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时间:2022-04-06 09:45: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连接基础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对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具有沟通作用。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以图引文

  1、出示幻灯图片,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小男孩、黄蝶、花、小路。)

  2、大家来到这里,你认为这里的景色怎样?人呢?

  (美丽、可爱)

  想知道这是哪里吗?这里是新市一个姓徐的人开店的地方,唐代诗人杨万里就住在这里。

  (教师随手板书课题和作者)

  3、让生齐读课题,理解题意。

  二、自由读诗,扫除生字障碍

  师语:杨万里看到美丽的景色,他写了一首美丽的小诗,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1、圈出生字,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2、请小老师上讲台进行生字教学,班内交流识字方法,筛出难字进行教学。

  3、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认读。

  三、学习古诗

  1、出示全诗画出节奏:

  宿新市徐公店

  唐 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2、教师范读古诗。

  3、学生自由以组学习古诗,找出不理解的诗句。

  4、班内交流学习情况。

  (重点理解前两句古诗)

  四、指导朗读

  1、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读诗时应该怎样读?

  2、录音范读,学生模仿朗读。

  五、背诵古诗

  六、指导书写

  七、布置作业

  1、背会古诗。

  2、积累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2

  【教学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默写这首诗。

  2、学会诗中的生字,理解诗句。

  3、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

  投影、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2月4日立春过后,春天来了,它是那么美丽,引起许多诗人的赞美。你知道有哪些诗是赞美春天的吗?

  2、今天就让我们随着宋代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新市徐公店,领略那儿暮春时节的美丽的风光。

  3、齐读课题。

  二、知诗人,明题意

  1、读题目,谁知道题目的意思吗?你是怎么想的,你会换一种说法吗?

  小结:同一意思有不同的说法,祖国的语言文字真丰富,让我们把诗题再读一遍。

  2、学习这首诗,你想知道什么?

  3、想知道诗中写了什么,那有什么办法?

  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想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其实呀,我们只要去多读、多思,就能解决刚才提出的所有问题。

  三、解字词,明诗意

  1、下面请同学们听老师读读这首诗,注意听准发音、节奏。

  2、请同学们自已读一读,看谁读得又快又准确。

  3、同桌互读,如果他读得好就给他打“☆”,读得不好就打“△”。

  4、请得“☆”的同学举手,看来你们读得很认真。xxx你没有得“☆”,请站起来,老师想再给你一次机会(指读),打“☆”。没有得到“☆”的同学都站起来,老师给你们一次机会(齐读) ,打“☆”。

  5、同学们都读得很好了,愿意读的站起来,齐读。

  6、你觉得这首诗大概写出了什么?下面就让我们认真学习,以对这首诗了解得更清楚:

  ⑴ 自由轻声读诗,边读边划出不懂的`词或句。

  ⑵ 有哪些地方你不懂?

  ⑶ 同学们问得真好,这说明你们真正已做到边读边思考了,不懂的地方请别的同学帮帮忙,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⑷ 同学们讨论得真热烈,那么对刚才的问题,你弄懂了哪些呢?我们先来学习前二句:

  (齐读)

  ① 你弄懂了什么?

  ② 我们把这两句话再读一遍。读完之后,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物?你能把这些画下来吗?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和水彩笔,简单地画一画。(指一学生的投影出示)问:你为什么这样画?

  ⑸ 导:有一位画家,也把它画出来了。

  (出示画)

  你觉得这画面怎么样?篱笆立在那儿,枝头的叶子一动也不动,这画面又是多美啊 !你能读出它的美、它的静吗?

  自读;

  指读;

  赛读;

  范读;

  齐读。

  7、导:忽然间,那种宁静被打破了,画面动了起来,请看:

  (出示课件)

  ⑴ 你看到了什么?

  (指说)

  ⑵ 同学们说得真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再去读读后两句诗,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完成这个填空题:

  ( )的儿童,( )的蝴蝶,( )的菜花。

  ⑶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吗?

  (重点指导理解“急走”)

  ⑷ 你会说说这两句的意思了吗?

  (指说。)

  ⑸ 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有趣的景象。

  (出示课件)

  说→读。

  ⑹ 你能通过朗读来读出它的有趣吗?

  自读→指读(评价)→齐读。

  小结: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向我们展示了新市徐公店美丽动人的田园风光,让我们把这首诗齐读一遍。

  四、入诗境,悟诗情

  1、这么美、这么有趣的画面你们想亲眼看一看吗?下面请同学们微微闭上眼,静静听老师读,在脑海申浮现画面,跟老师进入这如诗如画的新市徐公店。

  (配乐范读)

  2、你看到了什么呢?

