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表》教案

时间:2022-02-05 15:00:0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陈情表》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情表》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陈情表》教案汇总五篇

《陈情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明确文章大意,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充实文言仓库,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表达的至真至诚的苦情、亲情、忠情。

  3、激发学生孝亲意识,继承古人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于层层叙事中表达的衷情,继承古人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启发法、合作探究法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词语注音:

  臣以险衅( ) 悯( )臣孤弱 夙遭闵( )凶

  终鲜( )兄弟  常在床蓐( ) 猥( )以微贱

  责臣逋( )慢 犹蒙衿( )育  宠命优渥( )

  岂敢盘桓( ) 有所希冀( ) 日薄( )西山

  除臣洗( )马 逮( )奉圣朝  过蒙拔擢( )

  门衰祚( )薄 更( )相为命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 常在床蓐( )

  零丁孤苦( ) 四十有四( )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有一位蜀汉旧臣,幼年父亲早死,母亲改嫁,和祖母相依为命。蜀国灭亡后,新帝晋武帝多次征召他为官,可这时祖母已是96岁高龄,疾病缠身,生活不能自理,如果赴朝为官他就没有办法孝敬祖母,同学们你们说他该怎么办?他写了一篇表文婉言辞谢,据说晋武帝看了他的奏表后很受感动,特赏赐给他奴婢两人,并命郡县按时给其祖母供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表文。

  (二)预习检查,解读文题

  1、检查预习

  小组自查,抽查部分学生,让他们介绍作者、写作背景以及文章体例,解释“夙、凶、薄、息、寻、除、拔”等字的意义。

  2、提问解题:本文是谁在陈情?向谁陈情?为何陈情?

  小组抢答陈述

  李密( 224 - 287),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三)初读感知,明确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四段文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教师总结:第一段 孤苦无依母孙相扶(身世凄苦,祖母抚养恩深似海;人丁衰微,作者尽孝责无旁贷。)

  第二段 朝廷恩遇进退两难(进,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情。)

  第三段感激君恩 感念母恩(感激朝廷知遇之恩,感激祖母抚养之情。)

  第四段先孝后忠忠孝两全(愿乞终养,报答祖母养育之情;保卒余年,尽节陛下知遇之恩。)

  (四)诵读文本,体会情感

  1、教师范读。

  学生谈感受,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婉转凄切、真挚动人。

  幻灯展示诵读提示:悲的感情“气沉声缓”

  急的感情“气短声促”

  重点指导以下句子: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小组朗读

  以小组为单位互读互评,揣摩情感,感受节奏、重读、语气的运用,最后推选一名同学进行诵读PK

  3、诵读PK

  每组派一名同学选读文本,评选最佳诵读选手。

  4、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在文章中陈了什么情?

  教师补充:李密原是蜀汉的旧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又因为司马氏阴险多疑,前朝的臣子改事新朝难免有戒心,所以李密均以侍奉祖母为由,均辞命不从。在封建社会里,违抗君命是大逆不道的行为,更何况是一个“至微至陋”的蜀汉降臣。

  学生的回答可以不拘泥于孝情和忠情,可谈孤苦之情、感恩之情、两难之情、恐惧之情,对旧朝的忠心,对司马氏政权的戒心,等等。

  5、集体有感情地诵读全文,结束文本学习。

  (五)拓展延伸,抒写孝情

  过渡:李密至孝,与祖母相依为命。文中所写皆是真情实意。为了唤取晋武帝的同情心,作者不是直陈其事,而是凄切婉转地表明心意,层层陈情,同学们认为哪种情感最为重要。围绕着“忠”“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

  播放组图,配音解说。

  2、请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段话。

  (六)作业

  1、整理课文中的成语。

  2、反复诵读,揣摩文章的语言艺术。

  【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亲人捧上自己哪怕微薄但却真诚的回报。

  【板书设计】

  《陈情表》教案《陈情表》教案忠 陈情 孝

  (先尽忠,后尽孝)

《陈情表》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题

  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

  1.读音。

  臣以险衅(xìn) 夙遭闵(mn)凶 门衰祚(zuò)薄

  期(j)功强(qing)近之亲 应(yìng)门

  茕茕(qióngqióng)孑(jié)立 床蓐(rù)

