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的教案

时间:2023-05-25 16:59:5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牛顿的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牛顿的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牛顿的教案

牛顿的教案1

  新课标明确提出“倡导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亲历思考和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自主探究教学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求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反馈结构,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自主探究教学通过激发学生的内驱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学习变成学生内在的需求,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如何让自主教学探究模式很好的得到实施,是教学过程设计的难点。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时笔者认为应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1.学生已知的内容可以通过自主探究方式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学要求;

  2.学生未知的但经老师启发引导后能理解的也可通过自主探究让学生独自完成教学要求;

  3.学生未知的经老师提示后理解也困难的才是需要通过老师主导来完成的。自主探究性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时要充分了解哪些是学生已知的知识点,哪些是未知的知识点,哪些是能启发后掌握的,哪些是学生自己无法理解的,然后寻找探究点→再针对性地设计问题→设计具体探究过程。下面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来看自主探究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

  一、教材分析

  这节教材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介绍了四位科学家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然后讲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这是初、高中知识相衔接的一节课程。学生已经了解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基本内容,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应以教材中有关“力是运动的原因还是改变运动的原因”这一问题认识的发展历史为线索,以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与思维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教学的侧重点应放在理解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研究、思考、推理过程,学习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理想实验方法。在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的学习上,注重知识的理解及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思维的积极性,本课采取学生自主探究模式组织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

  引入新课:运动的起因是什么

  (一)学生阅读历史的回顾并找出四位科学家关于力和运动的观点

  这块内容中有些知识点学生是已知的,也有未知的,但学生都看得懂,所以就由学生来完成,同学们相互补充,教师只起到归纳总结的作用。

  1.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现象:在平路上人推车,车才能运动,人停止用力,车子就要停下来。

  2.伽利略:水平面上物体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摩擦的作用,如果没有摩擦,水平面上物体一旦具有某一速度物体将保持这一速度运动下去。

  笛卡儿: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即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牛顿:一切物体总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二)问:以上四位科学家每一位都把人类的认识向前推进了一步,试分析每人推进的一步体现在哪里?你认为谁的贡献最大?

  教师通过设计这样一个问题,指明学生要探究的内容与方向,具体由学生们合作完成,教师只起到总结归纳的作用。

  a)亚里士多德的贡献:通过直觉的观察提出问题为科学家的研究确立了课题。

  b)伽利略的贡献:

  (1)伽利略发现了不易直觉的摩擦力,改变了亚里士多德根据直接经验得出的直觉结论提出运动不需力维持;

  (2)思维代替直觉认识宇宙。

  c)笛卡儿的.贡献:

  (1)明确匀速直线运动;

  (2)指出速度改变是有原因的。

  d)牛顿的贡献:

  (1)推广到一切物体;

  (2)提出静止;

  (3)明确力的作用。

  关于谁的贡献大,学生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教师也无需给出一个正确的结论。但是通过对物理学历史发展过程的考察,对四位科学家贡献的探究,它将有助于学生了解物理学家认识和发现物理定理、定律的基本方法。从而“以史为鉴”,培养他们以物理学家认识世界本来面目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在一定意义上,通过对规律认识的历史的还原,对学生进行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论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途径。这是设计此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本节课的亮点所在。

  在该块教学内容中学生未知的是关于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教师要采取的教学方法是采用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学会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具体可如下操作。

  提问:伽利略用什么方法证明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呢?

  演示说明:设置一个向下的斜面,再圆滑地连一个向上的斜面。然后拿一个小球放在斜面某点上,由静止运动下来,它将冲上另一斜面。

  教师设疑:它能“冲”到哪里,它能回到原来高度吗?如果光滑,结果怎样?

  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实验发现,它升不到原来的那个水平高度,这是因为摩擦较大。若换一个摩擦较小的斜面,可以看出,它就较接近那个水平高度。若摩擦越小,就越接近。这是实验事实。科学推理:依据这可靠的实验事实为基础,然后沿着摩擦力越来越小的发展趋势,去科学推理──假如摩擦非常非常的小、以至于没有摩擦,那小球将非常非常接近──以至于达到原来水平高度。这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情景,即小球沿着光滑的斜面总能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教师指出“假设”两个字用得很好,它对物理结论进行合理的外推,其结论的得出符合逻辑。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倾角越小,小球为达到原来的高度所通过的路程就越长;倾角越小,通过的路程就越长。然后,我们再去科学推理,假如它最终成为水平面,那小球所通过的路程也就无限长,只能沿着水平面继续运动下去。

  教师总结:“理想实验”虽然也叫实验,但它不等同于科学实验。真实的实验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理想实验”则是一种思维活动,是由人们在抽象思维中设想出来而实际上无法做到的“实验”。并指出理想实验是以真实的科学实践为基础,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对实际过程做出了更深入的抽象分析。理想实验是以正确的逻辑法则为依据的。它是自然科学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方法。

  (三)演示气垫导轨实验

  气垫导轨实验是学生未知的实验,所以采用的方法是由师生共同操作完成,教师介绍实验装置及装置的特点,由学生来推动气垫导轨上的物体,观察它的运动,进一步地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四)让学生们仔细阅读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并思考定律包含的几层含义

  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时,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能复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还应帮助学生理解牛顿第一定律所包含的几层意思。定律的理解是未知的,但可以在教师的启发下,通过学生们相互讨论、自主探究、教师补充共同完成下面的三层含义。

  1.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或者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阐明了力的科学定义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它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揭示了物体普遍具有的属性──惯性。