  (先把你看到的景象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哪位同学愿意做小诗人,把看到的景象告诉大家。)

  3、多美啊,看到这番景象,你想干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如:

  ⑴ 想读(指导读),想读的同学跟他一齐读。

  ⑵ 还有不同的做法吗?……

  ⑶ 想背……

  现在,老师就把这个机会给你们,想读的读,想演的演,想画的画,想背的背,尽情的表现自己。

  4、多么美的一首诗呀,老师也陶醉了,其实大自然中像诗人写的这么美的景色随处可见,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灵,就一定会找到。最后让我们以满载美的心和诗人满载美的心相连,做一个现代诗人,加上恰当的想象,在练笔本上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

  【板书设计】

  略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在你们的印象中,春天的乡村是一幅什么景象?春光明媚、花红柳绿、鸟语花香、欣欣向荣,真是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图画。

  2、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同学回答:住宿。

  二、学习古诗

  1、介绍作者

  杨万里是南宋文学家,字廷秀,号诚斋,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歌大多描以写自然景物为主,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被称作“诚斋体”,他的作品也叫做《诚斋集》,并流传至今。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宿新市徐公店》,是诗人途经新市,住宿在这里,见景生情,有感而发所写的一首诗。那么同学们知道诗题的意思吗?宿:是指住宿,留宿。新市:是一个地名,就在现在的湖南攸县北。徐公店指的就是徐家客店。因此,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新市徐家客店。

  2、理解诗意

  ①读诗的前两句

  ②想想画面,理解诗意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从第一句开始,“篱落疏疏一径深”,在这句诗中描写的有“篱落”和“径”,你们知道这两个词是什么意思吗?篱落,指的是篱笆,一般在农家小院的周边都有一圈用竹子等围成的围栏,叫作篱笆,那么杨万里见到的是什么样子的篱笆?诗人说了,是稀疏的篱笆,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呢?对,疏疏一词。课文中也有注释,疏疏的意思就是稀疏,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径,径,我们可以给它组个词:路径。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路?“一径深”,说明这是一条很长,很深远的路。整句诗的意思就是:稀疏的篱笆傍,有一条深远的小路。接下来我们再读诗歌的第二句“树头新绿未成阴”。你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吗?因为是春天,树上的枝叶刚刚萌芽,所以诗人说是新绿,还不是很茂盛,还没有形成树荫。未成阴,就是还没有形成树荫。所以连起来解释就是:树上萌发的新绿,还没有形成绿荫。同学们,你们能感受到这样的景象吗?虽不是郁郁葱葱,但也能让人感到生机勃勃,春天的景象已然尽在眼前。现在大家就带着这种感觉来读一下这两句诗。.....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在脑海里想象一下诗中稀疏的篱笆,悠长的小路,树上萌发的新绿。

  ③读诗的后两句,理解后面的意思

  刚刚我们想到的、感受到的是一幅乡村静谧清新、质朴的春天景象,那些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这首诗的后两句,诗人又看到了一副怎样的景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谁能说说这两句诗写是抓住什么来写的?我们一起来看,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有“儿童”、“黄蝶”、“菜花”。儿童在干什么?儿童在田间地头跑来跑去,追赶着黄色的蝴蝶,而蝴蝶却飞进一片黄色的油菜花中,和油菜花混成一色,找不到了。在这两句诗中,大家除了能够感受到儿童追赶蝴蝶,而蝴蝶却飞入一片菜花中的景象,你还能感受到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可以感受到在田间地头,蝴蝶在花草间翩翩飞舞,小孩子在“急走”,也就是奔跑,追赶蝴蝶的样子,似乎还能听到他们在追赶蝴蝶时的嬉笑声,欢呼声,还有蝴蝶飞入菜花中后的失望的叹息声。原本静谧的、花黄树绿的乡村,因为孩子们的嬉闹,变得热闹了,构成一幅和谐而生动的画卷。我们可以想象,诗人看到这幅景象,心里一定也是欣欣然,脸上带着笑意。

  三、诵读古诗

  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一遍。

  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四、赏析古诗

  大家看,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静与动”、“声与色”,把春天的乡村春天描写的清新、质朴、情意盎然,诗的前两句是静态描写,以写景为主,后两句主要是动态描写。通过描写儿童追赶蝴蝶,把人融于景。整首诗情谊盎然,充满了欢乐,课后就请同学们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来读诗歌,背诗歌。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挂图

  生字卡片

  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两首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3、以小组为单位,自编、自排、自演〈〈宿新市徐公店〉〉的情景剧。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

  烧

  荣;平舌音:菜

  宿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3、初步体味创作诗文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借助诗中意象,感受春天的美景,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语境导入:

  同学们,这些日子老师看到许多小朋友在操场上放风筝,不禁使我想起了一首诗“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是喜悦的,此时你脑海中有哪些关于春天的诗?