  猥(wi)以微贱 非臣陨(yn)首 责臣逋(b)慢

  宠命优渥(wò) 刘病日笃(d) 犹蒙矜(jn)育

  过蒙拔擢(zhuó) 盘桓(huán) 气息奄奄(yn)(yn) 更(gng)相为命

  2、词语

  1. 孤苦伶仃 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伶仃,亦作“零丁”,孤独的样子。

  2. 茕茕孑立 孤独无依的样子。茕茕,孤独的样子;孑,孤单。

  3. 形影相吊 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在一起互相慰问。形容非常孤单,没有伴侣。

  4.门衰祚薄 门庭衰微,福分浅薄。

  5. 日薄西山 太阳接近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薄,迫近。

  6. 气息奄奄 形容人即将断气、死亡的样子。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即将灭亡。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

  7. 乌鸟私情 比喻侍奉尊亲的孝心。古 时候说小乌能反哺老乌。

  8. 结草衔环 亦作“衔环结草”。原是古代两个受恩报答的故事。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9. 皇天后土 古人对天地的尊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

  10. 人命危浅 指人的寿命不长了,随时都会死亡。危,危弱;浅,时间短。

  11. 朝不谋夕 亦作“朝不虑夕。”早晨不能谋及晚上。形容形势或事情危急,难以预料。

  12 .相依为命 相互依靠过日子,谁也离不开谁。

  3、完成《长江作业》,相互考察,落实词语句式。

  4、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尝试背诵。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2、赏析本文文思缜密,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

  3、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课文

  苏轼有前后《赤壁赋》,诸葛亮有前后《出师表》,大家知不知道李密也有前后《陈情表》呢?文中有何暗示?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既然有前《陈情表》,那它的主要内容可能是什么?

  从“臣以供养无主”“具以表闻”可以推知前《陈情表》的主要内容应该就是体现在第一段,第一段可以说是前《陈情表》的精简压缩版。

  2、诵读第1段,第1段结构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

  总分式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父死母嫁、祖母抚养,年幼多病、零丁孤苦,门衰祚薄、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卧病不起-----配乐朗读

  3、讨论:结合1、2两段分析,后《陈情表》叙述与祖母关系仅只一百二三十个字,而前《陈情表》极可能是洋洋洒洒近千言,晋武帝在李密“具以表闻”之后,为什么对李密很不满意,甚至于“诏书切峻”,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比较前后两表,请从征召原因、内容侧重、选择决定、语言特点四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以及对写作的启示。

  其一,从语言技巧方面来看,后者极可能啰嗦拖沓,语言陈旧,有敷衍之意,故而读之无味;前者语言简洁而不简单,凝练精粹,极富创造性,起到生动形象,真情至性,悲恻动人的效果。(开头四字骈句,语势连贯、紧凑,不拖沓,让人感到灾祸接踵而来,以情动人;零丁孤苦、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等词语自然精粹,以一敌百,以少胜多,形象生动地表现其孤苦情状,凄恻哀婉,令人读而生悲,印象深刻)

  其二,从征召原因方面来看,武帝对李密的的征召,其实并不只因为他的孝廉、他的秀才,更是要他李密对新朝的忠心和顺服,以作其他旧臣表率,笼络人心。是以武帝需要的并不仅是一篇只述孝道的《陈情表》,更需要的是一篇向新朝献忠的《投降书》!而李密居然不识好歹,多次征召,不仅没有感激涕零,却竟似置若罔闻一般,是不是还眷念蜀国,对新朝灭蜀心怀不满而暗怀抵触呢?

