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3-03-29 11:39:0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化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教学设计(15篇)

化学教学设计1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学会通过比较、归纳等对物质分类的方法

  2、知道氧化物的分类依据、化合物的分类依据,并认识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3、学会用观察、实验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归纳、概括、分类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4、通过对物质的分类,体验分类在化学研究和学习中的重要意义。

  5、发展学习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喜悦,感受科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教学重难点

  物质的分类方法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当你进入书店时,你能一下子找到你所要的书,书店中除了指示的标志之外,书店的分类给予我们的信息非常重要的,现在你能把第一组的同学按照你的标准进行分类?

  学生讨论,以两人为一组,谈谈自己的一种分类方法及分类结果

  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生1:根据有没有戴眼镜的将学生分为戴眼镜学生和不戴眼镜学生学生2:根据性别将学生分为男同学和女同学……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结论:

  1.分类必须有明确的标准

  2.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学生3:根据学生是否戴眼镜对男、女生进行分类。

  学生4:根据学生的身高进一步分类……

  教师对学生的陈述进行小结,得出另一种结论:

  3.分类是可以逐级进行的

  教师:生活中有哪些地方运用到分类?根据你的猜想,你认为分类的关键点是什么,它有哪些意义?

  生答,教师出示图,并进行说明意义

  活动2【讲授】新课教学

  教师: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中不自觉地运用分类法对我们身边的各种物质、用品进行分类。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同样要研究不同物质性质,同样也要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二章第4节物质的分类。

  目前,在自然界中,人们已知的物质有1000多万种,它们的性质各异,为了更好地研究和识别它们,我们也要对它们进行分门别类。展示:氯化钠、硫酸、氧气、醋酸、氯气、氧化镁、高锰酸钾

  问题:物质分类的方法很多,如何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请同学们利用自己的方法将这些物质分类,并将分类的标准及分类的结果写在单子上,进行展示。

  学生活动:对这些物质进行分类,并将学生分类的结果展示在实物展示台上,学生进行汇报,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说明:在这个活动期间,学生肯定会出现把物质分类进行到底的情况,教师在此可以给充分的肯定,这样可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还有其它分类方法吗?你认为哪种方法更科学?

  学生思考:略

  教师:物质的用途是由性质决定,而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组成的所决定的,所以科学上的分类标准是物质的组成。

  活动:请你写出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并根据以往学过的知识,对这几种物质进行归类。

  学生活动:写出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并让学生讲讲这些物质归属于哪类物质?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几种物质的概念

  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单质中有金属和非金属、氧化物

  教师:你能对应这些概念对写出的这些物质进行正确归类

  学生归类:略

  教师:其实对化合物的分类还可以进一步,现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氧化物的分类和化合物的`分类,讨论:

  (1)请你说说氧化物可以分成哪两类?

  (2)无机物和有机物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3)有机物有哪些相似的组成和性质?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说明:

  1.两者在组成上的不同点:无机物一般指由碳元素以外的其他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有机物主要指含碳的化合物(但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除外,因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在分类上仍把它们归为无机物)

  2.有机化合物的相似组成:含碳元素,相似的性质:大多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不完全燃烧时会有黑色的碳产生;大多数难溶于水。

  学生活动:请你把刚才的物质归类进行修正,并根据你的学习成果把下列这些物质进行分类。

  水、酒精、石蜡、面粉、食盐、糖、生石灰、色拉油、油漆、米醋、天然气、汽油等。

  活动3【活动】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回顾,要求将物质之间的分类写成一个图表进行总结。

  活动4【练习】当堂作业

  完成课本57页练习1(写出物质化学式及注明物质的类别)

化学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及作用:在初中学生只是简单地了解乙醇的用途,没有系统的学习其结构和性质。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用品,又是典型的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对学生来说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力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关于乙醇的结构在初中学生没有接触,让学生在认识乙醇球棍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实验,明确羟基的官能团地位,加深对乙醇结构的认识。乙醇的催化氧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学生没有知识基础;因此,这是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做好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是突破这一难点的关键。

  学情分析

  本节采用实验探究教学模式 提出问题:观察乙醇的物理性质→回忆乙醇的组成→观察乙醇的球棍模型→描述乙醇分子中原子的连接情况→实验验证: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进一步假设乙醇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断键方式→实验验证:乙醇的氧化反应→总结乙醇的结构和性质→课后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乙醇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探究,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结构式、性质和用途。通过实验规范操作,培养提高观察能力和对现象的解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问、讨论、实验等手段,学习对比、推断等多种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乐趣。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乙醇的主要用途和性质

  教学难点:乙醇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特别是乙醇的催化氧化、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诗歌引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设问:酒的主要成份是什么?它有哪些性质和用途?

  通过诗歌引入可以使学生感受诗境的'美,了解乙醇发展的化学史,激发爱国主义热情,调动学习积极性,感受化学与生活和文化的紧密关系。

  展示:取一瓶无水乙醇,引导学生观察

  无色、易溶于水、沸点比水低

  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并得出酒精的一些物理性质,如呈液态,易溶于水,特殊的香味等

  质疑:乙醇与前面学习的有机物(烃)的物理性质有何不同?为什么?让学生进行总结

  通过引导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总结及表达能力。

  展示:乙醇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动手拆插乙醇分子模型

  分子式:c2h6o

  结构简式:c2h5oh或ch3ch2oh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乙醇的分子结构,在乙醇分子中存在哪些我们熟悉的原子团

  讨论交流:学生分析得出:在乙醇分子中存在—c2h5和—oh

  学生参与拆插

  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对有机物空间结构的认识

  演示:教师由水与钠的反应引出乙醇与钠的反应并作演示实验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倾听,思考。观察教师演示实验,书写学案中乙醇与钠的化学方程式

  体现从生活中走近化学、用化学指导生活的理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进一步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观察:酒精灯的燃烧

  ch3ch2oh+3o2 2co2 +3h2o

  教师介绍:关注乙醇的能源价值

  观察现象,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总结有机物燃烧的共性,感受化学与生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做出解释。 教师在学生猜测生成了不同的物质时,给出乙醇在铜丝催化氧化下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

  教师介绍身边的化学:酒后驾车的检查原理、

  乙醇的能源价值等

  观察现象,书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 + o2→ 2ch3cho + 2h2o

  通过思考感受乙醇就在身边

  体现 教学内容与生产、生活及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

  1、查阅乙醇的用途。

  2、写一篇小论文:调查过度饮酒的危害

  学会翻阅资料

  板书设计

  乙醇

  1·分子结构: h h

  分子式:c2h6o 结构式:h-c-c-o-h

  hh

  结构简式:c2h5oh或ch3ch2oh

  2·物理性质:无色、易溶于水、沸点比水低

  3·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2) 氧化反应

  ①燃烧 ch3ch2oh+3o2 2co2 +3h2o

  ②催化氧化——生成乙醛。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1、乙醇的分子式____,式量为____,结构式为____,结构简式为____或____。 2.乙醇俗称____,无水乙醇____色、透明而具有____味的液体。其密度比水____,____挥发,溶解性____。 3.工业酒精含乙醇____,无水乙醇是指____。 4.如何制取无水乙醇?____。

  5、如何检验乙醇是否含有水?

