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03 09:58:48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

  《赤壁赋》教学设计

  张慧

  【设计说明】

  本单元学习的是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这类文章借对山水风物的描绘,往往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本文是苏轼的代表作,在语言和思想情感上都是上上之作。对这类作品的解读往往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我的设计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体会为主,让学生了解本文诞生的背景,了解苏轼这位"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人物;重在启发、引导,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蕴含在文字里的感情,从喜欢这篇文章开始,喜欢苏轼。思考苦难、坎坷给生命带来的价值;思考当有一天世界以痛吻我时,我该以何相报。

  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很注重学生自主的学习,合作的探究,独立的表现,课后的延伸,我想把一颗种子埋进学生的心里,可能现在看不见他们的不同,但也许在他们成长的路上,这颗种子就会生出根,发出芽,甚至长出一棵参天的大树。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文体知识,督促学生读懂本文的字词句含义,并自主对内容进行梳理。

  2、启发、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体会并表现本文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意蕴。

  3、让学生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了解苏轼的人生经历和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达观态度,从而对自己的成长有所启示。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诵读合作探究延伸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根据你课前的学习和阅读,说说这三个词之间的关系:黄州赤壁苏轼

  由于"乌台诗案"苏轼才与黄州结下了不解之缘,谁能根据我们自学方案中的资料,点出这个案子的关键。

  冤案,文字狱

  余秋雨说:"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

  于是,在苏轼来到黄州的第三年,当他再一次泛舟于赤壁之下的时候,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太过平静,他却突然之间把自己化作了千古绝唱。

  二、逐段品读文章,梳理情感变化,理解作者思想,并用声音传达自己的理解。

  1、学习读第一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说说第一段写了哪些画面和人物活动?

  明确:画面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活动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面对此情此景,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从容、洒脱、自由、高雅......

  作者也写了他置身此境的感受,那就是——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诵读实践:

  请试着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我们对文本的感受。

  提示:注意重音、节奏,读出意境。

  点评:随堂

  2、学习第二段展示自学成果

  梳理内容:

  "饮酒乐甚"是对第一段的概括,那第二段作者的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了?

  明确:由乐到悲。

  什么触发了作者情感的变化?

  诵读实践:

  请试着读出这种感情上变化。

  提示: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点评:随堂

  3、展示自学成果,学习第三段

  梳理内容:

  解释"愀"的含义。

  容色改变。

  苏子容色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扣舷而歌——正襟危坐。

  "客"的这段话联想到了历史人物曹孟德,主要想到他的哪些事迹?

  文治、武功

  与赤壁相关的失意和得意的经历

  这个联想的目的是什么?

  和现实的自己形成对比

  合作探究:

  对比曹孟德的一生,"客"对自身的生存状态可以用一个悲字来概括,这个悲有几层含义?

  曹操"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可谓既有"武功"又有"文治","固一世之雄"。这样一个功业卓著、名垂千古的英雄,又能怎样呢?"而今安在哉",早已消失在了历史的滚滚烟尘之中。而作为"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自己,只不过是一个等闲之辈、戴"罪"之臣,功业全无,理想旁落,这样的人生又有何意义呢?

  生命短暂、平凡、渺小而宇宙江月无穷,岂不悲乎?

  愿望与现实相左之悲。试图"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却"不可乎骤得"。愿望与现实之间存在矛盾,只能"托遗响于悲风"了。

  这样的悲,用李泽厚先生的话说,就是一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

  诵读实践::我们怎样才能读出英雄与凡人的对比?我们的人生也是短短的几十年,平凡而渺小,能读出共鸣吗?

  提示:注意内容和情感的关系:铺垫——转折——悲凉、深沉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

  4、学习第四段

  梳理内容:苏子也觉得宇宙的无穷值得羡慕吗?他的观点你理解吗?

  而又何羡乎?

  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结果也不同。

  水与月自变化的角度来看,不能有一刻的永恒,这一刻的水已经不是上一刻的水了,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月自然也不是上一刻的月了。

  如果从不变的角度来看,则物无尽,我也无荆

  永远流逝,永不消失,盈虚有变,皓月长明。我如何无尽?

  我价值的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跳出个人小我的局限,人类的大我是生生不息,与万物同在的。

  请问同学们,苏轼是以何种方式、何种路径感悟宇宙人生,化解郁结,超越人生困厄?

  此时的苏子已处在不辨水天,无尽空明之中,全然不受时空局限。人们常说,心有郁结,必须要找到一个散郁化结的出口与通道,亦即要有一个合适的路径,方能走出心灵的.阴霾。一般而言,这样的路径有两种,一种是"外释",通过融合于外物以转移注意力,消除怨悱;另一种是"内释",通过内在的心灵审视、通变,在自我观照中达到超越"旧我"走向"新我"的圆通之境。

  "而又何羡乎?"一句该怎样来读,轻而易举又重若千钧。这一段话里还有怎样的胸怀?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龋,共适清风明月。不祈祸福、忘怀荣辱、超脱死生、旷达自适,与清风明月融为一体,实现了人生的圆融。最难得的是此刻的苏子被记录了下来,成为后世莫大的一笔财富。清代古文家方苞曾经这样评价《赤壁赋》:"所见无绝殊者,而文境邈不可攀,良由身闲地旷,胸无杂物,触处流露,斟酌饱满,不知其所以然而然。岂惟他人不能模仿,即使子瞻更为之,亦不能如此适调而畅遂也。"

  诵读实践:谁能为我们读一读苏轼实现了人生超越后坦荡的襟怀。

  提示: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5、学习第五段

  客喜而笑,宾主尽欢,洗盏更酌,相与枕藉,东方既白。

  三、学习总结

  时间:月出——东方既白

  情感变化:乐——悲——喜

  诵读心得:注意重音、节奏。注意停顿、声调变化。

  诵读与理解是相互促进的,诵读别人的文字,往往也能得到内心的共鸣。诵读是一种有声的成长。

  四、课外阅读

  我给大家找到了几篇跟苏子相关的文章,"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希望我们能将对苏轼的品读延伸下去,延伸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五、合作探究

  1、本文由"乐"而起,极"乐"而收,两次乐的内涵是否相同?

  2、你在本文中能读出"乌台诗案"与被贬黄州之事对苏轼的影响吗?

  3、有人说苏轼去的地方叫赤鼻矶,跟赤壁远着呢,他犯了常识性错误,你认为呢?

  4、"客"是真有其人吗?他在文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苏子与客本质的不同在哪里?

  5、理解苏轼的胸怀对你有影响吗?老师提供的相关文本,你会选读哪一个?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分析】

  1、单元分析:

  本单元为戏剧单元,《窦娥冤》为第一课,所以教师应在第一课时简介戏剧常识:1戏剧的定义。2剧本构成。3戏剧冲突的重要性。

  2、教材分析:《窦娥冤》属于元杂剧,有其不同于一般戏剧的特点,故也应在进入文本之前简介元杂剧的特点:本、折、宫调等。

  3、文本分析:

  ⑴ 《窦娥冤》是中国古代戏剧中著名的悲剧,有着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故教学重点之一应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本剧的悲剧性及其悲剧效果的'形成,力求通过本剧的学习,使学生对悲剧作品有初步的鉴赏常识和能力。

  ⑵ 《窦娥冤》塑造了窦娥这一光彩的人物形象,作为剧本解读,分析她的性格应为本文学习的又一重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步骤】

  1、由回顾初中所学戏剧导入。

  2、简介戏剧、元杂剧常识,简介关汉卿及“元曲四大家”。

  3、学生(教师)复述情节,概括大意。

  板书情节:

