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3-06 20:04: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

  春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此后长期被中国中学语文教材选用.

  教学目的

  1.掌握课文写景特点:①抓住江南春天"新"、"美"、"充满活力"的特点来描写景物;②分层次写出春景画面.

  2.准确把握作者的感情脉络,经过朗读训练,要使学生能读出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感情.

  3.理解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初步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3.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4.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以上教学重点中,第一点与第二点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要解决好这两个教学难点,一是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二是教师要有重点地选择实例帮助学生领会(包括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讲析).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方法之一:"读—讲—读—赏—读".读书分三个层次:让学生熟悉课文,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深刻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和文章遣词用语的妙处.夹在读书之中的"讲"与"赏"分别是指:"讲",清除文字、词语等障碍,理清文章的结构,"赏",在初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运用实例赏析,体会作者选用词语和句子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感情.运用此法,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精要的指点下,在回环往复的读书中,自己体悟,加深理解.

  方法之二:课堂讨论——评述、质疑.

  运用这种教学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说出理由;其次是师生相互质疑.

  让学生评述课文,这无疑是在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只有反复读,才能形成自己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这既是思维的训练,又是说话的训练.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相互质疑,相互启发,这样形成多维态势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媒体设计

  本文是篇美文,可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可借用音响媒体,欣赏配乐朗诵的录音.如果有条件,可利用多媒体设备,提供冬春比较的画面.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

  (这样导入课文有如下作用:①帮助学生回忆获得春天时的美好感受,为课文教学做情感的铺垫;②轻松自然地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散文,全文以作者热爱春、赞美春的感情作为线索,绘出了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先生.

  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记录着朱自清先生的一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8月在北平逝世.

  朱自清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水涨(zhǎng) 捉迷藏(cáng) 酝酿(yùnniàng) 应和(hè) 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

  黄晕(yùn) 蓑(suō)衣巢(cháo)

  欣欣然:欢欢喜喜的

  朗润:明朗润泽卖弄:炫耀

  酝酿:文中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繁花:密密的开着的花

  赶趟儿:文中是各种果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舒活:舒展,活动.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招展,迎风摆动.

  烘托:本是画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者周围涂抹淡墨或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

  B.整体感知:熟读课文,分析结构.

  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画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设计说明:1.扩大识字量,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铺平道路;2.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其目的在于初步"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思路",从整体上去感知课文)

  2.默读课文,找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设计说明:1.培养默读习惯;2.让学生"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一.该设计要求老师必须具有教学机智,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有充分的准备;学生的问题应尽量让同学自己解决,学生需要时,老师给予点拨)

  学生不懂词句举例:

  ①为什么用两个"盼望着"?(体现急盼心情)

  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为什么不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如果说成"嫩嫩的绿绿的小草",只能理解为小草本来就是这样,课文的说法能突出春天的作用,让小草充满生机,显得极为可爱)

  ③"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的前后都描写花,为什么中间夹一句动物的描写?(蜂闹蝶舞,是侧面写春花繁茂、鲜艳和甜香,同时用蜂蝶的"闹、飞"衬花的香甜艳丽,使画面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

  ④"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为什么要这样写春雨?(这是春雨迷蒙时特有的景状,作者观察细致,整个空间弥漫着牛毛、花针、细丝一般的春雨,远望去,屋顶上像有一层薄烟,而且是"笼"着,一个"笼"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细雨朦胧的美感)

  ⑤"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应该怎样理解?(这里的"工夫"是指时间,这句话的意思是: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做好许多事情,告诉人们应当把握时机,奋发向上)

  ⑥文章的结尾为什么选用"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来比喻"春天"?(这些比喻非常形象、贴切,春天给人以新生命,给人以美丽多姿,给人以力量、信心的美感.在这里,我们知道,用作比喻的事物和被比喻的事物之间有相似点)

  (注意:学生还可能提出许多问题,如是词句方面的问题,应力求满足学生;如涉及比喻、拟人方面的问题,也应该在这里解决;如属其他方面的问题,应告诉学生以后解决)

  3.齐声朗读课文.

  要求:①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的理解;②用明快的节奏,读出热爱赞美的感情.

  (设计说明:①训练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②让学生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朗读课文,有助于对课文的整体理解,进而体会作者的感情)

  4.课堂小结.

  在这一堂课里,我们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从整体上对课文有了初步的理解,理清了文章的结构,在朗读声中,我听得出大家既爱春天,也爱这篇如诗如画如歌的散文.

  (设计说明: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印象;②肯定成绩,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

  四、布置作业

  ①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请说出理由,下一节课交流)

  ②熟读课文,背诵1—5段,鼓励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知识掌握和背诵情况

  1.听写生字词;

  2.背诵1—5段;

  3.让能背诵全文的同学表演.

  (设计说明: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规定与鼓励并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研习课文

  1.齐声诵读课文

  2.讨论:你最欣赏文中哪些段落?(试说出理由)

  第2段:总写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情态.用拟人手法勾画大自然"刚睡醒的样子",为下文具体的春景描绘提供了美好的背景;再说,山、水、太阳最能向人显示春天气息,作者选用"朗润"、"涨"和"红"分别描绘山、水、太阳睡过一冬而醒来的情态,非常传神.

  第3段:春草图.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新鲜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后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第4段:春花图.首先,这一段写得很有层次:树上—花下—遍地;其次,这一段文字注意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的配合:由与前后照应的"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说到"花里带着甜味儿"色彩与甜味相勾连;由花味甜联想到果实实与虚相结合,蜂闹蝶舞与繁茂鲜艳的花们相映衬;第三,巧用拟人、排比、比喻,写春花竞相开放.总之,画面五彩缤纷,富有立体感.(这一节应当让学生充分讨论,言之成理,都应予以肯定、鼓励)

  第5段:春风图.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诗句,又打一个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让人听到春风的柔和.风是无形的,但作者笔下的春风却有形、有味、有声、有情.

  第6段:春雨图.引出春雨后,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下面就引导读者品味江南春雨的妙处:细密、闪烁、绵长;亲吻着"树叶儿"、"小草儿";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夜";滋润着乡间的行人与农民,这一切充满了诗情画意.

  第7段:迎春图."风筝"是春天的信使,写风筝渐渐多了,实质是写屋外的人多了,因为春天来了.全段都用短句,读来富有节奏感,让人感到精神抖擞,充满希望,充满力量.

  (设计说明:让学生由整体感知课文转到局部感知课文;让学生相互启发,在讨论中迸发思维的火花.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自圆其说就行.这一环节,主要落实教学目标1和教学重点2、3、4)

  3.课堂小结:

  ①抓住特点写景.

  春草图:鲜嫩、勃发春花图:繁茂、艳丽

  春风图:和煦、轻盈

  春雨图:细密、平和

  ②分层次写出春景图.

  春草图:正面—侧面

  春花图:树上—花下—遍地

  春风图:触觉—嗅觉—听觉

  春雨图:植物—人间

  三、欣赏品味

  要求:大声朗读,体会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感情.

  (设计说明:让学生再从局部理解回到整体感知上来)

  四、布置作业

  1.课堂练习:课文练习二、三.

  2.背诵全文.

  第三课时

  一、检查作业

  1.通报作业情况;

  2.检查背诵.

  二、比较阅读

  1.投影林斤澜的《春风》(或发讲义).

  2.比较《春》《春风》的异同.

  3.通过比较,让学生概括两文的主题、写作特色.

  (设计说明: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②比较异同的目的在于加深对《春》这篇课文的理解)

  三、景物描写训练

  1.写一段描写景物的文字(课文练习四).

  2.口头交流景物描写的片段.

  (设计说明:①以读引写,读写结合;②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四、自我总结学习本文所得

  引导学生从形式(词语的积累,句段篇形式上的特点)到内容(句段篇的意思,文中的情感)进行归纳.

  初中语文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

  一、教师的身份地位需要转变

  几千年以来,尊师重教的思想根深蒂固,这并非制约教育发展的症结,而是其中所固有的定式思维,让教师往往在自我定位上有所出入,似乎这就注定了教学中的距离,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距离障碍,必须得以纠正.

  1.1避免唱独角戏

  古语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对教师作用的一种诠释,但并非教师就注定是孤独的舞者.往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经常出现的朋友就是老师手中一个根粉笔,抑或一本教材,除此之外,就只有剩下的老师在独自领舞.学生们难懂的芸芸众生云里雾里,都在所谓的尊师重教中被人为的压榨殆尽.这场教育的独角戏,也注定了效果的不理想.以初中语文为例,正是学生领会语言之唯美,感受言语之深奥之时,怎能不抓住这黄金塑性阶段,给语文一个和谐的生存空间.

  1.2融洽的课堂氛围

  从教的二十几个风雨经历,让我逐步感觉到,一篇文章学习的效果如何,主要不是教师在这过程中发挥了多么大的作用,往往取决于在这过程中,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学生的学习状态就是和气氛息息相关的,试想一下,一堂语文讲解,还一如既往的遵循,有板有限,亦步亦趋的墨守陈规,课堂死气沉沉,学生全无互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语文能有所感悟,那是跟不可能实现的天方夜谭.

