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时间:2022-02-21 18:46: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模板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科学说课稿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模板6篇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专家评委:

  大家上午(下午)好!我是 号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中大班科学活动《 》(板书课题)

  本次活动,我准备从说教材、说活动方法、说活动流程等方面向各位评委加以说明。

  首先说教材:本次活动是科学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班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孩子有时会缺乏科学性,希望幼儿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探索,以事实为依据得出推理,懂得科学存在于客观事实中的道理。《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依据《指南》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基础、年龄特点和本次活动的内容,我拟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在积极动手探索中,感知 现象 ,初步了解 原理。

  2.能力目标:学习用图画或其它符号记录探索结果。

  3.情感目标:萌发幼儿对现象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大班幼儿的学习特点,认为本次活动的重点是:使幼儿主动参与探索活动,了解 现象。

  活动难点是:幼儿能创造性地用图画或符号来表现自己的发现。

  以上我说的是教材,下面我说说活动方法。

  先说教法:遵循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我采用观察指导法、演示法、谈话法、记录法等方法开展本次活动。新《指南》提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因此,活动中教师除了以饱满的情绪感染孩子,以启发式的提问引导孩子,还采取适宜的方法组织教学。

  再说学法:

  在活动中我以幼儿为主体,让幼儿在看看、想想、说说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指南》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因此,此次活动中,幼儿的具体学法有:操作法、记录法、体验交流法等

  根据本次活动的目标和幼儿的认知基础,我做了以下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 、记录卡、记号笔等

  我解说的第三个方面是活动流程

  根据本次的活动内容及中班幼儿的认知基础,围绕活动目标、重点和难点,结合《新指南》精神,我把活动过程设计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猜测活动,引起兴趣。

  刚开始,我先为幼儿设置了一个悬念,通过猜测活动一下子将幼儿的好奇心调动起来,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这一环节我先让幼儿自由讨论。幼儿在同伴中讨论能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的

  理解与看法。同时也能够吸收到别人的知识,从而充分体现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小朋友讨论完以后,我又让他们大胆地把自己的见解在集体中发表,并加以肯定和鼓励。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和源泉,通过谈话,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探究欲望,进而顺利地进入下个活动环节。

  二、自主探索,获得感性经验。

  我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并引导幼儿进行分组探究,既提高了幼儿的自主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在此环节中,我更多的是采用了间接指导和个别引导的办法。 因为这个环节的分组操作活动是此次活动的重点,我通过让幼儿动手操作,感知和了解 现象,完成重点目标。

  三.再次探索,记录操作结果

  由于我准备的记录表的形式是第一次使用,此时我会边出示记录卡边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标志吗?然后我通过讲解、示范让幼儿认识了记录卡的使用方法以及标志,为接下来的记录活动做好准备。通过记录,使幼儿对 一目了然,还为后面的总结交流活动提供了依据。

  此环节我通过再次探索,并记录探索结果,让幼儿充分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激发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欲望,让幼儿从中感受到快乐,提高了幼儿的思维能力,突破了难点目标。

  四.交流结果,验证总结。

  我这样给孩子提出要求:请你看着自己的记录表,说说你是如何操作的,又发现了什么呢?

  在这里,我尽量为幼儿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自己记录结果,尽情表达交流,不仅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还拓宽了幼儿思维。

  五.引导归纳,拓展延伸。

  利用开放式提问,在问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用比较清晰、准确的语言归纳自己所学的内容,然后,教师再围绕活动重点和活动方法进行最后的归纳和总结 ,最后,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活动延伸:(请小朋友回去找一找 )这样使活动并没有完全结束,让他们带着问题继续探索,使幼儿的兴趣持续下去,并寻找更深一步的原因。其目的是开发幼儿的智力,提高幼儿的自主创新能力。 本次活动我遵循了“玩中学,学中乐”的幼儿教育理念,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以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等身份,通过操作体验、启发式提问法、演示法、记录法等教学方法,为幼儿创设了自主探索、交流发现、感知体验的学习环境,从而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总之,在设计本次活动的过程中,我自觉运用《指南》的教育理念,积极为幼儿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活动氛围,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尊敬的专家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鞠躬,擦掉黑板。)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2