  6、写出乙醇与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 _实验现象___ _ 应用____。

  8、写出乙醇被催化氧化生成乙醛的化学方程式:__ __。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获得了乙醇的性质知识,而且充分体会了假说和推理在学习中的应用,逐步了解通过实验现象剖析反应的本质,体会到有机化学反应的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并为学生进一步探究乙醇的性质留下充分的余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部分学生的探究能力不足,少数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大,不能体会到探究的乐趣,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应更注重对不能层次学生的关注。

  设置“身边的化学”,把乙醇的学习和生活与社会联系起来,体现化学教育中的sts思想。学生提出了许多乙醇应用的例子,一时难解释,引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拓展知识面。

  从现象到本质:观察乙醇推断物理性质;观察实验现象推断性质,如乙醇与钠的反应,金属钠浮在水面上说明密度比水小;通过生成的气体具有能燃烧的特性,推断可能是氢气等。学生能感觉到乐趣。

  通过展示模型,让学生观察描述,写出结构式,结构简式,讨论结构特征。让学生开展探究,推断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节课的教学中,看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很差,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能做的实验必须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化学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概览

  (一)知识目标

  通过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系统化,并巩固本章知识。

  (二)能力目标

  1、提高学生分析、判断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提高学生解题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教会学生多角度、度方位看待事物、分析问题,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和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式

  教学过程:

  请说出以下四个反应的反应类型

  ①NH4HCO3 === NH3↑+CO2↑+H2O↑ ②CuO+H2===Cu+H2O

  ③Ba(OH)2+H2SO4 ===BaSO4↓+2H2O ④ 2Fe + 3Cl2 = 2FeCl3

  略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①属于分解反应 ;②属于置换反应;③属于复分解反应;④属于化合反应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

  ②、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①、③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参加:

  ①、②、④属于非离子反应;③属于离子反应

  一、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合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 分解反应

  的类别和种类可分为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化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 氧化还原反应

  学 电子转移可分为 非氧化还原反应

  反 根据反应中是否有自由 离子反应

  应 移动的电子参加可分为 非离子反应

  据化学反应中热量 放热反应

  变化情况可分为 吸热反应

  上述反应②、④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略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由此而产生的其他概念及转化关系规纳如下:

  二、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及转化关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氧化产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我们判断某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可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这一特征。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一般是成对出现的,理清概念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时只具有还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性质强弱规律

  (1)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强氧化剂+强还原剂=弱氧化剂(氧化产物)+弱还原剂(还原产物)

  (2)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

  3、价态归中规律

  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4、反应先后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有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有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反应③属于离子反应,请写出离子反应方程式

  略

  反应③的离子反应方程式还能表示哪些物质间的反应?

  略

  离子方程式书写的基本规律要求。

  四、离子方程式

  (1)合事实:离子反应要符合客观事实,不可臆造产物及反应。

  (2)式正确:化学式与离子符号使用正确合理。

  (3)号实际:“=”“”“→”“↑”“↓”等符号符合实际。

  (4)两守恒:两边原子数、电荷数必须守恒(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要相等)。

  (5)明类型:依据离子反应原理,分清类型,总结方法技巧。

  (6)检查细:结合书写离子方程式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细心检查。

  五、例题分析

  例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用油脂制肥皂 B.用铝土矿制金属铝

  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白剂 D.用氢气和氮气合成氨

  解析: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发生了变化。B中:Al2O3→Al,C中Cl2→CaCl2+Ca(ClO)2,D中N2+H2→NH3,均有化合价变化,故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选A。

  例2已知在某温度时发生如下三个反应:⑴ C+CO2=2CO ⑵ C+H2O=CO+H2 ⑶ CO+H2O=CO2+H2 由此可以判断,在该温度下C、CO、H2的还原性强弱顺序是( )

  A C>CO>H2 B CO>C>H2 C C>H2>CO D CO>H2>C

  解析:对于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有以下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由反应式(1)可知C>CO,由反应式(2)可知C>H2, 由反应式(3)可知CO>H2。本题正确答案为A。

  例3、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分子式(或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的转换关系(未配平):(1)G Q+NaCl (2)Q+H2O X+H2 (3)Y+NaOH G+Q+H2O (4)Z+NaOH Q+X+H2O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低到高的顺序为 ( )

  A.QGZYX B.GYQZX C.GYZQX D.ZXGYQ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可知,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有升必有降。由(1)得Q>G,因为该反应为歧化反应,G中氯元素的化合价必介于Q和-1价氯之间。同理由(3)结合(1)得Q>Y>G,由(2)得X>Q,由(4)结合(2)得X>Z>Q。本题正确答案为B。

  例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氯化铝溶液与氨水反应:Al3++3OH-=Al(OH)3↓

  B.磷酸二氢钙溶液跟足量NaOH溶液反应:

  3Ca2++2H2PO4-+4OH-=Ca3(PO4)2↓+4H2O

  C.硝酸亚铁溶液中滴入稀硫酸:3Fe2++NO3-+4H+=3Fe3++NO↑+2H2O

  D.硫氢化钠水解:HS-+H2O=H2S↑+OH

  解析:本题涉及溶液中电解质强弱、离子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盐的水解等知识,需要对各选项仔细全面地分析,才能正确解答。

  A中氨水是弱电解质,应写化学式;B中NaOH足量,Ca(H2PO4)2全部参加反应,式中Ca2+与H2PO4-不符合Ca(H2PO4)2化学式中的比例,故不正确;C中 在酸性条件下具有氧化性,正确。D中HS-水解程度很小。不能用“=”、“↑”,故不正确。答案为C。

  例5、(1)向NaHSO4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中性,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以上中性溶液中,继续滴加Ba(OH)2溶液,请写出此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是一个“反应进程”的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中性”。即加入的Ba(OH)2溶液中OH-恰好与H+完全反应。再继续滴加Ba(OH)2溶液时,要分析此溶液中还有什么离子能继续反应。

  答案:(1)2H++SO42-

  +Ba2++2OH-=BaSO4↓+2H2O

  (2)Ba2++SO42-=BaSO4↓

  例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Ag+、 、Cl- B.Ba2+、 、CO32-、OH- C.Mg2+、Ba2+、OH-、NO3- D.H+、K+、CO32-、SO42- E.Al3+、Fe3+、SO42-、Cl- F.K+、H+、NH4+、OH-

  解析: A组中:Ag++Cl-=AgCl↓ B组中, + =BaCO3↓

  C组中,Mg2++2OH-=Mg(OH2) ↓ D组中,2H++CO32-=CO2↑+H2O

  E组中,各种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F组中,NH4+与OH-能生难电离的弱电解质NH3·H2O,甚至有气体逸出。

  NH4++OH- NH3·H2O或NH4++OH-=NH3↑+H2O

  答案:E

化学教学设计4

  一、课前系统局部

  (一)课标分析

  “认识发生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这既是课标的要求,更是学生应该了解的生存技能。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达到上述目的,教学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趣味引入,激发兴趣

  对于生活中的燃烧和灭火现象,学生已经见怪不怪,但却较多学生不能准确说出其中的道理,正是这种“半生不熟”的状态容易使学生对学习发生倦怠。因此在教学中应创设合适的情景(如水中生火、烧不坏的手帕、吹不灭的蜡烛等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2.充分利用“实验活动3”

  教材中“实验活动3 燃烧的条件”的有效落实,不仅能让学生深刻理解“燃烧的三次条件”这一知识目标,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这两次化学实验常用方法的认识。此外,实验中选择的资料都可以谨代表生活中的一类可燃物(如棉花谨代表纤维织物、乒乓球谨代表有机合成资料、滤纸谨代表木制品及书籍等等),这既可推动学生意识到可燃物的无处不在,必需提高了防火意识以及灭火、自救能力,又有助于学生保险意识的形成和强化。

  为达到上述目的,实验活动过程可以更开放些,只提供资料、不限制方法,让学生自行设计方案进行验证,教师随时给予必要的提示和辅助,使学生在设计并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体会“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的重要作用。

  此外,实验活动后的及时反思也有助于上述目标的达成。反思中可包含以下内容:1.燃烧的三次条件是什么关系?2.在证明每次条件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3.生活中如何防止各类可燃物发生不用要的燃烧?如果发生了,应采用哪些灭火措施?

