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方案

时间:2022-03-08 09:04:39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六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那要怎么制定科学的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范文汇编六篇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材分析:

  本课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儿童在田野间发现春天已经到来的种种景象,抒发了作者发现春天来了的喜悦之情,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会组词。

  2、学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3、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4、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

  1、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要求用钢笔字写的正确、工整。

  2、有感情的朗读儿歌,引导学生理解课题的含义。

  3、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意识,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

  教学准备:录音机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1、学习儿歌,理解课题的含义,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

  2、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音乐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你听出这是什么歌了吗?(生回答《春天在那里》)

  2、请你想一想,除了歌中唱到的,你还知道春天在哪里?(生自由回答)

  3、同学们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在郊外、校园、上学路上我们都找到了春天,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小作者在哪找到了春天。(生齐读课题)

  二、学习儿歌,有感情的朗读

  1、自由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仔细读一读。(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儿歌。

  3、出示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字,组词)

  4、默读课文,找一找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学生读。在书上做出标记)

  5、谁来说一说有疑问的地方,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交流:词语、不明白的句子。生提出田野里有什么秘密引导学生说出嫩草吐绿,春天的`脚步进了理解梦已经被染绿的含义)

  6、你想像一下,田野里还会藏着有关春天的什么秘密?(学生根据经验说一说,蛇冬眠结束了,树发芽了)

  7、小作者发现这些秘密时,心里会怎样想?(指名读14节,读出喜悦的感情)

  8、他会以怎样的心情把这个秘密告诉妈妈、老师呢?(指名读5、6小节)

  9、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优美的乐曲,请你伴着音乐,把这首儿歌读给你的好朋友听一听?(可以读给同位、好朋友听)

  三、学写生字

  1、出示残、融、嘱、散,讨论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生说,老师用红笔标注)

  2、(学生组词)

  3、生书写,教师巡视。

  四、课外延伸

  回家收集资料,寻找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五、作业

  1、背诵儿歌。

  2、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诗歌、短文.

  六、板书设计:

  梦已经被染绿

  残、融、嘱、散

  七、课后记:

  第二课时

  学习内容:

  1、检查儿歌的背诵

  2、交流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检查儿歌

  1、背诵儿歌(齐背、指名背)

  2、小组内检查生字(学生运用生字卡片读字,组词)

  二、《春天的脚步》展示会

  1、上节课布置找资料,下面谁来说一说你都找了哪些描写春天的词语?(学生说,老师板书,然后进行补充,完成语文天地4,对于容易理解的词语,让学生明白意思,并且试着说句话。)

  2、除了描写春天的词语外,有很多古诗也描写了春天的景色,比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谁还能背一些你知道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学生背,老师给予评价、鼓励)

  3、这些同学真了不起,积累了那么多的诗句,真棒!书上为大家推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让我们来听一听雨点在唱什么歌?(生自由读短文)

  4、你都知道雨点在唱什么歌?谁听懂了它的歌,他都做了些什么?

  5、多么有趣的文章,写出了生机勃勃的春天,你都找了那些文章给大家读一读,好吗?(学生介绍,老师评价)

  三、课外延伸

  同学们收集了这么多的好词、好句、好篇,收获可真不少!回家后请你们把这些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下来,好吗?

  四、课后记: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习理解生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习作者按顺序叙述事情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理解能力。

  2、训练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语感。

  (三)德育渗透点

  教育学生珍惜母子之情,学习鲁本从小事做起,关爱长辈的美好品质。

  (四)美育渗透点

  感受鲁本那种善良、懂事、天真纯洁的美好心灵。

  二、学法引导

  (一)教师教法

  以读代讲。

  (二)学生学法

  自读、自悟,读中体会,读中理解,谈中表达。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

  (二)难点

  体会鲁本对母亲的关爱。

  (三)疑点

  鲁本的秘密是什么?

  (四)解决办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握主要内容及表达的.情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一)教师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图片把学生带到当时的情况中去体会。

  (二)学生活动设计

  1、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

  五、教学步骤

  (一)揭题

  师板书:鲁本的秘密。

  看了课题,你想提什么问题?

  过渡:是啊,老师也想知道,鲁本到底有什么秘密?

  (二)整体感知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鲁本作了很大很多的努力,偷偷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

  2、讨论交流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把鲁本的秘密揭开的?鲁本为了给母亲买胸针,用了多长时间,作了多少努力?