  我们都知道,动物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不管是可爱的小兔子、小鸡、小鸭;善良的小马、小羊;凶猛的老虎、狮子……孩子们都非常喜欢。特别是小班幼儿对动物更是充满了好奇,因为那里有他们认识的和不认识的动物朋友。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爱动物的情感,让幼儿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这些动物,我班进行了主题活动《动物王国》。在活动中,发生了一件事情:

  有一天,孩子们在玩抓尾巴的游戏。这时,刘其昕小朋友抓到一条尾巴说:“老师,看我抓到一条大灰狼的尾巴。”听到刘其昕的话,有几个小朋友也参与到其中,纷纷说:“不对,这是小猴子的尾巴。”“这是小兔子的尾巴。”这是孩子对事物的想象,是其创造性的表现,也充分体现出幼儿对动物的喜爱。见他们对尾巴这么感兴趣,我特意找来了一张他们认识的动物尾巴图片,请他们说说这是谁的尾巴,说什么的都有,其实这是他们都认识的小马的尾巴。可是,一旦尾巴和身体分开后,他们就不认识了。

  以前在认识动物时都是通过整体进行认识,他们看到一张完整的动物图片时,能很快说出是什么动物,但是将动物分割开来变成一小部分时,就不认识了。这说明幼儿对动物的观察只是整体观察,并没有观察到部分,对动物的整体形象和细节考虑不全面。那么,如何让幼儿更细致、深入地观察和了解动物的外型特征,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呢?针对这个问题产生了本次活动。

  (一)、教育目标

  如今,科学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再注重知识的传递,而是注重儿童的.的好奇心、求知欲、探索欲和热爱科学的情感。所以,根据这一要求,我将本次活动目标指定如下:

  1、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2、能从动物的局部判断出是哪种动物,并能合作将动物完整的拼出来。

  3、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

  (二)、教材内容方面

  根据制定的目标,选择相应的内容也是置关重要的。确定了活动《猜猜它是谁》,还要结合我班幼儿的具体情况。我根据主题活动《动物王国》里的内容,结合本次活动,收集相关的游戏材料,巧妙地将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设计在游戏转盘中,并将这些动物分割成二至四块成为孩子们喜欢的拼图,让幼儿通过这些分割图推断出是哪个动物,及在拼图游戏中让幼儿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使幼儿在游戏中能积极参与科学探索活动,增强求知欲,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提高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本次活动重点是:鼓励幼儿参与科学活动,激发幼儿求知欲及对科学活动的探索精神。

  难点是:理解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我在设计本次活动中,采用了以下方法:运用观察法,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活动,观察法也是幼儿探索科学的基本方法,能使幼儿运用多种感官直观、生动、具体地认识事物,提高幼儿感官的综合活动能力。利用拼图游戏,将动物的整体图片拆开,分成若干片,再让幼儿拼完整。操作法,提供给幼儿合适的材料,让幼儿在自己的活动实践过程中进行探索。教师运用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使幼儿在游戏中进行科学探索活动。

  (四)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

  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森林的场景中。引导幼儿观察大森林的场景:“小朋友,我们现在来到了大森林,大家看看大森林里漂亮吗?里面有什么?”让幼儿通过观察,增强幼儿对本次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通过提问:大森林是谁的家呢?直接导入课题,给孩子一个已有经验的回忆,引导幼儿说出自己已经认识的动物名字,加深幼儿对动物的印象,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并使幼儿了解大森林是小动物的家,丰富

  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感。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为下面内容奠定基础。

  2、游戏部分

  ①游戏:《玩转盘》

  转盘上是一些幼儿认识的动物的头部图片,教师出示大转盘,请幼儿自己将转盘的指针转起来,指针指到哪个动物,并说出动物的名字。该游戏的难度不大,动物的特征明显,易于每一位幼儿的独立操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能针对动物的头部进行推断动物名字,初步学习推断的方法,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同时,帮助老师了解幼儿对动物的认识程度。将枯燥的认知活动转变成幼儿喜爱的游戏活动,在游戏中掌握知识。