  楔子(序幕):交待背景,写出窦娥的悲苦身世。

  第一折(开端):赛卢医为躲债欲杀蔡婆,蔡婆为谢恩引狼入室。

  第二折(发展):张驴儿为逼婚误杀亲父,窦娥在公堂屈打成招。

  第三折(高潮):赴法场窦娥指斥天地,明冤屈发下三桩誓愿。

  4、突破两个教学重点:

  教师关键两问

  ⑴窦娥身上哪一点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结合文本回答。

  例:反抗性、刚强、善良、孝顺等。重点引导体会其反抗性,师生可共同划出本剧的矛盾冲突示意图,看清窦娥这一弱女子对抗的对象──地痞流氓和昏官,体会窦娥在冲突中没有丝毫犹豫、退缩和畏惧。尤其是临死前发下的三桩誓愿,更让我们类比想到了另一人物:桑迪亚歌。窦娥就像这位老人一样,她可以被消灭,但恶势力却不能将她打败。(这一解读较成功,学生对窦娥形象的光彩开始有所领悟)

  ⑵ 《窦娥冤》这出悲剧位列世界十大悲剧之中,你认为哪些因素造就了本剧的悲剧效果?

  问题分解为:

  ①什么是悲剧?

  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②本剧中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紧扣“美的、有价值的”这一核心,学生联系窦娥这一人物的光彩就较易理解了。

  附加提示:窦娥这一人物的不幸身世,更加重了人物的悲剧性。

  5、拓展阅读、对比研讨:

  对照程砚秋改编的京剧《六月雪》的剧情,进一步体会《窦娥冤》的悲剧效果的来源。

  6、求异思维,培养质疑精神。

  你敢挑《窦娥冤》的错吗?你认为《窦娥冤》中又没有缺憾之处?

  例:第二折中桃杌审案太过仓促,既不合人物性格,有不合于常理。

  7、作业:

  ⑴积累重点词语

  ⑵背诵《滚绣球》曲词。

  推荐观赏:电影《黑暗中的舞者》(一部简约而又震撼人心的悲剧)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知识目标:学会整体感知课文,领会文章主旨的阅读方式;

  2、能力目标: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可贵,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我很重要”的内涵;

  2.学会“感知与领会”的阅读方式。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从而珍爱自己,热爱生活,树立生活的信心和责任意识。

  教法设计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在教学中灵活地采用恰当的教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潜在的智能,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真正做到“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我主要运用了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和情感体验法。同时,还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形象、生动的将学生引入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心声,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的教育。

  学法指导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自主探究,本节课确定的学法指导为自主学习法和合作学习法。学生独立阅读,获取文本信息,领会作者写作意图。走出文本后通过合作学习法充分发挥小组协作的能力,激励诱导学生讨论、探究、答疑,共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导入

  我是一颗星,璀璨的星空不会因我而黯淡,所以,我不重要;我是一滴水,浩瀚的海洋不会因我而干涸,所以,我不重要;我是平凡的人,忙碌的人群不会因我的懈怠而失去活力,所以,我不重要。但是,璀璨的星空离不开一颗颗星的装扮;浩瀚的海洋离不开一滴滴水的汇聚;人类社会的文明离不开一个个人的勤劳创造。虽然我很普通,很渺小,但我是重要的,我是不可或缺的。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毕淑敏的心灵呐喊:《我很重要》。

  二、走近作者

  通过对作者的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到作者对自我的关注和爱护的意识。

  国家一级作家、内科主治医师、北师大文学硕士、北师大心理学博士及注册心理咨询师。 1952年生于新疆。半岁随母进京。16岁赴西藏阿里,11年军医生涯。1980年转业回京。从医20年后开始职业写作生涯。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30余次。代表作众多,《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但无一例外都是关于生命、死亡,近年逐渐关注心理学。

  三、整体感知

  (一)默读全文,理清思路,找出作者观点。

  思路:开篇提出“我不重要”——分析“我很重要”——肯定“我很重要”。(明确:作者从“我不重要”说,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

  观点:只要我们在时刻努力着,为光明在奋斗着,我们就是无比重要地生活着。

  (二)找出依据,为什么“我很重要”。

  1.“我”是由无数星辰日月草木山川的精华汇聚而成的万物之灵。

  2.“我”是人类历史当中不可取代的“精致一环”。

  3.“我”是机遇的产物。

  4.“我”是父母浓浓慈爱与希望承载。

  5.“我”是相濡以沫的夫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

  6.“我”是替子女遮风挡雨的大伞。

  7.“我”是朋友肝胆相照的知己。

  8.“我”是自己事业的主宰。

  (三)归纳小结: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啊!作为每一个个体的我,不是被世界冷落或遗忘的小草,如果我是一滴水,我能滋润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缕阳光,我能照亮一方黑暗;我就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所以,好好活着,我很重要。

  四、合作探究

  作者从担心别人的批判到响亮地向世界宣布“我很重要”,作者的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1.对自己小声说——不习惯(但是我说了)

  2.声音放大一点说——激动(我这样说了)

  3.大声对世界宣布——勇敢(我终于说了)

  4.昂头响亮地宣布——骄傲(我坦然说了)

  五、拓展延伸

  (一)我真的重要吗?

  20xx年2月28日,早春的成都异常寒冷。大约下午4点,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一名大四男生因为英语四级未过,从5楼跳下,结束了让他魂牵梦绕4年的大学生活。

  思考:读完以上的文字,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如果天堂的儿子读了母亲的这封信,他会对母亲说点什么呢?

  明确: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为自己,也为别人,生命除了生活以外,还有责任的承载与爱的接受和付出,所以“我很重要”。

  (二)我很重要

  1、有些人在困难与挫折面前选择放弃自己的生命,那么还有一些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在困难与挫折面前是怎样选择的呢?

  2、播放《千手观音》的视频。

  播放视频后教师总结说: 21位舞者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她们平均年龄17岁,最小的只有13岁,身为聋哑人,她们优雅曼妙的舞姿强烈震撼了观众的心灵,她们对生命的热爱诠释了“我很重要”的内涵。与以上特殊人群比较,我们是身体健康的人,心理健全的人,我们也同样热爱生活,他们尚且能认识自己的重要性,我们呢?我们能否认识到自己的重要呢?

  思考:1、你觉得自己重要吗?为什么?作为中职生,我们怎样做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更精彩呢?

  听了同学们的发言,我的精神都振奋了,我也要大声的说出“我很重要”,我是年迈父母牵挂的女儿;我是孩子稚嫩肩膀的依靠;我是丈夫相濡以沫的妻子;我是和谐幸福家庭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工作中,我兢兢业业,尽职尽责,用爱温暖我的学生。我们都很平凡,但我们都很重要,让我们一起对着生命大声宣誓吧:【我很重要,我是父母的希望;我很重要,我是亲情的纽带;我很重要,我是自己命运的主宰。我有目标、有前途!我要奋斗!我要拼搏!我要创造自己辉煌的人生! 宣誓人:】

  【教学总结】

  《我很重要》一文,该文新颖独特的立意、层层推进的思路结构、欲扬先抑的笔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深深地吸引了我。

  我将本课教学重点定为:1、领悟作品独特的立意。2、学习和体味欲扬先抑的笔法、情感强烈的对比和新鲜生动的修辞手法。将本课教学难点定为:品味充满哲理和情愫的语句。

  教学中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研读:设计了“导读-速读-品读-研读-拓展-体悟-练习”这样的教学流程,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领悟作者的观点:“我很重要”,领悟毕淑敏作为一名作家的睿智心和作为医生的关怀心——她教诲我们热爱生命,热爱自己,关注每一个“我”的意义与价值。“我”是泛指,既是自我,也是他人,是每一个个体的人。由浅入深的引导使学生自然地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我很重要≠我很伟大,我很重要≠我最重要,“我很重要”是以对生命的珍视、对他人的关爱为出发点的,而 “我最重要”则完全是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出发点,这些人只关心自己,只注重自己的利害得失,而从不关心别人。我们应时刻努力,不懈奋斗,让有限的生命绽放出夺目的光彩。学生在加深对文本的理解的同时,也自然地得到了情感的陶冶、价值观的提升。