牛顿的教案2

  一、板书课题(2min)

  导入语: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第八章运动和力的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运动和力之间是什么关系?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运动和力之间的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1min)过渡语:本节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屏幕:

  1、能通过生活实例,说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的原因。

  2、通过实验知道物体所受阻力越小,向前滑行的距离越大。

  3、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说出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4、能结合实例解释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三、自学指导、先学、后教过渡语:怎样达到目标呢?请看自学指导。

  第一次先学后教(4min)

  自学指导请同学们看课本P16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3分钟后回答下面问题。

  检测:

  1.滑板车在蹬地之后会继续向前滑动,说明物体的运动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滑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如果我们不再蹬地,滑板车最终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

  3.总结:物体的运动_____力来维持,力是_____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由于受到______的作用。(学生小组讨论归纳)(教师出示答案)

  过渡语: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第二次先学后教(8min)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P17实验及牛顿第一定律内容,请看自学指导:小组合作完成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找到牛顿第一定律。

  检测:

  1、两次实验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去掉木板上的棉布,小车向前滑行的距离变_____,说明小车在木板上受到的阻力更_______.

  3、推测: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向前运动的距离越____,如果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速度就不会减小,物体将做_______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____状态或__________状态。

  5、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的过程采用了_________方法。由于实际上不存在不受力的物体,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用______来检验。过渡语:牛顿第一定律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体现呢?

  第三次先学后教(8min)自学指导: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8-19,并做想想做做中的小实验。5分钟后回答以下问题。

  1、一切物体都有保持_____________不变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叫做惯性。

  2、想想议议1,拨动簧片前,小球处于______状态,拨动簧片把小球与支座间的金属片弹出,小球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_______状态,由于受到_____作用竖直下落。

  3、想想议议2,行驶中的汽车刹车前,乘客的速度与汽车______,当汽车刹车时,汽车速度______,乘客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速度,即乘客的速度________汽车的速度身体会前倾;汽车开动前,乘客速度为___,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由于惯性还保持原来的______状态,乘客的速度小于汽车的速度身体就会后仰。

  4、交通工具必须配备刹车系统是为了防止______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牛顿的教案3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主要推理过程和推论,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会用惯性解释一些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观察生活中的惯性现象,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通过实验加深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3、理解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对力和运动关系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

  [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对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正确理解

  3、理想实验

  [教学难点]

  1、力和运动的关系

  2、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

  师:同学们,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怎样描述物体的运动,知道了物体的一些运动规律,但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同一个物体不同的情况下可以做出不同的运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物体的运动情况?要讨论这个问题,就要研究运动与力的关系。所以,从今天开始,我们就一起来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

  一、据生活现象思考探究

  师:现在请同学们结合日常生活经验,分组探讨一下运动和力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并试着回答以下一些问题。

  1、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吗?是不是有力物体就能运动,没力物体就静止。给物体一初速度,物体在不同平面上滑动,体会物体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的运动方向跟力的方向一样吗?

  以抛粉笔为例

  3、物体的运动仅由力决定吗?

  抛粉笔为例

  4、物体什么情况下做直线运动?什么情况下做曲线运动?

  以抛粉笔为例

  5、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什么情况下加速?什么情况下减速?

  以抛粉笔为例。

  【牢记】: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能运动: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力的方向无必然联系;当速度与力同一直线时,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与力不在同一直线时,曲线运动;同一直线时,力与速度同向,加速;力与速度反向,减速。

  要让学生明白:物体此刻的速度是由上一刻的速度和上一刻的受力决定的,此刻的速度及此刻的受力决定下一刻的速度。(比方:今天的结果是前面的表现决定的,要想今后的结果能改变,必须从现在开始。)

  二、历史上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

  师: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科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做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警员破案的过程。在侦探故事中,有时候明显可见的线索却把人们引到错误的判断上去,也就是说光凭经验来做判断是靠不住的。

  师:长期以来,在研究物体运动原因的过程中,人们的经验是:要使一个物体运动,必须推它或拉它。因此,人们直觉地认为,物体的运动是与推拉等行为相联系的,当不再推、拉的时候,原来的运动便停止下来。根据这类经验,亚里士多德得出结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便要停止。我想不仅是亚里士多德这样想,就是在现在,很多人还是这样想的,因为它与我们的现实生活经验相一致。但这却是个错误的结论。是由明显可见的线索引出的错误判断,而且这个错误结论竟维持了近两千年。直到三百多年前,伽俐略创造了有效的“侦察”方法,发现了正确的线索,揭示现象的本质,成为物理学中的福尔摩斯。

  师:伽俐略注意到,当一个球沿斜面向下滚动时,它的速度越来越大;向上滚动时,速度越来越小。他由此猜想:当球沿水平面滚动时,速度应该不增不减。实际上他发现,球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伽俐略认为,这是由于摩擦阻力的原因,因为他同样还观察到,表面越光滑,球便会滚动得越远。于是他推断:若没有摩擦阻力,球将永远滚下去。

  师:伽俐略为了说明他的思想,设计了一个实验(伽俐略斜面实验):让一个小球沿一个斜面从静止状态开始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升到原来高度。减小后一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然达到同样高度,但这一次为了达到同样高度,比第一次滚得远些。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达到同一高度时将会滚得更远。于是他问道:若将后一个斜面放平,球会滚动多远?结论显然是,球将永远滚动下去。这就是说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没有力物体也可以运动(比如在光滑水平上,只要给物体个初速度,物体将以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而力恰好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运动速度)的原因,比如物体加速和减速时都需要受到力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消除一切阻力,也不能把水平木板做得无限长,所以这个实验是“理想实验”带领学生观察动画及视频文件,先看理论动画,再看演示实验。