  生吟诵古诗。

  2、让我们带着春天的气息,一起走进南宋诗人杨万里的──(生齐读)《宿新市徐公店》。

  3、释题:

  齐读课题,在这儿新市是地名,现今湖南省攸县北;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店。那么“宿”在这儿是什么意思呢?

  二、初读古诗,读通诗句

  1、出示诗文内容。

  2、自由大声地朗读古诗,把诗读准了。

  3、同桌比一比,看谁读得准确。

  4、指名读。 (读得怎样?) 师范读──齐读。

  三、借助意象,入情入境

  1、我们常说诗情画意,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真想把这幅美景画下来,可又不知道该画哪些景物,怎么画?你愿意帮帮老师吗?

  (愿意)

  这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你们还得认认真真读上几遍古诗,一边读一边想想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四人小组讨论画什么景物,怎么画,呆会儿我们在黑板上一起画,能做到吗?

  2、四人一小组讨论交流,师巡视。

  3、集体交流:

  你想画下什么,什么样的,从诗中哪儿知道的?

  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画菜花,师画一朵,问:你满意吗?

  黄蝶,什么颜色?为什么?

  急走,你能表演一下吗?走,在古代就是跑的意思。

  师:面对着这样一望无垠的油菜花,面对着急切追蝶的孩子,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⑵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过渡:一心只忙着追赶蝴蝶的孩子,并没有留心周围的迷人春景,你看到了吗?你会留下什么景物?

  篱落疏疏: 篱笆:什么样的篱笆?你从哪里看出来?

  一径深(组词理解径:路径) 在篱笆的旁边还有什么呢?你看到了什么样的小路?

  树头花落,树上的花会形成浓密的树阴?

  夏天枝繁叶茂,绿树成阴,未成阴就是还没有树阴的新叶已长出来了…… 看到这样的景色,你想说什么?美美的读一下。

  4、想把美丽的.春天和活泼的孩子放在一幅画中吗?

  5、齐声配乐朗读。

  6、说诗意:这样的诗,这样的画,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就更精彩了!

  7、春天是一幅画,春天是一首诗,春天更是一首歌。你仿佛还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8、我把同学们描绘的春天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愿意听一听吗?

  三月,是美妙的

  一剪剪嫩芽的叶子

  一丛丛微笑的迎春

  一只只跳跃的飞雀

  都是

  美丽的音符

  三月

  是柔软的风

  是细腻的雨

  是含羞的花

  是新绿的草

  ……

  四、拓展延伸,创作诗文

  1、学生尝试创作诗文:

  其实,春天就像我们同学,相信你们的笔描绘出来的春天会更美,可以学着老师的样子来试一试?也可以像杨万里那样写一首四言绝句。

  2、全班交流,读诗。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6

  设计理念

  学习古诗重在诵读感悟。但仅有感性的认识会使古诗感悟陷入臆想的泥沼。古诗教学中,让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语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学习理趣并存,从而感受诗、画、话、语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初夏荷塘》画面;课文放大插图;适合配古诗朗诵的相关乐曲。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解诗题

  1.看图说话。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小朋友们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一首诗?请你背诵给大家听。(学生背诵《小池》)还记得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吗?(杨万里)

  3.揭题。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4.认读“宿、徐”。(注意指导把“宿”的平舌音读正确)

  5.解题。你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知道它们的意思吗?(预测学生在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这里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现在的旅馆、酒店。学生在同学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请你说说这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6.读诗题。现在请你根据明白的意思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设计意图】古诗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诗题理解难度。

  二、看图初读知大意

  1.故事入诗。那一天,杨万里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小朋友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诗句读正确。(读后交流,把生字“篱、疏、未”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句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交流。(预测学生能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花”“儿童”“蝴蝶”;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 指的就是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设计意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难点理解明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说一说。(交流: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指导联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

  “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句诗句里也有“无”指“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3.再读诗句,读好节奏。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悟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在理解过程中,摒弃教师的独白,让学生联系前几学期所学的诗句,并辅以画面帮助,在联系中发现古诗理解的规律,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知识,掌握了语言规律,使学习有规律可循。

  四、吟吟诵诵入诗境

  1.我们读着诗句,就仿佛跟随诗人杨万里欣赏到了田园风光,请你把欣赏到的景色说给大家听。(交流说诗句的'大意,不求统一: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深长的小径,树上的花儿谢了叶子还没成阴。儿童奔跑着追赶黄色的蝴蝶,蝶儿飞进菜花丛中没法找寻。)

  2.看着这样的景色,这样的情景,诗人杨万里会想些什么,有什么感受?把最喜爱的最有感受的诗句读一读。(预测学生有个性化的理解:色彩明艳,景色美丽;儿童天真,蝴蝶活泼,生机盎然;径深人少,田园清幽。)

