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1-20 09:59:24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

  教材第43页例2,练习十一第4、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懂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和作用。

  3.培养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三年级二班分成三组投小篮球,第一组投中28个,第二组投中33个,第三组投中23个,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

  提问: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

  要求平均每一组投中多少个?应该怎样列?

  提问:(28+33+23)3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把投中的总数以3表示什么?

  二、快乐体验,学习新知

  1、出示教科书第43页的例题2。

  提问:从这两张统计表中,大家发现了什么?

  在一场篮球比赛中,除了技术因素以外,还有什么因素也比较重要?

  场上哪一个对的`身高占优势,我们能根据个别队员来作判断吗?我们要看整个对的平均身高。现在就请大家算一算,哪一个对的平均身高占优势。

  2、学生动手列式计算。

  3、教师:从这两个平均数,能反映出这两个队除技术外的另一个实力,说明平均书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和区别于不同数据的总体情况,这是我们学习平均数的一个重要的作用。

  三、巩固练习

  1、科书第45页练习十一的第4题:

  (1)完成第1小题。提问:什么叫月平均销售量?

  要求哪种饼干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应该怎样列式?

  (2)完成第2小题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完成第3小题。你从图中还得到什么信息,告诉全班同学。

  2、练习十一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难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评委1 评委2 评委3 评委4 评委5 平均分

  选手1 92 98 94 96 100

  选手2 97 99 100 84 95

  选手3 90 98 87 85 90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并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出来。

  2、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经历读统计图、交流信息、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用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中,体验用统计图表达表达交流数据的特点,认识统计图的价值。

  教学重点

  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

  尝试教学法

  课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数

  1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一、炫我两分钟

  二战前期德国势头很猛,英国从敦刻尔克撤回到本岛,德国每天不定期的对英国狂轰乱炸,后来英国空军发展起来,双方空战不断。

  为了能够提高飞机的防护能力,英国的飞机设计师们决定给飞机增加护甲,但是设计师们并不清楚应该在什么地方增加护甲,于是请来了统计学家,统计学家将每架中弹之后仍然安全返航的飞机的中弹部位描绘在一张图上,然后将所有中弹飞机的图都叠放在一起,这样就形成了浓密不同的弹孔分布。工作完成了,然后统计学家信心十足的说没有弹孔的地方就是应该增加护甲的地方,因为这个部位中弹的飞机都没能幸免于难。

  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的统计有什么作用吗?

  【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给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绽放其生命色彩。能够提高学习数学的情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尝试小研究

  尝试小研究:

  研究一: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这个统计图一个格表示几个人?你是怎么知道的.?

  3.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研究二:

  1.完成课本91页,试一试:根据统计表,完成统计图。

  2.交流展示学生完成的统计图。

  三、小组合作探究

  尝试研究一

  出示小组合作交流建议:

  1、组长组织本组成员有序进行交流,确定好组员的发言顺序。

  2、认真倾听其他组员的发言,对他的发言内容进行评价,组内达成统一意见。

  3、组内分工,为班级展示提升做准备。

  【设计意图:给每一个孩子创造一个发言的机会,让学生在思考、交流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一个思维的碰撞。】

  四、班内展示交流,建构新知

  1、全班交流,师生评价。

  2、试一试,学生读统计表,谈一谈自己的感受。观察不完整的统计图,找出这幅统计图的特征。(用一个格表示4个人)

  3、学生试着补充完整统计图,师巡视指导,交流时,让学生说明不够整格时怎样想的,是怎样处理的。(生表述自己的发现,关注学生能否发现每个格代表4人,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教师予以提示。)

  小结: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当数据比较大时经常采用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方法。

  4、鼓励学生根据统计图提问并解答。交流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合理,就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学生利用知识的迁移,认识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能根据给出的数据提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是学生对知识一个内化、提升的过程。】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呈现套圈情境。

  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场景。谈话:这是三(1)班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15个圈,比一比哪一队套得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好不好?

