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时间:2022-01-07 08:32:22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1

  一、教学分析

  教材情况:《明湖居听书》是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单元主题是“技艺超群”。本单元的五篇文章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中国民间艺人、能工巧匠神乎其神的技艺,表现了中华民族心灵手巧的特点,这是一笔值得继承的宝贵财富。本文虽然选自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我认为更主要的是从美文的角度节选的。本文虽然选自于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但是它虽有人物描写,却主要不是向读者昭示人物性格,虽有情节结构,却主要不是告诉我们有多么曲折的故事,虽有环境描写,却只是作为音乐的布景。它就象一篇描写音乐的散文一样,堪称一篇美文,想象极为丰富,语言妙不可言,大量运用修辞手法,把王小玉说书的魅力描写得出神入化,让人叹为观止。为此,我大胆把其上成一堂音乐、文学欣赏课,集中力量听音乐、评语言、写音乐,让教学目标更加明确。

  学生情况:我所教授的是初一(1)班,他们聪明、思维活跃,尤其是逻辑思维能力很强,但是语言感知、感性体味能力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自然感悟语言的魅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传统说唱艺术的魅力,激发对文学音乐艺术的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赏析白妞演唱之精妙,掌握描摹音乐的角度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最近我们学校在举办校园歌手大赛,本班也有好几个参赛的同学,但本班有部分同学并没有去现场,如果让你向没有去的同学描绘你唱的歌曲,你会怎么说?(请同学起来说)

  我们都知道声音无形无色,转瞬即逝,如何能用语言把它描绘出来?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尝试,我们发现这并不容易。那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晚清的刘鹗,他是如何用文字给我们留下一段绝唱的。现在请把书翻到三十二课,继续来学习刘鹗的《明湖居听书》。

  (二)文本研读

  1、听同学朗读第五自然段,并在听的过程中,圈画出声音的变化。

  (1)初不甚大:演唱开始

  (2)越唱越高:演唱发展

  (3)陡然一落:旋律的跌宕

  (4)忽又扬起:演唱的高潮

  (5)人弦俱静:演唱的结束

  并绘出声音的变化示意图:

  2、那么在声音变化的过程中,它的特征又是怎样的.呢?请你找出正面描写音乐的句子。

  人参果:舒畅熨斗熨:伏贴

  钢丝:尖细、高亢、有力登泰山:险、奇、不断升高

  黄山飞蛇:轻快、回环、多变东洋烟火:形色兼备,多姿多彩

  如花坞春晓,百鸟乱鸣:婉转清脆、多姿多彩

  小结:

  (1)用感觉设喻(2)用视觉设喻(3)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

  3、同形训练,活学活用。

  在学生情绪高涨时,放一段音乐,让学生闭目倾听,然后要求学生仿照课文的手法,先总体上把握音乐,再运用比喻等手法,描写听觉。之后,师生共同赏析,有助于提高学生使用视觉、味觉、等感官来描绘听觉的能力

  4、课堂总结。

  王小玉是幸运的,在那个科技手段不发达的年代里,她遇到了知音听众刘鹗,刘鹗将王小玉美妙的说书用他那支生花妙笔写出来,流传后世。那赋声以形、赋声以色、赋声以味的风韵让今天的我们有足够的空间去想象、去咋舌、去叹为观止。但是,通过最后的实践,我发现,其实你们也有这样的一支笔,这只笔就在你们的心里。

  五、板书设计

  用感觉设喻

  用视觉设喻

  用容易体会的声音设喻

  六、教学反思

  本学期我在初一(1)班开了一节《明湖居听书》的公开课,现结合本课的教学实践作如下反思:

  本文结构并不复杂,学生梳理起来并不难。但其中的音乐描写,才是本文的精彩之笔。本教案删除一切旁枝,不讲通感夸张,略讲烘托渲染,将教学重点确定为“对无形音乐的传神描写”,拟用一课时完成三项任务:分析文中的音乐描写方法,欣赏一段音乐,学习描写音乐。以音乐导入课文,以分析音乐描写方法为课堂重点,以欣赏品评音乐结束本课教学。

