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案

时间:2022-12-04 08:41:4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亡羊补牢》教案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亡羊补牢》教案

《亡羊补牢》教案1

  活动目标:

  1、会说成语:亡羊补牢;理解成语的意思。

  2、知道做错事要及时改正。

  3、能根据自己的理解个性化的进行人物的表现。

  活动准备:

  《亡羊补牢》ppt图片、牧羊人、老农、狼和羊头饰。

  活动过程:

  一、听故事激发幼儿的兴趣,理解成语的意思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请小朋友们认真听,听完了我要提问的哦。

  (1)有谁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亡羊补牢)

  (2)故事里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牧羊人的羊圈破了个洞,狼从洞里进去把羊给叼走了。)

  (3)他的邻居对他说了什么?牧羊人有没有这么做,他说了什么?(邻居说: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牧羊人没有这么做,羊都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4)后来他有没有后悔?最后他怎么做的?(他很后悔没有听邻居的话,最后他把羊圈修好了)

  (5)亡羊补牢不仅是这个故事的名字,它还是一个成语,所以我们就称它为成语故事,理解成语意思。

  二、师幼一起完整讲述,熟悉故事中各角色的`台词

  1、邻居说的什么?应该用什么语气说话?

  2、牧羊人羊丢了他的心情怎么样?应该要怎么说?

  3、你们生气时会怎么表现,那牧羊人生气时候的语气应该怎么表现?

  4、完整讲述故事。

  三、出示头饰,幼儿自选角色表演,教师以导演的身份介入游戏

  1、今天导演要来挑选最佳小演员,最棒的将获得最佳演员奖。

  2、演员上台第一步应该做什么?(演员自选头饰,介绍自己)

  3、教师提问台词,重点指导幼儿的表情、动作语言。

  四、师幼分享点评

  1、小朋友你们最喜欢谁的表演?为什么?

  2、我们下次表演游戏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五、我们在这个故事里知道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并不要紧,只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去学习。本课我是采用回答问题与朗读指导及学习生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的。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及提高学生朗读水平,我设计了朗读对话这一环节,让学生切身体会对话的语气,增强了合作精神。

  一节课下来,我觉得还是有缺陷的,让孩子读的时间不够,以后我会更加努力,向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学会大胆创新,让自己的课堂放光彩。

《亡羊补牢》教案2

  (一)举一反三《讳疾忌医》

  师:现在我们穿越历史,来到春秋时的蔡国,看看寓言讳疾忌医中不知悔改的'蔡桓公有何结局。

  播放视频《讳疾忌医》

  师:讳疾忌医意思是指隐瞒疾病,不愿医治。讳疾忌医的蔡桓公最终病死,而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却再也没有丢羊。所以在生活中,同学们面对自己的错误一定要及时改正。

  (二)联系生活

  1、给出情境:

  (1)一位同学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作业不及时完成,导致期末成绩下滑,你就可以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来提醒他。

  (2)同桌眼睛近视了,她总不当一回事,你可以劝他:“我们一定要保护眼睛,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四、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同学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今天我们学的《亡羊补牢》这篇寓言故事选自《战国策》,这本书记录的是我国20xx多年前战国时代的历史,书里面收录了很多寓言故事。例如:鹬蚌相争,狡兔三窟,高枕无忧,三人成虎,头悬梁锥刺股等等。

  同学们课下可以搜集更多的寓言故事,丰富语言、增长智慧,甚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亡羊补牢》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读课文中的4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窟窿”“叼”等字。

  2、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亡羊补牢》的故事。

  3、理解“亡羊补牢”“劝告”等词语的意思,结合生活实际初步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一)理解“寓言”的意思

  1、可以说说我们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2、也可以说说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二)揭题解题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题目是《亡羊补牢》。

  2、你知道每个字的意思了吗?理解“亡”和“牢”的字意。引导理解题意。

  二、初读感知

  1、自学课文:读准字音,想想课文哪些句子写“亡羊”,哪些句子写“补牢”?