  注意:理想实验不是空想实验,它是可靠实验事实加上理论推导。

  师:与伽俐略同时代的法国科学家笛卡尔补充和完善了伽利略的观点。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运动状态,永远不会使自己沿曲线运动,而只保持在直线上运动。他还认为,这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并且是人类整个自然的基础。

  三、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伽俐略和笛卡尔的正确结论在隔了一代人以后,由牛顿总结成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注意: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大家已经对亚里士多德这个名字很熟悉了,并且每次提到的都是他的错误观点,好像成了反面教材,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一下:亚里士多德是个非常伟大的人。恩格斯称亚里士多德是最博学的人,亚里士多德的研究涉及生物、天文、气象、数学和物理等,成果十分丰富,是西方文化的奠基人。他追求以世界的本来面目来说明各种自然现象,比如说:他认为天上的运动应该是完美的匀速圆周运动、地上的物体都应该是静止的`。他认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是与大量的“事实”相一致的。他一直追求真理,只不过因为当时研究物理总是靠直觉和思维来进行。因此,他的这一错误观点影响了人们两千多年。

  伽利略实在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第一个意识到了摩擦力??一个本质至今还没有被认识清楚的问题。有了这一点,加上他又具有丰富、发散而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能力,设计出其理想实验就显得比较自然了。我们认为理想实验首要的意义在于它摒弃了那种单纯依靠思辩来研究物理的行为方式,而确立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基本地位。从物理史实上可以发现,这时伽利略认为的地面上的物体除静止外的另一本来面目是匀速圆周运动(而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伽利略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在物理史上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是因为他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的重要性,研究物理不再是单纯地靠直觉和思维。是笛卡尔第一个明确指出:除非物体受到外力作用,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确实是人类思想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因此,笛卡尔认为上述论断应该作为一个原理加以确立,且是人类整个自然观的基础是十分合理的。笛卡尔当时还指出:在太空环境中可以实现物体不受外力的作用,这时物体的运动就满足理想实验的条件(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拓宽了看问题的视野)。

  牛顿所做的工作不仅是进行了总结,更是从物理上赋予了明确的内涵,这其中包括惯性和力作为科学概念地提出,以及惯性参考系等,同时明确了力和物体运动及其变化之间的直接因果关系。

  【牢记】:

  1、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因而力并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只有当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时候,才需要力,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理想定律,不能用实验来验证。

  3、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称惯性。所以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

  师: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例如冰壶。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直到它再一次受到杆的打击或碰到障碍物,才改变这种状态。

  观看牛顿第一定律演示实验

  四、惯性

  带领学生观看多媒体文件。

  生活中的例子:将斧头和木把往下敲。木把受到敲击突然停止了。斧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下运动,使斧头和木把套紧。

  1、问:什么样的物体具有惯性?物体什么时候具有惯性?

  答:一切物体均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物体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惯性是一种固有属性。

  2、惯性可以被克服吗?

  答: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是力,不能避免或克服。

  3、速度可以突变吗?

  答:当有外力作用迫使物体改变运动状态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发生变化,惯性的大小就表现为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正因为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在原有的基础上一点点变化的,所以速度是不能突变的。

  4、物体的惯性大小由什么决定呢?与速度有关吗?

  答: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

  这里有一个易错点:很多同学认为速度大,惯性大;速度小,惯性小。原因是他们把“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理”理解为“物体从运动到静止的难易程度”。

  分析:正是因为有外力的作用才使得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要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最起码要给它们相同的外力作用,才好进行比较。(不恰当的比方:想看两个人一天谁挣的钱多,最起码要给他们相同的本钱)

  要比较速度变化的难易程度其实就是比较物体的加速度,加速度反映了相同时间内物体速度变化的大小关系,而在相同的外力作用的情况下,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仅仅是由质量决定的。所以惯性仅仅由质量决定。(a大,速度变化容易;a小,速度变化难)

  惯性的大小仅由质量决定。但由于惯性是属性不是物理量,所以不能具体讲1千克的物体有多少惯性。例:如手挡相同速度的篮球和汽车。如果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车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它们的运动状态改变的情况并不相同,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很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大小在实际中是经常要加以考虑的。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歼击机的质量比运输机、轰炸机的质量要小得多,在战斗前还要抛掉副油箱,以进一步减小质量,就是为了要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时,应该尽量增大物体的质量,抽水站的电动抽水机和水泵都固定在很重的机座上,就是要增大它们的质量,以尽量减小它们振动或避免意外的碰撞而移动。

牛顿的教案4

  教学目标:

  1、体会牛顿对科学的勤奋与痴迷,了解牛顿所取得的成就及

  他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自能读书的习惯。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9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通过读文体会牛顿的勤奋与痴迷,学习他热爱科学,工作勤奋忘我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牛顿挂图、牛顿小故事。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你们想听吗?

  从前,英国有位大科学家请客,饭菜准备好了,可客人还没到,他便走进工作室去工作。待他想起请客之事时,便急忙从工作室跑出来,可客人们早已离去。面对吃剩的饭菜,他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陪客人吃过饭了。”说完又走进工作室去工作去了。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牛顿请客》一文寻找答案吧!(板书:牛顿请客)齐读课题,并与老师一起书空。

  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并争取自己想办法和它们交上朋友。

  2、 再读课文。要求读通顺,并思考:牛顿陪客人吃过饭了吗?为什么他会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陪客人吃过了”?