  1.3言语的技巧

  改变教师在授课时一言堂的局面,力争在讲授过程中,创造和谐温暖的氛围,那就需要语言这个媒介来完成.我们习惯于教学中按照书本的原意,从头至尾,在其中包含的关键点,包括的内容和我们所要必须掌握的技巧.可能更多的都放在这个方面.那么即便我们简单的完成每节课所谓的任务,那仍然需要掌握语言的技巧来穿针引线.如何把必须的意境让学生们能更主动更乐于去接受,这就是一个出色的语文教师的能力所在.

  二、学生的学习方式需要改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更多关注教师的个人能力素质如何,家长们关注的也是这个问题.其实,我们应改变以往的传统思想模式,打破教育中教师主导的守旧思想,其实最应该主张的就是学生才是学习整个过程中的主体,以往的被动的填鸭式的学习方式也必须得变一变了.

  2.1学生要变客为主

  古代的私塾教育,先生掌控着教学中一切,其实这种思想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也是根深蒂固的.改变以往的旧思想的同时,我们教师思想该改一改了,但是学生的思想也要随之改变.当然了,这一切,我们教师在其中要发挥改变的主体作用.并非是老师操控一切,而是要适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变客为主.主动承担学习重任.

  2.2带着问题思考内涵

  学生的主体地位究竟如何体现,在以往的从教经历中,感觉到学生们注重教师的引导,但是更多的是局限于老师说什么是什么,这就导致了千篇一律,说到底还是一根线、一根针,没有很好的发散,学生们没有主动去思考问题,没有把自己融入到学习中去.教师要将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上来,要让他们带着兴趣学,带着问题学,那样才更有效果,更有收获.

  2.3学会训练思维

  在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要忘记,其中最主要的是借助语文的学习而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往往人们认为只有理科才能锻炼思维方式,其实这大错特错,无论什么学科,都要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形成自己的学习模式.这里不仅包括直觉思维能力,就是直接的感染感召力.还要注意想象的思维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往往文章的意境所要表达的都不是简单的文字堆砌,需要我们及时引人入胜,这过程中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过程,马虎不得,大意不得.

  三、学生的学习习惯需要培养

  教师要树立学以致用的观念,这里所说的学不仅是要求学生学,教师自己也要学,更主要的要培养起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能眼睛只关注在一节课,一个学期或者一个阶段上,更要从长远的角度去考虑问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习惯.

  3.1学习的时机

  学习的过程是有一定的指向性的,在这里要把培养学生的品质与其注意力集中在一起,也就是常说的知行统一.同时思维调理要清楚,一般来说,常识性的文章就是用复杂的关联词来表述客观世界的复杂性,从言语做好基础,分析透彻,让学生掌握从点及面的学习细微之处,见微知著,不轻言每一次的塑形机会.点滴抓养成,细节促培养,把握关键.

  3.2学习的观念

  时机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是观念的树立更为重要,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掌握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的活动,让学生主动去比较其中的不同,总结树立自己的观念,要有举一反三的类比对比之能力.掌握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在不断的自我总结中提高自己,在不断的矫正中成长自己的正确的观念,而教师就是及时修正的因素,也是培养学生的关键.

  3.3学习的韧劲

  学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内容,围绕教学目的的,处理好重点和一般的关系,抓住实质性的内容,要坚持常抓不懈,不能顾此失彼,要在养成习惯上下功夫,教师在整个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过程中也是在逐步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

  总之,在中学语文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改变长此以往,教师独唱的局面,要在活跃课堂气氛上,重点是活跃学生思想上多下功夫,把握教学的质量,要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更主要的是运用思维能力分析事物,掌握特点规律,培养兴趣爱好上多多钻研.养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共同提升教与学的质量.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望江南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了解词作者的生平创作。积累相关名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词曲的朗读及对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 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学习中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对现实的思考。

  教学重点

  积累相关名句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寄寓其中的情感和词曲的深刻内涵。

  教学方法

  朗读 感悟

  课时设计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由词的风格导入词的学习

  二、简介温庭筠

  三、读顺全词

  1、读出节奏 。

  2、读出重音。

  3、 示例:“独”“尽”“千帆”“皆不是”“脉脉”“悠悠 ”“肠断”。

  读懂大意

  1、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词的大义。

  2、用一句话准确概括全词内容。

  四、读出层次

  建议你再读全诗,从“时间、景物、情感、手法、表达方式”等角度说一句话,表示你读懂了课文。

  1、从时间来看,全词 描绘了一位独处深闺的女子从清晨到黄昏一天的活动。

  2、从景物来看,全司 的景物犹如一个个扫描镜头,从家中→楼头→千帆→江水,最后定格在白频洲。

  3、从情感看,全词 女主人公从满怀希望到一次一次失望 ,因而肝肠寸断。

  4、从手法看,全词 没有粉饰、刻板之语 ,多 用白描、直叙的手法,却又含蓄、细腻。

  5、从表达方式看,全词 第一句叙事,第二句描 景,第三句抒情 ,[叙一笔,描二笔,抒一笔],构成叙→描→抒的模式。

  小结模式:叙一笔、描一笔、抒一笔(或事一笔 、景二笔、情一笔)

  五、读出情味

  “梳洗”一词表现了女主人公满怀信心的期待,她早起梳妆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会回来。

  小结:

  1、“独”字,说明她是在等候选行爱人的归来,写出了这一个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同时又引出一个悬念:行人到底归来没有?

  2、“千帆”点明她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但都不是思念的人的归舟,作者通过她看遍一艘艘驶过的客船,来写她的'一次次失望,充分地体现了她从希望到捻的心理变化过程与内心的痛苦(改变语序“千 帆过尽皆不是”)

  3、“脉脉、悠悠”描绘了夕阳即将西下,江水不断东流的自然景象,同时也是在表达这一女子的思想情绪,她从清晨到黄昏已等待了一整天,结果是“过尽千帆皆不是”,思念的人终究没有回来。江水悠悠,预示着她明天后天还要不停地等下去,也预示着她的孤独生活也将不断地持续下去。夕阳有意,江水有情,思念无穷。

  4、“肠断”写出了女主人公失望之情痛苦到了极点,把视线从“千帆”“斜晖”和“江水”那呈收拢回来,集中在“百频洲”,那是她当初同爱人分手的地方,当然更是使她因相思而愁肠寸断的地方。 (聚焦定格情头)

  六、读背全词

  屏幕显示关于词的来源及特点。

  根据学生积累介绍作者

  指导朗读

  再读全诗

  深入理解

  建议你再读课文,就课文中的一个字、一个词或一个句子,谈 谈自己的独特的见解。

  教学回顾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有背诵;

  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重点:

  1、背诵课文;

  2、理清文章思路。

  教学难点:品味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略)

  第二课时

  一、导入课文:

  上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文中字词问题,大体上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初步体味了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感情。下面请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希望朗读的同学在配乐中能再现作者的感情。

  二、播放《春江花月夜》乐曲,学生朗读,然后评议。

  三、回顾一下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盼春;

  第二部分:绘春;

  第三部分:颂春。

  四、赏析第一部分:盼春

  1.本段作用:点题,总领全篇,引起下文。

  2.找出关键词语,体会它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盼、来、近――表达作者迫切而喜悦的心情。

  五、赏析第二部分:绘春

  1.第二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总括轮廓。

  2.作者如何总写春天的?

  先总写:一切

  后分写:山(朗润) 水(涨) 太阳(红)

  3、作者描绘了春天哪些景象?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4、春草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几方面来写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正面描写:

  写长态:钻(表现生命力强)

  写质地:嫩嫩的(鲜嫩)

  软绵绵(柔软)

  写色泽:绿绿的(浅绿)

  写长势:满是的(旺盛)

  B、侧面描写:带给人们欢乐

  C、运用的修辞手法:拟人、排比

  5.春花有哪些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来表现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A、正面描写:

  花朵多:赶趟儿、杂样儿、散

  花色艳:红、粉、白

  花味甜:

  B、侧面描写:

  蜜蜂:闹

  蝴蝶:飞

  C、虚实结合:由春花联想到秋实。

  6.春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A、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温暖柔和(不寒、抚摸)――触觉

  清香扑鼻(泥草花香)――嗅觉

  色彩明丽(繁花嫩叶)――视觉

  和谐悦耳(鸟鸣、笛声、轻风流水)――听觉

  B、播放音效,感受鸟鸣“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的意境。

  7、春雨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几方面来的?

  A、春雨特点:多而细密、滋润万物

  B、正面描写:

  形: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紧密、闪光、细长)

  状:斜织、薄烟(轻盈、迷蒙)

  C、侧面描写:

  景:叶绿草青、灯、人、房屋(滋润万物、气氛和平安静)

  情:可别恼

  D、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

  E、播放春雨音效,感受春雨特点。

  8、前面描写的是自然景观,接着作者由景到人,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看看人们在春天里是以什么精神状态来迎春的。

  颂扬了人们奋发向上、憧憬未来生活的精神风貌。(城乡、老小、舒活筋骨、抖搂精神、一年之计在于春)

  六、赏析第三部分:颂春

  1.三个比喻句,各表现了春天的什么特点?