  2、交流:课文讲那个牧羊人丢了几次羊?

  l找出第一次发现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指导:读准多音字“圈”,范写“窿”提示第11笔,“叼”的最后一笔是什么?

  l找出第二次发现又丢羊和丢羊原因的句子。板书:发现

  再次书写“窟窿”和“叼”

  3、找出牧羊人“补牢”的句子。板书:赶快没丢过

  4、讲故事大意:用上“发现……发现……赶快没丢过……”

  三、体会寓意

  (一)、抓“劝”切入,初知寓意

  1、牧羊人第一次丢了羊,邻居曾经怎样劝他?找出句子,理解“街坊”。

  2、“劝”和“说”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劝”指发现别人的问题,让别人改正)

  3、练读对话。如果说第一次丢羊是个意外,那么第二次是什么原因?

  4、看图说话,看到牧羊人使劲地修补羊圈,这回街坊们在说什么?

  (如果……幸亏……)

  5、小结:牧羊人不听劝告,继续丢羊,听了劝告,不再丢羊。可见,做错了事听听别人的劝告,及时改正是多么重要。

  (二)、抓“劝”展开,理解寓意

  1、教师用白话讲《战国策》庄辛劝告楚襄王的故事。

  《亡羊补牢》的故事最早来源于古时候的一个“劝告”故事。战国的时候,有个叫庄辛的大臣发现楚王整天不理朝政,东游西荡的。庄辛很担心,对楚王说: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楚国必将灭亡。楚王不听,结果5个月以后,秦国兵打进来了,楚王吓得没了办法,连忙请庄辛出主意,庄辛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句就是:“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2、理解“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的意思

  听了故事,你说楚王丢羊了吗?那么庄辛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亡羊”其实指?——有了错误“补牢”呢?——及时补救未为迟也——还不算迟。

  楚王听了庄辛的话,立即改正了错误,终于是使楚国免遭了这次灾难。

  (三)、顺“劝”回归,学讲故事

  1、一个小小故事的改变了楚王,改变了楚国的命运,可见这个故事多么有意义,你们愿意把它讲下来吗?

  2、你想把这个故事讲给谁听,为什么?(讲给有缺点必须改正的人听,讲给自己听,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争取改正。)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讲故事

  教学设想与反思: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学习寓言的一个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对故事内容的学习懂得寓言所包含的寓意,从而给学生一些做人的启示。因此,教学中必须考虑寓言的特点以及学习寓言的方法。由于寓言的题目往往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因此本课教学从解题入手梳理课文,从而避免了在内容上打转,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习字、读文,拓展运用,这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工作。寓意的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不能直白的告知。因此,本课教学,以“劝”为切入口,通过学生自身的学习,深切的感悟,将学习文本与追本溯源,学习语言与生活运用有机结合,从而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故事所告诉我们道理,并自觉地将它运用到生活中,最终根植于自己的心灵世界。

  35分钟来来去匆匆,还应留出时间让学生又动笔写字的事件。

《亡羊补牢》教案4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亡羊补牢,以及这个成语的意思,会用从此造句。

  3、德育目标:

  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体会寓言所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由生字窟窿的教学导入新课

  1、(课件及各种物件)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看,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2、出示生字词窟窿,指导读准字音:

  这两个字都是穴字头。注意:窿字在书写时,这里的一小横可不能忘记。

  3、导入:

  当出现了窟窿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一起大家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二、学习课文

  (课件:出现一个羊圈,上面有一个窟窿)话外音:现在,一个养羊人的羊圈上出现了一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

  (板书:少了一只羊)养羊人是怎么做的?

  1、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并划出你不懂的地方。

  2、分节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学生质疑。(谁提出的问题最有思考性?)

  4、根据学生的问题,讨论解疑:

  ⑴词语(亡羊补牢暂时不考虑解释)

  ⑵街坊(提示:指名一个学生问你家住在哪里?谁家和他住在同一条街上(或小区)?,街坊就是_____________。)

  ⑶后悔出示课文中的原句。理解:

  他后悔什么?为什么会后悔?