  2、全班交流:

  (事情发展顺序:捡麻袋卖钱每个5美分,攒足5美元,整整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为了捡麻袋,用尽了自己可以用的所有时间,跑了很远的路,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

  3、指导感情朗读:

  你们读了这个动人的故事,有什么感受呢?哪部分内容最让你感动?请把它读出来。

  师生展开朗读比赛。

  相机出示课文插图,解决文中生词。

  4、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母亲节、爸爸、妈妈的生日都在哪一天?你都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

  (四)总结扩展

  我们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在写作上有哪些收获?

  1、按顺序写事情。

  2、抓住细节,带着感情去写,感动读者。

  (五)布置作业

  写一件你曾经最受感动的事,注意写出真实的情感。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1.知道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2.知道物品价格的表示形式。

  3.培养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4.通过购物活动,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知道爱惜人民币。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0页。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钱袋(内装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学习用具、玩具等。

  教学设计

  设境激趣

  聪聪、明明,他们俩今天也来了,他们有一些问题想问问大家。

  1.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2.按质地分为哪两类?

  1元=( )角 1角=( )分

  一张2角可以换( )个1角……

  教师给予鼓励。

  [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

  情景对话

  (出示课件)聪聪、明明,你拿那么多的硬币干吗去啊?

  明明:我去买空尺子,我拿了12个一角。

  聪聪:拿那么多,要是丢一个,怎么办啊?

  明明:那怎么办?小朋友们,你们能帮我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之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过渡进入新课

  1.师:我们该怎样帮明明呢?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可以去换钱。

  师:那该怎样换呢?

  生讨论

  生A:可以换两张5角,一张两角

  生B:还是多。可以用10个一角换1张1元,2个1角换1张2角。

  明明:哦!原来12角=1元2角,谢谢你们!

  [通过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互相交流,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体现了数学的简洁美,并体现了实用性。]

  2.我们帮明明解决了问题,聪聪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帮忙。(出示课件)

  3元8角=( )角

  26角=( )元( )角……

  师:你是怎么想的?

  3.换钱游戏:小组四人利用学具互换。

  [通过实践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

  4.师:现在,明明拿着换好的钱走进了“大张量贩”。

  (课件出示)尺子:1.20元

  明明:这1.20元是多少呢?

  师:明明又遇到什么困难了?谁来帮帮他?

  学生讨论

  生:1.20元就是1元2角

  师:对了,我们看1.20元中有一个小圆点,圆点的左边表示元,右边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所以1.20元就是1元2角,这就是物品价格的表示方法。

  师:看其它文具的价格,把对应的用线连起来。

  (课件出示)

  本子 0.50元 8角

  墨水 3.00元 1元2角

  书包 35.90元 9角

  尺子 1.20元 5角

  橡皮 0.90元 3元

  铅笔 0.80元 35元9角

  5.师:你们看,聪聪也来了。

  (课件录音)聪聪:“听说有一些小朋友上不起学,我就拿着我的零花钱也来买一些文具,送给他们。”买一枝铅笔和一本本子用多少钱?一把尺子和一块橡皮呢?小朋友,你们会算吗?

  师:谁来计算一下?

  生:8角+5角=13角=1元3角

  1元2角+9角=21角=2元1角

  师:谁来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师:为什么把20角换成2元?答案(略)

  (课件录音)聪聪:我用10元去买墨水,该怎样呢?

  生:10-3=7元

  6.小结:以学生为主,教师给予补充

  7.出示课题──简单的计算

  实践活动

  (课件)小朋友们,你们想用手中的钱去买一些礼物,一起送给远方的小朋友吗?

  选四名售货员,开始自由下位买。

  [让学生从已知和生活经验出发,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学生之间团结合作的精神。]

  小结

  (课件)小朋友们,今天我跟你们学会了很多知识,你们可真棒!小朋友们再见!

  生:聪聪,明明再见!

  教学设计说明

  简单的计算这节课是认识人民币这部分的第二课时,教材在认识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它们的十进制关系的基础上,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教学资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本节课教学力图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针对一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课件,声像并茂呈现给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故事,以故事激趣导入,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使学习成为他们迫切的需要。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整个教学过程力求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通过:摆、看、拿、想、说、换、比等形式,以及小组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引导学生独立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让他们在活动中、游戏中,轻松、愉快地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乐学、会学、创造性学的境界。

  三、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活中找数学,在活动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并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在培养学生自理能力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专家评析

  这节课的主要目标是在学生知道了人民币间的`换算的基础上,会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了解商品价格的表示形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在教学中,本课通过创设情境,帮聪聪、明明换钱购物活动,把整节课编成了一个故事,把知识穿成了串,溶于故事中,从而引导学生在数学故事中学习身边的数学和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出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也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一、注重趣味性