  其三,从内容和结果方面来看,满纸在说祖母如何地情深似海,对晋朝主动伸出的橄榄枝(讲到某个国家“伸出橄榄枝”,一般是形容这个国家对外表示出了友好的态度和愿望,以谋求和平,共赢的发展。具体到个人,“伸出橄榄枝”,则指向某人示好、给某人机会),却似乎是有意忽略,热脸蛋贴人家冷屁股,难道我晋朝对你就是情如纸薄,刻薄寡恩吗?(察、举、拜、除,可见朝廷求贤若渴,对李密征召殷切,恩重如山。)

  李密

  晋武帝

  征召原因

  因其孝廉秀才

  望其忠顺降服

  内容侧重

  夙遭闵凶 情深似海

  殷切征召 恩重如山

  选择决定

  供养无主 辞不赴命

  奉诏奔驰 结草衔环

  语言特点

  刻意煽情 冗长拖沓 语言陈旧 单调乏味

  自然精粹 形象生动 语言创新 凄恻动人

  4、李密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关键之所在了吗?第二段中哪些词可以看出责、逼迫、催、急

  在当时严酷的`政治环境下,多少文人因坚持名节、拒不合作,引起君王的猜忌和不满而遭致杀身之祸,“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李密“伏维”一番,恍然大悟,不觉惊出一冷汗,心中大恐,于是赶紧在前《陈情表》之后不久又赶紧追加一篇后《陈情表》,希望能够弥补前表之失,挽救迫在眉睫的危机。

  5、李密“伏维”一番,在后《陈情表》是从哪些方面表达对新朝的忠顺之意的呢?可就以下关键词进行分析。

  1、孝治天下:与圣朝核心价值(理念)巧合一致:(守孝即是忠君、高度契合、如鱼得水、由衷拥护)

  2、不矜名节:在伪朝从政态度(为官)反省深刻;(既然要终养祖母以尽孝心,为什么在蜀汉你又出来做官呢?没有前途看不到希望)

  3、亡国贱俘:对自我现状处境(处境) 清醒认识;

  4、过蒙拔擢 对武帝恩重如山(恩宠)无限感激

  5、不能废远:因祖母命悬一线(垂危)无奈选择

  此段文意多转,语言委婉流畅,面面俱到,多方反复表明心迹,叙说衷曲,解释不能“废远”的原因,情辞恳切。------指导背诵

  6、已表忠心,写到此处,李密是否可以松一口气,觉得应该可以在武帝面前政审过关,而将表文呈上了呢?

  虽表了忠心,但是口头说的好听,还需用行动来落实和证明,不能只给祖母行孝而不向皇帝尽忠。既然忠孝不能两全,从帝王角度来说,就应该只尽忠,没有忠,就不能保证孝。

  7、阅读第4段,自古忠孝不得两全,面对两难,李密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法,这个建议于李密、武帝各有何益处?

  愿乞终养,先尽孝后尽忠

  于李密:忠孝两全 ,解决千古难题

  于武帝:慰降臣、驭官吏,收民心、合人伦,感神灵、符天道,xx定、促一统,留美名、传千古。

  (两全其美、鱼与熊掌兼得,可谓各得其所,皆大欢喜)

  8、“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虽为套语,但为何对帝王来说不可或缺?

  臣服,恐惧,帝王践踏其人格,羞辱其自尊,视臣民性命如蝼蚁,臣民就算在学识、才华、道德上远胜国君,却也不得已而丧失了独立人格,在精神上已被解除了反抗,以显示帝王之威严,满足其虚荣,稳固其统治。

  9、此番再次陈情,李密实现他所希望的目的没有呢?你若是武帝,会作出怎样的反应?

  陈情表 : 了解到一片忠心,认识有十般益处,得意于万分感激,享受着无限怖惧。

  10、结合课文,以忠孝为内容为李密拟写一副对联

  上联:蒙慈恩陈孝情愿乞终养

  下联:沐清化表忠心誓效奔驰

  横批:万世师表

  11、小结:

  全文首先陈述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母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继则写自己愿意奉诏,但又以刘病日笃,处于狼狈之境,借以博取晋武同情。再则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恳求准如所请。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后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出于情,归于理,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全文构思缜密,以忠孝为线索,逐层深入、脉络分明、思维严谨,具有很强的逻辑力量。

《陈情表》教案 篇3

  一、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它陈情恳切,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款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

  这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 “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出师一表真名世”的下一句是“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四位学生分读全文。读后纠错、强调易读错字音。

  2、全体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3、结合“表”的文体特征,提问:

  1)是谁陈情?学生回答后,投影:

  李密( 224 - 287 ),西晋犍为武阳人,又名虔,字令伯。少时师事著名学者谯周,以学问文章著名于世。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屡次出使东吴,很有才辩。晋武帝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向谁陈情?

