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时间:2022-11-19 09:27:3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1

  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一节内容主要包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两部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等一系列知识做好铺垫;通过分组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举例说明什么是软体动物,概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2)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分组实验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提高观察、判断、推理及科学实验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我们周围的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知道动物是丰富多彩的,培养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教学难点:通过观察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时间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寓言故事“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动画视频,并提出问题:鹬蚌相争的寓言故事大家都知道,那么故事中的蚌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征?与人类的关系怎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下面我们先一起学习软体动物。

  推进新课

  学习目标一:软体动物

  1、常见软体动物的观察

  按照学生的分组给学生分发河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仔细观察河蚌贝壳的形状、花纹和年轮,柔软的身体,运动器官——足,内脏团和呼吸器官——鳃,还有外套一般的肉质膜。学生观察后思考以下问题:

  (1)贝壳在身体外面起什么作用?贝壳是怎样形成的?

  (2)你所观察的动物是靠什么结构运动的?又是靠什么呼吸的?

  (3)它们是如何获取食物的?

  2、其他软体动物

  进一步利用多媒体提供石鳖、蜗牛、乌贼等三种动物的图片,并请同学们观察图片,思考以下问题:

  (1)石鳖贝壳是什么形状?它靠什么运动?

  (2)蜗牛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是什么形状的?它靠什么运动?

  (3)乌贼生活在什么环境中?贝壳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捕食和运动的'?

  3、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小组共同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4、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1)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师生共同明确软体动物对人类的有益价值。

  ①食用

  牡蛎、扇贝、鲍等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且脂肪含量低。

  ②饰品

  螺壳和珍珠是很好的装饰品。

  ③药用

  鲍的壳、乌贼的壳、珍珠粉可入药。

  (2)利用多媒体展示软体动物对人类有害的两个方面。

  ①蜗牛可以危害农作物

  ②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中间寄主,与血吸虫病的传播有关。

  学习目标二:观察蝗虫

  观察大屏幕上的蝗虫图片,并结合教材P15图5-16观察蝗虫身体的形态结构。

  1、观察蝗虫的身体

  通过观察完成下列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这几部分各有什么主要功能?

  (2)说出1至9的名称。

  (3)轻轻捏一捏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4)教师进一步提问:坚韧的外骨骼对蝗虫有什么作用呢?

  2、观察蝗虫触角、足及翅的特点

  3、蝗虫的呼吸

  利用多媒体展示实验:将两只蝗虫分别放在甲、乙两支装满水的试管中,甲试管中的蝗虫头部朝下,乙试管中的蝗虫胸腹部朝下。提问:甲和乙两支试管中哪一只蝗虫先死亡?为什么?

  学习目标三: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常见的节肢动物,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这些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图片,总结节肢动物对人有益及有害的方面。

  1、食用

  虾、蟹等为人类和其他海洋生物提供了动物蛋白。

  2、药用

  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3、仿生

  人们生活中的诸多发明都离不开仿生学,而许多利用仿生学的例子中离不开昆虫,例如模仿蜻蜓的翅痣用于消除飞机颤振,利用萤火虫发出的冷光制作荧光灯等。

  4、有些节肢动物可传播疾病

  例如蚊、螨叮咬人,并传播疾病。

  课堂小结

  通过思考题完成本课小结:

  1、你知道美丽的珍珠是怎样孕育的吗?

  2、蝗灾为何一般发生在干旱的年份,而且蝗灾一旦发生就很难控制?

  3、在所有的动物类群中,节肢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最多的,想一想这与它们的哪些特征有关呢?

  板书设计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一、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

  (1)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

  (2)运动器官是足

  2、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

  (2)有害

  二、节肢动物

  1、主要特征

  (1)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2)足和触角均分节

  2、与人类的关系

  (1)有益

  (2)有害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2

  知识目标:

  概述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初步确立生物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增强我们适应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节肢动物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课件和视频资料、模型。

  教学过程:

  质疑:你们在生活中见过的软体动物有哪些?

