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8 11:21:45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善良》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善良》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善良》教学设计

《善良》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15个生字,其中会写“传、掉、星、助、灭、赶、别、所”8个字。

  能力目标: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目标:体会男孩的善良,懂得应做一个心地善良的人。

  二、教学重点

  掌握8个生字的音、形;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体会男孩的善良。

  四、教具准备

  录音、生字卡片、幻灯

  五、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一、质疑激趣,导入全文。

  1、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2、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如:“善良”是什么意思?这个“善良的孩子”是谁?为什么说他是“善良的孩子”)

  3、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汇报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二、细读课文,朗读感悟。

  1、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句子:“有个男孩,他有许多愿望。”

  引导学生思考:“愿望”是什么?想想:小男孩会有什么愿望?(小男孩会有什么愿望,学生可以随意想像,只要合理就行)

  2、再读课文第2————5自然段,找出小男孩与妈妈的对话,练习朗读,加以理解体会。

  1)思考:从他们的对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吗?小组讨论交流。

  2)指导朗读,着重指导读问句,注意读出疑问的语气,师生分角色读,激发学生兴趣。

  3、自读课文第6—————10自然段,以小组的`形式找出小男孩与星星的对话。学生相互交流:从它们的对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想法。

  1)练习朗读小男孩与星星的对话,在此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对词句的体会。

  思考:句子中“赶紧”去掉后,意思会有什么不同?你可以换一个词吗?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赶紧”是马上的意思,表现了男孩的毫不犹豫,“快”表现了男孩害怕星星熄灭的急切心理,这两个词用在这里充分表现了男孩的善良)

  练习用“赶紧”说话。指导朗读。

  2)拓展想象:星星知道自己可以回到天空,它会有什么表现?(加上表情或动作加以理解)飞回到天空后,它会对伙伴们说些什么?

  3)引导学生扣住课题,体会关键词“善良”(心肠好,关心别人)。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善良”的理解,可以举事例来说一说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或在电影、电视、课外书上见过的善良的人。

  三、拓展延伸,练习巩固。

  1、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排练课本剧。

  3、课外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选一项完成)

  星星飞回天空以后,会对伙伴们说些什么?想一想,写下来。

《善良》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善良的作用与内涵,做一个善良的人。

  3.理解对比论证的作用。

  教学过程

  【预习】

  1.阅读课文

  本文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阅读时,要想一想作者的话对不对,有没有道理。

  做批注

  2.朗读课文

  一、理清文章思路

  (一)方法:先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每段的内容),然后划分段落,写大意。

  第1段:第一句。

  第2段:“善良即愚蠢”

  第3段:“以对付毒蛇和恶狼的法则为自己的圭臬”是错误的。

  第4段:“面对并非毒蛇或恶狼的人却坚决以对待毒蛇或恶狼的态度对待之”也是错误的。

  第5段:第一句。

  第6段:第一句。

  第7段:第一句。

  第8段:凶恶与善良的对比。

  第9段:善良的内涵。

  第10段:第一句。

  第11段:凶恶与善良的对比。

  第12段:第一句。

  第一部分(1-4):驳斥人们对有关善良的错误看法:“善良早就过时了”;“善良即愚蠢”。(针对社会生活中善良似乎过时、善良被看作愚蠢的情况,提出自己的思考。)

  第二部分(5-11):阐述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强调善良的力量和作用。

  第三部分(12):重申自己喜欢善良,相信国人会变得越来越善良。

  (二)本文论证的特色:有破有立,破立结合

  二、理解善良的`内涵

  1.作者在文章第二部分阐述了自己对善良的理解与认识,你最认同的是哪一句(或哪一段)?说说你的理解和体会。

  2.作者认为善良有哪些作用?你认为善良还有哪些作用?

  “善良才有幸福,善良才能和平愉快地彼此相处,善良才能把精力集中在建设性的有意义的事情上,善良才能摆脱没玩没了的恶斗与自我消耗,善良才能实现健康的起码是正常的局面,善良才能天下太平。”(第6段:善良对于幸福和平、天下太平的重要性。)

  “善良的力量就在于她是人的。她属于人,她属于历史属于文明属于理性属于科学。她属于更文明更高尚更发展得良好的人。她属于更文明更民主更发展更富强的社会。”(第7段:善良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作用。)

  3.第6、7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排比。议论文中运用排比来说理,列举事例,能够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

  4.作者认为善良有哪些内涵?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善良也是一种智慧,是一种远见,是一种自信,是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以逸待劳的沉稳,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乐观。”(第9段)