  三、 品读感悟,寻求真谛

  1、指名读课文,其他学生思考:你是怎么知道牛顿并没有吃饭的?找到有关语句读一读。

  2、如果你是牛顿请的客人,你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3、 牛顿的客人们怎么做的,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4、 既然他没有陪客人吃饭,为什么他还会自言自语地说“原来我已经吃过了”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读文思考。先组内交流,然后分组汇报。

  5、小结:用一个词概括牛顿钻研科学的精神——痴迷。

  四、 通读全文,回归整体

  1、 齐读第一段,读后你知道了什么?你还知道牛顿的哪些故事呢?

  2、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 随文识字,拓展延伸

  六、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七、 根据课文内容,编写一段话,用上本课要认的字,让学生在读中加深对生字的识记。

  编写的短文如下:牛顿对科学是勤奋与痴迷的。一次他要请客人,自己去工作了。客人们知道他的脾气就不打扰他吃完就走了。而牛顿压根儿就没想到自己还没吃饭呢!

  八、 总结

  这节课我们在快乐读书屋里,不但收获了知识,还认识了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收获了快乐。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也能像牛顿一样做一个勤奋的人!

  教学反思:

  课文围绕“勤奋努力”这一主题,讲了牛顿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生的一件趣事。教学中情趣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通过有效的朗读、交流与合作,让学生感到牛顿对科学的勤奋与痴迷。体会感悟文章的真谛。

牛顿的教案5

  教学目标

  1.知道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及其推理过程,知道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3.理解惯性的概念,会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重难点

  1.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意义.

  2.惯性的概念,解释有关的惯性现象.

  教学过程

  [知识探究]

  一、理想实验的魅力

  [问题设计]

  1.日常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马拉车,车就前进,停止用力,车就停下来.是否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呢?马不拉车时,车为什么会停下来呢?

  答案不是.车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阻力的作用.

  2.如果没有摩擦阻力,也不受其他任何力的作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会怎样?请阅读课本中的“理想实验的魅力”,思考伽利略是如何由理想实验得出结论的.

  答案如果没有摩擦阻力,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将保持这个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理想实验再现:如图甲所示,让小球沿一个斜面由静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

  如果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乙所示,小球在这个斜面上达到原来的高度就要通过更长的路程.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斜角度,如图丙所示,使它最终成为水平面,小球就再也达不到原来的高度,而将沿水平面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要点提炼]

  1.关于运动和力的两种对立的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在一个地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这种错误的观点统治了人们的思维近两千年.

  (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第一次提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

  2.伽利略的理想实验的意义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即采用“可靠事实+抽象思维+科学推论”的方法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初步揭示了运动和力的正确关系.

  (2)第一次确立了物理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

  二、牛顿物理学的基石——惯性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定性说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①说明了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运动状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②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的一种固有属性——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3.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即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有以下三种情况:

  (1)速度的方向不变,只有大小改变.(物体做直线运动)

  (2)速度的大小不变,只有方向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3)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同时发生改变.(物体做曲线运动)

  三、惯性与质量

  [问题设计]

  坐在公共汽车里的人,当汽车突然启动时,有什么感觉?当运动的汽车突然停止时,又有什么感觉?解释上述现象.

  答案当汽车突然启动时,人身体后倾.当汽车突然停止时,人身体前倾.这是因为人具有惯性,原来人和车一起保持静止状态,当车突然启动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运动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会向后倾;原来人和车一起运动,当车突然停止时,人的身体下部随车停止了,但上部由于惯性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故向前倾.

  [要点提炼]

  1.惯性: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我们把这个性质叫做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2)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3.惯性与力无关

  (1)惯性不是力,而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一种性质,因此物体“受到了惯性作用”、“产生了惯性”、“受到惯性力”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惯性的表现

  (1)不受力时,惯性表现为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有“惰性”的意思.

  (2)受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延伸思考]

  人能推动冰面上的重箱子,用同样的力却推不动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是不是冰面上的重箱子惯性小于粗糙地面上不太重的箱子呢?为什么?

  答案不是.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重箱子的惯性大于轻箱子的惯性.判断物体惯性的大小应在相同情况下比较,比如用同样的力推都处于冰面上或都处于粗糙地面上质量不同的物体,比较哪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更容易改变.

牛顿的教案6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这一章的知识属于动力学的知识,是研究力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只在懂得了动力学的知识才能据物体所受的力确定物体的位置,速度变化的'规律,才能够创造条件来控制物体的运动。牛顿三大运动定律作为动力学的核心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作为牛顿物理学的基石,首先对人类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作了历史的回顾,着重介绍了伽利略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的思想方法及卓越贡献,而后讲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和物体惯性的概念。为后续的牛顿运动定律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针对教材,提出本节教材的

  (2)、教学三维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3)课后思考:阅读科学漫步

  (4):惯性参考系

  不仅巩固基本知识,也可以使有能力的学生发挥能动性,激发学习探究的兴趣,鼓励收集资料,开拓学生视野。使之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5)、板书设计 略

  (6)、教学预测:

  本节课是按照新课程理念下的一节科学探究课,将物理学史与物理规律教学进行有机渗透,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在实际教学中可能因为师生互动不足达不到教学效果,要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进行合理的调节。

  本节课非常注重知识点的归纳与升华,在其教学的关键点上设计有几个有梯度的问题,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位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牛顿的教案7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牛顿第一定律内容.知道惯性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活动体验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探究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活动和阅读感受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及其现象解释

  教学难点:牛顿第一定律.