  根据儿童争强好胜,乐于助人的特点,教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使儿童喜爱的人物在屏幕上亮相,做到绘形绘声,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突出实践性

  整个教学过程,贯穿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条主线,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都是为了给学生创造机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去。

  三、培养自主性

  教师力争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方法,找答案,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学习目标

  1.认识聪、活等11个生字,会写更、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课,并能复述这个童话。

  3.感受文中美的因素,培养环保意识,使学生愿意参加植树活动或树木认养活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猜谜语:脑袋圆圆、眼睛圆圆,满身绒毛,尾巴像伞。

  2.板书课题,指导读题:松sōng

  是平舌,鼠shǔ是翘舌。

  3.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想知道什么呢?

  二、熟读课文,初步感知

  1.听老师读。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教师巡视,相机指导。

  3.朗读反馈指导。

  三、自读感悟

  (一)练读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二)汇报交流。

  1.指名读第一段。说说读这段时是什么心情,怀着这种心情朗读课文。

  2.谁喜欢第二段?指名读。注意读出思考的语气。

  3.谁喜欢第三自然段?说说读第三自然段时是什么心情。用担心的语气朗读课文。(生试读师指导师范读生练习指名读齐读)

  4.指名读第四、五、六自然段。指导学生观察插图想象,并读出喜悦的'语气。

  5.其实每一段都很美,课文缺了哪一段都不是一篇完整的文章。让我们捧起书,从头到尾有感情地读一遍。

  四、实践活动──画未来

  1.学了这篇文章,你喜欢小松鼠吗?为什么?

  2.小松树埋下的松果已经长出了一棵棵挺拔的小树,请大家用画笔让小松树章得更加高大吧。

  第二课时

  一、认字

  (一)初步感知。

  1.出示生字词:

  聪明

  活泼

  突然

  眨眼睛

  如果

  主意

  总有一天

  以后

  2.自由认读,不会的看拼音,也可问同学。

  3.同桌之间检查。

  (二)巩固练习。

  1.给带点字交个朋友,组成新的词语

  2.认读生字练习:全体同学把卡片摆放好,老师或学生读生字,全体同学赶快从卡片中找到生字并举起来。

  3.游戏:

  (1)编、猜字谜。

  (2)智慧博士送信:先将字(词)卡发给部分学生,老师语言描述,拿到该卡的学生把字卡送给老师)

  二、写字

  (一)示范引导。

  1.出示6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

  3.讲解要点。

  心字底的写法:不要把卧钩写成竖弯钩;意中的心字要比总中的心字更扁一些。

  更字的关键一笔是竖撇,一定要先竖后撇,而且要从竖中线起笔,穿过日字开始拐弯。

  以字的第二笔点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后字中出现了两个撇:平撇和竖撇,平撇要写平,竖撇要先竖后撇。

  (二)学生临写,教师巡视。

  1.要求学生临一遍、对照一下,找到不好的地方,再观察前边的范字,看准后再临写。

  2.教师巡视,发现姿势、书写等问题及时纠正。

教学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召集、骆驼、得意、禁不住、恰好”等词语;正确理解“密密麻麻、连绵不断、若隐若现、恍然大悟”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小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的称赞。

  3.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想别人没想到的”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师父(画师)的话,来体会小徒弟画的巧妙之处。

  【教学难点】

  理解画师最后说的那段话。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想别人没想到的”例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考考大家,同学们敢挑战吗?谁来说说,全世界通用的话是什么话?妈妈最讨厌什么蛋?(电话、人话、妈妈 鸭蛋、捣蛋、笨蛋、坏蛋 )

  师:大家说的都有道理,也都是自己的想法,老师引入这一问题,是想告诉大家:有时候思考问题,不妨换一个角度,想别人没想到的。(板书课题,齐读)

  【教学反思】这样一种富于情趣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兴趣,活跃了思维,更是契合了本单元的主题——多动脑、思考问题,让学生能在一种正确的导向下进入到对本课的学习中。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听课文录音,概括文意:

  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自由答)

  课文主要写了一位画师想考查(),看谁能在同样大的纸上画出( )。最后( )的画得到了画师( )。

  【教学反思】在这里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概括内容,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课文内容有个了解。从课堂上学生的回答来看,这个对他们并不难,只是后来在老师的评课中得知,其实此处可以不用填空形式概括内容,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根据概括内容的方法,自己来概括,或者给学生提供一些词语,让学生选择部分词语来概括。

  概括课文内容是高年级学生的一个重要能力,从三年级下学期我们也需要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在此向学生慢慢渗透概括的方法。

  三、品读课文,感悟妙处

  1、默读课文,找出三个徒弟的画的不同表现意图,并圈出重点词语进行说明。

  2、交流阅读感受,重点感知三位徒弟的画面。

  (1)大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指名读(板书:密密麻麻 画满)

  猜想:大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

  (2)二徒弟画了什么?他想怎样表现骆驼的多?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板书:许许多多 果然)

  猜想:二徒弟可能画了多少只骆驼?