  回答后,给课件配音:如果你是街坊,会对他说些什么?你是养羊人,听了街坊们的劝告后,会怎么想?(如果像你一样就好了,可惜这个养羊人__________)(板书:不听劝)

  (课件:有个窟窿的羊圈前,养羊人与一个街坊在一起),再男女生对读对话。

  ⑷谁知夜里,狼又从这个窟窿里叼走了一只羊。(课件演示)(板书:又少一只羊)

  现在,你有没有理解后悔的意思呢?(板书:后悔)

  不该不接受早知道,当初就____________________,不该不,两个不说明他真的很后悔。

  羊连丢了两只,你是养羊人,心里也会_____________,试试看,将养羊人心里的话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引读)转念一想,__________。

  于是,他是怎么做的?__________。

  结果怎样?__________。

  结合理解从此:

  此表示此时、此地,从此就是从____________开始。

  他怎么补的?补得怎么样?(课件:羊圈修补得结结实实的`)(板书:堵上窟窿;羊再也没有丢失)再朗读这段话,注意突出这些词。

  ⑸结合板书理解亡羊补牢。

  5、齐读课文。

  6、(课件:养羊人站在修补好的羊圈旁,羊在羊圈中快活地吃着草)看到羊圈被修得结结实实的,羊儿一只也没有少,养羊人此时会想些什么?

  三、 总结全文,揭示寓意

  1、指名给课文配音。

  2、齐读全文。

  3、(课件:再次出现刚上课时出现的那些物件)刚刚上课的时候,老师给大家看了这些画面,它们上面出现了窟窿,该怎么办?

  如果,这些窟窿就像是我们同学身上的缺点,又该怎么办呢?

  四、拓展练习

  技能训练:

  小辩论:《我喜欢养羊人》或《我不喜欢养羊人》

  先提出自己的观点(喜欢或不喜欢),并说清楚理由。

《亡羊补牢》教案5

  设计理念

  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品读、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则寓言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

  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情景导入

  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4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正音、齐读。

  5指导书写“此”、“渴”(可让学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

  1释题:坐井观天。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

  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

  3小组讨论:

  (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

  (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

  4汇报交流。

  5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

  7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交流体会,从而理解青蛙认识事物的局限性。

  8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拓展练习

  1分角色表演《坐井观天》。

  2引导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怎么说?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

  五、学法迁移,自主学习《亡羊补牢》

  1小组读课文,交流:你读懂了什么,哪些地方读不懂?

  2全班齐读课文,提出不懂的地方:讨论、交流、理解。

  3媒体出示句子:“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把反问句变为陈述句,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读中感悟句子意思和养羊人的心情。

  4邻居和养羊人的看法谁对谁错?为什么?

  5抽读、齐读最后一段。讨论:这一次养羊人的想法和做法有什么变化,结果如何?理解:后悔,事后懊悔,赶快抓住时机,加快速度。你认为养羊人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6总结寓言:亡羊补牢。亡:丢失。牢:牲口圈、羊圈。羊丢失了再修补羊圈。比喻: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为迟。

  六、拓展延伸

  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错误发生后,应该怎样做。

  附:板书设计

  青蛙坐井观天(眼界狭小)

  天井口般大(所见有限)

  亡羊补牢

  羊丢失了第一次不修羊圈,羊又丢了

  第二次赶紧修羊圈,羊再没丢了

  比喻:错误发生了,及时纠正,还来得及。

《亡羊补牢》教案6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学会12个生字,理解“盘缠”“把式”等词语。

  2、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个寓言故事。

  3、能懂得两则寓言所蕴涵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

  【课前准备】

  1、教师:挂图,生字词卡片。

  2、学生:收集寓言。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东西丢了你会怎么办?(营造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看它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齐读课题。解题(结合预习):“亡”是什么意思?“牢”又指什么?

  二、感知全文

  自读,思考: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理解课文

  1、第一自然段:

  ⑴过渡:

  羊为什么少了一只?是怎样丢的?

  ⑵理解“窟窿”“羊圈”的意思。(此二词虽简单,但学生的经验积累和生活状况让他们还不能比较准确的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故需引导孩子观察、感受。)

  ⑶想一想,说一说养羊人此时的心情。(可表演)

  2、第二、三、四自然段:

  ⑴那个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⑵你认为这个人的做法对不对?你打算怎样劝他?

  (小组表演,教师要借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⑶那个人听劝告了吗?结果如何?(引导学生品味两个“又”字。)

  3、第五自然段:

  ⑴看到羊又丢了,养羊人的心情又如何?他现在是怎样做的?读一读,勾一勾。

  ⑵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四、提示寓意,拓展思维

  1、讨论从养羊人的经历中,你吸取了什么经验?(引导学生说出寓意。)

  2、你认为这个养羊人是个怎样的人?说出理由?(可引导学生进行辩论。)

  五、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提示:“窿”字不要丢一横,“叼”字最后一笔是提。

  六、作业

  把《亡羊补牢》这个寓言讲给父母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从家里到学校,一般情况下,你愿意多走路还是少走路?是的!我们一般都不愿意多走路浪费时间,但有一个人明明该往南走,他却偏偏要往北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他是太聪明了吗?咱们现在就去看一看!