  像娃娃:新(万物复苏、新的生命开始)

  像小姑娘:美(百花争艳、景色动人)

  像青年:力(充满生机)

  2.三句话各自独立成段,有什么作用?

  三个比喻句,点明了春天成长的过程,独立成段,强调了春天不同的成长过程。

  七、总结:播放电视教材《春》,进入春的意境中,回顾全文内容。

  八:作业:背诵全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4

  【教材分析】

  《风筝》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中的第1篇课文。它是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于1925年1月写的一篇散文诗,后来由作者编入散文诗集《野草》。鲁迅的文章过去在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得较多,但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过去的教材受当时政治的影响太大,过分强调鲁迅革命性、战斗性的一面,所以选的鲁迅作品往往充满了“火药味”,这使学生读了不少鲁迅作品,到头来却并不喜欢鲁迅。其实,鲁迅作品中既有金刚怒目的一面,也有充满柔情的一面,有不少描写自然景物和人间至爱真情的感人作品,这次教材选编的《风筝》就是一篇这样的作品。《风筝》为我们讲述的是一对兄弟童年时代游戏的故事。每个人都会有童年,童年生活是充满快乐的,童年的游戏往往也是终生难忘的。尽管有时也会有误解,有阴云,但童年带给人们的总是感人至深的人情美、人性美。《风筝》不仅是表现了人内心美好的感情,而且给人以深沉的思想力量。深刻的主题,无论从哪个角度阅读,都有意在言外的收获。

  【教学设想】

  教学目的

  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亲情的含义;了解科学的儿童教育思想;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理解作品的批判性。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个人人生经验及阅读体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扫清阅读障碍,整体感知课文;第二课时反复阅读,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

  由于这篇课文是学生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鲁迅的文章,这篇文章又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在整体感知课文时,不要求学生一下子理解透彻,而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探究一个个局部性问题,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全文。在指导学生探究时,引导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独特的感受。尽管课后学生还有些地方不太懂,但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会有所提高。另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方法】

  1.根据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等进行教学。

  2.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教学容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听歌激情: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

  简谈感受: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

  引入正课:风筝带给你们以无尽的梦想和快乐,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尽情享受这份放飞风筝的自由和快乐呢?让我们走近文坛巨匠鲁迅先生的兄弟之间,来了解一段关于风筝的故事。(板书课题)

  二、新课

  a.作者简介。

  b.生字释词(点击幻灯片)

  三、感知

  要感知理解课文内容,体验作品的情感和美感,就先要听读课文,并在听读中思考问题。

  学生朗读课文或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录音。

  四、质疑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这篇课文回忆的是什么事情?请你概述一下。

  b.读完课文以后,你有哪些感受?

  (教师可针对学生不同的感受启发提问)为什么“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为什么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c.课文中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学生听读课文后,讨论回答,学生间相互评论、补充.教师启发学生多角度地理解课文。)

  五、拓展

  练笔:如何看待文中“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如课堂时间不够,可放到课后)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整体感知了课文中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明白了游戏于儿童的意义,感悟到鲁迅严于解剖自己、知错必改的精神,感受了作者由惊异、悲哀到后悔自责及心情沉重的感情经历,初步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从中还能感悟些什么?下节课继续研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整体感知了《风筝》这一课内容,从中我们了解了儿童时候鲁迅先生与他小兄弟之间的亲情,但从现在看来,鲁迅先生却是一看到风筝,就想起儿时对小兄弟放风筝和做风筝的态度,心里面就只有悲哀和沉重。那后来几十年过去了,鲁迅先生的心情有没有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意义。

  二、合作探究

  [设疑探究](1~4段)

  学生四人小组设疑,可小组内互问互答,教师巡视引导、点拨、补充,不同意见全班讨论。教师做好充分准备,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别。(可请学生把问题记在课堂笔记本上)

  课件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联系下文)

  ②为什么说“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近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北京天空中荡漾了”?(提示:把风筝看作春天的象征)

  ③从语段中找出描写小兄弟观望他人放风筝的语句,分析一下作者从哪几方面写的?他为我们勾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儿童形象?对小兄弟流露出什么感情?(结合书中插图体会)

  [教师小结]

  ①故乡放风筝的季节是早春二月,而在北京,冬季尚未过去,就开始放风筝,所以“我”感到惊异;同时,我见到风筝,不由想起自己少年时虐杀小兄弟精神的一幕,而且无从补过,所以心头又不禁感到悲哀。②这里所说的“春天”,有特定的含义,是小时候故乡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风筝的春天,现在,在北京,看见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由风筝联想到故乡风筝时节的春天气息,所以觉得这春天“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③看得出神、惊呼跳跃……从神态、语言、行动可以看出小兄弟确实很喜欢放风筝。这部分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天真、活泼、聪明、瘦弱的小兄弟形象,而“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文中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

  [朗读研讨](5~12段)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的后半部分,注意朗读时的语速和情感。

  (朗读时,可分读、齐读或重点读。学生朗读时教师细听,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

  引导问题探究,解决好如下问题

  (学生可边读边思考或读完整体思考,小组内交流,选共性和有代表性问题合作探究。小组之间相互派代表问答,教师引导深化,不同意见全班讨论)

  课件出示问题:

  A.文中所说的“对于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请你用自己话概括。说说作者在文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对“我”的描写,流露出了怎样的感情?

  B.事隔几十年为什么要讨小兄弟的宽恕?

  C.鲁迅对待自己的错误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小兄弟为什么全然忘却,毫无怨恨?

  [互动小结]

  这一幕,指“我”不许小兄弟放风筝,发现他偷做风筝,气得“我”把他快要完工的风筝抓断踏扁了。文中“我”是一个野蛮粗暴的“虐杀者”,隐含着对小兄弟的可怜、同情和痛楚的手足之情,也隐含着深深的自责。但作者一接触科学思想,就认识错误,设法补过,并不因为自己当初的动机是好的就原谅自己,不因为当初的想法是受了传统的影响而宽恕自己,也不因为时间相隔久远就不了了之。他的心情是那么沉重,可见他是多么严厉地解剖自己,他的为人是多么严肃认真,他的精神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者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我”因无法补过而心情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一种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既意想不到,“无可把握”,想摆脱也不可能了。当年虐杀者与被虐杀者都被愚昧观念所支配,彼此都不以为有什么错,现在虐杀者有了觉悟而后悔痛苦,而被虐杀者已经全然忘却。课文一再强调“我”的沉重和悲哀,不仅表现个人的悔恨,而是对这种普遍的精神麻木状态的忧虑和痛惜的感情。即使在今天,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极大的教育意义。

  三、体验拓展

  1.阅读周粲的《满天的风筝》,将他的这篇文章和本问文做比较,看看两篇文章在表达的感情上有何不同?

  2.现在离周六还有X天时间,请大家抽空做个风筝,一起来操场上放风筝。

  【教学感悟】

  《风筝》一文,意蕴丰富,因为此文为我们提出了如何进行儿童教育的问题以及人要勇于自我解剖,面对错误,改正错误等等,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这些都具有广泛地指导性,可以让我们体会人间至爱真情,学习自我解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由于读者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体悟的角度等方面的差异,使读者面对同样的文章,会有不同的理解或感受,所以在教学中,我提倡师生之间的平等对话,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以人为本。教学中拟让学生反复阅读,体味作者的情感变化,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各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激发兴趣法、问题导引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我的引导下发现问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争议,合作探究,主动去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5

  知识与技能:

  疏通全文,识记并积累“熬、霎、粼”等字词,感知亲情。

  方法与过程:

  掌握文中的写作技法--如开门见山、细节描写等,并让学生能理解和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体验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

  1、重整体感知、品味。

  2、学以致用、课堂迁移。

  [教学设想]

  力图以此文为例,教给学生学习此类美文的基本方法--感知内容、美点追踪;而且,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讨论、探究等学习方法;教师只在适当之时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教学平台展示]

  一、话题谈说,导入新课。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孩子,一只递给老人;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朝露,一只递给晚霞;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历史,一只递给未来;

  如果爱是左右手,就该一只递给早春,一只递给金秋;

  ……

  你有过如此“爱的感动”吗?请把你家里最令你心动的爱的镜头展示出来,与大家共享!(让学生自由谈说,时间在2分钟左右)

  当然,如此之镜头,定然不胜枚举--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家是爱的港湾,乍看平平淡淡的生活,往往满溢亲情的浓浆,纵然是一次极平常的散步,也能让人体会温馨的亲情。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向南方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一)要求:

  1、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2、能就你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从你喜爱的或理解的角度给文章拟个副标题并简述理由吗?

  (二)明确

  1、字音认读

  熬ǎo 粼lín 霎shà 咕gū

  2、让学生自由重拟标题,并让学生点评。

  如(1)亲情 (2)三代 (3)温馨的家庭 (4)一家人

  ……

  三、品读课文,美点寻踪

  1、点拨:美点寻踪即找出课文中自己认为写得最恰当、最生动形象的给人以强烈美感、给人以有力感染,给人以最自然的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文章自身语言、结构特色等方面的内容。

  (可用句式:“文章……美,美在……”说话)

  2、示范:文章的开头美,美在“开门见山”,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诗意的镜头。

  3、学生讨论、美点寻踪

  4、学生发言,加以明确

  (以下举一些学生发言的例子)

  例1:你看,这里其实有一幅令人遐想的“全家福”:一家人散步是多么轻松、多么惬意,甚至可以说是多么浪漫、多么幸福;再有这初春的美景:那有浓有淡的大块小块的新绿,那树上逐渐显密的嫩芽,那咕咕地起了水泡吟唱着春天即将来临的冬水……一切构成了美丽而温馨的图画,可以说就不止是一个家庭的世界了吗?