  三、理解对比论证的写法

  文章将“善良”与“凶恶”进行了对比。找出文中运用对比论证的段落,分析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进行对比的,有什么表达效果。

  第5段,从力量的角度对善良和凶恶进行了对比。

  第8段,从结果的角度对善良和凶恶进行了对比。

  第11段,从心态的角度对善良和凶恶进行了对比。

  对比论证的方法:使“善良”与“凶恶”的对立统一关系更集中、更鲜明,论证更深刻、更有说服力。

《善良》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2.拼音、识字、写字,朗读、领会。

  3.懂得做一个善良的人。

  教学重点:掌握7个生字的音、形、义,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如何做个善良的人。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启发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插图,指导观察,看图说话。

  2.交待任务,板书课题:22善良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标明自然段。

  3.点名学生说一说课文的大概内容。

  三、细读课文,朗读语感。

  1.从课题入手提问: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2.带着上面的问题读课文,然后全班讨论交流。

  3.理解句子中的词句:

  有个男孩,他有许多愿望。

  男孩赶紧对他说……

  星星飞回了天空。

  4.说一说,讲一讲。

  在你生活中有像小男孩这样善良的人吗?

  你在电影、电视及课外书中见到过这样善良的人吗?

  5.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着重对话和问句的朗读。

  6.自由组合,排练情景剧。先出上、中、下三组在全班表演。然后师生共同评议。

  四、作业。

  1.自学生字新词。

  2.思考课后的`作业题。

  第二课时

  一、用生字卡片检查学习情况。

  1.“使、助、善、神”都是翘舌音。

  2.“良”为后鼻音;

  “赶、善、愿、紧”为前鼻音。

  3.“愿、实”为整体认读音节。

  4.“良”的声母为“l”,不为“n”。

  二、用多种方法识字,然后交流。

  1.熟字加偏旁:助别实

  2.拆字法:善紧

  3.借助形声字:传赶愿

  神熄

  4.借助会意字:灭

  三、指导书写。

  传:第五笔为竖折撇。

  掉:右上部分不是十。

  助:左边最后一笔是提。

  赶:半包围结构,走字旁的捺要长平。

  所:左右结构,左边稍大,右边稍小一些。

  四、作业。

  课后作业题。

《善良》教学设计4

  一、学习目标:

  (1)正确理解作者对善良的看法。

  (2)树立正确的善良观念、端正学生的善良态度、学会用一颗善良的心对待世界和人。

  二、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善良观念

  三、学习过程:

  (一)读一读:

  首先,学生要对文章有一个整体感知,这既符合阅读的基本规律,同时也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前提。做好这一点,分两步走:一是上课前让学生各自至少自读文章一两遍,二是讲课前学生再阅读一遍。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要思考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文章的结构如何?争取能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在文中划出作者对善良的一些观点。

  (3)你是如何看待善良的?争取能用生活实例加以解说。

  第二,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就是要把握文章结构,这是理解作品的重要一环,是从感知整体到感知局部内在联系的学习转移,这个在课堂上让学生谈自己的看法,教师予以点评,同时我也把自己的看法拿出来跟学生交流。我的看法是:全文可从“然而人们还是喜欢善良……”这一段划开,分成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作者谈善良的现象(现状)和自己对善良的叩问(思考),后一部分作者对善良进行阐释和表明自己的态度。从“现象”到“阐释”,从“叩问”到“态度”,可以比较明确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也比较有利于我们对文章的理解。当然这样的划分并不太符合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其实本文也大体上符合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的这一逻辑思维),我所考虑的是是否能给学生一个更好的认识过程,是否能有一种更符合文本的解说方式。

  第三,在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作者对善良的看法。这个内容,也拟让学生展示一下自己的阅读结果,要注意的是作者所批判的观点和作者所表明的观点。

  第四,欣赏文中的精彩语句。本文语言运用的两大技巧是排比和对比(我更愿意将其说成是修辞手法的运用,而不是对比论证的使用,在于从修辞的角度讲解和学习,学生会有更好的体会,而用“对比论证”来分析,虽然扣紧了议论文的文体特点,但削弱了语言欣赏的效果)。当然还有疑问、设问、语言的准确性等欣赏点。

  第五、跳出文本看文本,引发学生对善良进行思考,重在激活学生思维,答案不必求同,

  (二)说一说:

  观看唤醒善良:让人震撼的网络照片

  (1)除夕之夜,睡在深圳街头的老人

  我们多少人曾经假装生活在别处,我们闭上眼睛,以为不会看见。但在这些图片面前,我们能清楚地听见自己撕裂的心灵与灵魂的对话。曾经麻木的心在疼痛中慢慢复苏。每一张都能给人深深的震撼。

  我们只有加快改革和建设的步伐,让这些成为过去,迎接新的时代。

  (2)乞儿!这也是骗子吗?