  2.收集整理数据。

  多媒体依次演示4个男生和5个女生套圈比赛情况,最后将每个选手卡通像与其套圈结果“定格”组合成一个画面。要求学生根据男、女生套圈成绩,小组合作利用小方块完成统计图(每小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队成绩的统计,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队成绩的统计)。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对教材例题进行动态处理,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摆”小方块制作统计图,目的是让学生亲历数据收集整理的过程,同时也为后面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作准备。】

  3.引入平均数。

  出示男、女生套圈成绩统计图。提问:看了这里的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要比较哪一队套得准,你准备从哪个方面去比较?结合学生的想法,适时进行引导。想法一:因为吴焱套中的个数最多,所以女生队套得准(比最多)。追问: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这样合适吗?想法二:先要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一队套得多(比总数)。追问:这种想法的可取之处是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他们两队人数不相等,这样比公平吗?可以怎么办呢?想法三:先要求出两个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再比较哪个队套得准(比平均数)。追问:这样比公平吗?(公平)我们就用这种方法试一试。(板书:平均)

  【设计意图:富有启发性的“追问’’,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用原有认知结构中数据处理的方式,如比最多、比总数等解决这一问题并不合适,从而引出平均数,并在这一过程中初步感受平均数能表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4.理解平均数。操作: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自己面前的统计图,先在小组里讨论怎样找出每个队的平均成绩,再试一试。看哪些小组想的办法又多又好。提问:怎样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方法:一是移多补少;二是先合后分。反馈时,先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边操作,边讲解移多补少的过程,教师利用课件动态演示。再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用先合后分的方法求平均数(课件动态演示:将统计图中的涂色方块合并起来,再平均分成4份),并引导列式:6+9+7+6=28(个),28÷4=7(个)。

  【设计意图:将学生对平均数的探求发端于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有关平均数的多种求法。】

  谈话:请大家看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用红色线条标出平均数,并不断闪烁),图中闪烁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根据学生回答,在前面板书的“平均”后面添上“数“。

  观察:图中的平均数与实际每人套中的个数相比,你发现了什么?(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多媒体闪烁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提问:根据你的发现,谁能猜一猜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一定在什么范围之内?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验证?谈话: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圈呢?你是怎样知道的?先和小组内的同学一起说一说。反馈时,引导学生交流求女生队平均数的方法及所求平均数的意义。列式计算时注意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除以4?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小结: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能结合刚才的例子,说一说平均数表示的意义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演示与学生的交流有机结合,使学生对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后分,平均数的意义及取值范围等建立清晰的表象。同时,将平均数学习嵌入一个完整的统计活动中,较好地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二、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我们一起玩闯关游戏好吗?

  1、挑战第一关“走进生活”平均数能为我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第1题。移动笔筒里的铅笔,看看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还可以用其他的方法求出来吗?

  (2)想想做做第2题。小丽有这样的3条丝带,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请你先估计一下这3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在哪两个数之间?然后学生独立练习,集体校对。

  2、挑战第二关“明辨是非”

  (1)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米,小强身高1.2米,他不会游泳,但他下河玩耍池肯定安全。()

  (2)大泗学校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元。()

  (3)学校排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排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厘米。()

  (4)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厘米的队员。()

  3、挑战第三关:“合情推测”四(2)班第一小组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

  学号1 2 3 4 5

  身高(厘米)132 134 136 140 142

  (1)明明算了他们的平均身高是143厘米,不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

  (2)星星公园规定:购买团体票时平均身高不足140厘米的学生可享受七折优惠。如果第一小组同学集体去玩能享受优惠吗?不计算你能知道结果吗?说出你的想法。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既重视平均数的求法,更重视对平均数意义的深刻理解。通过估计、预测、判断等一系列数学活动,沟通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强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较好地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闯关游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总结评价,感情升华

  今天我们认识了新朋友“平均数”,你想对它说些什么赞美之词呢?

  教后反思:

  本节课我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极力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使生活素材贯串于整个教学的始终,注意将数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通过数学教学,实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1.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课一开始,就设计了一个情境,出示学生熟悉的套圈游戏以此来切入主题。这样做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学,而是非常有趣、富有亲近感,他们被浓厚的生活气息所感动,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之中。

  2.充分保障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与空间,把学习的自主权与选择权交给学生。《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要努力改变单一的、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要让学生自主探索,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具有开放性的、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学习的情境,使之在开放问题的情境下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使数学教学更加丰富多彩,学生学得更加生动、活泼,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学生只有掌握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才会解决生活中的求平均数的问题。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学具,在小组合作、探索的过程中,找出求平均数的方法。这样,学生有了学习的自主权和选择权,他们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较好的渗透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如:在计算平均数前让学生利用平均数的意义进行估计,渗透估算的思想,即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又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总之,本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和谐统一,实现了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符合素质教育要求,较好地达到了创新教育的目的。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 同学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前几天我校三(1)班举行了套圈比赛,想不想去看看?