  晋武帝。(投影)晋武帝司马炎靠野蛮杀戮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陈什么情?

  向君王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

  4)李密怎样才能说服晋武帝呢?

  (引同学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李密先自诉家庭的悲惨境况,让晋武帝一开始就落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凄苦悲凉的氛围之中。

  三、讲析课文第一段

  1、读第一段

  2、由学生梳理重要的实词、虚词等知识点,并记录朗读。(结合《创新方案》)

  3、老师组织学生逐句口译本段文字。

  4、再读第一段

  5、思考文章一开始,作者说:“臣以险衅,夙遭闵凶。”该句在全段中起到什么作用?它总提了哪几个方面?

  学生回答:总摄作用

  学生讨论,不必拘泥固定答案。板书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6、学生对照试背第一段。

  四、作业:

  1、 完成《创新方案》练习

  2、 背诵第一段

  3、 预习第二、三段课文

  五、板书设计

  陈情表

  第一:半岁丧父,四岁母嫁,祖母抚养;

  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

  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

  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诵第一段(抽背)。

  二、导入

  悲苦的家庭境遇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同情。李密在第一段里诉说了自己的“四大不幸”,足可以引起晋武帝的同情了。但问题在于晋武帝建立新晋,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我征召你一个李密,你就照顾祖母,辞不应征,你不是存心不给我个面子吗?我看你还咋说?”我们首先看新晋对李密的态度。

  三、分析课文第二、三段

  1、学生齐读第二段、梳理知识点(结合《创新方案》)

  2、思考讨论

  (1)文中哪些地方可以体现新晋对蜀汉旧臣李密的起用?李密又是如何应对的?(学生回答)

  (2)从本段中我们看到的是李密的态度坚决呢,还是他的哀婉陈情?

  (词意凄恻婉转,恭谨虔诚,外表象是俯首乞怜,令人同情。

  实质是态度坚决,还是不去应征。)

  3、背诵第二段,齐背

  4、过渡第三段

  如果李密仅仅想用情来打动晋武帝的话,也许晋武帝会稍动恻隐之心,而这种恻隐之心很快就会从搞政治的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心中溜走。你尽孝但不能不尽忠啊?自古说“忠孝不能两全”,舍孝而全忠嘛!

  李密用以陈情的第二手就是“晓之以理”、“喻之以孝道之大义

  为什么李密从“孝”的角度来说理呢?

  因为晋武帝治国标榜的.是“以孝治天下”。

  下面读并译第三段,梳理知识点(结合《创新方案》)

  5、思考、讨论

  (1)李密最担心晋武帝怀疑他哪一点?他是怎么为自己辩解的?

  矜守名节。古代崇尚一种观念“一臣不事二主”,魏晋文人名士最重气节。晋武帝同样怕李密也是矜守名节。本图宦达→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岂敢盘桓

  (2)本段文势有三转,表示转换的字眼是什么?(伏惟、且、但)文意的重点落在哪里?可多诵读本段,体会句读

  区区不能废远。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中“是”指代上文的什么内容?

  指代“但以刘日薄西山……更相为命”

  (4)本段讨欢心、诉悲苦、求谅解、表心志,极尽陈情之能事,请结合本段文字具体分析。

  6、背诵第三段

  7、作业:

  背诵二、三段,准备默写

  四、板书设计:

  陈情表

  第一段:自诉家境困顿多舛,祖孙更相为命之状;

  第二段:明写感激朝廷之情,实诉屡不奉诏苦衷;

  第三段:喻之以孝道之大义,明降臣之不矜名节;

  第三课时

  一、导入(先默写第二、三段)

  二、新课

  1、读第四段梳理知识(结合《创新方案》)

  2、诵读思考:

  经过李密的一番婉曲凄切的陈情,晋武帝览表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3、板书

  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愿乞终养请求。

  4、背诵本段

  三、分析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从本文的实际效果入手,找出文中李密表达的几种情感 孝顺之情,不满之情,恭敬之情 ,体会抒情和叙事的结合:“情为文之经,事为文之纬”)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本文前后照应的句子很多,教师可举出若干例,让学生回答)