  不足的是:在带领学生研读课文、质疑探究的过程中还急躁了些,有的环节给予学生的思考时间还不够充分。今后的教学中,要进一步厚实自己的教学功底,培养自己的教学机智,争取更好的教学效果。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4

  一、教材特点和重点分析:

  《说“木叶”》这篇课文是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册第四单元第三课,本单元所选都是文化随笔,在写法上,它们往往旁征博引,这个单元的学习导言就提到:“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

  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内容比较单纯集中,围绕古诗中的意象“木叶”深入到“木”的艺术特征谈诗歌的精微之处的表达效果,本文看似繁琐,其实内容并不多,在结构疏理上可简单化。为何用“木”不用“树”是全文的关键,这是重点。本文的教学重点之二就是淡化教材,引入课外同类文学现象,让学生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真正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鉴赏的能力,只把教材作为一个例子。本课教材淡化的处理体现为课外的内容将要占到课时的三分之一多。

  二、学生情况的分析:

  学生的古典诗歌的积累不多,诗歌的鉴赏能力也不高。课文中的具体诗句学生不容易完全掌握,但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筛选出文中主要的信息,并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及“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课外延伸的诗歌意象的分析,需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考虑,任务不能太多。可以每一大组分析一首,先让学生独自分析,然后四人学习小组交流形成书面的文字表达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学会举一反三。

  三、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由“木叶”所阐释的诗歌语言暗示性的理论。

  2、理解诗歌意象在诗歌表达中的重要作用。

  3、能够初步学会古典诗歌意象鉴赏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树叶”和“木叶”、“落叶”和“落木”的不同意味。

  五、教学难点:

  1、课外延伸,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从而了解意象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的重要作用。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课前预习:

  1、掌握重点字词;把文中涉及的诗歌名句摘抄到积累本上,并理解主要诗句的意义。

  2、结合课后练习一预习课文。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一)诗歌导入,提出疑问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是被称为“古今七律第一”的杜甫的名诗,可是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句我有疑问,“落木”是不是漫天的木头从天而降呢?今天我们就从著名学者林庚的《说“木叶”》中寻寻答案。(板书题目)

  (二)分析课文,理解观点

  1、在概念上说,“木叶”是意思?

  明确:从概念上说,“木”与“树”的意思几乎相同。那么为什么在古典诗歌中,出现单独的“树”但为何单单几乎没有“树叶”一词呢?因为只要是“树叶”在古典诗歌中都简化为“叶”。(这三个小问题是一个承接一个的,文中的'信息非常的明显)

  2、“木叶”不简化为“叶”,这就说明了“木”和“树”在艺术形象领域是不同的。古代诗人们如此钟情于“木”,那么“木”肯定在表达情感和营造意境方面有独特的魅力。我们先来了解“树叶”和“木叶”有怎样的不同?

  明确:“树叶”:因为“树”与“叶”的形象之间十分一致,树是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叶子的。因此,“树叶”可简化为“叶”。

  “木叶”:“木”具有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的影子,常使人想起树干,很少想起叶子。“叶”常常被排斥在“木”的形象之外,所以“木”就含有落叶的因素。

  (请学生体会“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进一步形象化理解“木”与“树”的不同。)

  3、既然“木叶”含有落叶的因素,那么“落叶”与“木叶”的意味是一样的吗?(答案明显是否定的)那么,“落叶”与“木叶”有什么不同呢?

  明确:以曹植《美女篇》为例,“落叶”是春天和夏天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即便是“黄叶“也是在蒙蒙的阴雨中湿润的落叶。而“木叶”则是有落叶微黄的颜色但又必须是干燥的。

  4、“木叶”和“落木”有怎样的不同呢?

  明确:“落叶”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虽然“木叶”也有疏朗的意味。

  5、所以,现在我们就能解开刚上课时提到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的疑惑了。那么我们现在来小结一下“木”的艺术形象。

  明确:“木”是含有落叶的因素,在颜色上是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感觉很干爽的,意境空阔。

  (这是课文的主要观点的提炼,只要把握住这些基本的信息。学生就能明确“木”在艺术形象领域与“树”的截然不同的意味。进而能够明白意象的把握对诗歌的分析与鉴赏有着怎样的作用。)

  教师小结:朱光潜先生的《咬文嚼字》告诉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句式”、“繁简”和“字眼”等方面要抱着严谨的态度。树,是我们常见的客观事物,它有自己的形状,有颜色等属性,但当诗人把它写进作品就需要融入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志趣,那么树就不再是物象,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绪,经过情感提炼和艺术创造,于是选择“木”。那么今天林庚先生就告诉我们在诗歌鉴赏中要非常注意对意象的细细体会。

  (三)文章启示,纠正误区(教师提醒)

  看了这篇课文,有些同学觉得分析诗歌很容易了。只要看到“木”就认为是写疏朗的清秋,刚刚发下来的《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小整合》也对常见意象的一般寓意作了介绍。只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基本寓意,那么就可以游刃有余地鉴赏诗歌了。的确,在我国诗歌中,有些意象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和文化内蕴,但同一意象在不同的诗人或语境中所表达的情感是不同的。同学们在具体的诗歌的分析中还是要考虑具体的语境的。

  (四)课外延伸,训练能力(课后练习二结合补充材料)

  1、先请学生谈谈对梅花品质的认识。

  2、在教师的引导下,来分析王安石的《梅花》。

  指导学生抓住意象的基本特点,从“凌寒”、“暗香来”等词体会梅花的高贵品格。

  3、请学生自主分析陆游和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比较“梅”这一意象在这两首诗中的所表达出的不同品质和情感。

  (五)布置作业:课后请同学们通过查阅书籍和上网再找一些有关“梅”的诗歌,结合补充材料上的诗歌,写一篇对“梅”意象的分析和鉴赏的随笔。(这个单元学习文化随笔,可以让学生尝试)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鉴赏诗歌主题。

  2.掌握诗歌写人、抒情所采用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多角度刻画人物形象。

  2.难点:诗歌的主题。

  作品简介

  唐玄宗李隆基与贵妃杨玉环之间的爱情悲剧,因与“安史之乱”紧相联系,有着相当严肃的政治色彩,而其情事本身之离奇、曲折,又极富传奇色彩,因而倍受历代文士的关注。自唐至清,出现了不少以此为题材的文学作品,著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李商隐《马嵬》、苏轼《荔枝叹》、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洪昇《长生殿》等。自居易的《长恨歌》则是其中翘楚。

  杨玉环是蜀州司户杨玄瑛的女儿,随叔父杨玄琰入长安,及笄,嫁与玄宗第十四个儿子寿王李瑶为妃。后为李隆基看中。李欲将杨占为己有,又碍于名分,于是,让她出宫做女道士,而后再迎归宫中,掩耳盗铃。李隆基早先励精图治,晚年逐渐松弛。得杨玉环后,更是沉湎酒色,荒废朝政。杨玉环则不仅自己得宠专房,身封贵妃,“声焰震天下”,而且满门亲族也跟着沾光,堂兄杨国忠位居宰相,杨銛官鸿胪卿,杨镕官侍御史,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如《长恨歌》所说是“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

  天宝后期,朝廷内部本已矛盾重重,李隆基对杨家的偏幸,更促进了矛盾的激化。天宝十四载(755),手握重兵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打着讨伐杨氏、以清君侧的幌子,发动了叛乱,兵临长安。李隆基偕杨玉环等仓皇出奔,西行四川。至陕西马嵬驿,扈从禁军发难,求诛杨氏兄妹以谢天下。迫于情势,李隆基只得如请,“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李肇《国史补》)

  问题设计

  1.应该怎样看待始终的主人公形象?