  2、 (课件)师说:现在是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比赛,每个人套15个圈。第一场单人赛开始了,男生一号队员进场(音乐,情境。)他套中几个?(7)再来看女生1号队员,(音乐。)套中几个?(4)这场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男同学为我们男生鼓鼓掌。再来看第二场双人赛,(比赛的音乐)四人同时走出来,同时套,这次比赛,几个男生?几个女生?谁套得准一些?为什么?(7+2=98+5=13)女同学为我们女生鼓鼓掌。第三场团体比赛开始了,哇,来了这么多同学,男生有几个人?女生有几个人?谁获胜?谁先说就先鼓掌。鼓掌完了问:你们男生有没有意见?有意见。(如果学生说因为,老师赶紧引过来你直接告诉大家你有没有意见?你认为哪个队获胜?)看来这场比赛情况比较复杂,怎样可以知道哪个队获胜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内容。(三次比赛的数据不能一样。)(套圈图淡去,统计图渐出。)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再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能运用平均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

  情境引导法

  学法:

  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出示课件: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对学龄前儿童实行免票乘车,即一名成年人可以携带一名身高不足1.2米的儿童免费乘车。1.2米这个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呢?

  2.学生质疑,说一说你的看法。

  二、新授。

  1.解决疑惑。

  学龄前儿童,即0-6岁的儿童,而这就意味着0-6岁的儿童身高普遍不会超过

  1.2米,那么我们首先就要调查一下0-6岁儿童的身高数据,但是我们无法确定一个准确数值,这就需要计算出数据的平均数来解决问题。

  出示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具有代表性。

  2.求平均数的方法。

  出示课件:“新苗杯”少儿歌手大奖赛的成绩统计表。

  (1)把统计表填写完整,并排出名次。

  (2)在实际比赛中,通常采取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然后再计算平均数的记分方法。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3)按照上述的记分方法重新计算3位选手的最终成绩,然后排出名次。

  3.教授解题策略。

  题中数据众多,无法直接比较,可以先求出每位选手的平均成绩,再进行比较,这样就容易排出名次。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选手1:(92+98+94+96+100)÷5=96(分)

  选手2:(97+99+100+84+95)÷5=95(分)

  选手3:(90+98+87+85+90)÷5=96(分)

  4.计算完毕请补充统计表,并排出最终名次。

  三、作业布置

  四、板书设计

  平均数的再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平均数的方法: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P92~94

  教学目标:

  1、在丰富的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使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昨天中午我们代伙的同学在教室里举行了一次套圈比赛,他们每人套10了次,想不想知道他们套中了几个?

  2、指名汇报,回答问题

  陈璇:5个;戴之淳:3个。问:陈璇套得准一些还是戴之淳套得准一些?

  孟子又:3个;陆庭臻4个。问:是这两位女生套得准一些还是这两位男生套得准一些?你是怎么知道的?

  3、谈话:(出示主题图)。看,图上的同学们也在套圈,他们每人套了15个。

  4、指导学生看图,读图(纵、横轴表示的含义;每一格表示的数量)

  5、问:你能从图上看出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吗?(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中标出数量,并根据回答要求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出数量的多少的)。

  6、问:除了能从图中看每人套中的个数外,你还看出了什么?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问:你能不能从图中一眼看出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2、指名汇报,说明理由。

  3、说明:有道理。他们两队的人数不同,所以我们不能一个人一个人地比较,只有分别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和“女生平均每人套多少个”,用这样的数来体现他们套圈成绩的整体水平。

  4、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⑴观察男生成绩统计图,想一想,怎样使他们每人套中的个数相等?(根据学生回答归纳出“移多补少”并板书。)

  ⑵列式计算。理解算式含义。(归纳“先合再分”并板书。)

  ⑶说明:这里的“7”就是男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它表示将原先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得到的一个相等的数。

  4、女生套圈成绩的平均数。

  ⑴你会求女生套中的平均数吗?

  ⑵学生尝试练习并指名学生板演。

  ⑶评析:算式每步的含义。

  这里为什么是用女生套中的总数除以5而不是除以4?

  得到的“6”在这里是什么数?表示什么?

  现在你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吗?

  5、观察统计图,男生平均每人套中7个,这里的平均数“7”比哪个数大?比哪个数小?

  再观察女生成绩统计图,平均数“6”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6、小结:平均数的大小应该在一组数据中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是我们计算出的结果,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据都等于这个平均数,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P94.2

  出示题目,问:这三条彩带中最长的有多长?最短的呢?这道题要求什么?

  想一想,你能不能估计出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在xcm——xcm之间?