  二、感知大意

  1、自读《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看看自己能读懂什么?还有哪些不懂?做上符号。

  2、小组交流,全班交流解决问题。重点词语:提醒、把式、盘缠。

  三、熟读自悟

  1、采用多种形式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抛弃教师烦琐的讲解。)

  2、课文中主要讲了几个人?根据自己的理解给要到楚国去的那个人取个名字,并说明理由。

  3、(学生说理由实际就是在评价此人)这给人真的很笨吗?他是不是蛮不讲理的人?他的理由是什么?(引导学生解析课文)

  朋友楚国人(学生取的名字)

  在南边马跑得快

  越远车夫是个好把式

  哪一天才能到盘缠多

  ……

  (板书)

  4、假如你是这个楚国人的朋友你会劝他吗?怎样劝?同桌、小组表演。

  5、这个人到底能不能到楚国?说说自己的理由。(相机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6、你想对那个楚国人说点什么呢?

  四、总结寓意

  讨论:这个人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

  五、学习生字

  重点提示:“街”可同“衔”对比;“缠”字别忘一点。

  六、拓展

  交流大家收集的寓言故事。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丢─→劝─→又丢─→修─→再也没丢

  有错─→就改─→不算晚

《亡羊补牢》教案7

  教学目标:

  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并能联系学习生活实际,懂得要听取别人的劝告,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

  教学重难点:理解寓言内容,体会寓意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引导,合作探究

  教学流程

  一、猜成语导入,感知寓言

  A 、同学们喜欢猜成语吗?生答。现在请大家看屏幕图片猜成语。Ppt先后出示图片“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拔苗助长”,“鹬蚌相争”,“亡羊补牢”。生猜,师评。

  B 、请问学生这些成语属于哪一类?

  C 、那寓言有什么特点呢?生答。师总结: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一个道理。

  D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板书课题。请生齐读课题。

  二、听课文朗读,自由读文,初步了解课文

  A 、请同学们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标自然段序号。

  B 、让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内容,并找出故事起因,经过,结果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C 、请生说。引导生:起因“羊圈破了,丢了羊,在第一段”,经过“没有听劝告,没修羊圈,又丢羊,在2,3,4段”,结果“重新修补羊圈,再也没有丢羊,在最后一段”。适时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D 、过度语:大家通过听,了解了故事内容,真的很棒,相信在接下来的“自主学习”

  中,也能很出色的完成导学案。现在请各组组长带领本组成员,讨论导学案里的题目并做好记录。

  三、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案

  (1)、说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亡”和“牢”的意思(XX)

  (2)、养羊人一共丢了(XX)次羊。每次丢羊的原因是什么,他分别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完成表格

  (3)、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他的邻居恰好经过,想想他们会说些什么?请动起你的金手指,写下他们可能说的话。

  邻居说

  养羊人说

  (4)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类似养羊人的例子,请举出一个事例。

  过渡语:孩子们,看你们的导学案完成的.不错,现在来交流汇报,碰出咱们的“智慧之花”吧!

  四、交流汇报

  A 、请小组代表来说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中“亡”和“牢”的意思。后Ppt出示答案,生齐读,加深印象。

  B 、那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啊?第一次为什么会丢呢?引导生看书中第一段,齐读相应语句。在起因处板书:圈破羊丢。师:他是怎么想的,如何做的呢?生答。引导生找

  由于他不修羊圈,结果怎么样?生答。板书经过:不听劝告,再次丢羊

  C 、那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修羊圈,此时他很难过,他有什么想法呢?根据生的回答,引导生找到课文最后一段相应的语句品读,引导生想象他后悔叹气的样子。后悔之余,他是怎么做的呢?结果如何?根据生的回答,出示Ppt相应的答案,板书结果:修羊圈,不丢羊。

  D 、揭示寓意。师指着板书,养羊人虽然丢了羊,但他后来听取(XX),及时(XX),所以没有再(XX)。可见他是个(XX)的人。生活中,我们犯了错误,也要(XX),也不算晚。板书寓意:知错就改,为时不晚。