  例2:美在那水波粼粼的鱼塘,你看……

  例3:美在那金色的菜花,你看……

  例4:美在那无言的细节,你看: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这就是爱,这就是家庭。

  四、学法实践:感知内容、美点寻踪

  要求:速读《三代》一文,试着实践(1)重拟标题;(2)美点寻踪

  1、让学生思考、自由讨论。

  2、让学生自由发言,在发言中加以评点明确。

  以下是一些同学的发言:

  如:重 ①交叉路口

  拟 ②家

  标 ③感人的画面

  题 ④责任

  ⑤迟缓的背影

  ……

  (注:发言时可让学生稍加解释重拟此标题的理由,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又如:美点寻踪

  你看,那感人的画面真美--一位先生一手牵着一个刚会走路模样的小男孩,一手拿着一个步履蹒跚的年老中风病患者,三个脚步迟缓的背影……让我觉得“家”的伟大的力量。

  ……

  五、小结

  同学们,刚才你们自由地谈了家里最令你心动的镜头;又在课文的指引下,感受了两家祖孙三代那温馨的亲情以及对美点进行了寻踪--其实,对于一般的美文,我们一般要这样去学习:先感知内容,再寻踪美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美文的一般方法。望同学们今后能按此方法进行美文欣赏学习。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课后搜集一篇有关“亲情”的文章,摘录或记诵其中令你感动或心动的地方。

  示例:这里是一位回家探望母亲的'大学的一段感人的话:

  ……我身在城市,心却总是不由自主地飞回属于我和母亲的田地里,飞回母亲育我养我的那两间茅屋里,飞回母亲那瘦弱的身旁……坐火车回来时,天还未亮,不顾路途的疲劳,心急火燎地赶着山路,进入我祖居的村子。母亲不在,茅屋的门锁着,我的泪顿时流出来,那是热辣辣的泪,那是滚烫的心……

  希望同学们今后养成搜集、摘录或记诵的好习惯,习惯养成的话,一定对你们的写作会大有益处的。那时的你们,一定“文采飞扬”!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复述故事,了解神话的特点。

  2、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3、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1、复述故事,理解文章的联想与想象的写作手法。

  2、感受人类诞生的喜悦之情。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的作用,理解这则神话的写法和风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神话的概念直接入题: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常有浓厚的幻想色彩。如:《盘古开天》、《夸父追日》等。

  提问:人,是从哪儿来的?古时候,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此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于是,许多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传说。

  2、学生寻找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并讲述

  3、关于神话,关于作者

  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本文情节。

  2、投影出示《风俗通》里的两则短文,然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其他学生边听边在课文中划出投影短文中所没有的内容。看看课文中丰富了哪些内容,哪里最见的作者的想象力。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如果学生对课文情节的复述有遗漏,教师要提醒学生补充。

  3、跳读课文,划出文中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有关语句,说说你对这一喜悦感的体会。

  设题意图: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的描述,是比较能体现作者合理丰富想象力的地方,也是动人的地方。目的是让学生加深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

  解题思路:标画出文中以下描写——人落地后开口叫“妈妈”;“妈妈”女娲的心理及神态描写;女娲给孩子命名;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女娲的辛劳。

  体会: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答案不要求统一。要点提示:人的产生给大自然带来无限的生机;人类产生的同时,也产生了“爱”,产生了人间的温暖。

  三、拓展延伸

  你能对女娲造人的原因、方法或经过进行新的想像吗?

  四、教师小结

  女娲造人,体现了人类可贵的创造力与探求精神,也使我们感受到了生而为人的自豪。今天,我们面对的广大世界,依然有许多未知的领域,等待我们去探求,去感受。

  五、作业布置

  发挥想像,请以第一人称“我”叙述女娲见到自己造的人后的喜悦心情说一段话。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理清客人访问贝多芬的全过程,了解音乐巨人贝多芬。

  2、理解文中含义丰富的语句,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情感。

  3、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和语言描写,掌握作者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学习作者通过肖像描写展现人物个性特征,通过语言描写展示人物内心世界的写作方法。

  4、揣摩语言,理解贝多芬对待厄运的态度和感受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解决他们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真正做到“我思考,我释疑”,努力体现课堂教学学学堂化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培养学生乐观的人生态度,人人争做生活中的强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肖像描写的技巧,理解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2、理解文中艰深语句的含义,理解“心里的音乐”的深刻内涵。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导语s

  “苦难是人生中最好的学校”“人的魅力往往和磨难成正比”“磨难能使人优秀”“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看来,对个人而言,经历一些磨难,的确不算是坏事,况且,磨难的来临与否并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今天,我们走近一位勇士、强者、一个真正的英雄贝多芬。

  二、资料汇总(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学生轮流介绍自己收集到的贝多芬的有关资料,教师出示贝多芬画像。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大意

  1、同桌间相互合作完成字词的考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畅谈阅读课文的感受。

  3、学生利用圈点勾画的方法,筛选关键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提问:“客人”是这样访问贝多芬的?其间写了哪几件事?请简单介绍本文的思路。

  四、研读课文,揣摩文中难句,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

  【活动设计】

  学生思读课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感触最深的句子,用笔画出来,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共同研讨,理解句子含义,畅谈自己的感受,然后全班交流。教师巡视全班,酌情给予必要的`指导点拨。

  1、教师再次播放《命运交响曲》,学生复听,再次感受贝多芬的精神世界。

  2、就“我心目中的贝多芬”这个话题,畅谈对贝多芬的认识、评价,更深切地感受贝多芬不屈的斗争精神。

  3、请学生自由质疑问难,请同学解答,或请教老师。

  学生针对文中贝多芬的慨叹:“我有时不免叹息,我真软弱……”提出疑问:写贝多芬低沉的情绪,是否会削弱贝多芬的精神力量?

  教师提示:这样写,更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使全文弥漫着一种悲壮的美,从而使笔下的人物形象更丰满,更能打动人心。

  五、品读课文,赏析文中的肖像描写,学习文章高超的肖像描写技巧

  我们了解贝多芬的内心世界,但仍对他“对面应不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贝多芬会是什么样子呢?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贝多芬相貌的段落,指名学生朗读。

  2、学生精读6、7、8、9段,勾画出关于贝多芬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这些句子反映了贝多芬怎样的内心世界。

  (贝多芬是一位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的艺术家)。

  3、教师总结:从贝多芬的外貌描写中,我们可以看出贝多芬其貌不扬、极不讲究,可作者在描绘时,以形传神,显示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气质。

  描写人物外貌,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个性的外貌特征重笔刻画,要做到以形传神,切忌脸谱化。

  4、教师要求学生学习运用文中肖像描写的方法,用几句话描写自己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

  六、体验反思

  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在座的学生,请他们用一句话谈一谈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七、课堂小结

  八、布置作业

  以“《音乐巨人贝多芬》给我的启示”为题,写一篇读后感,不少于400字。

  九、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通过预习,注意积累重要字词;在课堂学习中学习能结合文意品味语言,解释词义。

  2、通读课文,能把握文章情节,概括文章内容大意。

  3、在深入的品味中领悟作者写作意图,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形成个性化的解读。(难点)

  教学流程预设:

  一、导:

  师:猫是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小动物。今天课前,我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关于猫的视频材料,请大家欣赏。

  生看视频“世界上最搞笑的猫”。

  师:看了这段视频,结合自己的生活感受,你觉得猫是怎样的小动物?--生谈看法。

  师: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先后养过三只小猫。从这三次养猫的经历中,他又感受、领悟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猫》。

  二、读

  1、请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到底写了些什么?读完文章后,你最想弄明白的又是什么?

  2、生谈自己最想搞明白的问题。

  3、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问题,请思考:文章写了什么人?写了什么物?又写了什么事?--师生互动明了

  三、议

  1、文章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三次养猫的故事娓娓道来,几只各不相同而又活灵活现的小猫跃然纸上。如果有这么一个机会让你选择,你会领养哪一只小猫?

  生独立思考后交流,在师生互动中追问如下问题:这只猫有什么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品味关键语句。

  以下为备用材料:

  (1)关于第一只猫

  特点:活泼可爱

  关键语句:花白的毛,很活泼,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常在廊前阳光里滚来滚去。/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品味其中的比喻句、词语滚来滚去等)

  (2)关于第二只猫

  特点:更活泼更有趣

  关键语句: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它似乎太活泼了,一点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品味其中的动词)

  (3)关于第三只猫

  特点:忧郁懒惰

  关键句: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游玩,好象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品味若有若无)

  2、师:然后,这三只猫的结局各不相同:他们或者病死、或者被抱走,唯有第三只猫的亡失让我刻骨铭心。为什么?也许就是因为这只猫的忧郁懒惰,也许就是因为它的外表丑陋,让人既可怜又可厌,这只猫最终被冤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四、析

  假如,一切可以从头再来,你认为文中的“我”会更愿意再养哪一只猫?