  3.配乐读诗。(播放古筝曲)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诵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你能看着图吟诵给同学们听吗?(指导有感情背诵)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交流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因此安排了说诗意、入诗境、抒诗情环环相扣的步骤。

  五、图文对照编故事

  1.这虽然只有二十八个字。但在诗人眼里不仅仅是一个镜头。你仔细看,你能看到这个追蝶的孩子脸上的表情吗?黄蝶停停歇歇又是怎样的情景,那孩子会怎么想怎么做?展开想象,说给同学听听。

  (附片断:这时,从小路的远处,跑来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赶一只黄色的蝴蝶。黄蝶儿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与他捉迷藏。追了一会儿,黄蝶儿大概也飞累了吧,它停了下来,歇在路旁的篱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脚,眼睛紧盯着蝴蝶,一边用袖子去擦脸上的汗珠。诗人这时仔细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圆圆的脸上嵌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爱。淡紫色的短褂,蓝色的长裤在暮春的田野里显得更加艳丽。说时迟,那时快,小孩双手一拢,猛地朝蝴蝶扑去。可是还没等他把手合拢,那蝴蝶已机灵地扇动翅膀,飞进油菜花丛里去,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黄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恼,满脸的不高兴。他瞅了诗人一眼,便蹦跳着跑开,去寻找新的快乐。)

  2.课外作业:这一句诗,就是一幅画,就是一集故事,请你先把诗背给爸爸妈妈听,再把诗句编成故事说一说。

  【设计意图】诗句的学习并不只是掌握一首诗,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同时,课内的指导使得课外作业难度降低,利于学生真正落实。

  六、学习生字做诗卡

  1.指导书写“未、追、店、菜、宿”。

  2.摘写“诗画卡”(诗一首,画一幅,制作成随身可携带的“诗画卡”)。

  【设计意图】制作“诗画卡”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并与美术学科相整合,强化诗的美育功能。这一过程还重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形成自主学习古诗的习惯。

  【特别建议】

  本设计强调古诗学习的理趣结合,在教学中要讲求“自然”。学习中的“自然”形态从何来?从教师尊重学习规律中来,尊重学生的个性中来。

  1.读得“自然”。诵读的自然在于各个学习时段安排不同形式的读,读出质量。初读时要读,指名读,听读,齐读,把字音读正确,把诗句读正确;理解诗句时要读,默读,落重音读,把停顿读正确,把节奏读正确;吟诵时要读,配乐读,看图诵读,把诗意读出来,把情感读出来。

  2.悟得“自然”。联系旧知讲求自然,让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想起学过的诗句,在自然而然中享受知识的魅力和学习的快乐;图文结合讲求自然,切忌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在需要帮助时引导学生看看图,在部分学生关注时一起分享“成果”来看看图学一学;感受诗情讲求自然,诗人有诗人的情,读者有读者的情,时空不同,老少有异,只要个性的理解来自于对诗意的正确把握,来源于学生的心灵深处,一切情皆可融入那明艳的“暮春扑蝶图”中。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7

  教学目标:

  1. 会认5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理解古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学习根据诗句说故事。

  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先不要坐下,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百忙之中也来和我们一起上课,我们也应该向他们问个好!(学生和家长问好)现在就让我们轻松地进入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先一起来玩一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做“找别扭”,(点击课件:“轻松一刻”)老师要请一位同学在10秒钟之内找到两幅画的区别,谁来?(指名上台操作主机)

  师:好!这两幅图当中篱笆是不一样的!你马上就找出来了,真棒!同学们还想玩吗?

  生:想!

  师:那好,老师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试试。(指名上台操作主机)同学们觉得哪两幅画比较难找?

  生:第二次的两幅画比较难找。

  师: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比较难找?

  生:因为第二次的画里的那只蝴蝶是黄色的,而且,它所停的花也是黄色的!

  师:观察得真仔细!表扬!蝴蝶飞进花丛中就不见了,有一首诗里也有一句类似的话“飞入菜花无处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宿新市徐公店》里的一句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进行导入,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压力,同时通过图片中篱笆和黄蝶的特点,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二、解诗题

  师:大家看看,老师写的有什么错误吗?

  生:少了一个字,“宿”。

  师: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把这个字写上去好吗?

  (教师板书,指导书写:宝盖不宜过宽。学生书空)

  师:谁来告诉我,这个字什么意思?

  生:住宿。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回答,师表扬)

  师:有人知道“新市”是什么意思吗?

  (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师过渡:看来,还是于老师知道的多一些。“新市”,是一个地名,在今天的浙江省,大家记住了吗?)

  师:还有最后一个词了,“徐公店”,知道什么意思吗?

  (生自由回答,如果不知道,师过渡:还得我来告诉大家,“徐公店”,就是姓徐的人家开的店。)

  师:咱班有姓徐的同学吗?

  生:有,徐木子。

  师:那我们能不能称呼徐木子“徐公”呢?

