并产生运用这一数学方法进行探索的愿望和热情。这些数学方法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能力。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08-22

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11-11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01-04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08-2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5篇07-03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5篇01-17

乘法分配律教学设计(15篇)03-07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06-10

乘法分配律说课稿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