  1、对第一只猫

  “我”的态度:感觉到它的可爱,讨人喜欢,对它的病亡感到一缕酸辛、可怜,表示要再要一只。

  2、对第二只猫

  对它的被捉感到怅然、愤恨并咒骂,对它的丢失很不高兴,心里牵挂;好久不养猫。

  3、对第三只猫

  明白自己冤屈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小动物,决定自此,永不养猫。

  五、辩

  然而,虽然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猫终究是猫,它是不能说话的,生活也无法从头再来。因此,作者只有用质朴的语言、动情的叙述告诉我们他的教训和反思。那么,我们能不能从中读懂他的思考呢呢?

  1、有人读了文章后得到了这样的启发:从第二只猫的讨人喜欢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让自己活泼些开朗些,这样才能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尤其在注重团队精神的今天,更应善于与人交往,把自己融人到集体中去。

  2、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师生互动中完成对文章主题的多元解读。以下为备用说法:

  (1)从第三只猫的死,我们应该吸取一点教训,那就是:凡事不能主观臆断,妄下断语;否则就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从家里人对待第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做人时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要活泼开朗,有真才实学;应该适当地注意自己的外表,这样才能改变别人对你的不好印象。

  (3)从家里人对三只猫的态度来看,我们在对人时不能以外貌和性情来喜欢一个人或讨厌一个人。

  (4)三只猫都是社会中的弱小者,命运都掌握在别人手中。因此,作为社会中的弱者,应该自立自强,这样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做自己的主人。

  六、结

  1、师:正如刚才同学们多样化的理解和感悟所告诉我们的那样,面对同一篇文章,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理解,不一样的收获。但《猫》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有善于反思、勇于自责的精神,要学会从生活和经历中感悟做人的道理,这一点是相同的。

  我跟大家一样,读了文章后也有不少想法。我想借这么一首小诗表达我的感受:活泼可爱小猫咪, 病死亡失人惋惜。

  忧郁懒惰丑陋猫,受辱冤死引深思。

  2、生完成小诗填写并交流。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9

  一、教学目标

  1.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朗读、演读,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在朗读和编制剧本提纲的活动中受到人物孝顺老人、勇于担责、善解人意等美好人性的感染。

  3.在教师的引导下完成部分剧本提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在任务驱动下,通过朗读、演读,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 在朗读和编制剧本提纲的活动中受到人物孝顺老人、勇于担责、善解人意等美好人性的感染。

  教学难点:

  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活动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明确任务

  1.学生观看央视公益广告《老人更需要儿女的陪伴》《别让等待成为遗憾》谈感受,明确公益广告就是要向社会发出呼吁或者号召,引导社会风气。

  2.关爱老人是当今的热点,社区要开展“关爱老人”宣传日,希望咱们学校能够帮忙策划些形式新颖、宣传效果好的节目,助力社区活动。受公益广告的启发,老师想请同学们帮社区做个公益广告剧本,拍成视频放到社区网站,效果应该不错。刚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散步》就是这一类的文章,同学们帮老师看看这个素材有没有改编的价值。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 多种方式朗读,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任务一:确定文本的使用价值。

  1.朗读,说出文章写了什么事,重点是什么。

  2.在文中圈画或标注散步前后,“我”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及原因,发掘出文章蕴含的值得宣传的品质、情感、精神等。

  5.全班交流,确定主题并填写。

  预设:

  交流第一阶段,基本能够说出“亲情”“孝顺”,但说不出“责任”“生命”。

  交流第二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第六段,体会“我”的心理,学生会关注到“责任”,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谁的责任,什么责任,“我”对这份责任的态度。学生会顺利体会到中年人主动担当的责任意识。也可以顺便解决“就是整个世界”的理解

  预设主题:孝顺;尊老爱幼;亲情;中年人的责任与担当;家庭和睦。

  任务二:确定片名。

  1.带着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全班有感情朗读全文,酝酿一个别致的片名。

  2.交流自己拟的名字并陈述理由。

  预设

  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教师要提示,可以从内容、主旨的角度拟。可能还是打不开思路,进一步提示学生从事件要素(人物、时间、地点、环境、事件的关键环节,事件的波折等)的角度展开,注意贴近主题。

  从内容角度拟的剧名:

  《背》:这个故事的重点是“背”,同时“背”容易让人联想到责任。

  《一家人》:其实这就是一个一家人怎样和睦相处的故事,“一家人”温馨美好,体现着亲情。

  《三代》:故事讲的是“爱”在三代人之间流淌的动人故事,揭示的是人类生命轮回中独有人性光辉。

  《初春的田野上》:这是故事的地点,但是却被作者渲染出了象征的意味,象征生命的美好与蓬勃,象征亲情的美好,象征和谐家庭的幸福。

  从主旨角度拟的剧名:

  《孝顺》《尊老爱幼》《和睦》《责任》《亲情》《生命》等。

  任务三:撰写人物说明。

  1.列出人物,按照人物分角色表演读,走进人物内心,把握人物思想性格特点。

  预设问题:学生可定会提出妻子没有语言怎么办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体会,是不是没有语言就没有态度,学生会发现妻子懂得维护丈夫的面子,在分歧面前贤惠明理。

  对于一些学生,母亲的善解人意也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立足分歧造成矛盾的角度想想母亲为什么改变主意,立足于不让儿子觉得歉疚不安,也为了不让儿子非要坚持走大路而闹得大家不高兴的角度,思考为什么母亲要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我”:有鲜明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爱自己的儿子,但知道更应该孝顺时日不多的母亲。

  母亲:慈爱、善解人意。

  妻子:贤惠。

  儿子:活泼可爱,聪慧懂事。

  剧本提纲:

  【设计意图】以任务带动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对文章主题的把握。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完成剧本提纲。

  2.上网观看央视公益广告《妈妈的谎言》《洗脚》《筷子的故事》,注意从中受到启发,为继续修改剧本准备。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白文朗读、标点文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学生了解故事内容。

  2.通过脚本批注与演读的方法,把握人物情感,学会写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3.学习古人的聪慧,感受良好的家教氛围。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了解故事内容,把握人物情感。

  2.学习摹景状物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

  朗读时的白文断句,演读中通过语气变化把握人物情感。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赏读评议法、演读法、脚本批注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学生对课文内容的了解是通过多种朗读来完成的。

  2.自主学习,将自学中遇到的难词、难句摘下来质疑问难,借助工具书和书下注释以及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加以解决,教师在点拨时授以学法指导。

  3.在课文解读中设置好问题角度,激发学生多向思维。教会学生通过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文中重要词句。引导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课件。提问: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听说过“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两个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引导学生思考得出:聪明、机智。)

  今天,我们通过《世说新语》中的《咏雪》,来认识两个孩子,看一看这两个孩子与司马光和曹冲有什么相似之处。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多种朗读,理解内容

  1.教师展示《咏雪》的白文(竖版)的课件给学生。学生根据理解朗读断句。

  学生自由断句,展示断句成果,读给大家听;小组讨论断句,各组展示断句成果,派代表朗读,各自阐明断句依据。

  【设计意图】初步了解古代文言文的特点,根据语感尝试断句,激起学生的挑战意识;通过竞争阅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师展示《咏雪》的标点版(竖版)课件给学生。学生自读,对照自己的断句,结合工具书和书下注释,根据词语的解释、句段内容,找出问题所在。学生集体朗读,感受有标点的文章阅读在朗读时,要比白文的一读到底,顺畅、舒服、意思明了,断句和标点符号帮助自己更好地通过语气、节奏感受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在比较中,感受白文朗读与标点文朗读的区别。

  3.教师展示《咏雪》的课本版课件给学生。男女生比赛读,各组比读,谈横版与竖版书写阅读的区别。(现代汉语的语言书写习惯是从左往右书写,而古代文言文是从右往左,从上往下书写。)

  【设计意图】了解古代文章的版式与现代的不同。

  4.概括故事。

  教师设题: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完成表格问题,然后将表格内容组织成一句话。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咏雪》教学设计

  人物:谢太傅、兄子、兄女(谢道韫)

  情况:下雪日谢家聚会,谢太傅问飘飞的大雪像什么。

  做的事情:兄女分别咏雪。

  组织成一句话:下雪日谢家聚会,谢太傅问飘飞的`大雪像什么,兄子、兄女分别咏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简单基本概括的能力。

  (三)围绕“咏”字,把握情感

  1.析“咏”解题。

  教师通过展示“咏”字由金文、篆文、隶书的演变过程,知道“咏”的本意,由此学生知道“咏”的引申义:深情地抒发,表达,即赞颂。由此完成对题目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解题质疑,为后文的学习做铺垫。

  2.赏读咏雪句子,把握人物情感。

  (1)请同学们在文中用横线划出兄子、兄女二人咏雪的句子并朗读。

  (2)学生运用脚本批注的方法,分析两个人物朗读咏雪句子时的感情、语气、节奏等,并用演读的方式再现当时的情境。

  (教师引导学生:两句咏雪的句子,一个是兄子胡儿说的,一个是小才女谢道韫的;两个人回答的都是“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句问话。两个孩子回答的时候,没有过多的描述,你能想象两个孩子回答时的神情、心理、语气、语调、节奏等吗?同学们运用脚本批注的方法把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落实成文字,写到相应的句子旁边。使作者给我们的这块留白,通过我们的想象丰富起来,精彩起来。同学们可以大胆想象,多元解读。)

  举例:男孩性子急,想问题简单,只抢占第一个答题名额,所以他会很骄傲地快速地高声脱口而出;而女孩相对较沉稳,性格内向些,深思熟虑之后,自信地微笑着,不徐不疾地说。

  分析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小组中,在全班中演读展示。

  【设计意图】巩固脚本批注的方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书写和演读,给孩子们充分的展露自己才能的舞台,提高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3)体会文中人物对咏雪的句子的评价。

  教师提问:谢太傅更赞赏谁的咏雪句子?