  学生回答的容板书到黑板上,先让同学之间质疑,老师不做回答。

  播放一段有关软体动物的视频,让学生大概了解一下软体动物的类型和生活状态,对于软体动物大致形成一个概念,从心理上消除在学习之前的一些错误认识。

  自主学习:趁热打铁完成练习册中自主学习容。

  播放幻灯片进一步认识和学习软体动物的知识。

  出示河蚌的标本和挂图

  学生先自主学习有困难再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观察河蚌的部结构,并质疑:

  提问:你觉得河蚌柔软的身体靠什么来保护?

  提问:是否所有的软体动物都有这种保护结构?

  提问:软体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小结:软体动物的基本特征。

  知识拓展:同学们是否知道珍珠是怎样形成的吗?

  出示河蚌贝壳部的珍珠和珍珠形成的原因,河蚌的外套膜可以分泌珍珠质,形成河蚌贝壳里面光亮的珍珠层。当外套膜受到沙粒或者异物刺激时,珍珠层会分泌大量珍珠质把异物包裹起来,就形成了光彩夺目的珍珠。

  然后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的软体动物,增加学生知识面,有乌贼为了逃避敌害而喷射烟雾的图片,还有很多不同的外形很奇特的贝壳。

  练习:大册子中精选题目

  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课:

  出示一组节肢动物的图片。从而引出:在动物界中有一个种类最多的类群,这就是节肢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是最高等的。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动物的80%以上。

  二、课本中P14-15页观察与思考

  要求:先自主学习完成p15页中两个问题(有问题再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通过以上思考对节肢动物和昆虫有了一定的认识。

  让学生自己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有很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

  拓展知识:老师补充:节肢动物门又分为四个纲

  节肢动物的分类:

  通过多媒体出示节肢动物分类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节肢动物还可以分为昆虫纲、珠形纲、多足纲和甲壳纲。并且还配有相应代表动物图片,让学生知道哪些节肢动物才属于昆虫。

  通过以上活动学生理解了昆虫和节肢动物的关系,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三、引入昆虫纲的学习

  先质疑:节肢动物中有一个种类的动物是最多的,是什么?

  学习昆虫:蝗虫

  出示蝗虫的图片

  提问:(先自主再合作)

  1、通过观察结合课本P15页的插图完成下列题目:

  (1)蝗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有什么特点?

  (2)说出图中1 至 9的名称

  (3)摸过蝗虫的同学交流你的感觉?这种结构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4)这样外骨骼包着身体就限制了发育,怎么办?

  (5)蝗虫的.靠什么完成呼吸?

  总结:昆虫有哪些特征?

  四、质疑:

  为什么昆虫在节肢动物中所占的数量最多?

  五、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学生互相补充先说,看视频补充。

  练习:课本P17第四题(为了增加学生的理解完成小活动)

  小活动:为了让学生体会到身体和四肢分节的优点,可以挑选几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演示一下,在躯干和四肢都不打弯的情况下,来进行走路、奔跑等各种动作。从而感受节肢动物在自然界种类之多的原因。

  课堂反思总结: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体表通常有坚硬的外壳。

  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有外壳或者骨骼,它们骨骼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

  3.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有的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出现蜕皮现象。

  猜谜语:“身体分为头胸腹,两对翅膀三对足,头上两根感觉须骨,里头是肉外是”是什么动物?

  因此,昆虫与节肢动物的关系是:节肢动物包含昆虫

  例:如 我 们 七 中,包括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八年级又有1-13个班。

  练习:大册子中精选题目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教案3

  教材分析

  软体动物起源于扁形动物,跟环节动物有密切的关系,软体动物门种类很多。它们的身体柔软而不分节,具有皮肤延伸而成的外套膜,体表有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石灰质贝壳,具有保护作用。这是软体动物长期适应不太活动的生活方式的结果。节肢动物起源于环节动物或类似于环节动物的祖先。本节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各类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进行的。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身体都有许多体节构成,但节肢动物的分节是异律分节并且有外骨骼,对环境适应能力更强。是无脊椎动物中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类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识别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常见的无脊柱动物。

  (2)概括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3)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以及与其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过程中,继续培养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通过归纳总结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培养分析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的观点教育。

  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

  河蚌和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以及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课前准备