  首先,立足于文章的音乐描写,作者准确地把握了白妞演唱的节奏,因此我让同学们先找出音乐的变化阶段,并在黑板上画出变化图。“初不甚大”——演唱的开始;“越唱越高”——演唱的发展;“陡然一落”——演唱的继续发展;“忽又扬起”——演唱的高超;“人弦俱寂”——演唱的结束。五个阶段,完整地表现了演唱的全过程,这样就便于同学们整体上把握白妞说书的全局。同时这样的一个环节也让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其次,评析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多角度生动设喻。音乐本是听觉上的感受,但作者却通过其他的各种感觉来表现的,化无形为有形,十分生动形象。在整体把握音乐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更细致地品味语言,感受其说唱的魅力。

  最后,将音乐描写的方法融会贯通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听节选的二胡名曲《赛马》,并用文字描绘你所听到的音乐。这一环节为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所选音乐节奏感强,变化明显,便于学生描绘。

  当然在授课中也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本课时是第二课时,主要分析第五段。但却没有对第一课时的内容加以复习,直接分析本段,较为突兀。第二、朗读不够。朗读是学习文言文常用的一种方式。在授课中,虽然有学生的朗读,但还不够。第三、在最后描绘音乐的环节,由于时间关系,较为仓促,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够。同时也没来得及朗读同学们写的语段。

  总体来说,这堂课基本上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课对于欠缺的地方,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逐步改进。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2

  一.教学要点

  1.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及其作用;

  2.学习本文设喻的运用,领会其作用;

  3.学习通感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

  二.教时安排

  1.本文是一篇自读课,要求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作者运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突出主要人物的演奏艺术的方法。.

  2.安排一教时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作者及作品

  本课选自刘鄂的小说<<老残游记>>第二回<<老残游记>>共地十回,是一部反映了晚清时代社会现实的谴责小说,写的是一个江湖医生老残在各地行医时的所闻所见及活动,揭露了晚清吏治的黑暗,特别抨击了一些所谓清官实为酷吏的嘴脸,反映黑暗吏治下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生活现实。

  此部小说与李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研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并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二).熟悉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小说写了哪些内容,重点写什么?

  2.根据分析说说小说采用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三).重点分析小说中的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

  本篇课文为了突出白妞的演唱艺术,作者采用了正面和侧面描写的方法,这些描写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侧面描写

  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侧面描写,怎样写的?

  讨论归纳:

  戏园盛况__人们赶往戏园听戏的盛况;听戏的有各阶层的人;杂乱的场面描写。

  琴师弹奏__先抑后扬,先写丑陋的外貌(长长的脸儿,一脸疙瘩,仿佛风干福橘皮似的);再写弹奏,重点突出其绝妙的轮指:

  (抑扬顿挫,入耳动听,恍若有十几根弦,几百个指头,在那里弹似的/台下叫好的声音不绝于耳)

  黑妞演唱__先写外貌,再写演唱之好:

  (字字清脆,声声婉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或急或缓,忽高忽低;其中转腔转调处,百变不穷,觉一切歌曲腔调俱出其下,以为观止/)

  观众议论:(略)

  作者通过这些侧面描写,目的在于烘托白妞的高超技艺。

  2.正面描写

  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对白妞进行正面描写的?

  出场__写外貌(白净面皮,秀而不媚,清而不寒)

  初出场时的简单动作和产生的效果:

  两片顽铁,到他手里,就有了五间十二律似的.;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左右一顾一看......满园子里便邪雀无声,比......

  说书__作者根据演唱情况把演唱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完整表现演唱的全过程,又具体地从听众的感受出发,用比喻和通感把每一阶段作了细致的描写。

  听众反映__

  3.重点研读白妞的演唱

  a.白妞的演唱分为哪五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初不甚大--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

  越唱越高--

  陡然一落--极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

  忽又扬起--无限声音俱来并发;

  人弦俱寂--,

  b.作者主要用设喻的方法对白妞的演唱进行描写,作具体分析。(讨论完成练习二)

  注:本文设喻的角度的多方位的,有的用人们的感觉(感受),有的用视觉,也选用了一些在生活中常见铁容易体会的声音作比,来描绘那些不容易体会的验证以描述的演唱/

  (四).作业:三

  上一篇:《明湖居听书》教案3

  下一篇:《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5

【明湖居听书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其三教学设计05-19

《归园田居》教学反思10-29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

流程设计教学设计12-09

教学设计01-14

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04-27

公输教学设计05-12

《劝学》教学设计05-16

颐和园教学设计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