  提示:抛开政治因素,仅仅把此诗当作一首爱情诗来看。汉皇不是一个荒淫误国的昏君,而是一个痴心的男子;杨女也不是祸国殃民的红颜,而是对爱情忠贞的痴心女。

  2.应该怎样理解《长恨歌》的主题?

  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清,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

  3.诗人是如何表现长恨的?

  提示:皇之长恨——

  (1)“黄埃散漫风萧索,云栈萦纡登剑阁。峨眉山下少人行,旌旗无光日色薄。”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景色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2)“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断肠声。”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景色愈丽,心情愈哀,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3)“天旋地转回龙驭,至此踌躇不能去。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君臣相顾尽沾衣,东望都门信马归。”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于快乐中写悲情,愈见情悲。

  (4)“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回长安后,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一景一物皆能勾起往日的回忆。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风来了,雨过了,花开了,雨落了,点点滴滴,丝丝缕缕,都是丽人的影子。桃花依旧笑春风,人面不知何处去。梨园弟子,阿监青娥,如果杨女尚在,又是如何面貌呢?

  杨女之长恨——

  (1)“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以“揽衣推枕起徘徊”三个连贯而为的动作,描摹她得悉李隆基派来使者后的震惊、激动和惶惑。

  (2)“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但令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这段描写,把杨贵妃不忘旧情,感恩报德,忠于爱情,矢志不渝的心情刻划得淋漓尽致,使这一形象平添光彩。

  教师总结: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总结诗歌主题: 《长恨歌》的主旨是什么?历来聚讼纷纭。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三种意见:

  (1)讽喻说。就是只把唐玄宗当作皇帝写。认为此诗是借李、杨之情事,讽刺李隆基贪色误国,以致引发“安史之乱”。告诫最高统治者应引以为戒,免蹈覆辙。至于诗歌后半部分对绵绵长恨的描绘,也不是对李、杨表示同情,更不是歌颂,而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晦而曲折地讽刺他荒淫误国而终于苦果自尝。说明作为一个皇帝,爱美人首先要爱江山,失去江山,美人也会失去。爱美人更要爱江山。

  (2)爱情说。把唐玄宗当作凡人写。(白居易说过这是人间罕事)认为此诗的前半部分中,对李、杨荒淫无度、废弃国事诚然有所讽刺和不满,但这不是主旨。全诗以大部分篇幅描写了两人的爱情遭遇,歌颂了他们之间的爱情。论者还认为,诗中所写的李、杨爱情,实际上已超越了历史事实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作者通过这一爱情悲剧,歌颂了人们对爱情的坚贞和专一,反映出人们对美满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尽管李、杨身为帝王贵妃,但他们的这种爱情与人民的生活、与人民的感情是一致的。

  (3)双重主题说。是皇帝也是普通人。认为这首诗一方面对李、杨荒淫无度招致祸乱作了明显讽刺,另一方面对两人的爱情悲剧及彼此间的诚焉相思赋予了深切同情,而且更偏重于后者。整首诗,自始至终贯穿着两重性,贯穿着李、杨身兼爱情悲剧的制造者与承担者之间的冲突。冲突的体现者主要是两个人物本身,而冲突的必然结果是人物的.长恨。

  三种说法中,你怎么看?为什么?提示:分析《长恨歌》的主题思想,首先必须注意:这是一首叙事诗,叙述的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李、杨早先的逸乐和后来的长恨,都是这个故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且,这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早先的逸乐是导致后来贵妃丧生、彼此长恨的显着原因,而长恨则是李、杨荒淫误国、终于殃及自身的必然结果。所以,任意突出或忽视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将损害故事的完整性,将割断前后情节的内在逻辑和因果联系而使这一故事失去它本有的特殊意义,其评论当然也就难以符合作品实际和作者原意。

  其次还应注意:这是一出经作者艺术处理过了的爱情悲剧,作为悲剧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杨具有特殊的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俩的荒淫逸乐引发了安史之乱,从某种角度上说,也是悲剧的制造者;另一方面,安史之乱的发生使他们死生异处,相见无期,自食其果,因而又是这一悲剧的承受者。评论《长恨歌》的主旨,必须顾及这一点,因为它是我们分析、理解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的必要前提。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是必须注意作者对这一悲剧的是非态度和感情倾向。《长恨歌》是一首叙事诗,但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在叙述李、杨爱情始末的过程中,作者融进了自己的感情,通过感情的媒介,表现了他对这一悲剧的是非评判。对李、杨之娱乐误国,作者显然是意在批评而语含讥讽的,这从“汉皇重色思倾国”、“从此君王不早朝”、“承欢侍宴无闲暇,春从春游夜专夜”、“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等语句中可明显看出。然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和悲剧的发生,作者对李、杨的态度也由批评讽刺转向怜悯同情。这从“君王掩面救不得”、“宛转蛾眉马前死”、“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到此踌躇不能去”、“不见玉颜空死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等等等等大量饱含感情的描述中,可以获得非常明显而强烈的感受。诚然,作为悲剧的承受者,作者对李、杨深抱同情;作为悲剧的制造者,作者对李、杨又有所谴责。但是,作者的谴责自有其立足点,那就是李、杨的任意纵情,不仅贻误国事、危害社稷,也给他们自身带来了巨大的不幸,自食苦果,并非为了揭露批判统治者的荒淫腐朽(尽管诗歌在客观上有此认识作用)。否则,作者何必花费那么多的笔墨着意铺写渲染李、杨两人的绵绵长恨?即使按“讽喻说”论者的说法,这是“通过李隆基晚年失去一切的狼狈景象,隐曲地讽刺”,那么,至少第四部分的整段描写就大可不必;而作者亦无须在字里行间倾注如此明显而又深切的同情了!

  4.写作特点

  全诗始终贯穿着叙事、抒情、写景熔于一炉的特色,又富有变化,时而叙事、时而写景、时而抒情,或者以叙事与抒情结合,或者以抒情与写景结合,或者以写景与叙事结合,三者变换灵活自由,转接自然和谐。如以第三部分为例:首两句含情叙事,由“信马归”引“归来池苑皆依旧”的感叹;又由“池苑皆依旧”自然转人对“太液芙蓉未央柳”的描写,再由景物联想到人——“芙蓉如面柳如眉”,由景而及情,引发出“对此如何不泪垂”的伤叹哀悼。

  总之,作者根据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变化的需要,充分发挥叙事、抒情、写景三者的长处,使它们既各尽其责,又互相配合协调,共同为表现主旨、刻划人物而服务。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式

  的知识。

  3、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

  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反复诵读,探讨研究,赏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客观评价项羽,探究其悲剧结局的原因。

  [教学重点]

  1.分析“项羽”这个主要的人物形象。

  2.背诵故事的高潮三、四段。

  [教学难点]

  1、了解和掌握文言实词活用的一些规律和有关特殊句 式的知识。

  2、学习本文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并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和动作予以刻画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讨论、探究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预习要求:

  1、通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点读。

  2、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并提出疑问。

  3、了解故事情节,整体把握,注意刻画人物形象的语言。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诵读课文,范读正音。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