  (引导学生理解“公”为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师:所以,我们不能称呼徐木子为“徐公”,但大家往下面看看,我们敬爱的徐校长,我们就可以称呼徐校长为——(“徐公”)那如果用古代的习惯,你们怎么称呼于老师?(“于公”)

  师:现在大家都理解这首诗的题目了,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引导学生断词:宿/新市/徐公店)

  师:学到这里,通过题目,你知道这首诗写的是什么了吗?

  (杨万里住在姓徐的人开的店里看到的事物)

  [设计意图]通过理解题目,让学生了解本首诗歌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在知识储备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所学的内容。

  三、自主读文,纠正字音

  师:理解的不错,那杨万里住在姓徐的人开的'这家店里,看见了什么呢?请大家两人一组,一个一个地读读这首诗,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读错了马上纠正。声音不要太大,能听清楚就好。

  (学生分组读诗,教师巡查,指导)

  师:(学生充分朗读后)好,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有没有得到其他同学的帮助?

  (学生自由汇报,教师让学生将错误诗句重读)

  师:我整理了一下,这些字大家在学习的时候遇到了困难,我们把他们再读一读。(课件出示生字:篱 疏 未 追 店 徐 菜 宿,纠正学生的字音)

  师:这里面有几个字是要求我们会写的,和老师一起写,好吗?

  (教师板书,学生书空)

  师:生字会读了,诗中的生词会读吗?(课件出示生词:疏疏 菜花 急走 一径深 未成阴 追黄蝶 无处寻)

  (学生读词)

  师:刚才在小组学习的时候,我还注意到,有些同学读得不是很流利,另一个同学就让他反复读,让他多读几遍,这非常好!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精神!现在,敢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吗?(课件出示古诗)

  (3生读诗,师指导)

  [设计意图]把字音读准、词语读连贯、句子读通顺,这是朗读的最起码要求。这个环节中,按照“字——词——句”的顺序,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书写能力,为后面感情朗读古诗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研读诗文,理解诗意

  师:很好,语音准确。但仅仅读通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能够理解。现在,我再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大家再把这首诗读几遍,并思考,诗中都写到了什么?他们什么样子?如果有不懂的,可以和你的同桌商量了商量。开始吧!

  (学生按要求学习,老师巡查,指导)

  师:一共28个字,难不难?不难!认为自己读得懂的举手。我来看看!不一定要读得很准确,大致读懂的就举手。好的,有些同学还是没把握,老师提两个问题好不好?如果你都能回答出来,证明你真的读懂了。

  师:(问第一个问题)诗的题目叫“宿新市徐公店”——住在姓徐的人家开的店里,懂吗?(生:懂)那我问你,杨万里在那里都看到什么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篱 径 树 花 童 蝶 菜花)

  师:非常好,第二个问题:这些事物什么样子?一行一行地读,你能不能从诗中找到依据?每个同学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生自由回答,师纠正)

  师:看看,这两个问题大家都能回答,你们真的读懂了。

  1.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师:在那稀疏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是那样安静,这就是——(课件出示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生读)

  师:老师还没感觉到这条路的深远,教你们一个办法:读得慢一些。

  (师范读:篱落/疏疏/一——径——深——生跟读)

  师:好,这次我听出来了,好安静,路好长好长!谁还来读?

  (3生读诗)

  师:“树头花落未成阴”,读着读着,我感觉到春天正悄悄地离开我们,初夏正向我们走来,树上的花已经纷纷落下来,可枝头的嫩叶才长出来,还没形成浓密的树阴。谁读读这一句?(课件出示诗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3生读诗)

  师:哦,我好像看到了花瓣正在微风中飘下来呢!老师也想读读,请你们闭上眼睛,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生自由回答)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一起再来把这美丽的画面读读。

  3生读,小组读,全班读“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学生长于形象思维,他们的想象力丰富,教学古诗,就应该充分调用学生的想象,为教学服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想象更利于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想象是古诗诵读教学的重要手段。

  2.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读得这样好,老师要奖励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课件播放“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动画,随后出示这两句诗。)

  师:谁读读这两句诗?

  (1生读)

  师:老师想问问你们,捉过蝴蝶吗?当蝴蝶飞起来时,你是怎样跑的?

  生:快跑。

  师:对,诗句中的“急走”就是快跑的意思。可我没听出你在快跑呢!该怎样读这行诗?

  生:速度快一些。

  师:好,就你读读看。

  (3生读诗)

  师:捉蝴蝶是很快乐的事,我想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你的快乐。

  (3生读诗)

  师:大家一起读读这两句,读出你们的快乐。

  (生读诗)

  [设计意图]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教学,让学生进行移情体验,很适合语文教学。

  师:可惜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说告诉我为什么蝴蝶飞入菜花看不见了?