  ②游戏:《找动物》

  请幼儿将老师藏在大森林里的动物部分图片找到,这些动物并不是完整的,有的是动物的身体、有的是动物的脚、有的是动物的头。在找到后,还要推断出它是谁,然后告诉大家自己找到了什么动物。通过幼儿的寻找活动,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能力,以及喜爱科学活动的情感。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位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通过讲述自己找到的动物,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③将动物的部分卡片送到小动物的家里。

  教师将动物的完整图片展示出来,让幼儿通过自己手中的部分动物卡片找出相应的动物图片,进行对应摆放,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动物的认识和了解。

  3、结束部分——《拼图游戏》:

  请找出相同动物图片的小朋友,合作将动物的部分拼成一个整体的动物。通过操作活动,能观察到动物的分割部分的特征,并能相互配合进行拼图,将动物图片拼完整。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尝试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合作能力。

  延伸活动:《玩拼图》

  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拼图,能独立将拼图完成。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独立操作能力,提高幼儿对动物的了解。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3

  一、 说教材

  《沉下去浮上来》是大班科学领域的一次探索活动。大班幼儿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逐渐增强,对身边的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并且乐意亲自动手去探索。本次活动利用丰富的材料,让幼儿去挖掘一些事物表象下的原因。沉与浮的现象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科学现象,本次课程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让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如用眼睛看,用手摸等,多种方式,如操作、想象、讨论等进沉与浮的行探索活动,并通过比较得出结果。

  二、 说活动目标

  (一)、根据纲要中科学领域的总目标,结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从态度、能力、技能三个方面预设以下几个目标。

  1、观察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并对这一现象感兴趣。这是从幼儿的态度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目标。大班幼儿好奇心比较重,所以要培养幼儿对周围科学现象感兴趣,要让幼儿亲身去观察,从而感受到科学的奇妙。

  2、动手操作去体验各种物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正确的方式记录和规范的语言表达探索沉与浮的科学奥秘的过程和结果。

  这是从幼儿能力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是对幼儿综合能力的培养,重点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语言逻辑能力和表现能力。

  3、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和同伴的帮助,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这是从幼儿技能培养角度考虑预设的。大班幼儿的动手能力逐渐增强,因此,这一目标主要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

  重点:动手操作去体验各种物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并用正确的方式记录和规范的语言表达探索沉与浮的科学奥秘的过程和结果。

  大班幼儿虽然词汇量逐渐丰富,语言表达的能力也逐渐增强,但相对来说语言表达缺少逻辑性,而对科学现象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对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的要求非常高,所以,我把本目标作为本次活动的重点。

  难点:尝试运用已有的经验和同伴的帮助,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

  沉与浮的科学现象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并且会经常用到,所以,在幼儿初步了解沉与浮的原因之后,把寻求改变物体沉浮的方法作为本节课的难点。

  三、 说活动准备

  根据《纲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的要求,我多本次活动做如下准备:

  1、 课件制作及电脑、投影、音响的'准备。课件准备就是影像资料:海上漂浮的船和一些其他的物体。

  2、 透明的水槽或水盆每组一个,木块,木片,钥匙,啤酒瓶盖,饮料瓶,棉花,橡皮泥等物品每组一套。记录卡每组一张,分类筐每组三个(筐子侧面分别贴着沉、浮和悬浮的标志)。

  3、 大字卡“沉”与“浮”

  四、 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应力求师幼互动,设计开放性的活动过程,所以采用如下教法:

  1、 多媒体展示法:利用电脑和投影向幼儿展示海上漂浮的船和其他各种浮在海上的物体,引起幼儿强烈的兴趣。

  2、 提问法:提问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幼儿将看到的,想到的,体验到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

  五、 说学法:

  整个活动过程提倡幼儿主动体验,探索,让幼儿主动学习。所以,本次活动采用以下几种学法。

  1、 操作法:准备充足的材料,让幼儿去体验各种物体的沉、浮,总结沉与浮的基本规律。

  2、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物体的特征以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现象。

  3、 记录法:教师提前做好记录表,让幼儿养成总结记录总结的好习惯。

  4、 讨论法:引导幼儿经过讨论、合作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寻求正确的结果。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4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常识活动中,了解水是透明的,会流动的,有的东西在水中会被溶解。

  2、培养中班幼儿热爱科学,乐于尝试的精神。

  活动准备

  1、两个金鱼缸(一缸水内有苹果,一缸米内有桔子)。每组一份白糖、盐、沙、黄豆、石子、果珍。

  2、人手一条毛巾,人手半杯水。

  活动过程

  一、教师导入课题

  1、请幼儿猜一猜:水里、米里有什么东西?

  2、师:小朋友看看老师前面有两个金鱼缸,一个缸里装着水,一个缸里装着米。你们知道水里、米里都有些什么东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讲出水是透明的,能看见;米不透明,看不见)

  二、让幼儿动手操作

  1、请小朋友用米箩及有洞的塑料袋盛水。

  师: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请你们用它们来盛水,看看能不能把水盛起来?为什么?(请幼儿讲出结果,使幼儿明白水是会流动的)

  2.请幼儿把桌上的白糖、盐等物品放在自己的水杯中。

  师: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从桌上选几样东西放在杯子里,然后告诉大家你放了哪些东西?(请部分幼儿回答)

  3.请幼儿用小棍搅拌,看看结果怎样。

  师:请小朋友用小棍在杯子里搅一搅,看看会怎样?

  4.请幼儿讲述实验结果。

  师:现在老师请几个小朋友到前面来告诉大家你的杯子里还能看到几样东西,还有几样东西到哪里去了?(引导幼儿讲出几样东西被水溶解了。)

  5.扩散性思维:生活中你还见到过哪些东西会被水溶解。

  6.请幼儿把杯中的水全倒入前面的金鱼缸里。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过几天,水里的东西会怎样?水又会怎样?(引导幼儿讲出豆子会腐烂,会发芽,水会变黑变臭)

  、教师总结

  师:刚才我们小朋友把自己杯里的水全倒进了金鱼缸里,水立刻变浑了,过几天,水还会变臭,我们就说水被污染了。以后我们小朋友出去玩的时候就记住了,千万不要把东西扔进河里,不要污染我们的小河,我们要学会保护环境,好吗?

  中班常识活动“有趣的水”充分体现了尝试教学的精髓“先练后讲”,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活动开始请幼儿猜谜,充分地调动了幼儿的情绪,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由此引导幼儿认识到水是透明的这一特征。

  尝试1:

  提供给幼儿米箩,有洞的`塑料袋,幼儿通过尝试,发现水会流出来,米箩和有洞的塑料袋盛不起水来,由此得出结论:水是会流动的。

  尝试2:

  提供给幼儿半杯水、小棍及各种物品,幼儿通过放物品搅拌、观察,发现石子、沙还在,而糖、盐不见了。引起幼儿探索、尝试的兴趣,理解什么叫溶解,并让幼儿利用生活经验来进行讲述还有哪些东西能被水溶解。

  活动结束:

  让幼儿将杯中的水倒入鱼缸,结果水变浑,幼儿理解到水是如何被污染的,激发了幼儿保护环境的情感。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5

  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

  一、说教材

  《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实践》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用书。本课程的实施对学生职业理论的养成和职业能力培养起主要支撑作用。

  二、说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及学生学习的特点,设计以下教学目标:

  1、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

  2、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3、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

  我将了解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的目标;掌握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设计的要求并知道其重要性,作为本节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则定为,能够针对幼儿园各年龄科学教育的目标设计不同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

  三、说教学

  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材四、说教学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所以我尝试使用讲授法、交流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法进行教学。

  讲授法是对教学中涉及到的理论知识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学习,以达到解惑的目的。

  交流讨论法是指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就教学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案例分析法,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的分析、审理、讨论。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幻灯片使抽象理论直观化,提高课堂效率。

  四、说活动

  过程1、导入:复习旧知科学的含义?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

  2、学习探索新知识(1)对幼儿园各年龄班科学教育目标的分析总结:因此,幼儿对同一内容理解、掌握的层次是不完全相同的,我们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

  (2)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类型(学生看图,讨论具体哪些活动类型,不同类型的活动主要目的是什么?)(3)常用的方法3。案例点评(1)这一活动属于什么类型的活动?

