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时间:2024-02-18 08:19:56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有感

  物理学家费曼说过这么一件事儿:一位希腊文学者在欧洲讲学的时候,发现这里很多人都在研究学习希腊文,甚至小学生都在读,这对于一个希腊文学者来说真是莫大的安慰,因为即便是在希腊,也没有几个孩子爱读希腊文。然而在一次主修希腊文的讲习中,他问学生:“苏格拉底对于美和真理的主张是什么?”没有一个学生答得出来。无奈下又问:“苏格拉底在第三次对话录中对柏拉图说过什么?”这次学生们就能以优美的希腊文,一字不落的把原话背出来,然而这段文字正是前一个问题的答案。从这个有趣的故事中我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例如,有的学生能够记忆、重述概念和规律,却并不会应用它们,原因就在于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这些知识却并不理解它们背后的本质。正如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书中谈到的:“将某些事情做对本身并不是理解的证据,这也许是偶然或者是机械完成的。”

  理解,一个虽然常见但不够清晰的概念。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常常用“真正理解”这样的表达方式,但教师想让学生“真正理解”时会做什么,不理解的时候又不会做什么,其实是不清晰的,很多教师对“理解”这个词本身也是没有理解的。那么,理解是什么?

  一方面,“理解是探求知识背后的意义所得到的结果,而掌握一个事物、事件或场景的意义,就是要观察它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观察它的运作方式和功能、产生的结果和原因以及如何应用。而那些我们称作无意义的事情,是因为我们没有领悟到它们之间的联系。”这就让我联想到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它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其中模型建构就是其中关键的一项。要获得机械学习和记忆之外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会和拥有看到模式的能力,也就是模型建构的能力,学生要掌握到物理知识背后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关联,当他们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将它们看作是由熟悉的问题和技术衍生而来的变种。例如,熟悉高中物理教学的老师就知道“三电荷平衡模型”,对由三个点电荷组成的系统,且它们仅靠彼此间的静电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该系统即为三电荷平衡模型,对于不同题目,我们要利用三电荷平衡模型的特点进行模型建构即“三点共线”、“两同夹异”、“两大夹小”、“近小远大”四种,就可以针对不同情境来解决问题。

  另一方面,理解是关于知识迁移的。如果具备真正的能力,那就能够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迁移到新的甚至有时令人感到困惑的情境中去。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的情境和问题面前创造性地、灵活地、流畅地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在这方面,苏格拉底是一个榜样,他质疑存在的知识以求了解和学习更多。苏格拉底总是会不断追问知识:为什么是那样?为什么我们那么想?假设是什么?什么证明了这个观点?证据是什么?论点是什么?当我在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学着苏格拉底式地一步步追问:为什么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有什么影响?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假设是什么?证据是什么?经过一系列的设问,我发现物体从斜面滑到底端时仍然继续运动,原来静止的物体不施加别的外力时,就维持原有的静止状态,继续追问这是为什么的时候,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学概念呼之欲出,就是被伽利略称其为“惯性”的概念。我们继续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实验之后,基于发现物体具有惯性这个前提,假设物体不受任何外力,它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如果我们在学习新知的时候总能保持一种质疑和设问的态度,我们就学到了一种有效的迁移方式:掌握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的能力,而不仅仅将知识当作信条,从而使我们处于更有利于增进知识和理解的状态。迁移是必须的,它应当成为学校教学的目标,因为教师毕竟只能传授在整个学科中占小部分的样本。

  教师想要教会学生理解知识,首先应当理解“理解”是什么。理解是探究知识背后的本质的结果,也是评判是否真正掌握知识的标准;同时,理解也是关于知识迁移的,能否将所学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能否在质疑知识过程中探求知识何以成为知识。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那么,教会学生“理解”应该就是其中的“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