  以学生解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掌握以下文言知识

  (一)通假字、异体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

  3.要─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郤─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

  7.桮─杯:

  8.杓─勺: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9.坐─座:置之坐上。

  (二)古今异义

  1.山东 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边的一个省。

  2.常 古:意外的变故。今: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北 古:黄河以北地区。今:黄河北部的一个省。

  4.河南 古:黄河以南地区。今:黄河南部的一个省。

  5. 寿 古:敬酒。今:长寿。

  6. 古:小人的谗言。今:详细地讲

  (三)一词多义

  1.谢 谢罪、道歉: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感谢:哙拜谢,起,立而饮之。辞谢、告别:乃令张良留谢。

  2.辞 推辞: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告别: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3. 故旧、交情:君安与项伯有故?固此:故听之。特意: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4. 将:且为之奈何?况且: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5.幸 宠幸、亲近:妇女无所幸。幸亏、幸而:故幸来告良。

  6.之 到: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代词,这:为之奈何?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结构助词,的:今者有小人之言。助词,衬字,无义:珍宝尽有之。

  7.去 距离:相去四十里。离去,离开:脱身独去。

  8.于 向,对: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比:长于臣。在:复得见将军于此。

  9.因 就此:不如因善遇之。就、于是:项王即日固留沛公与饮。趁势、趁机:固击沛公于坐,杀之。

  10.为 任,做:使子婴为相。替,给: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作为:军中无以为乐。是: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句末语气词:何 辞为?

  (四)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沛公左司马使人言(告诉,动词)项羽曰:……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不可不语(告诉,动词)。吾得兄事(做事、侍奉,动词)之。籍(登记,动词)吏民。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4。名词作状语: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侍兄长的礼节)事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五)句式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客何为者?(何为─ 为何)大王来何操?(何操─ 操何)沛公安在?(安在─在安)

  3。判断句: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4.省略句: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毋从(省略“之”)俱死也。奉厄酒为(省略“之”)寿。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加彘肩(省略“于其”)上。

  (六)成语凝集

  秋毫不敢有所近(秋毫无犯)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劳苦而功高如此(劳苦功高)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把握故事情节。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完成课后“研讨与练习”第二题。

  3、找出有关人物描写的文字。

  第二课时

  一、抽查部分学生,看文言知识掌握情况。

  二、分析鉴赏,合作探究

  提问三个学生,让他们梳理本文的结构,概况各部分的内容。

  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 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能力提升(教师质疑,学生解答)

  宴会上的斗争是故事的高潮,试作具体分析,表现何在?(分组讨论,集思广益,代表作答)

  明确:这一部分是课文重点,情节高潮所在。名为宴会,实为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较量。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

  三起:开始很和平,刘邦卑词“谢罪”,项羽说出告密人,可见怒气全消,有和解意,且设宴招待刘邦。但范增蓄意杀死刘邦,于是气氛陡然紧张,“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项羽下决心除掉刘邦,这是一起;范增见项羽“默然不应”,怕失去时机,乃叫项庄以舞剑为由,趁机刺杀刘邦,宴席间充满杀机,形势极为严峻,这是 二起;樊哙持剑盾闯帐,怒视项羽,并予以斥责,情节发展到高潮,紧张气氛达到了极点,这是三起。

  三落:一落是项羽对樊哙闯帐,不仅不怒,反而称为“壮士”;二落是项羽让樊哙喝酒,赐生彘肩,被樊斥责一顿后还赐坐;三落是刘邦以“如厕”为名,脱身回本营,项羽并没有追究。

  这一部分共写了四件事:刘邦谢罪,范增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这些事既反映了刘项双方的矛盾,又反映了刘邦集团能上下一心,共同应对危机。矛盾错综交织,有张有弛,波澜起伏,惊心动魄,扣人心弦。

  四、合作探究

  从文中找出有关项羽和刘邦的描写片段,先反复朗读,然后讨论:两人各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并作具体分析。

  项羽的性格特点是政治上无知,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又带有直率的赳赳武夫的性格。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消灭刘邦。可是听到项伯说的“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等话后,又改变了主意,答应项伯“善遇之”。等到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听了洋洋得意,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以表明自己原来对刘邦并无成见。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他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也熟视无睹。到了樊哙闯帐,怒目而视,将他训斥了一番,他不仅不怒,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赐彘肩,赐坐。其实樊哙的话是刘邦前边说的话的重复与补充,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来说而已。而他在这些虚伪的言辞面前,却感到刘邦与樊哙的话全是对的,自己反而有内疚之感,思想上完全解除了警戒,以致刘邦脱逃,他也毫不在意了。到刘邦逃后,张良奉璧给他,他随手置于座上,没有什么反应。文章写他的细节与对话虽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点。

  刘邦的性格特点是善于用人,能言善辩,善于应变。他入关后即“籍吏民封府库”“遣将守关”“欲王关中”。而当他听到项羽要击破他时,既惊呼“为之奈何”,虚心向张良请教,又将自己的错误推到别人头上。接着又低声下气地拉拢项伯,又是祝酒,又是“约为婚姻”,使项伯为他所用。到鸿门后,他抓住项羽的心理,用甜言蜜语来哄骗项羽,说自己和项羽是“戮力而攻秦”的;又说自己“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以表明自己力量不如项羽,以满足项羽“自高自大”的心理;接着又把项羽要“击破”他的事,转到“小人之言”上去。他既称臣谢罪,又把欲王关中的野心否认得干干净净,从而得到了项羽的好感,于是在危机四伏的鸿门宴上躲过杀身之祸,趁机逃脱了。

  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一、宴前 1、曹无伤告密,项羽大怒(范增说项羽)

  2、(1)项伯告密,刘邦大惊(张良出主意)

  (2)项伯许诺

  项羽坐失良机

  二、宴中 3、(1)刘邦谢罪,项羽说出内线

  (2)范增举玉,项羽默然不应

  (3)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沛公

  4、范哙闯帐,项羽邀樊入宴

  项羽再失良机(解除思想戒备,内部矛盾产生)

  (项羽:主动——被动;刘邦:被动——主动)

  三、宴后 5、刘邦逃归汉营

  6、项羽糊涂受礼 范增指桑骂槐

  7、曹无伤被杀

  项羽纵虎归山

  第三课时

  一、抽查学生的背诵情况

  二、分析鉴赏

  1、具体对比分析张良和范增、项伯和项庄的性格特点

  张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

  2、具体分析樊哙的性格特点。

  忠诚。知道今日之事甚急,立即表示“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勇武。“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目真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一个威风凛凛的武士。难怪项王都得“按剑而跽”,惊呼:“壮士!”大斗饮酒,大块吃肉,粗犷,真乃英雄本色。能言善辩,慷慨陈词,痛责项王,说来头头是道。有勇有智。骂得项羽,“未有以应”,只好赐坐。

  三、拓展探究

  分组讨论:本文人物描写生动形象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代表发言,或教师作结)

  明确:

  (1)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例如对樊哙的刻画,他在危急关头,不顾卫士阻拦,闯入中军帐,表现了极大的勇气。但入帐后的种种行为都是有理有节的。“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以引起项羽注意;项羽赐酒,他先拜谢,然后站着喝下,随后连生彘肩也吃了;他借机讥讽项羽,却又替刘邦求赏,暗寓尊崇项王之意,很投项羽居功自傲的脾气。在极紧张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了樊哙勇猛、豪爽、粗中有细的性格。

  (2)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例如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则在劣势下能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项羽刚愎自用,粗疏麻痹,拙于应变;刘邦则善于采纳意见,心眼很多,能随机应变。项羽任人惟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则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受命。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则有奸必肃,又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这样的对比、映衬,使人物性格更加鲜明,并揭示了刘胜、项败的必然趋势。