  学生尝试练习后评讲。

  2、刚才我们一起认识了平均数,也知道如何求平均数,接下来我们要遇到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下列辨析题。

  ⑴小强身高30厘米,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00厘米,他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⑵在“书香校园”活动中,我校同学平均每人捐书3本。那么,全校每个同学一定都捐了3本书。

  ⑶学校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cm。

  ①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的身高不可能是155m。

  ②学校篮球队中可能有身高超过160cm的队员。

  3、出示本班级第一小组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

  ⑴老师请一位同学帮着算了一下这个组同学的平均身高,得出的结果是“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6m”。不用计算,你能不能知道他算得对不对呢?(后出示正确的计算结果)

  ⑵由此,你能不能猜测一下,三(3)班全班同学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厘米吗?

  ⑶老师也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我国三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大约是135cm。看到这个数据,结合你自己的身高,你有什么想法?

  四、评价总结

  1、刚才同学们都参与得很热烈,你们觉得田老师这节课上得怎么样?如果请你给这节课打个分,你会打多少分呢?每个小组商量一下得分情况,然后给出一个分数(10分制)。

  问:这么多分数,以谁的分数为准呢?(计算平均分)

  2、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8

  以往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引入,比较典型的是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比平均数的环节上来。而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从比投篮技术的情境引入: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1分钟投中5个球,可是他对这一成绩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这样使学时体会到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而使得一次投球的成绩很难代表小强的真实水平,应该再给他两次机会。小强又投了两次,很巧的是后两次投篮成绩都是5个,显然是张老师精心设计的,使学生意识到用5来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避免了学生不会计算平均数的尴尬。接着小林出场,小林第一次只投中了3个球,“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从而自然引出第二组数据:3个、5个、4个。可是也引出了麻烦: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怎么办?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也用5来表示小林的成绩显然对小强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凭直觉认为4最能代表小林1分钟的成绩,这样平均数的意义悄悄地被学生自己发现了。

  张老师精巧的设计,再加上他灵活、智慧地处理生成,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我受益颇多。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9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3页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投球游戏入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始终遵循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理念。众所周知,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新标准》“平均数”也经历了从应用题到统计学的统计量的迁移,我更觉得这才是平均数的真正回归,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着重体现它的意义,深挖其价值和产生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虽然对统计有了粗浅的认识,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数量、比较多少、再或者就是两个统计量的累加。此时的学生对于统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认知就感觉很抽象,学习时必须要依据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对平均数有初步的了解并到认可。根据三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求知欲旺,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个学生熟知可操作的活动,以便理解和总结,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从而引导探索并感悟,以便达标。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有趣的基础上,学生富于挑战,乐于争胜,因此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或参与、或经历、或pk等活动。本着参与远远高于旁听的效果,尽量多的增加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结合我校三三三高效课堂模式设计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感悟、应用巩固、堂清检测”这样的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

  2、理解平均数的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区间范围以及它的“虚拟性”

  易考点:

  平均数的计算。

  易错点: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必须是总数除以与之对应的总份数。

  易混点: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几,使两数相等,则甲数给乙数几个?

  一、综合预设目标、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学情分析:之前学生虽然对统计有了粗浅的认识,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数量、比较多少、再或者就是两个统计量的累加。此时的学生对于统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认知却很抽象,必须要依据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借助具体形象支持,对平均数有初步了解并认可。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方案

  知识层面、时间预设

  教师行为预设

  学生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5分钟)

  二、自学交流+展示+感悟(30分钟)

  1、自主学习:仔细看情境图,认真找寻信息,发现总结新信息,或提出疑惑……先是对子交流,然后有问题的组内解决。

  2、通过活动,或参与,或经历,展示、争论、比较、总结、感悟出新知。

  三、检测(5分钟)

  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回顾、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及特点。

  四、堂清(5分钟)

  通过总结和课后练习,同学们会对平均数的意义、特点以及计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1、今早听到一报道:说某市统计三年级女生身高普遍高于男生:我也想测测咱们班学生身高情况:请出我们班最高的3名男生和三名女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如何确定男生高还是女生高呢?

  2、看来同学们评判得很正确,有没有信心再来当一次真正的裁判呢?自学课本53页,努力找寻并挖掘数学信息和问题,如何解决?(因为学生对投球可能了解不多,老师可以顺势引导:据我所知,投球时,以10个为标准,投进篮筐为投中,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

  3、自由发言并将加分记录到评价栏中。

  4、那组成绩好呢?