  3.多措并举,让保险意识深入到每一次学生心里 “保险无小事”,让学生意识到消防保险的重要性,仅凭教师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可以通过学生(教师)讲述身边事、视频资料播放、教师演示实验等手段达到这一目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下结合自己的生活现实制定防火措施或失火预案也不失为一次有效的措施,虽然学生的某些要法还需要在老师的辅助下加以完善,但通过这一活动无疑能推动消防保险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当然,这一活动的`落实还需要老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

  (二)教材分析

  《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更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实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更。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现实之中。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更”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三)学生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活跃,求知欲强,有主动探索真理的兴趣和愿望,也愿意自己动手做实验,而且他们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均已初步形成,在课堂他们厌倦教师的说教和灌输的教学方式,希望教师能创设便于他们自主学习的环境,给他们发表自己见解和表示自己才干的机会。所以本节课我的设计思路是主要通过学生动脑思考、动手实验、讨论总结、班内展示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目标

  1.(1)知识和技能目标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

  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培养自护自救能力;会运用相关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和探索,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化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渗透“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唯物主义观点;确立保险意识和社会职责感。

  2.教学着重和难点

  教学着重是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难点是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索。

  (五)教学策略

  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分析讲解相结合

  (六)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实验用品:白磷 红磷 热水 铜片 粉笔 小煤块 小石子 棉花 镊子 酒精灯 蜡烛、剪刀、扇子、烧杯、湿抹布、碳酸钠、白醋水、烧杯

  二、课堂系统局部——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索局部

  学生预习课本,填写学案上的问题。

  (二)新课导入局部

  【视频展示】烧不坏的手帕。 【教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1 燃烧和灭火

  (三)师生互动局部

  活动1【教师提问】大家知道火的由来吗? 【讲授】【图片展示】

  展示和火的发展史相关的图片,并同步简介火的发展史。 雷电、火山引起的自然火→阳燧取火→火镰取火→火柴取火

  【教师】火在各次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工业上炼制青铜和炼铁,在农业上人们放火烧荒、刀耕火种,用火把驱赶病虫害;在军事上利用火攻法攻城,在医学上用火针治病,在隧道项目上采取“火烧水击方法”开凿山洞,开世界隧道史的先河……火的力量巨大无比,火的文化残暴辉煌。

  活动2【导入】【温故知新】

  同学们,在前边,我们学习了炭、硫、磷、镁的燃烧,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展示图片】展示镁、铁、硫燃烧的图片 【学生回答】会发光发热

  【教师问】能否根据燃烧现象说出燃烧的定义呢?

  【生交流总结】 【课件展示】 燃烧:是可燃物和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扩大延伸: 1是不是发光放热的变更就是燃烧呢?请举例说明。 2.是不是氧化反应都有燃烧现象呢?请举例说明? 小组讨论,班内展示,教师点拨。

  活动3【讲授】【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设疑]:再看一段录像和一组图片(多媒体展示一组影视资料和图片。如煤炉烧饭、火箭发射、奥运圣火、火灾现场等,让学生认识到火给人类带来的好处和破坏性。)带着对火不同的感受,引入燃烧条件的探索 [提问]:燃烧都需要哪些条件呢?

  作出料想,学生们自主进行料想,给出提供的实验器材并设计实验验证。 [学生实验探索]:分三次实验来探索燃烧的条件

  [实验1]:用镊子分别夹取一小块棉花,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片刻,观察现象;(用镊子夹取石子 和木条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现象:酒精、木条可以燃烧,而水、石子不可以燃烧 [交流讨论]: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什么条件 [结论]:燃烧条件之一——可燃物 [实验2]:点一支小蜡烛,将其用烧杯罩住,尽可能使烧杯和桌面间不留空隙,观察实验现象。蜡烛熄灭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什么条件 [结论]:燃烧条件之二——氧气(或空气)

  [实验3]:将一跟小木条和一小块煤块放在酒精灯上点燃,比拟点燃的难易[交流讨论]:

  以上实验现象说明燃烧需什么条件

  引出着火点的概念:着火点是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通过常见物质的着火点列表,知道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着火点。 [结论]:燃烧条件之三——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播放白磷燃烧演示实验的视频

  【教师提问】试管中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白磷不燃烧,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没有氧气

  【教师提问】怎样能使水中的白磷燃烧呢? 【学生回答,教师演示如下图所示】 观察试管中有何现象(实验后不要从水中取出试管)观察白磷是否燃烧充分,并分析原因;在冷水中重复实验步骤观察白磷是否燃烧并分析原因。利用该组实验进一步验证燃烧的这三次条件。

  板书:可燃物 氧气 温度达着火点 缺一不可

  活动4【讲授】【过渡转移,引出灭火】 【播放视频】2015年几起火灾事故短视频。 【教师引导】同学们,“火”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同时,若使用不当,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在学习燃烧的条件的同时,也要学会怎样灭火。

  活动5【讲授】【群策群力,探寻神秘】 【课件展示】提供用品: 实验用品:蜡烛、剪刀、扇子、烧杯、湿抹布、碳酸钠、白醋水、烧杯、等。【 灭火大比拼】

  小组讨论,看哪组的灭火方法最多,并能说出灭火的原理,最终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灭火的原理(缺一即可)及常见的方法。 【课件展示】

  灭火方法:

  1、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

  3、移走可燃物

  【板书】灭火的原理:缺一即可

  活动6【讲授】【火灾逃生我最棒】

  演示实验:生观察:哪只蜡烛先熄灭?试分析原因

  学生讨论:根据上述原理,如果身陷火灾现场,据我们现有的经验,该如何自救逃生?

  师生共同得出火场自救逃生秘籍: 展示逃生秘籍 活动【知识梳理】

  设计思路:突出着重,完成中考化学考纲所要求的内容。 展示本节知识 板书:燃烧 缺一不可 灭火 缺一即可

  (四)课堂总结局部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正确认识了燃烧现象,学习了燃烧所需要的三次必要条件,了解了灭火原理及常用的灭火方法。同时,我们也感受到了化学是服务于生活的,我们利用化学原理,可以解决许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

  在达标测试局部,我将题目分为两次难度,首先是考查学生本节课的基础概念,如燃烧的定义、燃烧的三次条件和灭火的三次条件等等,其次创设现实情景,寻找其原因和解决措施。

  (五)课后作业局部

  有基础习题10道,拔高习题10道,链接中考或中考改编题3道。

  三、课后系统局部——教学后记

  总体上看,这节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尺度要求的预期目标,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构建关于燃烧的知识体系,在实践中推动学生发展,课堂气氛活跃而有序。 本课的最大特点是:学生的自主活动时间较为充足、参加面广、课堂气氛活跃、学习的积极性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被激发、被展示,学生的学习情绪丰满、教学效率高。 然而,对于这节课我认为还存在如下欠缺:

  1、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燃烧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其中关于着火点的描述应当事先铺垫好,这样学生展示讨论结果的时候会更加顺利。

  2、每次小组同学提出假设问题而其他组提出反驳意见后,可以组织学生间的相互争辩,互相反驳,最终得出正确结论,前提必需是时间充裕,并且教师要进行一定的点拨。

  3、最后高低蜡烛的实验没有来得及演示,时间掌握上做的不够好。 针对以上欠缺,我觉得应该进一步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完善教学思路,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更大的提高了。

  另外本次课程涉及到的一些实验具有污染性,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应非常注意。

化学教学设计5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以很大的比重,构成了现代中学化学教材的主体内容。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以大量叙述性材料为特征,它的学习是一种掌握事实的学习,易于产生兴趣,却难于保持注意;易于理解,却难于运用。致此,本人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归纳了如下三个设计要求:

  一、元素化合物课要充分利用基础理论的指导作用。

  揭示知识内在联系

  以叙述性材料为主的学习内容,有知识分散。记忆量大等特点。及时将知识横向比较、纵向联系,将元素化合物知识联线结网。对于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对于防“散”治“乱”,是很有效的。但是,结构化的知识是要有理论作基础的。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时,要有意识地用学生能接受的化学理论作为灵魂,将具体的化学事实统帅起来。

  高中化学的教材顺序,以元素周期表为界,“表前元素”的学习采用归纳法,从个别到一般,将元素性质的理解向原子结构、向元素递变规律的方向归纳:而“表后元素”的学习,则采用演绎法,从一般到个别,用元素周期表的理论知识指导各分族具体的元素性质学习,这是高中化学无机部分教学的基本思路。在有机化学部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观点应贯串始终。一些比较成功的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无不体现理论的指导作用。例如“硝酸”,整节课可以以氧化还原为主线,从硝酸中氮的化合价人手,以稀浓硝酸氧化性强弱比较连接各教学环节,最后归结出几个氧化还原的规律,在这条主线贯串和组织下,一个个精彩的实验很自然地将硝酸的化学性质铺展开。高二化学中的“乙醛”,可以自始至终紧扣住“结构决定性质”,从醛基的结构入手去分析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以后又多处回应。不难看出,这些课的教学设计之所以显得结构清晰紧凑,化学理论在这起了关键的作用。虽然着“墨”不多,但灵魂却无处不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要设计得“形散意不散”,理论的灵魂作用至关重要。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设计中要抓住性质这个重点,而化合物的存在状态、制法和用途都与性质是直接相关的,或者说由性质所决定的。

  以性质为核心再跟用途、存在、制法密切联系,则知识就不会显得太零碎,也不会感到枯燥。事物之间会存在一些内在的联系,元素化合物的教学设计中就必须揭示出这种联系。一些设计不成功的课往往是仅注重了事实的罗列和堆砌,而忽略了对事实的内部联系做深刻揭示,最终将“学化学”引向了“背化学”的死胡同。

  除了“基本理论指导”和“以性质为中心”这两条线索外,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的第三条线索就是相关物质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线索在到了复习时才加以总结归纳,是不够的,要将这些线索从第一节起,就或明或暗地渗透于学习的全过程,这也是元素化合物课设计成功与否的一个标志。

  二、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设计要以实验为基础

  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如果离开实验、标本、模型和其它直观手段,仅凭教师的口述和板书,就无法获得生动准确的感性知识。

  这样,学生只有生硬地记忆,随着所学内容的增多,就越来越杂乱,顾此失彼,从而频频发生错误。如果在教学中注意加强化学实验和其它直观教学手段的施用,让学生们注意观察、积极思考、正确描述。就能使学生清楚、准确地认识物质及其变化规律。这样做还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形象思维。帮助他们理解和记忆这些重要的知识。但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化学实验,设计好元素化合物课的教学呢首先。实验的设计与组合要能深刻地揭示反应规律,有利于掌握化学事实。例如,高一化学“氮气”一节中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其中NO2与水的反应是教学难点。采用下面设计:先从氮的化合价引出氮的五种价态的氧化物。介绍其颜色后演示实验:一瓶无色的NO上倒放一空瓶,抽走其瓶口玻片,NO与空气混和,立即出现红棕色;向其中一瓶加入少量水,盖上玻片,稍振荡,瓶内红棕色消失,再抽开玻片,瓶口上方又出现红棕色。启发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完成化学方程式,这样,由于实验设计和组合的合理,学生大多能自行总结出NO和NO2的重要化学性质,而其中的难点内容,NO2与水反应的产物中还有NO,也由于实验设计的巧妙而被顺利地突破了。接着再进一步,通过实验去深化对反应规律的认识:两瓶无色气体(分别是NO和空气)、两瓶红棕色气体(分别是NO2和溴蒸气),要求用最简便的方法鉴别。这样的一段教学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实验在其中充分显示了获取知识的功能。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了物质的性质,使学生顺利突破了重点难点,训练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其次。实验要能激发、调动学生思维。这种激发,可以是学习欲望和兴趣层面上的。也可以是在创设问题情景较高层面上的。“氨的性质”一节中氨与酸的反应,普通中学根据学生特点。可设计成学生动手的趣味实验“空瓶生烟”来激发他们的兴趣;而由重点中学教师设计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在让学生在向稀酸中加铜片前,先加放少量的碳酸钠粉末,这种似乎“不合常理”的小小改动。却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思维,“逼”着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为什么要加Na2CO3(为了排走试管内空气)为什么要排空气(NO易与氧化合)为什么能排气(CO2比空气重)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其思维容量,一个普通的验证实验就变得不普通了,实验启迪思维的功能也就充分体现了。化学实验在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重要性,是无论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实验设计与实验教学的水平,直接标志着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水平,没有一些别具心裁的实验设计,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很难达到优秀的水平。

  三、元素化合物课要尽可能紧密地联系社会、联系实际

  这是这类课设计的又一个规律,元素化合物的知识若不和实际结合,将成为空中楼阁。无论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无论是为了基础知识的学习。

  还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素质,都很有必要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体现“化学与社会”这个命题。重视元素化合物与社会、生活、环境、科技的密切联系,才能通过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热爱科学的情感,对科学的关注程度是现代人的重要标志之一。高一的“氮气”,在学习了NO、N02性质后联系“雷雨与庄稼”,联系汽车引擎点火时产生氮氧化物的'环境问题,联系酸雨,联系硝酸的生产。在“乙醛”的学习中,在醛的氧化反应后联系制镜小史、联系糖尿病的检验。既生动又强化了知识的运用。在设计“氨和铵盐”时,从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将整个课时的教学设计放到化肥这样一个背景中进行,能在元素化合物知识中有机地渗透国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能关心环境、能源、材料、卫生与现代社会有关的化学问题。应该成为这一类课设计时重要的教学目标。这是素质教育给我们提出的新课题。联系实际,重点要放到知识的运用上。引导学生在课外模拟攻关,都是一些成功的设计,这种让学生在更高层面上的联系实际,在运用知识过程中开发思维,引导学生从化学的角度去思考分析问题的意念,在元素化合物课的设计中是值得提倡的。

  这里以《氨的性质》教学设计(华南师大附中王季常、曾汉泰设计)为例,说明元素化合物知识这一类课的设计。

  教学过程如下(学习背景分析、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等略去):