  教学方法: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用具:斜面、木板、小车、棉布、毛巾、象棋、直尺、惯性小球装置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收集与教材p44图12.5-1中内容相关的录像资料让学生观看.

  同学们在录像中看到的这些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常会见到,你也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运动的物体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同学们看书12.5-2内容,先了解古人的思辨.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都是伟大的科学家,到底哪个说法正确呢?光靠思辨不能回答,同学们可以自己探究,通过实验来求证.

  二、进行新课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2.演示实验:

  (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

  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

  (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

  (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

  (二)物体的惯性

  1.惯性

  教师:从牛顿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做惯性。也可以说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这里提出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2.惯性现象

  ?演示1】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释:叠在一起的棋子原来是处于静止状态的,当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上面棋子落在正下方。

  ?演示2】惯性小球实验,解释:木片被弹出去之前,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小球由于有惯性,还应保持原有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落在原处。

  ——解释惯性现象的要领:①说清物体原来是处于什么状态(运动或静止)②说出后来发生什么变化;③物体由于惯性还要保持原来的(运动或静止)状态。④所以……。

  ?演示3】刹车时的惯性现象。请同学们根据要领解释。

  教师:这个实验再现了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倒这一普遍现象。

  三、小结:

  四、布置作业:

  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板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

  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

  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二、惯性:我们把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叫做惯性。

牛顿的教案8

  (一)教学目的

  1。知道惯性定律,常识性了解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2。通过实验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牛顿第一定律

  难点:伽利略理想实验的推理过程。

  (三)教学过程

  1。引入新理

  师:力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力又能使运动物体速度增大或减小,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物体不受力又怎样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力和运动的一系列问题。

  [板书1]第九章力和运动

  2。新课教学

  师:请同学们观察实验

  [实验1]静止在木板面上的小车。

  师:小车处于什么状态?

  生:静止。

  师:静止的小车,水平方向不受推动和拉力的作用,它将会怎样?

  生:永远处于静止。

  [实验2]如图1所示,小车受水平拉力作用时。(让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立即用手使它静止下来)

  师:观察小车的状态发生怎样变化?

  生:由静止到运动。

  [实验3]如图1。继续实验2,钩码使小车水平运动后,用手托住下落的钩码。小车失去水平拉力后,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停止。

  师:你看到什么现象?

  生:小车继续运动一段距离后才静止。

  师:小车运动一段距离后,变为静止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受到木板的摩擦阻力作用。

  师:是不是这样呢?请大家继续观察下面实验。

  [实验4]用同一小车分别(三次)从同一斜面不同的高度自由滑向相同的平面,记下三次小车静止在相同水平面上的位置。如图2(a)、(b)、(c)所示。

  师:哪一次水平滑行距离最短?

  生:第一次。

  师:为什么?

  生:小车在斜面上高度最小,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速度最小(后半句话学生回答不出来,第一次可由老师说)。

  师:哪一次水平滑行距离最长?

  生:第三次。

  师:为什么?

  生:小车在斜面上高度最大,它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时速度最大。

  师:同理如果小车三次处于同一斜面、相同高度,自由滑向水平面,小车在水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大小会怎样呢?

  生:相同。

  师:(介绍牛顿第一定律演示装置)这是一个斜面,把它放在讲台桌上。(如图3所示。)

  [实验5]让小车分别三次从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自由滑下,观察小车在不同材料的水平面上运动的情况。(在桌面铺上毛巾、棉布。)

  师:哪次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最短,为什么?

  生:第一次(或最上面那一次)。表面材料是毛巾,阻力最大,滑行距离最短。(在学生回答过程中,填写表1第一行前三项)

  师:很短距离,速度变为零。速度变化快呢,还是慢呢?

  生:最快。(填写表1第一行最后一项)

  师:第二次实验的情况如何,大家一起填表1的第二行。

  生:棉布、阻力较大、滑行距离较长、速度变化较快。(填写表1第二行)

  师:第三次实验的情况如何;大家一起填表的第三行。

  生:桌子表面、阻力较小、滑行距离长、速度变化较慢。(填写表1第三行)

  师:假定我们做第四次实验,水平表面用玻璃板,玻璃板的阻力比木板小,实验结果会怎样呢?(填写表1第四行前两项)

  生:小车滑行的距离长,速度变化最慢。(填写表1第四行后两项)

  师:假定我们还能找到某种材料,对小车的阻力比玻璃板还小,最最小,来做水平表面的材料,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那么小车滑行距离就更长,最最长,速度变化最最慢。

  师:大家一起来填表1第五行(见表)

  师:假如水平表面对小车没有阻力,实验结果又会怎样呢?

  生:小车永不停止地运动下去!

  师:一起来填表1的第六行。(见表)

  表1

  师:大家注意这个表格的前三行我们是做了实验的。第四、五行没有做实验,只是根据前三行的`实验结果,加上逻辑推理得出来的结论。虽然没有做实验,但是在正确实验的基础上加上正确的推理,得到的结论也是正确的。

  大家再仔细琢磨表的第六行,它和第四、第五行有什么不同。

  生:没有阻力,而第四、五行还有阻力,只是一次比一次小。

  师:非常正确,逻辑推理就是这样进行的。阻力逐渐变小,实验结论如何呢?阻力没了,结果又会怎样呢?