  四、课堂小结

  作者善于把人物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动作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语言精练生动,寥寥数语就能突出地刻画人物个性,我们应认真学习。

  五、作业设计

  我心目中的项羽(角度自选,字数3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性格对比:

  [主要人物]

  项羽:直率,自大轻敌,刚愎自用,不善用人

  刘邦:谨慎,虑事周密,虚心下问,多谋机诈

  [次要人物]

  范增:老练而凶狠 张良:圆滑而多智

  项伯:忠厚而老实 项庄:粗直而笨拙

  樊哙:鲁莽而能言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7

  一、单元课文特点

  本单元学习先秦诸子散文。四篇课文分别选自《论语》、《孟子》、《荀子》和《庄子》,反映了先秦诸子散文不同阶段的特点。《论语》、《孟子》、《荀子》都是儒家典籍。《论语》为语录体散文,简朴直捷、用意深远,《孟子》是对话体论辩文,长于雄辩,重形象性和感染力。它们都类似谈话记录,但《论语》简括而《孟子》详明。《荀子》类似系统的理论著作,很重视逻辑推理过程。道家著作《庄子》接近专题论文,善用艺术形象来阐明哲学观点,文章汪洋恣肆,想象丰富。

  《季氏将伐颛臾》是孔子就季氏将伐颛臾一事跟学生冉有、季路的谈话,主要表明他维护鲁君地位、反对季氏吞并颛臾的立场,又借机阐明了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的治国主张。《寡人之于国也》是记孟子与梁惠王的谈话,孟子通过设喻暗示梁惠王好战残民与邻国之君无异,故民不至,又因势利导,劝梁惠王发政施任,行王道。《劝学》提出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依次谈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态度。《秋水》以河神见海神为喻,说明个人的见识有限,经过比较,就会显出自己的不足,如果骄傲自满,就难免贻笑大方。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单元课文涉及的孔子、孟子、荀子、庄子亦即儒家、道家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治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2.教育学生要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增强刻苦学习、提高自己、培养自己的意识,同时感受先秦诸子散文生动、优美、各具特色的语言,增强对我国古代汉语言文学的热爱之情。

  3.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掌握一定数量的实词、虚词,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进一步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学习比喻、对比、类比等写作手法。

  5.背诵本单元四篇课文。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1.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放在理解掌握文言常用词语和句式上,放在熟读背诵课文上,这样可使学生有效地积累语言材料,形成一定的语感。此外,课文不同的写作手法也是教学的重点。

  2.孔子、孟子、荀子、庄子如何以不同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哲学观点、政治主张和治学思想,即每篇课文的思想性、逻辑性是教学的难点。

  四、单元教学设计

  1.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认真完成预习作业,初步理解重点实词、虚词和常用句式,然后通过课堂点拨、完成课后练习以及熟读、背诵,切实掌握。

  2.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等教学方法,使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了解文章的思想性、逻辑性以及写作特点。

  3.学习本单元后,可指导学生对四篇课文不同风格作一番比较,为他们阅读诸子散文打一定基础。

  4.课时安排:本单元共用9课时。其中《季氏将伐颛臾》3课时,《寡人之于国也》3课时,《劝学》2课时,《秋水》1课时。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实际认识“讨论”这种口头交际活动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意义及作用。

  2.借助情境理解“讨论”这一语文活动中应培养的主要的语文能力 。

  3.通过讨论演练体会“讨论”中的角色任务,练习有效地讨论。

  4.在讨论活动中, 提升对生活的认识, 促进德能共长。

  教学重点

  1.认识“讨论”的意义在于交流、分享信息,达成共识,建构新意,提高认识。

  2.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善于倾听,敏捷应对”是语文学习的重点。

  3.能否把握“讨论” 的基本要求,善于倾听,在交流中捕捉重要的信息,有针对性地表达自己地观点,提高合作意识,是“讨论”学习的评价标准。

  教学思路

  “讨论”的理性认识——“讨论”的策略把握——“讨论”的能力训练

  主要教学方法

  以实践为主,以动态的语文活动为主,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得、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这一语言活动的理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讨论”专题短文

  剪辑央视关于“读书讨论”的录像片

  设计讨论话题:1)关于校园评比班花、班草的校园话题;2)关于语文教材大换血的社会话题。

  教学过程预设(分课时写)

  课时环节

  教师活动

  (教学内容的呈现)

  学生活动

  (学习活动的设计)

 设计意图共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以名家语录导入课题:

  友以成德也,人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德不能成矣。

  ——《论语》

  读书使人充实 ,思考使人深邃,交流使人清醒。

  ——富兰克林

  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

  ——萧伯纳

  谈谈自己对“讨论”的认识

  1.引发对课题的兴趣。

  2.回顾对“讨论”这一交流方式的已有认知。

  二、“讨论”的理性认知

  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明确答案:

  1)“讨论”的特点:共同话题——集中性;各自发表意见——多元性;平等交流——互动性。

  阅读教材短文,思考交流:何为讨论?其意义何在?

  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加强对“讨论”的理性认识。

  思考——

  1) 讨论的意义

  2) 讨论的特点

  三、“讨论”的策略把握

  2)“讨论”的规则:遵守话题——明确目的—— 履行职责——体现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归纳:事先准备,善于倾听,积极发言,文明得体

  4)其中应具备的语文核心能力是什么?

  归纳:“倾听能抓住对方发言的要点”,“发言要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据充分” 还要不离话题,有针对性,敏捷应对。

  看央视录像片段思考:

  1)录像中三人围绕什么讨论?两位嘉宾观点、理由分别是什么?

  2)录像中三人分担怎样不同的职责?共同表现出怎样的素养?

  3)作为一名讨论的“参与者”,应具备哪些素养?

  了解——

  3)讨论的规则

  4)讨论应具备的素养

  5)讨论所应具备的语文能力

  四、讨论”的实战演练(在讨论中学会讨论):

  【演练一】

  组织活动,评价学生表现。明确答案。

  讨论演练:在一些人气较高的中学生网络论坛,评选“班花”、“校花”的帖子颇为热闹,尤其是在高一新生中,学生们乐此不疲地评选各自班级、学校的“花花草草”。你如何看待中学校园中的这种现象?

  讨论的.职责:组织者——及时归纳,巧妙引导

  参与者——用心倾听,坦诚交流

  记录者——用心倾听,记录梗概

  汇报者——归纳要点,择要陈述

  1)任选一小组展开讨论,其余同学观看;

  2)学生评价各成员体验角色的表现。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演练二】

  组织讨论活动,评价学生表现。

  讨论演练:以武侠取代经典,用现代作品替代文言作品。对于高中语文教材这样的“大换血”,舆论一片哗然,支持者有,担忧者有。你的意见呢?

  1)全班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陈述讨论概况。

  理性地参与、评价“讨论”活动,在讨论中提高口头交际能力和对事物的辨析能力。

  五、交流分享

  小组讨论时,如果发现自己的意见与前面的发言者基本一致怎么办?当对方提出一种观点,而你不赞成时,该怎么办?小组讨论气氛沉闷,组员多保持沉默,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有人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使别人没有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主持者该怎么办?

  小组讨论中遇到意见不统一时,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汇报者发现本组意思和另一组汇报意思大致相同,请问这组汇报者该怎么办?大会交流时,某组的汇报者发现本组汇报的意思与前一组的汇报意思完全不同,请问该组汇报者该怎么办?