  [引入]观察一个实验(氨的喷泉实验),并打开桌面上的浓氨水,闻闻氨气的气味。 [设问]观察到什么现象:

  ①形成喷泉;

  ②烧杯中溶液仍为无色,而烧瓶中溶液为红色;

  ③烧瓶未充满。

  [设问]通过现象:

  ①我们曾学习了什么物质也可以形成喷泉(联系旧知识HC1)

  ②为何形成喷泉(极易溶于水)

  ③为何极易溶于水(由相似相溶原理以及水为极性分子,得出氨分子也呈极性)

  ④从上述结论,能否得出氨分子的结构(学生推导出氨分子NH3的四个原子一定不是在同一个平面上。而会形成三角锥形的分子结构)。

  [分析]我们一起分析氨溶于水的另外两个现象,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

  ①为何形成红色溶液(利用“酚酞遇碱变红”,推断出一定有OH-产生)

  ②烧瓶中的OH-来源于什么物质(从现象得出,新产生的OH--定不是来源于水,因为烧杯中滴有酚酞的水并未变红,也不可能来源于氨,那么只能来源于NH3·H2O )。

  ③如何书写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运用质量守恒,学生即可写出,老师只需提示NH3·H2O为弱碱,注意可逆符号即可) [练习]训练题(巩固性训练,略)(说明:以上氨与水反应的性质是在实验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通过主动、积极思维得出的,这样,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迁移的能力也能充分表现出来)。

  [学生实验]我们刚学习了氨与水的反应,那么氨与其它物质是否会反应呢下面自己来做一个实验:NH3与酸(盐酸、硫酸、硝酸)的反应。

  [讨论]为何出现白烟写出反应方程式。(说明:由于整个过程是由学生通过自己观察现象,发现滴有浓盐酸和浓硝酸的上方出现白烟,而浓硫酸上方没有。自己作出解释,自己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因而课堂气氛活跃)。

  [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验肉类新鲜程度。

  取约10ml的爱氏试剂,置于锥形瓶中,搅匀,并立即塞上下方插有一根细铁丝的橡皮塞,铁丝下端弯曲成钩,可挂住肉样(肉样须不沾管壁,并距液面1-2cm)。若肉样已不新鲜,就有NH3存在,于数秒内即有NH4CI生成,可观察到白烟出现。

  [思考]白烟出现是否可以表明肉已经不新鲜(说明:在学生实验基础上,增加演示实验——用爱氏试剂法检查市场上猪肉是否新鲜,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总结]以上反应氨分子中N、H元素未变价。

  [过渡]回忆HX和H2S的化学性质,分析它们为什么具有还原性。

  [设问]从NH3中N、H元素的化合价,判断NH,是否也会像HX、H一样具有还原性[学生实验]NH,的催化氧化(将锥形瓶置于浓氨水上方,收集少许氨气,然后将铜丝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迅速插人有少许氨气的锥形瓶中)。(说明:学生动手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时,预计会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

  a.出现红棕色。

  b.出现白烟。

  c.实验失败,未能观察到任何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刻意追求实验现象的统一,不回避可能出现的各种实验现象,可有意把三种不同实验现象摆到讲台上,请学生解释,促进学生深人思考)。本课在实施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讨论气氛高涨。分析出现红棕色原因时,有的学生说“NH3被O2直接氧化为NO2,故出现红棕色”;马上有学生纠正“NH3被02氧化为NO,NO再被O2氧化为NO2”;分析出现白烟时,有的说“白烟一定为NH4NO3”,马上有学生说出为何产生NH4NO3。特别是分析何种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时,有的说“锥形瓶不够干燥,使瓶中氨气溶于水中”;有的说“铜丝不够红热,达不到反应温度”,有的说“铜丝表面有杂质,使催化剂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短,致使氨气太少,反应不够充分”,有的说“收集氨气的时间太长,致使氨气太多,氧气太少,同样使反应不够充分”,甚至有的说“收集氨气时间刚好,氧气恰好反应完全,使生成的NO不能进一步反应生成NO2故观察不到红棕色”他们还纷纷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指出:我们希望成功,但我们并不忌讳失败,失败了,要找到失败原因,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科学,从而使学生切实体会到“科学来不得半点的虚假”)。

  [讲述]“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生产硝酸的基础,工业中产生的NO和NO2等大量尾气必须用碱液吸收以免污染环境。广州环境污染仍较严重,有的地方酸雨频率已达90%,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一项紧迫的社会问题。

  [学生]情绪受到感染,自觉用烧碱溶液对瓶内气体进行处理。 [过渡]除了氧气可以氧化氨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氧化剂可以氧化氨呢[设问]回忆HX(HF除外)、H2S被氯气氧化的实验,想一想,氨气能否被氯气氧化[演示实验]氨气和氯气反应的实验(预先用两个干燥的锥形瓶收集一瓶氨气和一瓶氯气,实验时将两个试剂瓶口对好,抽去玻片,上下摇匀)。

  [讲述]氯碱工业中常用浓氨水检查是否有氯气的泄漏。

  [练习]运用相似性以及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出现白烟),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设问]回忆还原CuO的实验,高温时NH,能否还原CuO呢[演示实验]NH3还原CuO实验(实验装置与H2还原Cu0实验相似) [练习]根据相似性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试管口出现水滴,试管底部出现红色物质),书写其反应方程式。

  [课堂小结及布置作业](略)从以上《氨的性质》教学设计中,我们看看是怎样体现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设计要求的。

  首先,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的基础,实验在设计中的作用是很明显的:氨与水反应这个性质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悟”出来的;氨的催化氧化这个难点内容,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在教师精心设计放手实施的问题情境(异常实验现象的分析、争辩)中自己突破的。

  其次,化学理论作为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内在灵魂的作用也十分明显:用物质结构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水溶性和弱碱性,用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和氧化还原的知识指导学习氨的还原性,这样的学习揭示了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元素化合物课有足够的深度。至于联系社会。联系实际,更是本设计一大特点,结合氨与酸的反应,启发学生设计如何检验猪肉是否新鲜,当时新闻媒体恰好在对少数黑心肉贩私售死猪肉的事件曝光,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如此紧密结合,很自然创设出一个成功的问题情境。可见,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把握住这三点,就能从内容的选取和组织上反映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课型特征和设计要求,只要在实施时能用以人为本的学生主体观为主导,又具备了熟练的教学技能,就可以上出精彩的元素化合物课来。

化学教学设计6

  1.教学目标

  是否明确而恰当?

  教学目标明确、恰当。

  2.内容聚焦

  是否聚焦核心知识?是否突出重点难点?是否详略得当?

  是的,聚焦核心知识,重难点突出,详略得当。

  3.建立结构

  是否注意建立知识横向或纵向联系?

  知识间的纵横向的联系串联的较好。

  4.关注联系

  是否关注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是否体现与学生实际、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充分体现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密联系生活实际。

  5.学科特点

  是否体现了本学科特点与本质?

  记忆会学是学好化学的最好方法。

  6.教学资源

  是否合理使用教材和校内外教学资源?

  合理充分使用教材,采纳校内外可用资源。

  7.学法指导

  是否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培养?

  学法恰当

  补充视点

  理清化学式的学法和读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改进建议

  利用多媒体

  教什么:学习效果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先学后教

  是否通过预习,摸底诊断等暴露学习中的问题,为新知识教学打基础?

  通过自主学习,暴漏问题,提高认知。

  2.以学定教

  能否针对学生的问题有效教学?