  师:没有阻力的平面叫做理想光滑的平面,实际上并不存在。第六行的结果就是理想实验,实际上不存在,是在正确实验的基础上正确推理得出来的。

  师:这种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理想状况下的结论,也是研究物理的一种方法。

  300多年前著名的物理学家伽利略就是这样通过实验推理得出来物体不受阻力将如何运动的。

  师:谁给大家朗读书第104页倒数第三段?

  生:(读课文略)

  师:大家把这段倒数第三行“如果表面绝对光滑……运动下去”。画下来。

  师:法国科学家笛卡儿,又对伽利略的结论作了补充,他是怎样说的,请一位同学读教材第104页倒数第二段。

  生:(读课文略)。

  师:大家从此段的倒数第三行“如果运动物体……运动下去”。画下来。

  师:笛卡儿的说法和伽利略的说法有什么不同?不同又说明了什么?

  生:笛卡儿把伽利略的“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改为“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说明,不是仅仅限于阻力了,而是任何力。

  师:再后来英国的科学家总结了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一条重要的物理定律。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板书2]

牛顿的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10个生字,积累8、个词语,能区别“像”和“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牛顿在暴风雨中是怎么做的句子。辨别句子,知道怎样把句子写具体。

  3、了解牛顿在暴风雨中测量风力的实验,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出示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发明家爱迪生,今天,让我们来英国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牛顿。

  2、板书:牛顿在暴风雨中

  说明: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教师的简单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牛顿,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出示课文第1—4、节,找找哪些地方看出暴风雨很大。

  4、、交流句子,随机进行生字教学:“罕、袭、泛、滥”。理解“罕见、袭击、泛滥”的意思。

  5、师:在暴风雨来临之际,你们会怎么做?

  6、交流。

  7、齐读第1—4、节。

  说明:

  这一环节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有利于体会牛顿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8、师:牛顿在暴风雨中干什么?(听课文录音5—10)边听边想,你有什么疑问?

  6、学生质疑。

  (预设:牛顿为什么在暴风雨中做实验?做什么实验?他真的“疯了”吗?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二、学习生字,细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读音,读通句子。

  2、生字教学:

  “蓬、疯、撑”正音。“蝙蝠”交流记字方法。“扰”找姐妹字:“优、忧、犹”

  说明: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3、解决问题一:牛顿在暴风雨中做什么实验?

  (1)读6—8节,用横线划出有关句子。(第7节)

  (2)交流:牛顿想了解风力。

  (3)师生接读第6—7节:牛顿的头发——浑身——有时候——有时候——每跳一次——有几次——

  (4、)板书:了解风力

  4、解决问题二:牛顿为什么要在暴风雨中了解风力?

  默读5—8、节后,用浪线划出有关句子。

  交流找到的有关句子。(第8节2—5句)

  5、解决问题三:他真的“疯了”吗?

  (1)再读第8、节。

  (2)思考:你觉得牛顿是个怎样的人?

  (3)板书:爱研究 勇敢

  6、解决问题四:妈妈找到牛顿,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思考:妈妈明白了什么?为什么不把他带回去?

  读妈妈想的内容。

  说明:

  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主动探究,读懂课文,让学生体会牛顿对科学执着探究的勇敢精神。

  三、复习巩固。

  1、选词填空(词句活动室第一题)

  说明

  教会学生区别“像”和“向”。

  2、妙笔生花。(词句活动室第二题)

  (1)比较句子:妈妈寻找牛顿。

  妈妈弯着腰,缩着脖子,顶着狂风,焦急地寻找牛顿。

  (2)读一读,多了哪些词语?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具体描写了妈妈当时的动作和焦急的心情)

  (3)(圈画动词)小结:这样句子就更具体、更形象了。

  (4、)练习写话:爸爸查找资料。

  说明

  教会学生辨别句子,知道要通过人物的动作和心情的描写把句子写具体。

  四、课外延伸

  查一查:牛顿的其他故事。

  说明

  鼓励学生用各种方式了解牛顿,拓展文本的内容。

牛顿的教案10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及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二、教学重点

  1、知道决定物体加速度的因素、

  2、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三、教学难点

  1、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各个物理量的意义和联系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在探究过程中,渗透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实验归纳法、图象法等

  五、教学过程

  1、知识回顾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即产生加速度。

  问学生:加速度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呢?

  学生回答:力还有物体质量

  思考:力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力似乎“促使”加速度的产生。质量是物体惯性的量度,而惯性是保持物体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质量似乎是阻碍“加速度”的产生。

  猜想:加速度可能与力、质量有关系。

  结合实际:

  小汽车:质量小,惯性小,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容易改变。

  火车:质量大,惯性大,动力大,启动时运动状态相对难改变。

  2、回忆课本所研究的内容

  (1)、质量m一定,加速度a和力F的关系。

  处理数据:得出结论:当m一定时,a和F成正比,

  即:a F

  SHAPE MERGEFORMAT

  (2)、力F一定时,加速度a和质量m的关系

  SHAPE MERGEFORMAT

  得出结论:当力F一定,加速度a和质量m成反比,即:a 。

  3、引出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大量实验和观察到的事实都能得出同样的结论,由此可以得出一般性的规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所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牛顿的教案11