  5、通过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并简单的告诉同学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并板书{逐渐补充其意义和算法。

  6、找临近8位同学上讲台排成不同学生数的两行,让学生想办法排成学生数相同的两行。(老师在黑板上草书列表比较,表格内项目包括每组的最大数、最小数、以及待填充的平均数)

  7、如果学生没能交流出“移多补少”时,教师指出:原来两行学生数不一样多时,经过移多补少,使两行的学生同样多,这种把几个不同数经过移多补少,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不同数的平均数。根据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出平均数实际是一个虚数,并非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比如:某市统计家庭拥有孩子数目,结果平均每个家庭一个半孩子(因为此时学生还未涉及小数,只能说一个半了),你说谁家有一个半孩子呀!要么没有,要么有一个,再要么有两个?……因此平均数它既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数,只能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根据同学们的总结和理解,顺势板书:虚数反应一般情况平均数在本组数据中的取值区间:比最大数小,又比最小数大)

  8、要求学生迅速有序的摆放教科书。

  9、解决53页两组投球那组优胜的问题时刻提醒同学们:注意平均数的取值区间、“总合均分”——总和不变均分相应的份数。据此一定要先估后算哟!(同时将刚刚学生用平均数可以比较两组的成绩,也只有用平均数来解决这个总数不同、份数也不同的问题——板书:比较和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10、小老师读题——检测题

  11、学生自由发言总结今天收获。平均数的用处可真大呀!我们还可以根据平均数进行预测——预测输赢、预测天气等,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多留心,我们的数学本领就会越来越大!

  12、课末,让学生当评委给自己的这节课打分,最后计算出自己所在组的平均分,(能明白并能叙述基础知识得6分、四个检测题全对得4分)争取每组的平均分不少于8分哟!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还应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在数据统计中的意义和作用: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特征数字,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特征数。

  二、重点、难点和难点突破的方法:

  1、重点:会求加权平均数

  2、难点:对“权”的理解

  3、难点的突破方法:

  首先应该复习平均数的概念:把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复习这个概念的好处有两个:一则可以将小学阶段的关于平均数的概念加以巩固,二则便于学生理解用数据与其权数乘积后求和作为加权平均数的`分子。

  在教材P136“讨论”栏目中要讨论充分、得当,排除学生常见的思维障碍。讨论问题中的错误做法是学生常见错误,尤其是中差生往往按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生搬硬套。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提问学生平均数计算公式中分子是什么、分母又是什么?学生由前面复习平均数定义可答出分子是数据的总和、分母是数据的个数,这时教师可递进设疑:那么,题目中涉及的每个数据是每个占有耕地面积还是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呢?数据个数是指A、B、C三个县还是三个县的总人数呢?这样看来小明的做法有道理吗,为什么?

  通过以上几个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充分思考和相互讨论交流就铺好了台阶。 要使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权的意义,可以再举一些生活、学习中的例子。比如:初二.五班有4个小组,在一次测验中第一组有7名同学得了99分,1名同学得了61分,第二组有1名同学得到了100分、7名同学得62分。能否由99?61100?62?得出第二小组平均成绩这样的结论?为什么?这个例子22

  简单明了又便于学生想象理解,能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得99分的7个人比1个得61分的学生对平均成绩影响更大,从而理解权的意义。

  在讨论栏目过后,引出加权平均数。最好让学生将公式与小学学过的平均数计算公式作比较看看意义上是否一致,这样做利于学生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利于对加权平均数公式的理解,也利于理解“权”的意义。

  三、例习题意图分析

  1、教材P136的问题及讨论栏目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1)、这个问题的设计和讨论栏目在此处安排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目的是想引出权的概念和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

  (2)、这个讨论栏目中的错误解法是初学者常见的思维方式,也是已学者易犯的错误。在这里安排讨论很得当,起揭示思维误区,警示学生、加深认识的作用。

  (3)、客观上,教材P136的问题是一个实际问题,它照应了本节的前言——将在实际问题情境中,进一步探讨它们的统计意义,体会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揭示了统计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

  (4)、P137的云朵其实是复习平均数定义,小方块则强调了权意义。

  2、教材P137例1的作用如下:

  (1)、解决例1要用到加权平均数公式,所以说它最直接、最重要的目的是及时复习巩固公式,并且举例说明了公式用法和解题书写格式,给学生以示范和模仿。

  (2)、这里的权没有直接给出数量,而是以比的形式出现,为加深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两个问题中的权数各不相同,直接导致结果有所不同,这既体现了权数在求加权平均数的作用,又反映了应用统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要灵活、体现知识要活学活用。