  针对性教学

  3.教学方法

  是否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兴趣?是否恰当采用课堂提问(启发式提问的'次数,无意义提问的次数)?是否恰当采用直观、示范、体验、变式等方法?是否恰当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法?

  导入,探究,合作,交流,展示,小结

  4.技术手段

  有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教学效果?

  借助多媒体

  5.教师行为

  是否态度亲和、善于倾听、言行规范?生成的问题或以外的事件处理是否得当?是否细心聆听学生不同意见,并灵活积极地回应?

  注意激励性语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6.当堂检测

  是否当堂检测学习效果,及时反馈回授?

  当堂检测,评价及时反馈。

  7.平衡教学

  是否将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与有意义接受式教学相结合?

  采用启发式教学

  补充视点

  可以扩大教学的容量

  教学改进建议

  增加拓展知识

  怎么学:怎么学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情绪状态

  学生是否对学习内容或教学活动表现兴趣?

  是

  2.注意状态

  学生面对教与学任务时是否保持注意力集中?

  注意力集中

  3.参与状态

  需要学生参与的活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是否人人参与?

  人人主动参与

  4.合作状态

  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学生是否分工明确,人人有事做,热烈交流、相互配合?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5.思维状态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否思维活跃灵活,能够举一反三,求异创新?

  是

  6.学习方法

  学生是否能用工具、记笔记、抓要领、做标记、做小结、做对比等?

  是

  7.活动作业

  学生是否有自主活动、作业练习或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是

  补充视点

  练习可以多一点

  教学改进建议

  采取举一反三方法

  怎么学:学得如何观察者:

  观察视点

  观察记录

  1.目标达成

  有无当堂检测预期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有

  2.各有所得

  全班不同水平的学生是否各有所得?

  是

  3.特殊需要

  是否满足个别学生的特殊需要?学困生是否得到个别帮助?独特的思考和创见是否得到鼓励?

  是。学困生得到帮助。独到之处及时进行鼓励。

  4.问题解决

  老师分层布置的作业,各层次学生是否都能顺利完成?

  疑难问题得到解决

  5.作业完成

  学生是否独立思考,主动发现、提出问题?是否思维活跃灵活,能够举一反三,求异创新?

  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

  6.反馈辅导

  学生作业或测验结果是否得到反馈?并得到矫正或改进指导?

  反馈并进行指正

  7.新的期待

  学生对下一次课是否表现期待?

  是

  补充视点

  无

  教学改进建议

  加大练习的强度和力度

化学教学设计7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 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 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

  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 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0xx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

  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 “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六、教学信息技术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化学教学设计8

  第一节 化学与能源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常见的能源,认识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

  2.知道电池中的能量转化,了解常见的电池及其性质、使用和回收;

  3.了解氢能源的优缺点,及其发展前景 4.掌握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并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能力目标:

  1.能够了解社会的发展与能源利用的关系;

  2.能够熟悉并理解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原理;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注意联系周围事物,培养自己的观察、对比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化学能源的含义;

  2.化学燃料及对环境的影响;

  3.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4.氢气的制取和氢能源 探究实验: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验

  知识整理:

  一.预备知识:化学燃料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主要是指埋藏在地下不能再生的燃料资源,主要包括了煤、石油、天然气等,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9章第1节化学与能源教学设计,化学教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9章第1节化学与能源教学设计》。

  2.化学燃料带来的环境问题: (1)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物都会有二氧化碳,是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气候变暖; (2)化石燃料中,特别是煤和石油,含有硫、氮等杂质,燃烧产物中含有SO2、NOx等酸性物质,造成酸雨等大气污染物;

化学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和方法:

  继续学习“假设—检验“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分辨现象与证据的关系,体会证据支持结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了解化学反应的一般现象。

  【教学难点】做好硫酸铜溶液和铁的化学反应实验

  【教学准备】每组半杯硫酸铜溶液,一枚铁钉,一把镊子

  【教学过程】

  一、直入实验,观察硫酸铜与铁钉的反应:

  1、介绍硫酸铜溶液。观察特征。

  2、演示并说明实验内容和注意事项:我们要用镊子夹住洁净的铁钉,浸入溶液中约2分钟,观察它们的反应,记录下来,注意不要全部浸入溶液,这样可以和铁钉的远原样进行比较。

  3、各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示观察要细致,记录要清晰。

  4、反馈交流:大家看到了怎样的现象?注重比较和推理。

  5、引导思考: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属于化学变化么?你能利用什么证据证明?生答补充。

  6、小结:可以从溶液的颜色以及铁钉颜色的变化看出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也是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方法之一。

  二、初步归纳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观察37页图片:课本资料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判断化学变化的浅显方法。

  2、回顾整理:随着这节课的实验结束,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化学变化呢?在变化过程中伴随出现了那些现象?列举填表。

  物质的化学变化 伴随的主要现象 本质特征

  总结拓延:

  无论哪一种化学反应,在反应的同时都会有一些现象伴随发生,这也是我们进行判断的方法。课外续填表格:生活中你发现了什么化学变化?现象或判断理由是什么?

  阅读43页:

  在课本资料中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哪些新物质。

化学教学设计10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知识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以及高二学业水平测试中占有重要地位。"原电池"作为电化学知识的第一课,其内容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原电池的组成和化学原理;第二部分是化学电源;第三部分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在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电池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原电池原理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从本质上弄清金属腐蚀,特别是电化学腐蚀的原因,找到金属防护的方法;即研究金属的腐蚀与防腐,以解决延长金属材料的使用寿命;可见原电池原理的学习意义重大。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

  二、 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

  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三. 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

  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根据教学大纲以及高中化学课程标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技能:学生通过学习活动,理解原电池的基本化学原理,初步掌握电极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原电池构成条件;

  2能力方法:通过研究性学习活动,训练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表达与交流能力;从而获得科学研究能力和技巧;增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通过错误使用电池的讲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重难点分析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既是本节课的知识重点也是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在课本实验的基础上,我设置了“关于电极作用、电解质溶液的作用、电流方向、能量转化”等一系列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探究,对问题逐一分析、探索;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一般都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用氧化性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在电池内部,两极之间填充电解质溶液。放电时,负极上的电子通过导线流向用电器,从正极流回电池,形成电流。初步构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

  在教学时,除了Zn-Cu原电池演示实验外,还设计学生自主探究实验。

  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习的同时恰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画的科学模拟演示,将微观、抽象、不可见的电子的运动直观化;将复杂的化学过程,变得清晰、形象、直观。

  五、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创设疑问情境,逐步引导学生去分析、去主动探究原电池的原理及组成条件,重视学生亲身体验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创设好学习、研究的环境:⑴把时间留给学生;⑵把想象的空间留给学生;⑶把认知过程留给学生;⑷把交流与评价的权力留给学生。

  2.学法——实验探索法,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有人曾恰当地用这么几句话概括了化学实验的重要性:“我听见因而我忘记,我看见因而我记得,我亲手做因而我理解。”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在课堂内增大学生的活动量和参与意识,每两人一套实验装置,通过认真实验,仔细观察,自己分析铜锌原电池的特点,归纳出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此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交流评价,最后进行归纳与总结。

  六、教学设计

  1. 课题引入

  ⑴从新科技材料引入

  ⑵从身边最熟悉的事例引入

  ⑶从实验引入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快进入课程学习状态.

  2.实验研究

  确定主题:(供给学生实验学习)

  探究1: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2: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探究3:将锌片、铜片同时平行插入稀硫酸中;设疑:为什么上述实验都是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气泡?