  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简介骈体文特点)

  4、陈辞婉曲,屈伸适宜。(可联系高一第一单元几篇文章,探讨陈情、讽谏、劝说的技巧:委婉含蓄、借题发挥、以小喻大、卑己敬人、直陈利弊、曲径通幽等等)

  四、总结本课文言、文化知识:

  1、一词多义:(略)

  2、古今异义:至于,成立,告诉,不许,希冀,辛苦

  3、通假现象:闵,零丁,蓐

  4、成语:孤苦伶仃,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虑夕,

  5、修辞方式:比喻,婉曲,对偶

  6、文化知识:孝廉,秀才,拜,除,拔擢,陛下

  五、布置作业:

  背诵默写、《创新方案》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艺术特色:

  1、感情真挚,融情于事

  2、文脉畅达,照应联通

  3、骈散结合,音韵和谐

  4、陈辞婉曲,屈伸适宜

《陈情表》教案 篇4

  一、自主复习

  梳理课文,加深理解,重点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边复习边做笔记。

  二、自我检查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慈父见背

  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

  九岁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指出句式)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察臣孝廉,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当侍东宫 臣具以表闻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犹蒙矜育 不矜名节 愿陛下矜悯愚诚

  过蒙拔擢,宠幸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日薄西山 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听臣微志 谨拜表以闻

  1、出自这篇文章的成语:

  2、出自这篇文章的典故:

  三、虚词练习

  郑人游于乡校①,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②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选自《左传》)

  【注】 ①乡校:地方学校,又是公众聚会议事的场所。②子产:名公孙侨,郑国大夫。然明也是郑国大夫。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①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②不知木兰是女郎 ③世无孔子,谁能定是非之真 ④是吾师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下列句子中的“于”,与“郑人游于乡校”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B.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

  C.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D.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 )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师旷侍坐于前,援琴撞之。公披袄( )避,琴坏于壁。公曰:“太师谁撞?”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于侧者,( )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之言也。”左右请除之,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3.文中括号内应填的虚词是 ( )

  A.遂 而 则 B.乃 而 故 C.乃 以 则 D.遂 以 故

  4.下列四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是 ( )

  ①惟其言而莫之违 ②援琴撞之 ③是非君人者之言也 ④左右请除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莫乐为人君”“惟其言而莫之违”两个“莫”字意义不相同。

  B.“师旷侍坐于前”“琴坏于壁”“有小人言于侧者”中三个“于”字意思相同。

  C.“寡人也”“是非君人者之言也”中两个“也”字作用相同。

  D.“以为寡人戒”的“以为”与《出师表》中“愚以为宫中之事”的“以为”意思相同。

  6.“而”字用法集训

  ①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③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 ④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 ⑤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 ⑥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

  ⑦吾尝终日而思矣 ( ) ⑧某所,而母立于兹 ( )

  虚词练习答案

  1.【解析】 ①④为“这”;②表示判断,“是”;③为“对,正确”。

  【答案】 B

  2.【解析】 D.与题干中“于”都解释为“在”。A项为“对”;B、C两项为 “比”。

  【答案】 D

  【参考译文】

  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的得失)。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毁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毁掉?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那些他们认为好的,我就实行它们;那些他们厌恶的,我就改正它们。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尽力做好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毁掉乡校)难道能很快制止这些议论吗?然而那样做就像堵塞河流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到那时)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导流,不如我们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做治病的良药。”

  3.【解析】 乃:竟然;而:连接相承关系;故:所以。

  【答案】 B

  4.【解析】 ①②④都是代词,其中“莫之违”是宾语前置句,“莫违之”。③是助词“的”。

  【答案】 D

  5.【解析】 D.“以为寡人戒”中的“以为”是“以(之)为”,两个词,“把它作为”;“愚以为”是“我认为”。A项中前“莫”是“没有什么事”之意,后“莫”是“没有谁”之意。