  生:因为蝴蝶是黄的,菜花也是黄的,所以蝴蝶飞到菜花中,就看不见了。

  师:那你认为小朋友没捉到蝴蝶,会是什么心情?

  (生自由回答)

  预设1:快乐

  师:哦,我听出了你快乐的感受,那你读读这两行!

  (生读)

  预设2:难过

  师:我从你的朗读中看出了你的一些无奈。没关系,待会就有一只更美丽的蝴蝶飞过来。你还难受吗?(不难受了)对了,等待也是一种乐趣,带着你的快乐,再读读?

  (生读)

  [设计意图]“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结果不是伤心,而是一份另样的快乐,这一切在诗人眼里是那样的真实,富有生命活力,是那样富有生活情趣,所以不能把这句的感情基调定在伤心、失望上。要通过教师引导没让学生体会出其中的情趣。

  师:同学们,这一幅美妙的捕蝶图正好被诗人看到了,杨万里看到美丽的油菜花,看到这追蝶的孩子,看到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无奈,诗人有感而发,写下——(生接读: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这是一幅多么富有生活情趣的图画,怎么读才能读好?

  (师指导读出趣味)

  师:稀疏的篱笆下,一条幽静的小路伸向远方,看见了吗?

  生:看见了!

  师:你想到了哪句诗?

  生:“篱落疏疏一径深。”

  师:树上的花落了,叶子还没长大,还没形成树阴呢!

  生:“树头花落未成荫。”

  师:小朋友们急忙跑过来抓蝴蝶啦!

  生:“儿童急走追黄蝶。”

  师:抓到没有?

  生:“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小结:这是一幅多么富有诗意的田园风光呀!看,幽远的小径,追黄蝶的儿童,稀疏的篱笆,长着嫩嫩树叶的大树,一切都这样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虽然小朋友们没捉到蝴蝶,可他们也体会到了捉蝴蝶的快乐。这是诗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请你随着音乐把诗读一番,读出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全诗,生有感情地读)

  师:大家读得不错,你能看着图把这首诗吟诵给大家听吗?

  (课件至首页,生背诵古诗)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描述性语言和课件的辅助作用,帮助学生理解了诗句的含义,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五、教师小结,深化理解

  师:诗人杨万里用非常精炼的语句,仅仅28个字,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趣味横生的儿童捕蝶图,看着插图,想着古诗,你能把它编成一个有趣的故事吗?(能)我们就把这个故事作为今天的作业,明天课堂上我们交流,好吗?

  师: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诗词歌赋更是其中的灿烂奇葩,同学们在课后可以多收集一些古诗的名篇佳作,希望在不远的将来,同学们可以成为像杨万里、李白一样的大诗人。老师期待着你们的大作。好吗?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

  教学反思:

  《宿新市徐公店》描绘的是诗人住宿在新市徐公店所看到的暮春田园风光和儿童捕蝶的美丽景色,在教完本课后,回顾学生上课情况及同事们的评价,我感触颇多。

  我在教学中有如下两点侧重:

  一、教给方法,学会学习

  在古诗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识地渗透了学习古诗的四步法:解诗题,知题意;抓字眼,明大意;读诗境,悟诗情;诵诗文,勤积累。这节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有意识地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为学生日后自学古诗作铺垫。有了这四步法,学生很快能进入本课的学习活动中,这样设计目的使学生最终学会自学古诗。

  二、合作学习,品位意境

  这首古诗采用白描的方法,语言自然无华,个别字词突破了,诗意就容易弄懂了。在小组合作中,我让他们通过反复诵读,互相商讨,共同理解诗意,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在反馈时说得很生动。但要他们品位其中的意境,这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在合作学习中,我旨在让每位同学有发言、有质疑、有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只要他们能说出诗中描写了美丽的春光,悠闲的农村生活,儿童天真可爱,诗人喜爱大自然或喜爱孩子等等有关诗句感悟的内容,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

  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张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咏柳》、《绝句》、《春晓》,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角度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有关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以前学习古诗理解诗句时常用哪些方法?(释、调、连、补、留)

  3、今天也用这“五字法”理解这首诗。范读。同时大屏幕打出背景图。配乐范读、齐读

  4、介绍诗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奸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5、下面光看题目意思:

  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板书:篱笆一径

  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板书:树头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点点的光斑。)

  C、同桌对说这两句诗意——指句说——齐读这两句(多媒体出示画面)

  D、这稀疏的篱笆,长长的小路,叶儿不浓密的树,构成了一幅清新、质朴的农村景色图,你们看画面,这叫静态描写(板书)。在这一背景下,作者又看到一幅更为活泼生动的图画,那就是后两句所表达的。

  多媒体出示后两句画面(齐读三、四句)

  4、理解三、四句:

  A、抓住哪些景?板书:儿童黄蝶菜花

  走:跑急走:快跑

  诗意:儿童奔跑着追逐黄色的蝴蝶,追到没有?