  探究4:锌片、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设疑:①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②铜片上产生了氢气,是否说明铜能失去电子?③写出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离子方程式。④H+得到的电子从哪来?⑤锌失去的电子如何传递到铜?

  探究5:如何证明装置中产生电流?

  设计与实施: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方案,为学生准备实验用具,可摆放一些仪器和药品,促使学生自由联想,从而设计出富有创造性、切实可行的方案来。

  ⑵确定方案、动手完成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操作中的问题、释疑、处理偶发事件。

  交流与评价:

  ⑴各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设计方案和展示实验成果。

  ⑵同学自评和互评价。

  教师组织交流并适当的提问,使学生的总结更加完善,从而使研究学习顺利完成。

  3.引申与提高

  ⑴电子板书将原电池装置原理分析和构成条件展示给学生

  ⑵电子动画模拟原电池和干电池电流形成的微观电子的运动

  4.结尾部分是本节课的升华部分。我是这样设计的:在巩固原电池原理及其形成条件的基础上,介绍日常生活中常见电池和电池与环保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5、作业设计

  指导学生登录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各类电池介绍(水果原电池、自制电池等),科学家或科普文章,环境与电池等介绍;并亲手制作一个水果电池。

化学教学设计11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的学生己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事物的认识正处于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时期,实验是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最好方法。因此,在本课题中,我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采用实验探究──讨论的教学模式,通过对大量实验事实的观察、分析,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去探究、交流和思考,在教师的层层诱导下,归纳总结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和置换反应的特点。再通过练习,使学生学以致用,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

  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见过几个置换反应,但是并不熟悉,运用也不熟练,因此我改变了教材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填写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要求,重点要求学生对反应能否进行,反应进行的剧烈程度等情况进行认真观察、比较即可。而将对置换反应特点和规律的总结放在最后,这样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和运用置换反应。

  二、教案

  课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授课人 李秀波

  学校 河南大学附属中学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酸、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有关反应能否发生进行简单的判断。

  2、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的培养和结果分析的训练,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协作能力。能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情感目标:

  ①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

  ②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③使学生在实验探究、讨论中学会与别人交流、合作,增强协作精神。

  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1、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反应能否发生。

  2、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某些与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讨论。

  仪器、药品

  试管、镊子、镁条、铝丝、锌粒、铜片、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铝溶液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题引入】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使用和见到各种金属,这些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是有差别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以前学习过的有金属参加的化学反应有哪些呢?它们反应的现象是什么?化学方程式怎样写?【过渡】观察上述化学反应可知:通常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能和酸反应,还能与金属的化合物如硫酸铜溶液反应。现在我们先来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回忆相关反应的现象、条件,书写化学方程式。

  3fe+2o2 fe3o4

  2mg+o22mgo

  4al+3o22al2o3

  zn+h2so4=znso4+h2↑

  fe+cuso4=feso4+cu联系生活,从学生熟悉的物质、事实出发引入新课,同时复习相关知识。【引导复习、回忆】金属与氧气的反应1、常温能反应: 以镁、铝为代表。2、高温下能反应:以铁、铜为代表。3、高温下也不能反应:以金、银为代表。

化学教学设计12

  一、课题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爱护水资源》是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是继空气之后又一环保素材,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况和水资源保护两部分内容。水资源概况,一方面说明水的丰富,另一方面说明淡水的分布不均匀和短缺,教材主要通过一些数据和图表来说明水资源情况,强化学生的爱惜水、节约水意识。

  水资源保护包括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内容阐述不多,以图、表代替文字。这里只给学生关于节水和水污染问题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这样既体现了本课题最基本的教育目的,又给教师的发挥和学生的探索留下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和危害。

  (2)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明确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一些有关水资源图片的观看、在充分阅读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组讨论生活中有关水资源的利用、保护;对收获的信息知识进行整理、分析、提炼和归纳。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上来。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性和有限性。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团结、协作的合作意识,以及关心社会、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大意义、

  (2)让学生从理论提高到实践的高度去认识爱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

  1、不管是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在初中阶段对我们拥有的水资源认识不会那么的全面,日常生活中浪费水的危害性、工业农业对水污染状况不会那么的全面了解。

  2、城市水污染程度大,但农村学生体会不够深切;农村的水资源比较短缺,但水的污染程度比较轻微,学生对水资源的缺乏和水的污染缺少整体感性认识。

  三、教法和学法

  教师通过展示多媒体素材创设教学情景,制作课件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设置学生任务来驱动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采用讨论性学习、协作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直观全面的掌握知识。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方面收集多媒体素材,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方面自主分成小组,积极讨论,推荐一名胆大、叙述能力强的同学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五、教材处理

  我是这样处理教材的,在课堂上:

  1、通过展示一些水资源短缺的资料图片,使学生认识我们对淡水资源的渴求。

  2、通过讨论谈谈在我们身边如何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讨论工业、农业、生活上不合理使用水资源对地球造成的污染,从而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积极去保护环境。

  3、通过一些具体的严重水资源污染事件,如“松花江流域水污染”等来认识环境污染对社会和群众带来的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4、鼓励学生通过课后进行社会调查,制作环境小报等,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环保和节约意识。

  六、教学过程设计

  1、创设情境

  (1)先播放一组有关“水”的丰富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水资源对生命、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水存在形式和分布状况,面临的污染和浪费情况,以及采取什么样的有效举措来治理污染、节约用水。激发起学生的水危机意识。

  (2)利用多媒体展示一组思考题:a、我们说水资源是丰富的,为什么又说水是全球性危机呢?b、教材两个人均水量表说明了什么问题?c、谈谈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水?d、水的污染源主要有哪些?我们怎样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要求学生展开小组讨论,组内探究,合作学习。

  (3)展示“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图片,“松花江流域苯污染”图片以及其他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水资源紧缺的现实意义和治理水资源污染的严峻形势。

  (4)展示三幅自制的节水宣传图片,增强学生的自觉的节水环保意识。

  2、学生互动学习

  (1)如何正确认识水资源是丰富的同时又是短缺的这一辩证关系,各小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阐述。

  (2)对工业农业生活上对水的不合理使用造成水污染以及我们如何采取有效节水治污措施举例加以说明,每一组同学在讨论探究基础上选代表作出自己的阐述。

  (3)每一组学生提出我们学校具体的节水环保计划。

  3、板书设计

  爱护水资源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

  2、淡水资源极度短缺。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化学教学设计13

  1 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1 课题的核心概念

  1.1.1 科学素养

  OECD即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做出这样的解释:利用前沿的理论来分析现实中的问题,并未解决方案提供支撑力量,从而可以使人类更加客观的理解自然的改变,并处理以自己的结论就是我们所说的科学素养。

  1.1.2 化学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学科优势。利用化学课程特别是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素养的内涵、并将科学素养的内容在高中化學课程中进行细化,是利用高中化学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基础,也是高中化学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

  1.1.3 化学教学再设计

  是为了能够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的合理,并且依据理论知识、合理的宣传手段,利用系统的思想处理遇到的问题、设置合理的目标,策划处理方案进行筛选,之后实施方案,依据所得结果对方案进行评估修改的一系列过程。

  1.2 课题界定

  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研究,以提高中学生科学素养、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出发点和归宿,深入学习研究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准确解剖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化学教学再设计科学渗透科学素养教育,探寻化学教学再设计实践操作的方法、原则和策略。