  请学生们用曲线,划出描写谢太傅表情动作的句子并朗读。体会揣摩谢太傅对两个孩子咏雪句子的评价。

  教师提问:其实两个人都很聪明,一个好,另一个更出色,他们为什么这样优秀?

  教师课件出示谢太傅的学识、家庭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找出文中体现家庭生活情趣的词句(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大笑乐),加以分析。

  得出:她的家庭是一个温馨、欢乐、融洽的书香之家,正是这样的家庭培养出了如此聪明的孩子。

  分析之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背诵、演读的方式,将咏雪故事的场景再现给同学们看。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讨论,更好的理解文章。让学生领会家庭氛围在对人成长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利用背诵演读,提高学生快速记忆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咏雪句子的评价。

  (1)教师提问:作者认为哪个好?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用括号标出表明作者态度的句子并朗读,之后进行分析。体会作者对于谢道韫的赞赏之情。

  (2)补充文学常识。

  教师课件出示《世说新语》的相关知识,提示学生:“言语”指会说,善于言谈应对。作者正是欣赏谢道韫的这方面才学,才将此文编入《言语》一门。

  【设计意图】明确作者选材的意图,更好的把握文章内容。

  (四)写法探究与活动学习

  教师提问:我们通过读文章知道了这则小故事的内容,知道了这个温馨和乐的大家庭,通过读作者,知道了他的写作意图。那么作为读者的我们又怎样看呢?你觉得怎样的比喻才是好的比喻呢?

  (教师带着学生分析两个比喻句,一个有形无神,还不是很贴切;另一个既有形又有神,给人一种很诗意的美感。总结得出好的比喻:既要形似又要神似,有意蕴。)

  学生尝试仿写赞美雪。

  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古诗中咏雪的句子,拓展思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描摹事物的方法,考察学生学习的效果。

  (五)布置作业

  1.背诵文章。

  2.描摹事物练习:请你任选一样事物进行描写和比喻。

  【设计意图】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1

  一、教学目标

  1.旁批诗文,理清文章思路。

  2.对比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3.诵读诗文,体会《金色花》所表达的孩童对母亲的亲昵之情以及《荷叶·母亲》所表现的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诵读诗文,体会《金色花》所表达的孩童对母亲的亲昵之情以及《荷叶·母亲》所表现的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对比阅读,把握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三、教学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式、探究式、朗读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利用默读批注,感知理解诗文内容。

  2.设计对比诵读两首散文诗,体会两首散文诗在感情基调、内容、语言等方面的异同。

  四、教学过程

  (一)设计活动,介绍作者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金色花》《荷叶·母亲》这两首散文诗。谁来介绍一下这两首诗的作者?

  学生回答,教师进行补充:泰戈尔曾两次访问过中国。访问之后,他的作品大量地译成汉语。当时翻译的绝大多数是散文诗,因此,泰戈尔对中国的影响首先是散文诗。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起,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不少体裁像《园丁集》《新月集》《飞鸟集》一类的作品,这其中冰心可以说是受惠于泰戈尔最深的“私淑弟子”了。受泰戈作品的影响,冰心的创作走向温柔的爱的吟颂。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通过欣赏朗诵《金色花》《荷叶·母亲》感受他们作品的异同。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一次朗读比赛。优秀的诗文是“诗中有画”的',这两首散文诗也不例外,每首诗都蕴含着几幅精美的画面,我们这次朗诵比赛的内容是:每组同学从两首诗文里各选一幅“画面”进行朗读。

  【设计意图】设计活动,激发兴趣,引入本课。

  (二)自主阅读,批注“画面”,感知内容

  接下来,让我们朗读诗文,请大家拿起笔去文中寻找优美的“画面”,并在旁批处给“画面”拟个小标题,然后咱们比一比谁拟的题目最美。

  (学生默读批注文章,全班讨论,选出最佳标题。)

  示例:《金色花》:第一幅:母亲祷告,“我”为她散发香气。第二幅:母亲读书,“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第三幅:母亲拿灯去牛棚,“我”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荷叶·母亲》:第一幅:花瑞人祥回忆莲花白。第二幅:白莲凋零红莲亭亭。第三幅:雨打风摆红莲欹斜。第四幅:荷叶护莲尽显母爱。

  【设计意图】感知文章内容,训练概括能力。

  (三)小组合作,填写表格,比较异同

  每幅画面都有了一个诗意的标题,如何能读出诗意的美呢?先让我们以组为单位边品味“画面”边填写《“画面”对比阅读表》,然后组内朗读,准备展示。

  “画面”对比阅读表

  (学生合作填写表格,朗读所选“画面”。)

  示例:

  【设计意图】训练朗读技巧;体会两首诗语言风格和情感的不同。

  (四)展示表格,比赛诵读,体会情感

  期待已久的时刻终于到来了,请各组依次展示自己的表格并进行解说,然后诵读本组所选的“图画”。

  (分组朗读,师生共同评价。着重从重音、停连、节奏、语气、情感等方面评价。评出特色,颁发奖状。)

  【设计意图】通过实践提高把握感情基调能力;体会《金色花》所表达的孩童对母亲的亲昵之情以及《荷叶·母亲》所表现的少女对母亲的依恋和感激之情。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知道,两篇文章可以从内容、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对比阅读。课下我们可以将泰戈尔的《飞鸟集》与冰心的《繁星》《春水》进行对比阅读。也可以将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进行对比阅读。

  作业:课外阅读《飞鸟集》和冰心的《繁星》《春水》,感受他们作品风格的相同之处。

  板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2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感性思维活跃,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具有一定的概括能力,想象力也非常的丰富。但对于篇幅过长的文章,马上抓住文章主要内容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予以方法的指导。

  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默读法,复述概括故事内容,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了解通讯这种新闻体裁的特点,学习叙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的写法。

  3、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掌握抓住景物的特点来描写的方法。

  4、感受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2、感受登山队员不怕艰险、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

  教学过程:

  一、 课前音乐、图片欣赏导入:

  (多媒体展示珠峰图片,背景播放歌曲《珠穆朗玛》)

  1、师:通过刚才的欣赏,你能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来概括珠峰的`特点吗?(交流)

  2、珠峰高达、巍峨、雄伟壮观、万丈巉岩,高耸入云,被喻为世界第三极。

  (出示幻灯及珠峰简介,齐读)

  师:环境如此艰险、恶劣、似乎不可逾越,然而,我国的登山运动员早已在四十多年前将其变为现实,1960年5月24日,他们成功的将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出示图片)

  登山成功后,随从登山队采访的记者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发表了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登上地球之巅》亦出自这篇通讯。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及体裁)

  二、课件反馈:

  (1)介绍“通讯”体裁;(2)了解作者;(板书)

  (3)易错字词点拨;(板书)(4)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语境理解词义。

  三、朗读,感知:

  1、带问题速读课文,思考:队员们登上珠峰峰顶经历了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出示默读要求:三要四不要)

  2、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登山队员如何登上峰顶?分几个阶段?