  这是一张让我满怀酸楚、泪流满面的照片。请您也仔细看!所有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全家都欢天喜地,都是妈妈的心肝宝贝。

  他们没有生存能力,沦为乞儿不是他们的错,是世态炎凉的错,是我们的错。天下的父母啊,可否把对自己孩子过剩的爱,分一些给这些需要母爱的幼小的心(3)你听到吗?--那是最震撼的呐喊!

  (4)安徽省临泉县城关镇刘老家村11岁的刘小环为了能上学,每天去给一家窑厂背砖坯,她每次背16块,重40公斤,走140米,只得3分3厘工钱。我们的孩子吃一次麦当劳花如果33元,刘小环要赚这些钱,就要背着80斤重的砖坯走1000趟,负重走140公里。这是个只有11岁的孩子啊......

  (5)冷漠

  经济的发展,不代表社会的进步。富足而没有爱心的世界,是绚丽的地狱。

  (三)议一议:善良是什么?

  故事一:一个瞎眼的乞丐向诗人雨果乞讨,雨果说:“我也很穷,没有钱给你。”他便在乞丐面前的纸牌上写了一句话:“春天就要来了,可我看不见她!”于是,被感动的路人纷纷把钱放入乞丐的铁罐......故事二:俄罗斯伟大作家屠格涅夫有一篇著名的散文诗,叫做乞丐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啊,贫穷把这个不幸的人折磨成了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喃喃地乞求帮助。我伸手搜索自己身上所有的口袋……既没有钱包,也没有怀表,甚至连一块手帕也没有……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微微地摆动着和颤动着。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发抖的手……“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也没有带,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微笑了一下——接着,他也照样紧握了我的.变得冷起来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吃力地说道,“这也应当谢谢啦。这也是一种施舍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施舍。

  提示:

  爱是善良的、温柔的,同时也是美好的。这里的美好有两层意思:一层是说具有爱心的人本身就是美好的,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是莫大的幸福;另一层是说有爱心的人必然对美好的生活有执着追求。在世界上存在着太多的自私、冷漠、残酷,在对于美好的人类生活的追求过程中,爱是克服自私、冷漠、残酷的有力的内在力量,只有通过它才能真正地走向美。具有爱心的人,虽然渴望美好,渴望与自然、人和所有生命处于和谐的状态,但绝不意味着他就容忍欺压、不平和邪恶。追求美好的事物、鞭挞丑恶的东西,是具有真正爱心的人所应有的人生态度。没有对美的深切的爱,就没有对丑的深切的恨,这两者是相互统一的。

  善良是一种健康,善良是一种美丽,善良是我们行走于世间的完美人格。如果你内心的善良曾经沉睡,但愿在今天的震撼后苏醒。

  同是父母所生,同在这天地之间,我们这一生的价值,不该只为追求自己欲望的无止尽满足。我们的价值,该是有人在无助的时候可以抓住我们有力的手。

  有爱心才真美丽,懂善良堪称真汉子。

  未来的社会要变得好,首先要告诉我们的孩子,不要变的冷漠,让爱永驻心中。特蕾莎修女说:“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如果你被这些图片震撼,那么让我们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

  用我们的眼多关注他们,用我们的心常惦念他们,用我们的手多帮扶他们,用我们的钱多救济他们,用我们柔软温润的手也去抚摸孤儿的头,把给自己孩子过于奢侈的消费分一点给那个背砖坯的11岁的刘小环......。

  (四)写一写

  仿照下面的语段,以“善良”开头另写一个语段。

  风度是大雨中为人撑开的小伞,风度是焦阳下替人遮阴的大树;风度是诸葛亮空城上坦然的琴声,风度是周总理外交中从容的回复;风度是指挥家飘逸的手势,风度是思想者睿智的头颅;风度是司仪得体的举止,是模特优美的款步;风度是卓别林的帽子,风度是王羲之的行书……善良是……

  四、课外

  向学生推荐阅读王蒙的新著《王蒙自述:我的人生哲学》。

【《善良》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白杨》教学设计05-05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05-06

叶公好龙的教学设计05-07

《公输》教学设计05-08

《鲸》教学设计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