  3、教材P138例2的作用如下:

  (1)、这个例题再次将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得以及时巩固,让学生熟悉公式的使用和书写步骤。

  (2)、例2与例1的区别主要在于权的形式又有变化,以百分数的形式出现,升华了学生对权的意义的理解。

  (3)、它也充分体现了统计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四、课堂引入

  1、若不选择教材中的引入问题,也可以替换成更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例,下举一例可供借鉴参考。

  求该校初二年级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理?为什么?

  x=1(79+80+81+82)=80.5 4

  五、例习题分析:

  例1和例2均为计算数据加权平均数型问题,因为是初学尤其之前与平均数计算公式已经作过比较,所以这里应该让学生搞明白问题中是否有权数,即是选择普通的平均数计算还是加权平均数计算,其次若用加权平均数计算,权数又分别是多少?例2的题意理解很重要,一定要让学生体会好这里的几个百分数在总成绩中的作用,它们的作用与权的意义相符,实际上这几个百分数分别表示几项成绩的权。

  六、随堂练习:

  1、老师在计算学期总平均分的时候按如下标准:作业占100%、测验占30%、期中占

  2、为了鉴定某种灯泡的质量,对其中1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量,结果求这些灯泡的平均使用寿命?

  答案:1.x小关 =79.05 x小兵 =80 2. x =597.5小时

  七、课后练习:

  1、在一个样本中,2出现了x1次,3出现了x2次,4出现了x3次,5出现了x4次,则这个样本的平均数为 .

  2、某人打靶,有a次打中x环,b次打中y环,

  则这个人平均每次中靶

  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部门经理,现对甲、乙两名应聘者从笔试、面试、实习成绩三个方面表现进行评分,笔试占总成绩20%、面试占30%、实习成绩占

  试判断谁会被公司录取,为什么?

  4、在一次英语口试中,已知50分1人、60分2人、70分5人、90分5人、100分1人,其余为84分。已知该班平均成绩为80分,问该班有多少人? 答案:1.2x1?3x2?4x3?5x4ax?by2.3.x甲=86.9 a?bx1?x2?x3?x4

  x2 =96.5

  乙被录取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4. 39人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1

  导学目标:

  1.在丰富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3、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同学们的策略意识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 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难 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资源:自制课件、彩笔及笔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课间休息时玩什么?

  (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跳绳等)

  课前让同学们记录自己一分钟跳绳的次数,请一个小组汇报。

  男生和女生谁获胜了?怎样比较?(求总数)

  2、你玩过套圈的游戏吗?三年级第一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男、女生套圈比赛,(出示成绩统计图),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你觉得男生成绩好还是女生成绩好?比什么?怎样比?

  A、比男、女生的总数(质疑不公平)

  B、套的最多的、最少的都是女生,不好比。

  C、比男生还是女生套的准?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

  各组代表向全班学生汇报

  本组的想法。引出平均数。即:分别求出男生、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求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1)学生演示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4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移动女生条形统计图中方块,使5个女生套中的个数变得同样多。

  动手操作移动彩笔。(说清移动方法及结果)

  质疑:移动有局限性,数大或者没图怎么移?(如:求平均身高)

  (2)通过计算求平均数:

  求男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讲解思路并板书)

  独立计算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抽生板书)

  求丝带的平均数。(P94页2题)

  求平均身高。

  小结:求平均数的过程及注意事项。

  三、巩固练习,拓展应用。

  1、 提问:学校篮球队员的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身高是155厘米,可能吗?学校篮球队可能有身高超过160的队员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2、河水平均深度110厘米,身高145厘米,下河游泳一定安全吗?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揭示平均数的意义: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有些可能和平均数相等。

  四、实际应用:

  1、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2、给本节课打分(提出对老师、同学的建议,进一步渗透平均数的应用意识。)

  五.课堂总结:今天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与困惑?