  五、拓展延伸

  A 、无巧不成书,养羊人在修补羊圈时,他的邻居恰好经过,把你们想象到他们会说的话语说出来吧。请一学生说,师评。老师也写了几句话,ppt出示,请男女生分别读邻居和养羊人的话。

  B 、生活中,我们有很多类似养羊人的例子,师先举出一例子,再请一位学生来说说类似的例子。生说,师引导。师评。

  六、课堂小结

《亡羊补牢》教案8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看图猜寓言

  1、孩子们,喜欢读故事吗?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好玩的游戏:看图猜故事。依次出示6张故事图片(守株待兔、狐假虎威,自相矛盾,滥竽充数,刻舟求剑,井底之蛙)

  2、齐读成语。同学们课内、课外读过的故事可真不少!我一起来读一读吧。

  3、师小结揭题:这些故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寓言。

  “言”就是语言、故事,“寓”就是蕴藏在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

  书写题目,指导“寓”“则”(注意“寓”的笔顺)(板书课题:9寓言两则)。

  4、揭示课题:“则”是量词,《寓言两则》就是两个寓言,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寓言《亡羊补牢》(贴板书:亡羊补牢)

  二、教授方法,读懂题意

  (一)读一读——读文知事

  1、读故事前,老师先来检查大家生字预习情况。

  (1)强调“圈”多音字的读音。

  (2)读好轻声词:窟窿街坊盘缠结结实实。

  会写:窟窿叼走劝告羊圈(多音字)街坊(解释意思)后悔

  (3)学生提醒大家注意生字中易错笔画:读的很准确,同学们会写这鞋子吗?标红的字都是课后生字,谁来提示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错。

  师相机指导“窟窿”的书写。

  这里面笔画最多的要数——窟窿这个词了,观察这个词我们发现他们的部首都是“穴”。师评:窟窿就是孔,洞的意思。这两个字都是形声字,上面的“穴”表形。我们一起写一写这个词。笔画多,要紧凑。

  2、写生词:现在咱们动笔写一写这个词,看谁写的又对又好!(硬笔描红)

  3、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亡羊补牢这个故事,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

  (1)有的同学读得很流利,看来字词都掌握的很好了。现在谁来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个故事。

  (2)出示——亡羊补牢,结合字典和课文内容,理解亡与牢的意思。

  知道故事的内容,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课题。“牢”在故事中指(羊圈),“亡”呢?(指生说,出示字典意思,选义,指导学生看注释①)。

  小结:谁来概括一下这则寓言的意思?你看,故事的题目就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多有意思呀!

  (二)品一品——品文析人

  1、指生读。(师:谁愿意读一读养羊人第一次丢羊的情景?其他同学想,养羊人为什么会丢羊呢?)

  2、理解“劝”的意思,指导朗读

  (1)回想:当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街坊们都劝过他,怎么劝的呢?

  (2)谁来当一当这个街坊?

  (3)这句话中有个词能体现街坊很着急担心,你们猜猜是哪一个?(赶快)对,抓住关键词语,我们能更好的体会人物的情感。你来当一当这个热心肠的街坊。

  (4)师启发:还可以怎么劝?要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怎么劝?要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年人怎么劝说呢?

  (着急的、中肯的.、语重心长的)

  3、品“答”感知人物特点:

  (1)听了街坊的劝告,养羊人是怎么回答的呢?

  出示语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这是什么句子?

  牧羊人打算修羊圈吗?(不打算)出示陈述句:羊已经丢了,不修羊圈了。

  师:下面,我们来分角色读一读这组对话。师读街坊的话,男生读反问句,女生读陈述句。

  哪一句更让你感觉到养羊人不想修羊圈?学生谈感受

  师:这就是反问的表达效果:加强语气,突出强调牧羊人不打算修羊圈。

  师:你看看,这养羊人明知羊圈破了却不修,真是不知悔改!(板贴:不知悔改)

  5、品“结尾”感知人物:

  小结:第一次丢羊他没听劝,结果会如何呢?谁来读读第4、5自然段?

  (1)指生读第4、5自然段。理解“悔”的意思,揣摩养羊人的心理。

  (师:知错不改,导致养羊人第二天羊又丢了(板贴:再亡羊)此时他的心情用文中一个词可以形容?悔字“忄”和人的心理活动有关)

  (2)那他会想到什么了?他会做些什么?