  B、女生读第4句:

  处:地方寻:寻找为什么无处寻?

  诗意:黄色的`蝴蝶飞入金黄色的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C、两句诗意连起来,指名说诗意

  D、再看图(后两句动画图)这两句写儿童捕蝶的情景。“跑、寻”这叫动态描写(板书),儿童奔跑、扑蝶……读来使我们倍感亲切、耳目一新。

  E、自由读全诗,体会诗人心情?

  F、检查:指名读全诗,齐读

  板书:喜爱

  四、重点赏析,体会情感。

  1、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呢?(多媒体出示)

  填空:诗中通过——————————、—————————、——————————、——————————这些情景来说明是——————————季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诗中前两句是静态描写,后两句是动态描写,全诗动静结合,情景交融,充满了春的气息,特别是后两句,儿童捕蝶的画面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仿佛就是眼前。说说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呢?听到了什么呢?[想象练说]

  (几个孩子在丽日当空,花香扑鼻的大好春光中,正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仿佛听到了孩子们的嬉笑声、欢呼声、失望的叹息声,……)

  作者看到这一切感到多么富有情趣,多么富有诗情画意(板书)呀!

  3、边想象画面边背诵。(配乐)

  五、绘幅彩画,深化理解。

  1、这首诗有静有动,有声有动,情意盎然,充满童趣。如果我们把这首诗画下来,要画哪些景物?(篱落一径枝头儿童黄蝶菜花)

  2、在这些景物中,要用上哪些颜色?

  板书:黄(绿)(黄)

  补充板书,完成板书。

  3、自由动手绘画。(配乐)

  (我们学了这首诗,看到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村童扑蝶图,感受到了诗人对春天和乡村生活的爱,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真是诗中有情,诗中有画啊!想画下来吗?)

  4、评析学生作品(实物投影打出)

  六、课外延伸,引导练笔

  按这首诗的三、四句的意思进行改写,描写捕蝶这一场面,写时要注意动态描写,扣住“急走、追、寻”等词语去进行想象发挥。题目为《捕蝶》。

  四、板书:

  诗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爱

  画:篱落、一径、枝头(静)

  画追入

  儿童黄蝶菜花(动)

  意色:黄(绿)(黄)

  共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教学要求:能读懂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并能教学课本P40~41结合诗句理解“疏疏、未成荫、急走”等词语的内容意思。

  教学要点: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教具准备: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指出背诵《绝句》

  2、指名说说绝句的意思。

  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指导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继续运用“四步法”学懂古诗。)

  (1)题。板书后,“宿”,住。“新市”是地点,在现在的湖南省攸县。“徐公店”,姓徐的人开的客店,“公”,是对人表示尊敬的称呼。

  (2)介绍作者。

  2、学生自学古诗。

  (1)自由读。自学6个生字,查字典理解词语。读古诗看插图想想哪些地方能自己读懂。完成《作业本》第1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认读生字

  〈2〉检查

  〈3〉指名读古诗,交流自己哪地方读懂了。

  3、指导学习古诗

  理解词语,读懂词句。

  (1)理解第1句:

  “疏疏”是稀稀落落、不密的样子。“篱笆”、“径”“深”各是什么意思?

  回答后。教师讲:篱落,指篱笆;径,是指小路;深,远,很长的路。这句意思是:菜园边的篱笆稀稀疏疏,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

  (2)理解第2句:谁能说说“枝头”、“未成荫”的意。

  枝头,指树枝上,未成荫,树叶长得还不浓密,不能遮盖地面而为树荫。这句诗的意思是:树枝上的花已经落了,但树叶还不很茂密,不能遮盖地面成为树荫。

  (3)理解第3句:

  谁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教师讲述:“急走”是奔跑的意思。这诗句的意思:

  儿童奔跑着追逐着黄色的蝴蝶。

  (4)说出第4句,让学生说说这句的意思后,教师讲讲:

  蝴蝶飞进黄色的菜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4、说出诗意,感受意境。

  (1)自由朗读,试说说古诗的意思,同桌相互练说

  (2)集体朗读,指名说说全诗的意思。

  5、体会感情,背诵默写。

  〈1〉讨论:这首诗描绘了怎样一幅图画面?作者表达怎样的感情?