  教学反思

  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而又喜欢的运动会跳绳的录像引入,把学生一下子引入了课堂。这一情境的创设为新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同时也为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法)起到了迁移的作用。在例题教学中,我让学生观看了“套圈比赛”的录象,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在此,我把思考的'权利交给学生,不交流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所学知识的价值。

  收获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我还结合教材内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把学生对生活的体验融进课堂,引导学生领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发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利用身边有效的数学资源学习数学知识。在我所选取的四个练习,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所选的内容都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题材,如:第一题是对平均数的理解;第二题是对平均数的应用,第三题是对平均数的深化认识。这三道巩固练习都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活之中有数学,生活之中处处用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极大的兴趣,主动地去学数学,用数学。这样的教学实现了数学教育的多重价值,使各学科起到了有效的整合作用。

  但在这堂课教学中,我也有困惑:首先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行合作讨论、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概念;其次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流于过场的倾向,怎样实现这一学习方式优化及发挥其最大功用,这些问题仍值得不断探究和实践!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2

  一、教学内容:平均数(数学第八册)

  二、教学目标:

  1、体会、感悟 “平均数”的意义。

  2、感受“平均数”所蕴含的丰富的现实背景和“平均数”的作用。

  3、会求“平均数”,并能解决相应的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

  4、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及多策略的解决问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

  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一)开展活动,产生需求

  1、钓鱼比赛:

  游戏:现场进行钓鱼比赛。

  2、填统计表:

  第 组 钓鱼情况统计表 20xx年×月×日

  同学①②③④⑤合计

  钓鱼条数

  将各组钓鱼情况填入统计表。

  3、随机抽取数据,进行比较,引出平均数:

  比较①:我们先比较这两个组。(人数相同,钓鱼条数不同)

  哪个组的钓鱼的`水平高?为什么?学生讨论。(比钓鱼总数即可)

  比较②:人数不同的两个组进行比较。

  哪个组的钓鱼水平高?为什么?学生讨论。(有必要认识平均数)

  4、了解学生情况:

  你对平均数有哪些了解?

  (二)自主探索,初建概念,探究方法

  1、抛出问题,小组探讨:(任选一组能整除的数据)

  例如:第×组 钓鱼情况统计表

  同学①②③④合计

  钓鱼条数235512

  这个组平均每人钓几条鱼呢?

  小组讨论。

  2、班内交流信息:(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方法不分先后,还可有其他方法)

  方法a —— 移多补少:学生摆一摆,说一说

  方法b —— 求和均分:例如:(2+ 3+ 5 + 2)÷ 4 = 3

  为什么要把这几个数加起来,再除以4?

  两种方法的结果有什么相同点? (每人钓的鱼同样多了)

  小结: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都研究出了这个组平均每人钓3条鱼。

  这个3就是2、3、 5、 2的平均数。

  3、解决问题:

  ① 确定另一组钓鱼水平。(任选一组不能整除的数据)

  例如:第×组 钓鱼情况统计表

  同学①②③④⑤合计

  钓鱼条数2234314

  a、这个组钓鱼的平均数是几呢?

  有的同学用摆一摆方法,得不到平均数。

  有的同学们为什么不用移的方法解决呢?

  列式:(2+ 2+ 3 + 4+ 3)÷5 = 2.8 为什么要除以5?

  b、这组每个人实际是钓2.8条鱼吗?

  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c、2.8条在统计图上怎样表示?

  小结:2.8不是每个人实际钓鱼的数。它表示的是这个组钓鱼的一般水平。

  ②小结计算方法:刚才同学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平均数的?

  ③各组钓鱼情况:

  你们每个组钓鱼的平均数是多少呢?算一算。

  ④评价:各组报本组钓鱼的平均数。

  ×组钓鱼水平最高。

  (三)初步应用平均数,理解、内化概念。

  1、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小强就特别喜欢打靶,他去打了两次。哪次打得好?为什么?

  小强打靶成绩统计表(第一次)小强打靶成绩统计表 (第二次)

  第几枪1234第几枪12345

  打中分数98910打中分数771079

  平均数有什么用?

  2、用身边的实例,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怎么计算咱们四(1)班的平均身高?

  咱们班的平均身高约为148厘米。148厘米是你的身高吗?(指某一个同学)你的身高比平均数怎么样?

  这个148厘米表示什么?(同学身高的一般情况)

  四(2)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6厘米。请问四(2)班任诚同学的身高一定就比咱们班某个同学矮吗?为什么?

  3、估算,明确平均数的取值范围:

  ①提供素材:(放电视录像:欢乐总动员歌手比赛)

  你能很快估计出这位歌手的最后得分吗?

  (欢乐总动员评委评分为:96、95、93、94、95、95、96、93、93 )

  ②全班交流估的分数。

  ③你是怎样估的?

  ④为什么不估96分?93分?

  ⑤验证歌手得分。

  a学生计算。b放录象验证歌手得分。

  ⑥讨论:你认为这种评分方法是否公平、合理吗?你有什么建议吗?

  为什么要去掉一个最低分?一个最高分?

  如果去掉一个最低分,一个最高分怎样算平均分?