  课件、蝗虫模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图片观察引入:课前,教师准备一些蚯蚓、水蛭、沙蚕、河蚌、田螺(或蜗牛)以及乌贼的图片。课上先将环节动物的三张图片依次展现给学生,同时提问:“它们是什么动物?”“有什么特征?”然后,出示河蚌等软体动物的图片,同时提问:“这些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由于学生对学过的环节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对蚯蚓等能够很快地答出它们的名称和特征,但对于河蚌等未曾学过的动物,学生的回答就会多种多样。此时,教师应尽可能让学生发言,不要急于解释,学生的回答越不一样,其兴趣性就越强。在掌握时间的前提下,教师给出正确的答案,并借此引出本课的主题。

  二、新授课

  (一)软体动物

  1.初步认识软体动物

  刚才说到的这些动物,贝壳内的身体非常柔软,因而称之为软体动物。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世界的第二大类群。河蚌、扇贝、文蛤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软体动物。下面我们就以河蚌为例来认识软体动物

  2.河蚌的形态结构

  首先让学生观察河蚌的形状,再用手触摸贝壳的硬度,边思考贝壳的作用是什么。学生很容易想到贝壳能够保护河蚌内部柔软的身体。接着问“贝壳是怎样形成的呢 ”留下悬念让学生思考。再观察贝壳内部结构并了解其作用并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的讨论题。

  3.其他软体动物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介绍1~2种其他软体动物形态结构如:蜗牛、乌贼。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其他软体动物时,要有意识地点出他们相似的特点。为最后总结归纳出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奠定基础。

  4.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5.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除了介绍一些经济价值外,应强调软体动物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类群。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类对软体动物不仅仅是利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持它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维持地球环境稳定的目的。

  (二)节肢动物

  1.从实物引入:首先将蝗虫标本展示给学生,然后直接提出问题,如:“大家拿到的动物是什么?”“谁能描述一下蝗虫的形态?”“节肢动物的最大特点是足分节,大家看看手中的蝗虫标本,它具有这个特征吗?”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将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直翅目)的分类地位向学生讲明,从而引出节肢动物。

  2.观察认识几种节肢动物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课本观察与思考。通过学生讨论交流发现这些动物的形态结构相似,它们都属于昆虫。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的形态结构

  教师根据课上所讲的内容设计一系列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去观察、思考,最后归纳出昆虫的基本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等等。例如,在观察外部形态时,可以设计几个简单的.问题:“蝗虫身体可以分成几部分?”“头部有些什么结构?”“胸部有什么?”“腹部什么特点?”“雌雄个体的腹部末端相同吗?”……等等,以此来引导学生观察。

  当观察头部时,教师可以提问:“蝗虫头上的这对触角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在学生积极的讨论之后,教师讲出答案:它是蝗虫的嗅觉器官,不信吗?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蚂蚁做的剪去触角的小实验,留作课外来完成,要求下节课汇报你的实验结果,学生对此会非常感兴趣。下面一个证明胸腹部的气门是蝗虫呼吸器官的小实验也可以让学生课后去做,然后在课上进行讨论。还可以将两个小实验设计成小论文的题目,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写出论文在课上宣读。

  4.其他节肢动物

  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再向学生介绍1~2种其他节肢动物形态结构如:蜘蛛、虾等。

  教师在向学生介绍其他节肢动物时,要有意识地点出他们相似的特点。为最后总结归纳出节肢动物主要特征奠定基础。

  5.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6.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除了介绍一些经济价值外,应强调节肢动物也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类群。它的种类多,数量大,分布广,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人类对软体动物不仅仅是利用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维持它的稳定性,从而达到维持地球环境稳定的目的。

  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他们与人类的关系。

  板书设计

  一、软体动物

  1.河蚌

  (1)生活环境:淡水

  (2)呼吸:肺

  (3)运动器官:斧足

  (4)外套膜的功能

  (5)珍珠的形成

  2.蜗牛:用腹足运动,两对触角,贝壳呈螺旋形

  3.乌贼:用鳃呼吸,足特化为碗,贝克在外套膜内

  4.其他软体动物

  5.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二、节肢动物

  1.蝗虫

  (1)身体分部:头、胸、腹三部分

  (2)口器:咀嚼式口器

  (3)运动器官:三对足,两对翅

  (4)外骨骼:支持和保护作用以及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

  (5)对人类的危害

  2.其他节肢动物

  3.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4.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课后反思

  学生对蝗虫很“熟悉”,有着极大的兴趣;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果能用实物进行教学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