  (3)三徒弟怎么画的?画了几只骆驼?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板书:两只)

  指名读后问:小徒弟画的多吗?从哪里看出很少?(几条、一只、另一只)

  【教学反思】此处是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的,合作中为学生提供了表格,让学生在合作完成表格中明确三位徒弟各自是怎样画骆驼的,并能通过圈画关键词,体悟情感,进而读出骆驼的多。

  3.看了这三幅画,你觉得谁画的骆驼最多,那师傅又最欣赏哪位徒弟的画呢,你从哪里知道的,请把它找出来。

  4.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明明是大徒弟、二徒弟画的.多吗?师傅又是怎样解释的呢?

  你们看这幅画,画上虽然只有两只骆驼,但它们在连绵起伏(fú)的群山里走着,若(ruò)隐若现,谁也说不清会从山谷里走出多少只骆驼,这不恰(qià)好表明有数不尽的骆驼吗?

  5、引入师傅的话,你明白了,两位徒弟明白了吗?你从哪个词看出,恍然大悟的意思是?

  6.总结:小徒弟的画,用有限的两只骆驼代替了无限的可能,给人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而大徒弟和二徒弟,他们画骆驼受到了纸张的限制,数量有限。

  板书:创新,奇特(以少代多)

  7.假如你也是其中的一员,你能否比小徒弟画得更妙?

  【教学反思】在此给学生提供了想象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课堂反应来看,还是有部分学生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想法的,但是一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行的。这也让我觉得平时我们在学习中,应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训练,为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供各种可能的学习资料和资源。

  四、拓展延伸,发散思维

  1.联系我们学过的课文,有没有想别人没有想到的这样的课文。

  2.说说你有没有想到过别人没想到的事。

  3.拓展古代故事

  以诗作画的故事:

  宋太祖——踏花归来马蹄香

  4.总结:通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生自由答)

  只要肯动脑筋,大胆创新,就会有很多新发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六、板书设计

  想别人没想到的事

  大徒弟 密密麻麻

  考画多 二徒弟 许许多多 创新精神

  小徒弟 一只……另一只 以少代多

  【教学反思】此处意在让学生能从课堂拓展到生活,从课堂走到课外,但是课堂上发现学生在此能说的话是不多的,一与他们自身的经历有关,二与孩子的课外阅读少有关,所以平时我们应丰富孩子们这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设计方案 篇6

  【基础知识点】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

  2. 理解诗人真挚炽热的感情和诗的主题;

  3. 学习比兴和夸张的手法,语文教案-回延安。

  【教学重点】 体味渗透于诗句中的作者的真挚的感情

  【教学难点】 擅用比兴和夸张是信天游的一个特点,“比兴”的学习是本诗的难点。

  【拓展环节】 新诗创作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环节〗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由现代诗人吸收民歌营养而创作的.一篇优秀作品。

  〖整体感知〗

  1. 教师示范朗读,指导学生对诗作进行整体感知。

  2. 感知问题:这首诗有什么特点,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一下。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学习环节〗

  1. 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的一种形式,它的曲调纯朴、高亢、悠长,节奏自由,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回延安》。歌词通常为两句一段,长度由一段至几十段不等,每段压一韵。每句字数不定,但基本上以七字句为主。句中多用叠音字,修辞上多用比兴、夸张等手法。

  2. 朗读训练

  (指导学生读出的亲切、热烈、真挚情感)

  3. 讨论学习

  朗读这首诗,说说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看看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本诗的感情线索,是作者对延安母亲的眷恋之情。

  4. 难点全解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比兴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判断 :树梢树枝树根根, 东山的糜子西山的谷

【教学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方案11-30

优秀教学设计方案02-25

教学设计方案范文04-18

教学设计方案模板07-25

物理教学设计方案08-01

教学设计方案八篇06-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06-14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四篇06-15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三篇06-13

精选教学设计方案4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