  【答案】 D

  【参考译文】

  晋平公与大臣们饮酒,喝得酣畅时,竟然叹息道:“没有什么事比做人君更快乐,因为他的话没有谁敢违抗。”师旷在面前陪坐着,拿起琴就撞了过去,晋平公分开衣襟避开了,琴在墙上撞坏了。晋平公问:“太师撞谁呢?”师旷答道:“刚才有小人在大王身旁说话,所以撞他。”晋平公说:“是我说的。”师旷说:“啊!这不是统治人的'人应说的话。”周围的人请求杀了他,晋平公说:“放了他,把这件事作为我的借鉴。”

  6.①连词,表示目的关系,译为“为了、为的是” ②连词,表示并列关系,译为“并且” ③连词,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而且” ④连词,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 ⑤连词,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⑥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⑦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不译 ⑧第二人称代词,译为“你的”

《陈情表》教案 篇5

  一、导入新课:

  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愿乞终养目的,让皇上答应他的请求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

  二、新课学习:我们看李密如何陈情的。利用课本剧的形式找几个学生演李密,再找一学生演皇上

  李密:皇上,臣李密上言。臣很早就遭遇不幸。臣幼年就遭到不幸六个月父亲就去世了,四岁时,母亲被迫改嫁祖母刘氏怜惜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我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长大成人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没有福泽,很晚才有儿子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单无靠地独立生活,只有和自己的影子相互做伴而祖母刘氏很早就为疾病所纠缠,经常卧病在床,我侍奉饮食医药,从来没有离开过她,所以臣确实不能走远啊

  帝:你们祖孙相依为命,一个恩重如山一个小道可嘉,你的孝心有所耳闻。你不去做官就太可惜了从以上的诉说中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顾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这样他们祖孙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概括为?(相依为命)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密现在是祖母唯一的感情支柱和生活依靠,他怎能对祖母置之不理呢。)

  还有什么作用?——为下文作者强调对祖母“区区不能废远”作好了铺垫让晋武帝了解自己的苦处,并以此表现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情深似海,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希望借此能够打动晋武帝,博得他的同情,使其能设身处地为自己想想。你是晋武帝,你会同意李密的请求吗?

  表演2帝:李密,现在国家正是用人之际你又蜀汉旧臣,我还是希望你能继续为国家效力李密臣何尝不想做宦达致人皇上一再委以重任,太守推举我为孝廉,刺史推举我为秀才我因为没有人能照料祖母,就辞掉了,没有赴命您又特地颁下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任命我为洗马。以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去侍奉太子,皇恩浩荡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够报答皇上您,确实是祖母的病一天比一天重,臣实在无法赴任,皇上,就答应臣的请求吧。

  帝:大胆李密朕被你一次拒绝,看来你不把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师:李密接二连三拒绝皇帝送上的官,三次邀请,三次拒绝,晋武帝有些恼怒,再推辞下去招致晋武帝的怀疑的。他还应该陈述哪些方面的情,让晋武帝不发火又不怀疑他,同意他的请求呢?

  李密:皇上陈何尝不知回报朝廷知遇之情,臣现在的心情真的是进退两难帝:此话怎讲“进”难在哪里,“退”,又难在何处?

  李密:进,去入朝为官,就无以报答祖母养育之恩;退,坚持不肯奉诏,便不能回报朝廷知遇之。李密狼狈不堪处于一种忠孝两难的境地。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晋武帝不只是一个皇帝,他们司马家族用阴谋篡夺了皇位,是以阴险多疑著称的一族,因此,作者一言不慎,就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所以作者必须把自己“孝情”之外的那一份“忠情”完全充分彻底地表达出来,这样才有可能达到陈请的目的。

  帝:你祖母有病的时候你就一直做着官,而现在一归顺晋朝就不做官了,你是否忠臣不是二主,你们这些书生,不是也爱讲究名节吗?皇上明鉴,皇上明鉴我年轻时曾做过蜀汉的郎官,本来希望能够得到更为显达的官职,并不自以为清高我现在是卑贱的亡国之俘,实在微不足道,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徘徊观望而有什么另外的企求呢?