  【教材分析】

  本章教科书将牛顿第二定律的探究实验和公式表达式分成两节内容,目的在于加强实验探究和突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力学中的重要地位。牛顿第二定律的首要价值应该是确立了力与运动之间的直接关系,即因果关系。如知道了物体的受力情况,物体的运动状态及其变化就完全确定了。这应该是人类在认识自然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思想成就。

  本节内容首先在上节课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内容表述,得出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从SHAPE MERGEFORMAT到SHAPE MERGEFORMAT,到F=kma,再到最后得出F=ma,其中蕴含有丰富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性目标。因此,更要注重对学生思想观念和心理的影响,即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在认识自然上的本质性、深刻性、有效性。教科书突出了力的单位1N的物理意义,它是为后面学习单位制的内容准备的。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本节最后通过两个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它们也是学习、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基本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一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质量、加速度、惯性等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的量度、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会分析物体的受力。已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学生对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已有一定的了解,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提高。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对学习物理有较浓厚兴趣;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乐于探究自然界的奥秘;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喜欢和同龄人一起学习,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内容和数学公式。

  2、理解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相互关系。

  3、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4、会用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1、以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跟它的质量及所受外力的关系,进而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

  2、认识由实验归纳总结物理规律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实验探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

  2、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体验物理方法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间的关系的过程并总结牛顿第二定律。

  2、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1、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2、理解k=1时,F=ma。

  【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实验探究、合作交流。

  2、通过实例的分析、强化训练,使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意义。

  【教学用具】

  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小车(两个)、钩码(50g若干)、细线若干、三角板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同学们上节课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了吗?有没有得出什么结论?下面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出a—F和EMBED Equation、DSMT4图象。

  教师同时用牛顿第二定律演示器演示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实验结论:加速度与力成正比、与质量成反比

  新课教学

  新课教学

  一、牛顿第二定律

  通过对同学们上节课实验结论的分析总结,同学们能不能简单的概括一下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那我们都学习过,加速度是矢量,那么在牛顿第二定律里加速度方向如何?

  那么我们完整的牛顿第二定律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大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牛顿第二定律可以用比例式来表示

  EMBED Equation、DSMT4

  则

  或者

  上式是一条比例式,如果写成等式又如何表达?

  表达式:F=kma

  式中K是比例系数,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

  二、力的单位

  同学们在初中已知道力的单位是牛顿,但同学们知道一牛顿的力有多大吗?

  由F=kma

  当k=1时,F=ma

  取m=1kg a=1m/s2

  则:F=ma=1kg×1m/s2 =1kg·m/s2

  kg·m/s2就是力的单位。我们规定1kg·m/s2为一个单位的力,为了纪念牛顿,我们就把一个单位力的称为1牛顿,所以1N=1kg·m/s2,意思就是一牛顿的力相当于把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所需的力。

  所以当m,a取国际单位时,K=1,牛顿第二定律就表述为:F=ma

  定义: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与物体所受作用力方向相同。

  因为在这三个因素中,质量是标量,力和加速度是矢量

  同学起来回答:

  F=kma

牛顿的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

  (2)知道质量和速度的关系,知道在高速运动中必须考虑质量随速度而变化.

  2、能力目标: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查找资料、合理使用资料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简介了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同时提出了物体的质量是随其运动速度的增大而增大的,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这实际上是有关静质量和动质量的问题.有了这个观念,就为后来学到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和相对论的有关知识打下一个基础。

  教法建议

  在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学,并回答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自己查找感兴趣的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一方面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凡事不绝对化;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资料综合、概括能力。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质量和速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同上(本节要求不高,学生深入理解困难)。

  示例:

  自学

  提出问题:

  1、本节书是从哪两个角度讨论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

  2、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3、我们在讨论物理问题时,一直认为物体的质量是固定不变的,这个观点正确吗?应该怎样理解?

  回答问题:

  1、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要受到质点速率和量子现象(波粒二象性)的限制.(学生情况好,可简单提提量子化)

  2、答:以牛顿运动定律为基础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解决低速运动问题,不适用于处理高速运动问题;只适用于宏观物体,一般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3、答: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指出:物体质量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在低速运动中,质量增大的十分微小,可以认为不变.

  (相对论中的质量-速度公式:)

  探究活动

  1、内容:让学生选择“关于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的感兴趣的一个内容,查资料,写一篇小论文.例如:研究为什么物体在高速运动中的受力情况不满足牛顿运动定律?什么是微观粒子,“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应该怎样认识?

  2、评价:拓展学生视野,防止凡事绝对化,学会筛选、整理资料,并清晰的表达出来。

牛顿的教案13

  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台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 f=ma

  3.理解

  (1)同向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力的方向始终一致

  (2)瞬时性;加速度与力是瞬间的对应量,即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3)同体性:加速度和合外力(还有质量)是同属一个物体的

  (4)独立性:当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各力将独立地产生与其对应的加速度,而物体表现出来的实际加速度是物体所受各力产生加速度叠加的结果。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掌握牛顿第二定律相关知识;

  2、了解控制变量法,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及其应用;难点:实验演示的操作。

  教学工具

  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我们讲了牛顿第一定律,它的内容是什么呢?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也就是说,没有外力作用时,物体保持原来的状态,静止的保持静止、运动的保持匀速运动。那如果有外力作用呢?