  2 本课题研究的价值

  我校是吴江区农村中学,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很大,本课题的研究是从我校及兄弟学校化学教学实际出发,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总结课例诊断的要素、方法、类型和化学教学再设计的方法、原则和策略。实现:(1)为高中阶段的科学素养教育的教学设计提供帮助,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2)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的厌学思想,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3)有助于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并掌握基于科学素养的教学设计模式,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对国家、社会真正有用的创新性人才。

  3 研究的内容与重点

  3.1 研究内容

  本课题力求通过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给学生一个空间,一个发挥创造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理化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能够对与生活有关的理化生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用辩证的眼光看待科学技术对人类的利与弊,树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重要性,培养学生认真研究、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为将来有可能成为科研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3.2 研究重点

  通过对中学生科学素养的现状调查,分析原因,从科学素养教育与化学教学再设计的内在关系,基于科学素养教育的化学教学再设计的特征、要求和原则等方面,切实有效的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

  4 研究方法

  4.1 文献研究法

  根据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的问题。其作用有:(1)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2)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3)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4)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4.2 问卷调查法

  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搜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4.3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是指有计划、有步骤地由教师或与专家及研究人员合作,边研究边行动,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把教师的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切实关注课堂实践,关注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行为,筛选与研究采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以研究促行动,提高行动效益,加强行动改进。

  4.4 经验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

化学教学设计14

  【学习目标】

  1、了解硝酸的物理性质和重要用途,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了解工业上氨氧化法制硝酸的反应原理。

  3、通过观察浓硝酸、稀硝酸与金属铜反应试验,培养观察、比较、推理的能力。

  【重点难点】

  1、硝酸的化学性质——强酸性、不稳定性和强氧化性。

  2、硝酸的工业生产原理——三阶段、三设备、三反应

  【教师活动】

  《1》 目标解读

  a、硝酸的性质及用途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主要用途——

  b、氨的催化氧化法制硝酸

  三阶段、三设备、三原理(与工业上制硫酸进行对比记忆)

  c、浓、稀硝酸分别与铜的反应

  解释原理、现象表述、产物检验,重点是实验综合题目的分析

  《2》 问题引领

  问题1、今天我们所学的浓硝酸与学过的浓硫酸的性质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问题2、通常实验室中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接近试管口,试纸变蓝色;另一种检验方法是什么?你知道吗?

  问题3、工业上生产硝酸与工业上生产硫酸有哪些异同点?

  《3》 精讲点拨

  1、硝酸的性质

  2、硝酸的工业生产

  学生活动

  《1》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100-102 ,完成预学案内容,进一步熟悉硝酸的性质和工业生产原理。

  《2》 合作探究

  探究一:你知道这些事实分别表现了硝酸的哪些性质?请填在后面的括号中。

  (1)久置的浓硝酸显黄色。( )

  (2)铝制、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浓硝酸。 ( )

  (3)铜片放入硝酸中,溶液变蓝。( )

  (4)碳单质放入浓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 )

  (5)浓硝酸敞口放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少。( )

  探究二:I-、S2-、SO32-、Fe2+等离子能否与H+、NO3-大量共存?为什么?

  探究三:为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是NO,设计如下图所示装置。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D是尾气处理装置(兼防倒吸功能)。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什么?为达到此目的,该如何操作?

  (2)在(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的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观察到装置B中有什么现象?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什么,该如何进行操作?

  (4)开始时C中产生了白色沉淀,后来又消失了,什么原因?

  《3》 归纳拓展

  1、硫酸的工业制法与硝酸的工业制法比较。

  (1)三阶段 (2)三设备 (3)三原理

  2、硝酸与不同物质反应时,性质表现的规律总结。

  (1)与金属单质反应:

  (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3)与低价态金属化合物反应:

  (4)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5)与碱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4》 技能应用

  《5》 体悟反思

化学教学设计15

  一、教学背景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 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他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用具

  甲烷的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甲烷氯代反应的试剂和仪器一套、高锰酸钾溶液;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投影]可燃冰、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等图片,并进行如下讲解。

  [小结]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洁净的新能源。我国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19位。天然气水合物,也就是可燃冰,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能源物质。据科学家估计,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的碳储量是全球石油与天然气储量的两倍。如果能开发利用,那将是人类莫大的福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和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

  但同时甲烷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他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且在大气中的浓度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我们知道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想要很好的利用甲烷的优势为我们的生活服务,首先,就必须对甲烷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揭题]板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的分子组成和分子结构

  1、分子组成:CH4

  [提问] 碳原子需要形成___对共用电子对才能达到八个电子的稳定结构;氢原子欲形成两个 甲烷分子结构模型:球棍模型、比例模型

  [学生活动]完成课本P60实践活动并小结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

  [板书]3、分子结构特点:正四面体型结构,呈高度对称状,而且C—H键比较牢固。

  [过渡]至此,我们对甲烷的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甲烷的结构决定了甲烷具有什么样的性质呢?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展示]贮存甲烷气体的装置,并结合甲烷的式量,让学生判断甲烷的部分物理性质。

  1. 对于一种并不是很了解的化学物质,我们研究它的化学性质一般从哪些方面分析?

  2. 甲烷能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等物质反应吗?

  3. 如何设计上述实验?

  [探究活动]根据以上预测,分别设计甲烷能否与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氧气、氯气反应的探究性实验。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

  [演示实验]将氯气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设问]1.点燃甲烷前应注意什么?

  2.如何定性检验甲烷的产物? 点燃 [学生活动]上台板演:CH4 + 2O2→CO2+2H2O

  [板书]2、化学性质

  ⑴甲烷较稳定,不与水、高锰酸钾溶液、溴水、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

  ⑵甲烷的氧化反应: CH4+ 2 O2点燃 →CO2+2H2O

  [过渡]甲烷除了在点燃条件下跟氧气反应外,还会在光照情况下跟氯气反应。

  [演示实验]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边引导学生观看实验现象,边提示学生在观察重点实验现象时思考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

  [讲授]取代反应的概念及原理并引导学生分析概念部分的关键词,

  [投影]电脑模拟的甲烷的球棍模型和氯气的取代反应的动画

  [板书]⑶取代反应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光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CH4+Cl2 → CH3Cl+HCl

  [提问]CH4与Cl2反应后产物有几种?哪些是有机化合物?哪种产物最多?

  [学生活动]完成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方程式

  [投影]随堂巩固练习

  [投影]甲烷的三点利用及图片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和热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引入通过介绍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和国民经济建设实际,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有机化学“有趣、实用”的思想情感,让学生能以比较兴奋高昂的情绪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在介绍甲烷的分子结构时,首先从甲烷分子的组成引入学生对物质结构知识的回忆,然后再利用甲烷分子的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使学生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在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甲烷的性质,始终紧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这一条主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方法。

  学习甲烷的性质时,利用学生探究活动、演示实验以及多媒体投影等多种教学手段,把微观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既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取代反应的实质也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甲烷的性质的探究活动这一块要注意控制时间,否则很容易让这一块内容占用了大部分时间,而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让学生理解取代反应的实质。

  本节课的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引导探究法,帮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与技能,去探索新的概念和规律,培养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教给学生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通过创设问题、讨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化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化学的教学设计01-08

化学教学设计11-13

高中化学教学设计06-11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12-31

化学教学设计15篇03-19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2-30

高一化学教学设计15篇03-30

化学教学总结06-18

化学教学反思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