  (四)总结

  你对平均数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联系实际,课外延伸

  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哪儿还能用到平均数呢?举例说一说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3

  教学内容:

  平均数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来进行不同数据组的比较,从而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等等。平均数是在第一学段已经理解了平均分以及除法运算的意义基础上教学的。与实验教材相比,修订教材对平均数的处理,更加突出其统计意义。通过“两队人数不同不能用总数比较”这一思维的矛盾,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进而发现运用平均数作比较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1、经历求平均数的过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掌握计算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初步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教具准备:

  桃心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猴妈妈有三个孩子,这天猴妈妈在山上摘了很多新鲜的桃子,于是给大儿子6个,给了二儿子7个,给了小儿子2个,小儿子不高兴了。

  (边讲边贴桃形纸片,贴三行,为下面的移多补少做铺垫)

  师:小儿子没什么不高兴了?你们觉得这样分公平吗?

  学生讨论,指名汇报。

  2、你能帮猴妈妈重新分一分吗?怎样分的公平?指名学生演示。

  3、小结: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

  谁还有其他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先把三个人的桃子合起来有15个,再平均分给这3个小猴子,这样每个小猴子都分到5个桃子。)

  这种方法也很好!我们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再分”

  (板书)。

  4、刚才我们用移多补少和先合后分的方法,都能使这三个小猴的桃子个数从不同变成相同,都是5个。这里的“5”就是“6、7、2”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像这样,几个大小不等的数,通过移多补少或者先合再分的方法,使它们变成一个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课件出示)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出示大家在操场踢毽子的情景(PPT)

  出示男女各3人一组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女看哪组成绩好?怎么比?

  可以比总数,可以比平均数,指名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2、人数不同

  男生组有一个同学不服气,真正的高手没上,小飞同学每分钟踢了19个

  男生队女生队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小飞

  19(一)现在比总数的话公平吗?

  (二)怎么比?比平均数比较公平。

  (三)先不计算,观察这组数据的特点,猜测一下,小飞的加入,男生队的成绩会发生什么变化?平均数会超过15个吗?会超过19个吗?平均数会在什么范围?

  (四)请计算出新的男生队的平均成绩。

  1、学生汇报并板书算式

  (19+15+15+15)÷4=16(个)

  2、对比观察,小飞的加入平均数有什么样的变化?平均数变大了。

  3、为了公平起见,女生队也加入了一个队员,想一想,如果要保持领先,至少要踢多少个?

  姓名

  个数

  小军

  15

  小强

  15

  小明

  15

  小飞

  19

  姓名

  个数

  小雨

  18

  小涵

  17

  小敏

  16

  小云

  9你能计算出现在女生队的平均成绩吗?

  随着小云同学的加入,平均数有什么变化?

  师小结:平均数会受到较大数据或较小数据的影响。

  4、质疑:平均数是16个男生队是每个人都踢了16个吗?女生队是每个人都提了17个吗?

  5、小结:16这个平均数表示男生队的一般水平,17这个平均数表示女生队的一般水平。

  6、结合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工资等素材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如通过平均身高可以了解身体生长状况,平均成绩可以找到差距。

  7、生活中的平均数,你还知道哪些?

  8、小结:平均数可以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水平,也可以用来个数不同数据的比较。

  三、巩固练习。

  接下来老师看看你们能不能运用所学平均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纸条,师估计平均长度是30厘米,你们同意吗?

  2、我从体育老师哪里了解到咱们班孩子的平均身高是136厘米,有没有可能有孩子的身高是145厘米?125厘米?是不是咱们班每一个孩子的身高都是136厘米?为了让大家理解更透彻,老师带来了一张珍贵的照片。

  3、讲一个平均数的小故事,一个老爷爷,70岁了,在看到报纸上说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1岁时,伤心地哭了,你们知道老爷爷为什么哭了吗?请你用学到的平均数的知识安慰安慰老爷爷。

  4、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华身高140厘米学游泳,有危险吗?

  四、全课总结,说说你都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先合后分

  (15+15+19+15)÷4

  =64÷4

  =16(个)

  一般水平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4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PPT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 板书:平均数 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4、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1、你现在所认识的平均数是什么?

  2、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五、随堂作业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5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平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平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比平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教学后记:第一题学生讨论十分激烈,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下水是会有危险的,因为深水区可能会超过145厘米。由此强调,平均数在最大数和最小数的中间。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平均数教学设计01-21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08-01

《平均数》教学反思09-15

《平均数》教学反思03-13

平均数教学反思12-21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09-05

平均数教案04-02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