  3、交流阶段:登山队出发(轻装上阵,准备登顶)------刘连满甘做人梯,突出第二阶段------留下氧气,甘愿牺牲------无氧登峰,完成壮举。(出示幻灯片)

  4、同桌相互说说登顶经过。

  四、问题探究:

  中国登山队员在突击珠峰时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靠什么克服地呢?(轻佻读课文、快速找出)

  板书:------缺氧、黑夜、寒冷、体虚、高山反应、路险。

  板书:-------团结协作、奉献、顽强的毅力……

  五、 研读赏析:

  1、师:文中登山队员的壮举令我们中国人民无比自豪。他们身上的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精神让人感动,他们的团结协作、上下一心,更让人震撼!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练习有感情的朗读,并说说令你感动的原因(要求:找句子、抓关键词,揣摩、思考:语气、情感该怎么处理、怎么表现,在读中去感受登山队员的英雄壮举和伟大精神)

  例如:令我感动的句子是: 因为:

  朗读处理:

  2、交流、指导读、点拨、导学。

  3、登山成功后,报纸上刊登的照片只有三人,没有刘连满,为什么?他自己放弃的吗?如果你是主编的话,你会把他的照片一起登上去吗?此时此刻,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六、拓展:(作业布置)

  (1)英雄们的故事感动着你,感动着我,感动着整个中华民族。接下来,感动中国组委会邀请你为登山英雄们写一段“感动中国颁奖词”。(要求用到至少一种修辞手法,如排比、比喻…..)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三题。

  七、小结:

  中国登山队员以自己英勇无畏的精神成功登顶,创造了世界登山的奇迹,也向世人展示出中国人的豪气与强烈的集体协作精神与崇高的奉献精神。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同学们,大胆的向未知世界探索吧!为了你心中的梦想,去努力攀登你的理想之巅吧!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学习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3、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学会做读书笔记。

  【教学重点】

  1、梳理课文内容。

  2、归纳居里夫人的人格特点。

  3、品味平实且富于哲理的语言。

  【课前准备】

  学生:

  1、预习课文,疏通文意。

  2、搜集居里夫人的有关资料。

  3、阅读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丽》,准备谈自己的读后的感受。

  教师:

  准备居里夫人的挂图。

  《我的信念》选入鄂教版七下第20课,人教版七下第9课,人教版(五四学制)六下第4课。该文章从居里夫人的工作环境、工作态度、工作理念三方面体现了居里夫人的信念。

  一、导入,由居里夫人的画像引出

  同学们,说起居里夫人,我们大都知道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推动了核科学的发展。但关于她的人格,也许我们知道的并不多。我们的作家梁衡在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一百周年时写了一篇文章《跨越百年的美丽》,相信大家读了之后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尤其是女同学,甚至要把她当成自己的偶像了。

  学生漫谈读后的感受。是什么力量使居里夫人在这百年之后还对我们每一位有着这样的迷人的魅力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居里夫人的自传体散文《我的信念》,或许对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二、范读课文

  疏通文意,品味语言,识记字词。

  三、梳理课文内容

  教师导学:

  本文内容庞杂,头绪纷繁,重在梳理。教师应引导学生首先按顺序搜集、筛选信息,而后概括纲要,最后归纳整理。这样,举一纲而万目张,就比较容易理解了。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独立默读、思考,试着让学生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 生活简单 重大发现 保持安宁 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 追求自由 克制自己 热爱生活 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板书)

  四、重点研读(5~7段)

  1、指导学生重点研读有关句子、语段,品味平实而富于哲理的语言。

  教师应让学生自己找出相关内容,采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讨论解决。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思考题备案:

  ⑴ “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中的“某种力量”指什么?

  ⑵ 解释“在科学方面我们有对事业而不是对财富的兴趣”的含义。

  ⑶ “我们都认为不能违背我们纯粹研究的观念”中“纯粹研究的观念”指什么?

  ⑷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一句,“讲究现实的人”是什么人?“梦想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从哪一件事上可以看出作者就是这样的“梦想家”?

  ⑸ “我的惟一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中的“奢望”可否改换成“希望”?为什么?

  ⑹ “在他猝然长逝以后,我便学会了逆来顺受。”联系上下文,谈谈“逆来顺受”在句中的确切意思。

  ⑺ 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当是“一个小孩儿”?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⑻ “我从没把这种权益视为理所应当”中的“这种权益”指什么?

  问题设置比较多,教师可根据需求取舍。

  2、品味语言:

  ⑴ 教师指导学生体会、品味语言。理解这种朴素而平实的语言风格。不重文采,而重写实,是传记类作品的特点。如果学生感到有难度,教师可引导学生与文学作品语言作比较,就容易理解了。

  ⑵ 找出课文中带有哲理性的句子,试着进行赏析。

  参考:

  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

  人类需要讲究现实的人……但是,人类也需要梦想家。

  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

  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

  五、教师小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我们深深地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所打动。如果说我们过去没有生活目标,现在我们明确了人生;如果说我们过去一味贪图安逸,现在我们学会了艰苦;如果说我们过去只能依赖他人,现在我们懂得了奉献;如果说过去我们意志薄弱,现在我们拥有了信念。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六、作业

  1、基础作业:在摘抄本上摘抄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拓展作业:居里夫人放弃了镭的专利,却两次成为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对此,你怎么看?写成300字的小文章。结合《跨越百年的美丽》和学习本文的感受写一篇读后感,谈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或给自己的启发。

  3、预习作业:朗读《论语十则》,力争背过前四节。

  【课后记】

  居里夫人大多数学生都很清楚她是谁,通过搜集材料来进一步了解居里夫人,感受居里了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课前课后让学生读《居里夫人传》《跨越百年的美丽》,再次感受她伟大的人格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习上学习她的精神。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4

  教学要求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借助关键语句及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理解作者对第二只猫的失踪与第三只猫的死亡所引起的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如何正确把握课文的主旨。

  教学过程

  (课前请同学们自由结合,4至6人为一小组,围坐一起,便于课堂上的讨论、合作)

  这一设计,主要为了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怎样合作学习

  阅读应该是有步骤、有目的地进行。速读要求,既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也是一种方法的学习,借速读来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为后面精读作准备。这里的复述设计,并不是流于形式,而是教给了把握课文的方法;对复述也提出了要求,为的是让学生明确怎样的复述才是我们需要的。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各种阅读能力。

  同学们,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一生中会有许许多多的人或事都是值得我们去品味的。但打动我们的,留给我们深刻印象的未必都是轰轰烈烈的事与物。今天,我们不妨来看看郑振铎的小说《猫》,看看作者借这篇文章想告诉我们什么。

  下面先请同学们自己来阅读课文。请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进行阅读。

  [多媒体镜头1]

  速读要求

  1、用速读法阅读课文,要求能把握课文主要情节。

  2、读后要能借助课文中的关键语句来复述课文,阅读时边读边用笔划出你认为重要的语句。

  请同学在3分钟内完成以上要求。

  (阅读后,请个别同学来概括课文)

  哪位同学愿意来试一试?

  复述时请注意:既要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又要做到语言简洁明了。

  (同学点评,补充,老师点拨)

  教师明确:刚才同学复述得都不错,这里老师还想提醒大家,对于这一类内容较多但结构清晰的文章,复述时要注意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请同学们在刚才复述的基础上,从文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作者对三只猫亡失后的感情和态度的语句。

  阅读小说,把握主题,重在选准好的切入口。抓住文中表现作者感情、态度的语句,易于把握课文主旨。教师在思想意识上注重随时随处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师生讨论后明确:

  这些句子是:

  第一只猫:“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个月来相伴的小侣。”

  第二只猫:“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取我们所爱的人。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教师启发:从上面的句子可以看出,哪一只猫的亡失对作者触动最大或者影响最深?

  借助初读后的分析,水到渠成,将学生引入深层次的分析,指导学生在细读中讨论、分析老师提出的问题。比较阅读,是阅读中常用的方法,也是阅读中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方式。阅读方法的学习与阅读能力的训练应融合起来。

  明确:显然是第三只猫。

  教师启发:请同学们认真比较这三只猫,思考以下问题:

  [多媒体镜头2]

  思考讨论

  1、开始时“我”对第三只猫的态度是怎样的?为什么和对前两只猫有很大不同?(请从多角度进行比较分析)

  2、为什么最后“我”对第三只猫的死比以前两只猫的亡失又要“更难过得多”?

  3、作者通过写第三只猫的遭遇想告诉我们什么?

  下面请小组同学讨论后回答。

  (同学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既然是比较阅读,就要能从多角度展开,将异与同分析透彻。这些阅读都为后面把握课文作准备,学会有步骤逐层深入地分析课文。

  好,请同学分别来回答以上几个问题。注意回答时尽量用文中语句来解答以上问题。

  师生讨论后明确:

  1、开始时,“我”不喜欢第三只猫是因为它从来历、外形、性情上看都不及前两只猫。

  (1)来历:第三只猫本是被人遗弃的,是“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从舅舅家要来的。

  (2)外形:第三只猫毛色花白,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毛之后,样子更难看了,第一只猫则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

  (3)性情: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猫很活泼,第二只猫更加活泼。所以第三只猫大家都不喜欢它,而第一、二只猫则是家中的宠物。

  教师引导学生选准角度分析,鼓励学生阅读时的合作交流,为的是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能发现新的问题;在这种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深度的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对第三只猫的死更难过,是因为它的死,责任在“我”。我因为不喜欢它,而主观臆断,断定鸟是它咬死的,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是被“我”打伤而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又因为这种负罪感不能消失,见了猫就会触发灵魂的伤痛,所以“永不养猫”。

  3、(这个问题,同学可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适当归类。)

  从第三只猫的遭遇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可能有以下几方面,比如:

  (1)讲了做人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不能凭个人的好恶、私心和偏见加以处置,否则就会出差错,甚至造成无法补救的严重过失;

  (2)作者是一个严于律己、知错就改的人;

  时刻抓住整体把握课文这一思路,是正确理解小说主题的先决条件。当学生发现问题时,教师并不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去寻找答案。教师能调动学生进行探究、思考是至关重要的,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问题。

  (3)我们不要像第三只猫那样,做一个不受欢迎的人,这种人常常会被别人误解。

  (4)……

  教师启发:看来,前两个问题,同学通过文本的阅读,比较容易掌握。而第三个问题分歧较大,那么,到底哪一种看法比较贴切呢?我们又应如何来把握课文的主旨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同学一定要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理解一篇文章或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一定要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也就是从全文的角度,综合考虑各部分内容,才能得出一个较客观的答案。

  随着阅读的深入,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讨论,允许学生各抒己见。课堂中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明确了这一点,我们再来看看我们刚才从写第三只猫的文字中体会到的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否能涵盖全文,或者说作者从这三只猫中想共同表达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在同学们讨论前,老师想提出一些问题供大家在研讨时参考和思考,你们可以用来帮助思考,也可不必理会。讨论时可以各抒己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一定要围绕文本展开,要充分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不要仅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发表自己的看法时要做到有理有据。

  [多媒体镜头3]

  思考讨论

  1、此文主题反映的侧重点是“猫”还是“我”?或者是两者的结合?