  是啊,如果再不修,(羊会一只只丢下去)。想到这儿,他就拿起工具(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6、小结:养羊人犯了错误能够改正就叫错而能改。(板贴:错而能改)

  (三)悟一悟——读文析理

  (1)你怎么评价这个养羊人?

  (2)同学们,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生活中,我们难免说错话,办错事,但只要我们有错就改,还不晚!所以,“亡羊补牢”后面往往跟着一句话——“为时未晚”。(板贴:为时未晚)

《亡羊补牢》教案9

  【教学目标】

  1、讲读第二则寓言《亡羊补牢》,体会其中寓意:懂得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3、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内容,结合生活体会故事蕴含的道理,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则寓言故事。

  【教学准备】

  1、收集古代的寓言故事。

  2、制作动画课件或搜集两则寓言的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部分

  1、上一课讲了《揠苗助长》,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2、《揠苗助长》这个寓言故事,你懂得一个什么道理?

  二、引入部分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一则寓言《亡羊补牢》,(出示课题)老师跟你们一样在课前认真预习了这篇寓言,大概知道这寓言讲的是什么内容,但是老师遇到了一个总想不通的问题:这个养羊人(示意学生看插图),他究竟是一个聪明人,还是一个糊涂人?请同学们和我一起认真学习《亡羊补牢》这篇寓言,帮老师解决这个别问题……

  三、讲读悟理部分

  1、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寓言故事内容(幻灯出示本课第一个问题:寓言先讲了什么?接着讲什么,最后结果怎样?)──目的:培养学生“把一段话说清楚”。

  2、看学生表演的哑剧《亡羊补牢》。

  (过渡:听了课文录音,又看了哑剧,可能还有同学们还有不懂的地方,让我们一起找找寓言中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我们一道解决。)

  3、自学课文,通过“出问题考大家”的自学活动共同解难释疑。

  课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

  4、第一部分,估计学生所提的总是如下:

  字词方面:

  ⑴从前是什么意思或它的近义词是什么?(以前)

  ⑵羊圈(juàn)另外一个读音组词

  ⑶窟;窿查字典(尤其注意除部首外有几画)

  ⑷街坊是什么意思?(邻居)

  ⑸与“叼”最相似的字哪个?(叨)

  内容理解方面:

  ⑴羊为什么会被叼走?

  ⑵街坊是怎样劝他的?

  ⑶养羊人怎样回答的?

  ⑷他的回答对吗?(注意:这个问题不必多讲,留下悬念后面解决)

  第二部分,学生可能提的问题有:

  字词方面:

  ⑴后悔是什么意思?

  ⑵劝告意思或近义词?

  ⑶从此是什么意思?你能想出一个和“此”最相似的形近字?

  ⑷ “从此”造句。

  内容理解方面:

  ⑴羊为什么又少了一只?

  ⑵少了第二只羊后养羊人是怎样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⑶到回第一部分的那个问题(第4小题)接:他对街坊的回答对吗?(展开讨论)

  老师引导疏通,让学生懂得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帮助学生悟出“亡羊补牢”的道理:做错了事要及时纠正。(师生齐归纳,并板书)

  5、到回老师上课前所提的问题:

  他是聪明人还是糊涂人?(学生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

  ⑴糊涂人──因为他丢了一只羊又丢了一只,明知道被叼走第一只羊是因为那个破窟窿,他没有去修,真糊涂!

  ⑵聪明人──虽然丢了两只羊,但毕竟他知错了,还能及时改正,羊再没丢过,他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他应该是聪明人!

  教师引导:甭管他是糊涂人还是聪明人,总之,他的“亡羊补牢”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你们同意我的意见吗?(学生一定齐声回答:对,同意。)

  四、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请你举举例子

  正面:亡羊补牢。

  反面:亡羊不补。

  五、教师再次简短小结

  六、课外作业

  1、背诵《亡羊补牢》并把故事讲给家人听。

  2、小练笔:请你用自己的简短的一段话写写《亡羊补牢》这个故事。

  3、准备开一个故事会,把你们收集的寓言故事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亡第一次少了一只羊不及时补

  羊第二次又少了一只羊后悔

  补现在修还不晚

  牢从此没丢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