  〈2〉讨论后,教师小结:

  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春夏这交儿童们在菜园里天真活泼地捕蝶嬉戏的生动画面,作者也受到感染,童心萌生,非常高兴。全诗充满欢乐。请大家用活泼、向上、欢乐的感情读,背诵诗歌。

  〈3〉、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四、布置课堂作业

  共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许多老师对古诗教学感到棘手。如把字、词、句的意思嚼碎了喂给学生,“填鸭式”地教学,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如放手让学生去自学,教师不讲或少讲,又怕煮“夹生饭”。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既不“填鸭”,又能把“饭”煮熟呢下面这位教师的古诗教法给了我们很好启发。

  一、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利用工具书理解文字,再理解词语意思,最后连接句意,理解诗意。

  2、从诗意中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及作者的表达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全诗,领悟诗中的意境。

  二、学习《宿新市徐公店》,理解字、词、句意

  板书课题。教师一边背诵,一边在黑板的左侧板书古诗。

  1、指名学生读诗正音:“疏”读Shu不读Su。

  2、利用工具书自学古诗(分四人组),理解诗的字、词、句意。

  3、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对字、词、句理解的情况。

  (2)分句解释诗意(同学们相互补充)。

  (3)教师小结后解题,介绍作用。

  三、诗文结合,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根据诗意学生画简笔画(指名两位学生分别在黑板和幻灯片画,其他学生在草稿上画)。

  2、师生评画。

  (l)评黑板上的画。同学们认为画得很美,但画中枝繁叶茂的树木固然好看,但不符合“未成阴”的诗义。

  (2)评幻灯片上的画。同学们感觉通过抽出的新芽、延伸的小路、茂盛的菜花、翻飞的蝴蝶、儿童的形态,充分展示了春天的气息。

  (3)修改自己的画。

  四、指导朗读,体会作者此时的心情

  1、师:古人咏诗有什么习惯动作

  生:摇头晃脑。

  师:为什么会摇头晃脑呢

  生:读出节奏,抒发感情。

  请一位学生用“/”“||”“…”画出这首诗的节奏。(幻灯出示:“…”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短,“/”表示断开拖韵时间长,“||”表示断开拖韵的时间更长。)

  篱落/疏疏||一径…深,

  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师:哪位学生表演一下(一名学生上台摇头晃脑地背起来,其他同学也随之自由背诵,气氛活跃。)

  2、讨论:此时你的心情如何你是通过哪些景物来抒发浓浓的春意的呢

  小结:你的这种情感就是当时作者的情感。

  五、练习

  1、在自己的作品右侧附上这首诗(要求默写)。

  2、在自己的作品下方用一段话解释诗的意思。

  3、将你的作品加工,添上颜色送给家长或朋友。

  [评:这位老师的古诗教学方法新颖,根据学生对诗的理解来作画,用画的形式来解释诗意,既能充分展示学生的绘画能力、理解能力,又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为学生架设了从直观思维通向抽象思维的桥梁,课堂上充分体现了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为核心,以训练为主线这一教学原则,学生学得主动活泼,教学效果好。]

  共4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

  以游戏法为主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简介作者,请学生根据已知进行介绍。反复读题,理解题意。

  2、铺垫性练习,为学习诗句打下基础。

  (1)照样子填词。例:了(停)宿()篱()未()追()寻()

  (2)交流所填的结果,并指出“同义复指”的作用。

  3、出示游戏题,自学理解诗的内容。

  (1)围绕“诗人杨万里在新市徐公店看到了什么”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2)宣布游戏规则:讨论分两组进行,自愿组合。一组经过讨论后使诗的内容“胖”(扩句)起来;一组讨论后使诗的内容“瘦”(缩句)下去。

  (3)开始计时,10分钟后,小组分别汇报讨论结果,同组成员可以补充。

  (“瘦”的结果:篱疏径深,花落未阴。儿童追蝶,入花无寻。“胖”的结果:农家菜园边有一道稀稀疏疏的竹篱笆,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很远的地方。路边树上的花朵已经凋谢,但是树叶长得还不茂密。只见小路上奔跑着一个小男孩,咦!他在干什么呢?原来他在追逐黄色的蝴蝶。呀!蝴蝶不见了,原来它飞入了黄色的菜花丛中。)

  (4)交换各自的学习体会,并将不同的理解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

  4、有感情地朗读《宿新市徐公店》。

  5、拓展性练习,运用上述的方法学习新诗。

  出示杜牧的《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评点]

  古诗教学的难度无疑会比教学用现代汉语写成的诗文要大得多。然而,这则设计由于教师的慧心独运,不仅使古诗易于理解,而且使课堂充满了参与的乐趣。如以多种多样的趣味练习教学《绝句》,让学生找到了一条进入诗情的通道。用游戏法将诗句变“胖”(扩句)变“瘦”(缩句)。用对抗赛学《宿新市徐公店》,更使古诗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教学模式,而成为愉悦的自学自悟活动。“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卢梭),在这里得多了印证。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反思05-03

晋灵公不君教学设计06-22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05-24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05-16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06-06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学设计7篇12-15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06-17

《文具店》教学反思04-01

教学设计模板-教学设计模板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