  (引导回答)有外力作用----状态改变----速度改变----有加速度产生。

  在上节课中我们还讲了: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越大的,状态越难改变。这就涉及到三个物理量:力、加速度和质量,三者之间到底有何关系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它。

  二、进行新课

  1、实验介绍

  实验是我们掌握物理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今天就利用实验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f、m、a三者都是变量,在研究此类问题时,我们先使其中一个量保持不变,来研究另外两个量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

  (1) 原理:f可以用弹簧秤测量,m可以用天平测量,那加速度呢?

  a=(s2-s1)/t2

  测量加速度的方法: a=(vt-v0)/t2

  s= v0t+2------------ s= 2------------a=2s/t2

  (2) 设计

  在光滑的导轨上放一量小车,一端系有细绳,绕过定滑轮后吊着砝码,砝码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

  受到恒力作用的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有s= v0t+2---- s= 2------a=2s/t2,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取两个小车做双轨实验。当时间t相同时,有a2=s2。

牛顿的教案14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物体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三定律;

  (3)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方式、相互作用时的运动状态均无关;

  (4)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或分别作用在一个物体的两部分上.这两个力之间不存在平衡的问题,两个力各自引起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

  (5)理解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样变化、同一性质的力.

  (6)能区分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7)能综合运用牛顿第二、第三定律综合解决有关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

  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先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分析,让学生再一次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建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然后通过小实验给出牛顿第三定律,并讨论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法建议

  1、本节内容学生在初中已有一定基础.教学中要利用实验、视频资料或课件,多举例子,让学生观察、体会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并让学生描述物体间的相互作用,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养成在分析问题时选取谁做研究对象的好习惯.

  2、通过典型例子的分析,让学生总结出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之处,能够很好的区别它们.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教学难点:相互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示例: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举例并分析:

  例1、实验:水槽中两个软木塞上的铁条和磁铁的相互作用.(视频资料)

  问题: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解释?(表述中要明确受力物和施力物)

  例2、实验:坐在椅子上用手推桌子,会感觉到桌子也在推我们.(具体体验)

  问题:感觉到什么?如何解释?(表述中要明确受力物和施力物)

  让学生看书上的例子或举例.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义.

  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实验:做书55页实验,读出弹簧秤示数,看两个弹簧秤示数是否相等?

  结论:两个弹簧秤示数相等.改变手拉弹簧的力,两个弹簧秤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二、牛顿第三定律(反作用定律)

  1、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用公式表示为

  2、区分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

  例题:粉笔盒静止在讲台上.请分析粉笔盒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反作用力是什么力?作用在谁身上?(画出示意图)

  在学生能够正确回答后,继续提问:粉笔盒所受到的平衡力和粉笔盒与桌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什么共同特点?有什么不同点?(以上问题根据学生情况设问)

  相同点

  不同点

  相互作用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两力必性质相同;

  同时出现,同时消失;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互为施力物和受力物);

  与运动状态及参考系无关.

  平衡力

  同上.

  性质可以不相同;

  可以不同时消失;

  同时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研究对象)

  3、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根据学生情况处理.

  提供直升机螺旋桨转动的视频资料.

  探究活动

  题目:如何在拔河比赛中获胜

  组织:以自然组为小组

  方式:研究方案并进行比赛

  评价:可操作性、引起兴趣、与实际结合.

牛顿的教案15

  ★教材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动力学的基础,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是学好物理的关键,教学中应联系生活、贴近实际,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l、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通过实验和生活的例子进一步体会,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对以后研究问题,受力分析都是非常重要的。

  2、惯性与质量的关系是这节课的难点,通过举例反复体会。

  ★学生分析

  1、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还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人们正确认识这个问题,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同样学生要正确认识它,也要克服日常经验带来的错误认识,所以一开始就用了两个实验,让他们通过观察、思考,来澄清错误的认识。

  2、惯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虽然学生在初中接触过,但仍有一些学生误认为“物体在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时才有惯性”。不理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而且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要解决这问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实例分析慢慢接受。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知道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它是逻辑推理的结果,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理解惯性的概念,知道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要能透过现象了解事物的本质,不能不加研究、分析而只凭经验,对物理问题决不能主观臆断.正确的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

  2、帮助学生养成研究问题要从不同的角度对比研究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知道物体的运动是不需要力来维持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一些简单的器材,比如:小球、木块、毛巾、玻璃板等,来对比研究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现象明显,而且更容易推理。

  2、培养科学研究问题的态度。

  3、利用动画演示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问题。

  4、利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认识惯性与质量的关系。培养学生大胆发言,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

  2、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难点

  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教学方法

  1、对比实验、自主探索、合理推理。

  2、利用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惯性与质量的关系,贴近生活更易理解。

  ★教学用具:

  多媒体、小车、小球、毛巾、玻璃板、斜槽、刻度尺、木块、气垫导轨、滑块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开门见山,阐述课题:前面几章学习了运动和力基础知识,这一章开始我们研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第一节课我们来学习牛顿第一定律。

  (二)进行新课

  ?教师活动〗:在讲台上放一小车,使它处于静止状态。 人推车走,不推车停,由此看来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运动——这是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说的,不是我说的。是这样的吗?

  ?学生活动〗:思考: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

  ?教师活动〗:下面你就利用桌子上的器材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投影)

  让学生利用桌子上的器材,自主设计实验,分别研究:

  ⑴、力推物动,力撤物停。

  ⑵、力撤物不停。

【牛顿的教案】相关文章:

牛顿读书笔记10-01

《牛顿第三定律》说课稿06-08

牛顿读后感 02-28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课件11-19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教案06-08

小班语言教案我长大了教案06-08

内能的教案04-07

《所见》教案06-01

《睡觉》教案04-27

《草原》教案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