  以抽签的方式,选择讨论话题。

  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交流分享学习成果

  六、“讨论”的总结评价

  组织评奖,

  依据本堂讨论课同学们的表现设立一个奖项,提出获奖者并说明理由。

  通过设立奖项的方式,实现学习的自我评价。

  自我反思

  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9

  一、设计理念

  当前,高中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普遍不浓,常常应付了事。因此,我的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原则。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期待效应”理论,我把《林黛玉进贾府》的第一课时设计成“穿越”形式的阅读体会课,让学生在上课前就有所期待。本课时以阅读分享法、情境教学法的模式,让学生围绕“林黛玉进贾府后的见闻”的论题展开,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红楼梦》第一回至第五回犹如全书的“序幕”或“缩影”,小说从第六回才开始展开故事情节。曹雪芹安排前五回的目的,是将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的主题、作品的主线、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归宿等,作或明或暗、或详或略的提示,使读者一开始就能大致了解全书,不致读来漫无头绪。课文《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第三回,通过荣国府的女主人对来自苏州的第一次见面的十三岁的外甥女林黛玉的接待,极其自然地介绍了荣国府的环境、人物。《林黛玉进贾府》是全书序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经典名著中的精彩片段,所以细读文本、仔细体味应该成为教学的首选方法。同时,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尽管有几个主要人物登台亮相,主要故事情节初见端倪,但从整个小说来说,它只是前五回“大序”中的一部分,主要作用还是为以后的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典型环境。因此,我们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为重点进行教学,并以此带动对人物心理的分析来鉴赏人物形象。

  二、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一单元小说第一课。本单元是小说单元,是训练文学作品阅读欣赏能力的重点篇目。本单元的三篇课文兼及古今中外,本课属于中国古典小说,意在激发学生阅读我国古代小说的兴趣,谈谈环境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对《红楼梦》的了解多来自电视剧,对于文字读本的《红楼梦》的.博大精深不甚了解,加上快餐文化的影响和学习任务重等原因,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深入文本,由体会古代文学作品的语言魅力而生发阅读兴趣,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贾府。

  2.能力目标:掌握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美感,领会人物的美。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1)掌握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2)欣赏精彩的人物对话

  2.教学难点:

  掌握通过分析人物的心理、言行举止等手段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

  六、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阅读分享法、情境教学法、情景还原法等

  (二)学法:预习、自主学习、讨论、信息提炼归纳法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20xx年2月20日上午9点,**同学枕着语文老师的奢华富贵的贾府,进入梦乡。“小姐,小姐!”头好晕,谁在说话?“小姐,,你好点了吗?头还晕吗?”只见一个一团孩子气的小丫头向我扇着扇子关心的问。“你是谁?这里是哪里?”我打量着陈旧船舱中的褐色桌子,低声问道。“小姐,我是雪雁。我们在去您外祖母家贾府的路上……”原来,我这一睡竟化身为黛玉了……弃船登岸,荣国府的轿子和拉行李的车辆已经侯在边上了。进入贾府后,我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用黛玉的双眼和双耳,完成后面的内容。

  (二)认识外婆家——贾府

  1、初游大观园(预习安排)

  问题:速读课文,带同学们参观大观园。

  老师牵头,黛玉进贾府前所见所感:很“大”:三间兽头大门的左右各蹲着一个大狮子,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书写着“敕造荣国府”五个大字,正门的东西两头各有一个小门。进入贾府后,看到了……

  (同学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合理添加想象力,向同学们介绍大观园)

  2、初识贾府人(请同学们任选下面一个话题完成贾府人物介绍活动)(预习安排)

  (1)向同学们介绍我的外婆(贾母)

  (2)向同学们介绍我的表嫂(凤姐)

  (3)向同学们介绍我的表哥(宝玉)

  (4)跟外婆家的人说说我的情况

  (三)感知名著《红楼梦》语言的魅力,品鉴人物形象

  1、对比四位同学收集的课文信息给贾母、凤姐、宝玉和黛玉的人物介绍辞与课本的具体描写,谁写得更精彩?为什么?

  2、品析人物心理,鉴赏人物形象

  (1)凤姐为什么一会儿笑一会儿哭?

  (2)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的心理是“好面子”的表现吗?

  (3)我们应该怎么看宝玉的“摔玉”行为?

  八、作业设计:写人,突出其形象特点。

  任选一个人(①我的老师②我的同学③我的亲人)来写;根据其性格特征安排适当的场合让其登场亮相,通过外貌、动作描写显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

  九、反思

  《红楼梦》节选的《林黛玉进贾府》一共有9页,怎样在短短的40分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阅读古代小说的兴趣,读出趣味读出个性?要把《红楼梦》讲好,有关文学常识不得不讲,作者介绍,社会背景等等也要为学生理清楚。但一开始整理这些内容,学生或许会厌烦,所以我把这些内容安排到最后一个课时再讲。

  为强化语言的影响作用,我在上课前并没有组织学生观看《红楼梦》的电视剧,也没有向学生展示与《红楼梦》有关的图片资料,而是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间接性和感染力,通过阅读分享、情境还原等方法,引导学生尽可能地走入文字,与文字亲密接触,领略文字的博大精深:感受形象,感受大师的高超技艺,以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为节约筛选信息的时间,我事先安排了两项预习任务:1、勾画课文中描写贾府环境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2、勾画描写贾府主要人物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项预习安排为学生进入文本,进入黛玉的角色节约了不少的时间。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0

  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1.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积累“阴、阳、乘、烛、以、及”等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疏通文意。

  2.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欣赏精彩的写景片段。

  3.体会本文简明生动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重难点积累相应实词、虚词。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中国版图上自古有五座大山最为有名,被称为“五岳”,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而其中的泰山又被誉为“五岳”之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清代桐城派奠基人之一姚鼐的《登泰山记》,领悟泰山的高峻雄伟。

  2、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以养亲为名,告归故里,途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同上泰山,登日观峰之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3、作者介绍

  姚鼐(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也称惜抱先生,清乾隆二十八年进士。曾任兵部主事、刑部郎中、记名御史等,参与编修《四库全书》。辞官后,先后在江宁、扬州等地讲学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诗文集》、《九经说》等书。他编选的《今体诗选》《古文辞类纂》,历来负有盛誉。在创作方面,姚鼐师承刘大櫆,刘大櫆师承方苞,三人都是安徽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但后来的桐城派作家并不都是桐城人)。姚鼐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他的文笔雅洁、严谨,自成一格。

  4、层次结构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一—日观峰。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5、全文分析

  1、如何理解“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句话?

  这是作者初登山巅的感受。作者不说冰雪覆盖着青山,却说青山背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照亮了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2、“望晚日照城郭,汶水、祖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如画”“若带”使用比喻修辞。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3、“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皆若偻”使用比喻修辞,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蜂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4、既然作者是从第2段叙述开始登山,那么文章第1段是否是多余的?