  帝:既然知恩,为何不图报呢?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

  李密:(镇定自若)我之所以这样做,更主要的还是成全皇上您啊!:帝此话怎讲?李密皇上您一直推崇孝道,,并把“以孝治天下”作为国策,就是要在全国营造人人恪守孝道的氛围,?我照顾祖母,正是按照您的旨意去做的,如果我弃祖母就高官,天下人不仅骂我,更会损害了皇上您的名声,动摇了我们圣朝的基业,那可是千古罪人啊!

  晋武帝看到文章这里,我觉得应该能有点被这份苦情、孝情、忠情打动了我,李密:臣有一办法既可以孝顺祖母,又可以报答帝:请讲皇上今年四十四岁祖母刘氏今年九十六岁,因此我效忠于陛下的日子还很长,而报答祖母刘氏的日子已很短了我怀着像乌鸦反哺一样的私情,希望能够准许我为祖母养老送终的请求我的苦衷,不仅蜀地的人和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到的祈望陛下能怜惜我愚昧至诚的心意,同意我这点微小的愿望,

  我愿意活着献出生命,死后愿意结草来报答陛下的恩惠,

  三、总结对李密来说,祖母老迈,自然不当远仕;但得罪圣上又会招来不测。在这样一个两难的境地里,言辞不可不慎。只表达“孝”情显然是不够的,那么,李密是如何说服晋武帝的呢?

  先动之以情,再晓之以理。全文首先陈述个人的悲惨遭遇和家庭凄苦,突出祖孙二人的特殊关系,把对方带进一种悲怆酸楚的气氛中,引出祖母“躬亲抚养”的.艰辛不易,激起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然后表明自己愿意奉诏,不是有意要违抗圣旨,但又以刘病日笃,自己处于狼狈境地,借以博取晋武帝的同情。又抬出晋武帝提倡的“以孝治天下”的大旗,同时更表明自己心迹,排除了晋武帝对他的怀疑。最后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解决矛盾的方案。全文融理于情,融情于事,以情动人,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史书上记载:“。”让照顾祖母的任务,由地方官和李密一起分担。还感叹说:“士之有名,不虚然哉。”从这惊人的效果中,可见这篇奏表写得多么成功。

  四、讨论:有论者认为,李密反复强调孝亲,其实是为自己不奉诏仕晋而故意寻找借口。你同意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读完全篇,我们可以清楚地体味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满了孙儿对祖母的一片挚情,是真心因终养祖母才难能应诏的。

  参考理由二:对蜀汉有念旧之心,不愿出仕新朝;或因司马氏是以屠杀篡权取得天下,集团内部勾心斗角,矛盾错综复杂,不愿介入;或因深感做官如履薄冰,对官场厌倦;或想做官,但因对晋武帝不甚了解,不敢盲目做官;……总之,此刻他不想奉诏仕晋,于是就抓住“孝”字大做文章。

  五、欣赏: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你还很小的时候,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教你用勺子,用筷子,吃东西;教你穿衣服,绑鞋带,系扣子,教你洗脸,教你梳头发;教你做人的道理。所以……当她们有一天变老时……当他们想不起来或接不上话时,请不要怪罪他们!当他们开始忘记系扣子,绑鞋带;当他们开始在吃饭时弄脏衣服;当他们梳头时,手开始不停地颤抖。请不要催促他们,因为你在慢慢长大,而她们却在慢慢变老……只要你在他们眼前的时候,他们的心就会很温暖。如果有一天,当他们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的时候。请你紧紧握住他们的手,陪他们慢慢的走。就像……就像当年他们牵着你一样……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诉忠情赤胆忠心。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希望李密对祖母的拳拳深情能让我们每个人都有所感悟,有所行动,为我们的亲人捧上自己的一份微薄但却真挚的回报。你想对你的的父母说些什么?

  六、作业阅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写一篇读后感。

【《陈情表》教案】相关文章:

陈情表教学反思09-18

陈情表说课稿集锦五篇07-06

陈情表教学反思11篇03-12

陈情表读后感04-29

《穷人》教案 穷人教案课件11-19

大班语言教案妈妈教案06-08

小班语言教案我长大了教案06-08

内能的教案04-07

《所见》教案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