  2、这三只猫详略上有不同,是否在反映主题上的重要性也有所不同?

  3、写第二只猫的文字中还提到了周家丫头和“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作者有何用意?

  4、对于课文主题,有人认为,是借“我”表现“我”严于律己的精神或者是做人的道理,也有人认为,是借猫揭示生活中发生不幸的原因。你觉得是怎样的?

  (教师朗读这几道题)

  敢于让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理解,营造民主的课堂氛围,应是我们追求的课堂效果。

  问题的设置,是帮助学生思考分析,并不是为了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允许学生可以不必理会这些问题,自由地、大胆地进行思考,讨论。

  好,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仔细阅读课文后,小组讨论解决,有问题可以随时提出来。

  (同学讨论,教师点拨)

  同学自由发言,可以有不同的意见,关键是教师要注意他们是如何分析的,是否整体把握了全文,是否做到了有理有据。

  教师总结:

  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是把自己的思维过程与分析方法讲给学生听,希望对他们有所启示,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教师将自己置于与学生同等的位置去分析问题,体现了平等的民主氛围。

  刚才同学们都谈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分析问题较全面,较有思想;有的同学则把握得不够到位,但大家多多少少都讲出了一定的道理,这是值得肯定的。

  下面老师也谈谈自己的理解,同学们听听看,和你的看法有哪些异同?

  我认为,作者在文中不论是写“我”,写猫,还是写其他人,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主题:揭示了做人的道理,或者说是想告诉我们应做一个怎样的人这个做人的道理,不仅仅指的是“我”严于律己的精神,因为如果为了反映这一点的话,前两只猫在文中就显得是多余的了。这一点仅仅是做人道理的一部分。从猫身上,也能反映做人的道理,那就是应该去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如写第二只猫中捉去猫的过路人和“周家丫头”又分别代表了损人利己和不闻不问的两种世人。第二只猫遭到丢失的悲剧,难道不是和它自身的性格特点也有很大关系吗?所以,我觉得作者写出了人间众生像,各种小人物的处世态度、做人风格在这篇文章中都活生生展现在我们面前。

  同学们是否同意我的分析呢?我说这些,并不是要大家一定要接受我的观点,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分析、理解。我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大家学会把握文章主旨的方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要真正把握全文的主旨,不能脱离对全文的整体把握,而开头通过比较的方法对第三只猫的分析能帮我们找到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不知我的分析对同学们是否有启示。希望同学们课后再读课文,看看有没有新的认识与理解。

  作业

  1、对于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下面老师发给大家一些文章资料,看看别人是怎样来理解和分析这篇文章的主题的,读后是否对你有所启发,你是否有了新的认识。请写一篇小的评论文章,谈谈你的新认识。

  设计目的:

  从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就渗透了这样一个理念:阅读是开放的,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但方法应是科学的。要有令人信服的见地必须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思路,这个作业就让学生充分体会这个开放的阅读理念。读读他人的评价,听听他人的理解,说说自己的体会,都是精读一篇文章可采用的方法。特别是对争议较大的文章,怎样分析作者的思想,怎样看待他人的理解,怎样阐述自己的看法,都是值得学习的。

  2、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通过整体把握课文来明确主题的方法。当然,课上学到的方法,我们还要能灵活地运用到平时的课外阅读中去。以“猫”为题的文学作品很多,同学们可以借助网络搜索一下这类文章,先用学到的方法分析理解一下所选文章所要表达的主题,然后可以将这些写“猫”的文章作一个比较阅读。

  设计目的:

  课堂上教师教给阅读方法的目的,正是为了让学生在平时的阅读中能活学活用。通过让学生上网搜索写“猫”的作品并进行阅读,旨在将课内的学习引入课外,扩大学生的阅读面,积累生活的体验。同时教师又是有意识地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对阅读的范围及阅读的方法都作了一定的建议。这说明每节课布置的课外阅读不是随意进行的,而是系统地、有计划、有步骤展开的。这样的学习,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把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

  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情节简单、结构清晰、思想内涵却较深的小说。所以此课的教学难点就在于如何把握全文的主旨。教师有必要借这一课的学习教会学生分析、把握课文内涵的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学习、知识的传授,不是被动地让学生接受,而是采用了让学生讨论、探究的形式,使学生在互助、交流的过程中,自主地获得学习这一类小说的方法。这种自主学习易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同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种自主不是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放任自流,也不是说只要是学生阅读获得的感受都是正确的。这种课堂上的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并不抛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追求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间的最佳结合点。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中学阶段需要逐步地有计划地进行,落实到每一课也应有所侧重。所以一课一得应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这篇文章在教学中整堂课设计的各个环节,都为了让学生明白,一定要学会从整体上去把握课文主旨,不能割断课文,孤立地借某几个片断的分析就得出某种结论。但为了整体把握,我们又可以选准突破口,先从对某些重要片断的分析、理解入手,从而扩展到对全文的把握。

  本设计注意各个环节有机的结合,注意对学生阅读方式的指导,即借一遍遍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明白,每一次阅读的侧重点都是不同的,对课文的理解不是读一遍就能获得的,每一步的阅读方法指导与阅读要求又是不同的。第一步,方法:速读;要求:借助关键句能复述课文主要情节。第二步,方法:有侧重的细读;要求:借助比较法,把握关键片断的几个重要问题。第三步,方法:精读;要求:从宏观上把握几个细节问题,深入分析作者真正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阅读过程,由浅入深,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意味着,师生的交流是平等地与文本对话,教师的引导与分析,并不是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创新的思维。师生可以在课堂上共同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更主要的是把学生带入正确的思维轨道后让他们任意驰骋。

  在一节课内完成这篇并不简单的小说的理解,教师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引导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实在而有效地进行。多媒体的运用,充分体现辅助作用,重在以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对文本的阅读。

  作业紧扣课堂教学,在师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推荐阅读他人的评论文章,用课上学到的方法,学习正确评价他人的结论。这样能帮助学生在课后更深地把握课文主旨,从而使学生明白,一篇文章的理解,可以是不断深入的,这个过程并非一节课所能达到的。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迁移阅读,借助网络可阅读大量的写同类事物的文章,而比较阅读可以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课上学到方法,为的是到课外进行更大量的阅读。这样的作业设计,大大扩大了学生的阅读面与视野,是大大有益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15

  【教材分析】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之“我的语文生活”要求最终实现的学习目标是:一是养成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二是尝试拟写广告词、对联,通过小组评比,创建分享园地等文学活动提升语文综合能力。

  【学情分析】

  经过一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初步了解到语文学习的范围不仅仅包括课堂,还包括大千世界的方方面面,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招牌、广告语和对联等事物非常熟悉,但是如何鉴赏、评价却是困难的。同时,学生的关注热情也在繁重的学习生活中被压制。

  【教学目标】

  1.搜集并了解各种各样招牌的含义。

  2.发现招牌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热情,养成规范用字的良好习惯。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招牌中的不规范用字现象,激发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热情,养成规范用字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解读名字,走近招牌文化

  提出问题:(出示“千仞冈”羽绒服店的招牌)猜猜看,这样起名是什么用意呢?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对名称含义的'思考,以趣味引入,让学生认识到招牌和姓名一样不仅仅只是一个称呼,其中蕴含着不同的独特含义。

  活动二:交流收获,解读招牌文化

  提出问题:各小组已经收集到了相当丰富的关于招牌的信息,小组代表依次展示。

  1.首先指出招牌中的错别字现象,组员可以补充。

  2.呈现本组对招牌的分类情况,概括招牌取名的规律。

  【设计意图】1.全班参与,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的欲望,让讨论聚焦到招牌的语言文字和表达含义上面。

  活动三:回归生活,延伸招牌文化

  提出问题:若干年后,你长大了。假如你成了一名创业者,你准备开一家什么样的店铺?

  1.请你为自己的店铺设计一块有创意的招牌。

  2.通过招牌“拍卖”活动,学生展示、解读自己创作的招牌。

  【设计意图】换位思考体验为店铺起名的过程,从而了解到招牌的命名,不管运用哪种方式,目的只有一个:吸引大家眼球,招揽四方宾客。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语文七年级上册的教学设计12-29

七年级语文《狼》教学设计06-25

七年级语文教学设计06-26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06-27

语文七年级下册的教学设计12-27

语文的教学设计11-10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学设计05-05

语文影子教学设计06-14

语文教学设计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