  文章开篇介绍“泰山之阳”“其阴”“古长城”“日观峰”的位置由面——线——点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营造氛围埋下伏笔;也正因为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人文自然景观才吸引着四方游客,吸引着作者顶风冒雪而来,作者对祖国河山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没有此段后面的内容就显得突兀而模糊。

  6、写作特点

  1、章法严明,剪裁得当。

  2、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巧妙进行烘托。

  3、用笔简洁,词语精当。

  4、句式多变,用此灵活传神。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的导语设计上很用心,很巧妙,很动人,但在课堂收束时却草草收场,大多以重复课堂教学内容为主,以布置作业和自习直接收束。其实,在课堂教学中,总结语也很重要,它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起到对课堂教学内容完善、补充、强调的作用,既是对课堂教学重点、难点的凝练收束,也对后续学习起到一定的提示、引导作用,如匠心不施,就显得整个课堂虎头蛇尾。其实,语文课堂教学总结语设计贵在提升延伸,即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总结提升,对文本学习内容的延伸解读,进一步提醒学习的重点难点,明确下一步学习的方向思路,给学生留下回味无穷的空间。

  一、总结提升凝要义

  根据心理学研究,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精神力最为涣散的时候,如果这一时间段放之任之,就会造成时间浪费、课堂松散的结果。针对学生这一特定心理现象,语文教学更应该做好总结语设计,利用最后几分钟总结课堂学习的重难点,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回味思考。这种总结语一般是对课堂教学内容作一个提要式的归纳,突出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明晰学习的要点,凝练要义、加深印象。

  如执教史铁生《我与地坛》,我将“感悟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的关系,我对地坛和母亲的情感”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在课堂教学即将结束时,这样总结:

  同学们,对于史铁生而言,是地坛与母亲给予他第二次生命,因此,多年以后,即使他离开了地坛,久久不曾回到地坛,也始终忘不了地坛给予他的启示,笔下文中多次写到地坛。地坛已经成为精神憩息的家园,那里虽然颓败却并不荒芜,充满了勃勃生机;同样,多年以后,即使母亲也离开了他,他也依然不曾忘记最初写作的初衷,为了让母亲骄傲,为了告诉母亲他找到了属于自已的路,母亲已经成为其写作的动力源。此时此刻,地坛即母亲,母亲即地坛,地坛与母亲告诉他,你应该活下去,以自己的方式走好自己的路。这就是地坛与母亲对史铁生最好的抚慰,也是史铁生收获的第二次生命。希望同学们课后在文中感悟作者更深层次的情感,下节课大家共同分享。

  在总结语中,我再次将课堂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重申了一次,通过比照说明,将地坛母亲对于作者的意义进行了重申,帮助学生理清三者之间的关系,也帮助学生明晰作者的情感,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这样的总结语,可以说对学生的学习具有提炼总结和指导归纳的效果,必将引起学生的注意,自然会明确学习的重点难点。

  二、延伸勾连留余味

  不少教师往往很注意课堂的开始和主要教学环节,却忽视了课堂结束语。这就像一个故事,开头很有悬念,中间情节也非常生动,而结尾却不了了之一般,让人感觉不是滋味。其实,课堂教学的结尾正如精彩故事的结尾一般,也需要精心设计,丰满课堂教学的结尾。在具体设计中,可以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内容或者文学作品进行介绍延伸,引导学生在课后加以学习,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使得语文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多的是生活的`积累。

  如在教学《报任安书》这篇文言文时,我感觉这篇文章在风格上很有特色,将太史公的那种怨气、情绪表达得含蓄且耐人寻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总结语: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看似回复任安的要求,其实直白地表达自己著作《史记》、不愿流俗世人的宏愿。在诸多不解、鄙视的眼光中正道直行,这是一种勇气,体现在文章中就是文气纵横、气势昂扬;这样的文章同样出现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还有其外孙杨恽《报孙会宗书》中,同样的不屈于淫威,不计较世俗,正道直行,为几千年的中国文人壮了胆气、树了榜样。同学们课后可以将这三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在领略这种文气的传承中,蕴文胆、养文心。

  相信在这样总结语的提示下,会有学生在课后找来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这就实现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的效果。

  三、关注现实见行动

  课堂结束语不同于导入语,不需要华丽的辞藻,也不需要生动的言辞,需要的是真正让学生在内心接纳文本传递的人生哲理、思想情感,在共鸣之余能在行动中有所体现。

  如执教《品质》一文时,怀着对老鞋匠的尊敬,设计总结语:

  文中的老鞋匠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职业道德,什么是真正的品质;而这些看似很傻的却可贵的品质正蕴藏在街道边、巷弄里,正如罗兰所说,世界上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我们能利用周末等闲暇的时间,走街访巷,带上几瓶矿泉水,带上自己需要缝补的衣物鞋子,带上寻找诚信、朴素等可贵品质的真诚内心,寻访我们周围被忽视的散发光芒的人们,以此来洗涤我们的内心。希望大家认真记录下来,既作为一次社会实践,更作为一次心灵的洗礼,发现自己眼中的美吧!

  结果,到了周一语文课,不少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讲述自己在寻访中发现的美,发现的可贵品质,还有对他们的帮忙,虽然是微不足道的一瓶矿泉水,但是从他们真诚的笑脸中我也发现了这些年轻的学生们最为可贵的品质,我想这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语文学习。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2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篇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独用法、“凶”“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再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

  明确: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板书:民不加多?)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

  明确:(1)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接受;(2)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

  2.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板书:王道)

  明确:

  (1)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2)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

  (3)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

  3.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

  明确:

  (1)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明确:

  (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

  (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

  (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汪洋”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要求:字数不限,要有条理,符合实际情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内容后,剖析深层思想和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主线,安排朗读和诵读,带领学生翻译文本并理解文意。本文凝结了孟子的论辩技术和治国安邦之策,因此,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进行教学。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 篇13

  作文教学目的:

  1、让学生感受人物的个性,理解人性美的内涵。

  2、学会用典型材料来凸显人物的个性。

  3、学习运用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细节凸显人物的个性。

  教学重点:

  学习抓住个性凸显人物的几种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如何凸显人物的个性。

  课堂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本单元学习写人。写人的什么呢?写衣着,写相貌,写言谈,写举止,写行为……写这些具体的细节是为了表现什么呢?最终都是为了表现人的思想个性,表面的言谈行为等都是为了反映人物独特的精神内涵,尤其是弘扬人物美好的人性。

  明确了写人文章的表象和实质之后,我们还要知道写人难在那里?“类型化”、“脸谱化”、 “千人一面”的文章好吗?不好,因为“一母生九子,个个有不同”,所以一篇优秀的写人文章就是要凸显笔下人物的独特个性,尤其是人物美好的人性。

  二、话题探讨

  什么是优美的人性呢?让我们来看下面一篇作文片段,思考:文中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形象?文中的父亲有那些品质?

  父亲,我爱您

  父亲,还记得吗?曾经我们的家是那样的穷,妈妈没工作在家,您一个人在外面风里来雨里去,每日拿着那一点微薄的工资养家,可您从不厌倦。那日,您下岗了,妈妈一个人坐在沙发上垂泪,她不知道以后家里的日子要怎样过下去。父亲,我亲爱的父亲。您走到妈妈身边,握着妈妈的手,一字一句地说:“别哭,天塌下来我顶着,我一个堂堂男子汉,难道连个家都养不活?”是的,以后的日子,您早出晚归,靠着健康的体魄和别人一些微薄的资助,您重新开始,在险恶的'商海中摸爬滚打,不知疲惫。每次看到您(熬红的)双眼,(苍老的)面容,(日益增多的)白发,妈妈眼里总是蓄着泪水,而我总

  是一次次告诉自己,长大后要像父亲一样坚强。

  注: 行动描写、 语言描写、肖像描写、

  动词、(形容词) 、副词

  文章通过细致的语言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写出了一个面对困难,毫不屈服的父亲形象。刚毅坚强、毫不屈服等都是父亲身上闪光的品质,这些美好的品质就是优美人性的表现。

  美好人性的含义非常广泛,例如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勇于奉献、敢于斗争、正直敬业、乐观向上、忠厚勤劳、幽默风趣、富有爱心、为人谦和、朴实善良、同情弱者、真诚守信等等。我们写人就是要用敏感的心灵去感受,去发现,去描写人性的光辉。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教学设计15篇12-01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04-24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09-10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1-0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04-25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15篇)04-26

高中语文老师教学心得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