  (2)活动中主要运用了哪些教具?

  (3)活动过程中运用了哪些具体的方法?

  总结:以上的案例分析一般只是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分析,并不是全面的分析。实际上对于任一案例,不仅可以从活动设计的方法、形式的角度进行分析,还可以从其他角度进行分析,如教育理念的体现、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结构的'安排特点、使用的教育手段、教学技能等,这样更有利于我们全面了解活动设计应注意的方方面面。

  4、组织要求【学生讨论】作为未来的一名幼儿教师,你应该具备哪些知识,满足什么的要求,才能够组织好幼儿的科学教育活动?

  5、课后拓展以"有趣的石头"独立设计一次活动六、说教学反思以职业能力为向导,突出能力的培养;根据学前教育专业的特点、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体现学生主体的教学观。在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内心、体现人文精神的理念,培养学生在学前教育职业向导中的人文情怀。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 篇6

  气球

  活动的设计意图:

  气球是孩子们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也是幼儿较喜欢的玩具之一。玩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中班段幼儿,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

  活泼、好玩,同时他们对新奇、有趣的事物有了一定的好奇心,常常看到他们三五成群地围着一样东西在观察。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在教育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要限度的满足幼儿的求知欲,还应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幼儿对事物与现象的探索欲。

  新纲要指出,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传授的过程,而是要幼儿通过自身主动地观察、发现、感知、探索,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经验。本活动旨在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为什么气球被突然放飞会到处乱窜等等。

  教学目标:

  1、知道气球变鼓是因为充入了空气。

  2、从气流吹在脸上的感觉,感知空气的存在。

  3、感知空气从气球中突然冲出的有趣现象。

  教学准备:

  1、没充气的气球若干,充足气的气球一只。

  2、打气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气球喜欢吃什么

  ——分别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和充足气的气球。

  这是什么?有什么不一样?

  ——再出示未充足气的气球,引出故事《气球吃什么》

  1、气球喜欢吃饼干、馒头、糖果吗?

  2、气球究竟吃什么才能鼓起来,变得胖胖的?(气球喜欢吃空气)

  ——感受气球轻轻吹在脸上和快速吹在脸上的不同感觉

  二、我帮气球吃空气

  ——空气有个怪脾气,很喜欢从气球的肚子里溜出来,怎么样让气球吃得饱饱的,又不让空气溜掉呢?(幼儿个别回答)

  ——教师示范,重点是如何抓住气球的嘴。

  ——幼儿操作,教师引导幼儿可以两两合作。

  ——玩气球:摸摸气球胖乎乎的肚子、和气球碰一碰(身体的各个部位),说说有什么感觉。

  三、放飞气球

  ——猜猜:气球突然放飞会怎样?

  ——请个别幼儿模仿气球乱窜的样子

  ——为什么气球放飞后会到处乱窜?是谁给了气球力量?

  四、游戏:流星球大战

  ——组织幼儿来到空地

  ——游戏:听到教师喊“放射”的口令,全部幼儿放飞气球,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延伸活动:

  请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流星球大战的情形。

【幼儿园科学说课稿】相关文章:

幼儿园说课稿中班科学范文集锦5篇08-06

幼儿园说课稿小班科学范文汇总六篇08-07

幼儿园说课稿06-02

中班科学说课稿《趣识面粉》06-08

有关小学科学说课稿集锦五篇07-11

幼儿园小班说课稿02-21

幼儿园中班说课稿02-28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07-23

幼儿园优秀说课稿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