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2-08-01 10:02:00 教学设计 我要投稿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问题,经历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3、体会求“平均数”在现实问题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初步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能运用生活经验对“平均数”作出解释。

  课前准备:CAI课件、教师准备5个纸杯,杯中放上不同根数的筷子。学校第一季度用水量表。

  一、师生谈话,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课间活动吗?在课间活动中你喜欢做哪些游戏?是怎样组织的?

  学生可能会说:

  生1:我喜欢玩跳绳,我们4人一组,我们组跳的最多。

  生2:我喜欢玩呼拉圈,我们两人一组,我们组我转得最多。

  师:同学们在课间活动中玩的真开心,!老师特意排了张照片,你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呀?(踢毽子!)好玩吗?老师把咱们班这两组同学踢毽子的情况记录了下来,你们看!(CAI课件出示统计表)

  师:从这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出很多:

  生:第一组王艺丹踢了8个,穆德芳踢了7个,赵丹宁踢了6个,郭帅成踢了7个。

  生:第二组……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师:刚才你们从表中了解到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了不起!你想通过这些信息知道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如:

  生1:第一组一共踢了多少个?第二组一共踢了多少个?

  生2:哪一组的成绩好?(板书)

  师:你提的问题特别有价值,你们认为那一组的成绩好?

  生3:第二组成绩好,因为第二组有踢毽子冠军。

  生:我不同意他的观点,一个人的成绩好,并不代表全组的人都好。

  生:我认为第二组的成绩好,因为第二组比第一组多踢两个。

  生4:我不同意,因为第一组人少,第二组人多,人数不一样,比总数不公平。

  师:看来比总数、有头球冠军都不行,都有矛盾冲突。那么大家在思考一下怎样比才公平呢?

  学生可能说到:把每个组踢的总数平均一下,比较每组平均成绩就公平了。

  师:你从哪知道平均成绩?(期末老师说过我们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求每组的平均成绩就是求什么?

  (每组平均每人踢了多少个?板书)

  师:你们同意他的意见吗?那就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先商量一下怎样求出每组平均每人踢毽子的个数,然后再算一算,看哪个组合作得最愉快!

  教师巡视,注意了解学生的计算方法,对学困生进行指导。(在合作接近尾声时,让学生将自己的方法写在黑板上,并写上组名。)

  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

  1.分步:(解题思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综合算式:(找小组同学讲出解题思路)

  (蓝兔)第一组:8+7+6+7=28(个)

  (虹猫)第一组:(8+7+6+7)÷4

  28÷4=7(个)(4表示什么?7个是什么?)

  第二组:9+8+5+3+5=30(个)

  30÷5=6(个)第二组:(9+8+5+3+5)÷5

  =30÷5

  =6(个)

  师:仔细观察这两组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共同点?

  生:不同点:一个是分步计算,一个是列综合算式。

  生:相同点:都是用总个数除以每组的人数。

  师:我们在解决问题时,如果没有特殊要求,分步综合都可以。现在谁能大声说出那组的成绩好?

  生:第一组!

  师:让我们一起鼓掌向穆德芳这一组表示祝贺!(板书:优胜组),第二组同学请继续努力。

  师:通过踢毽子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要求每组的平均成绩,应用这组的总个数除以每组的人数。

  生:要知道哪组的成绩好应比较每组踢的平均个数。

  师:看来这个数的作用真不小呢,他能反映出每组的整体水平!(用手指板书)谁来给每组平均每人踢得个数起一个名字?

  生:平均踢的个数……(很好!能不能再简捷一点?和我们的名字一样两个字或三个字?)

  生:平均数。(非常好,那我们就把平均每人踢得个数叫平均数。)

  板书:平均数

  师:刚才我们用“平均数”这个新朋友解决了哪组成绩好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还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看,这是我班环保小卫士梁捷统计的他家一周内丢弃塑料袋的情况。(课件出示)

  师:请你们帮梁捷算一算,他们家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自己独立试一试,有困难的可以找同桌帮忙。

  师:把你计算的方法和结果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方法:

  生1:先算出梁捷家一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总个数,再除以7。(实物投影)

  分步:1+3+2+3+2+6+4=21(个)综合算式(1+3+2+3+2+6+4)÷7

  21÷7=3(个)(7表示什么?)=21÷7

  =3(个)

  答: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

  师:你们同意他的解题思路吗?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求出了梁捷家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我们的好朋友蓝灵鼠听说大家在研究平均数,特意赶来向我们请教一个它一直很糊涂的问题。你看!(课件配音出示蓝灵鼠画面:求出的“3个”是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吗?)小组讨论一下帮蓝灵鼠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可能有两种认识:

  生:我认为“3个”就是梁捷家实际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观察表格,明确“3个”不是实际数)。

  生:我认为“3个”不是梁捷家每天实际丢弃的个数,而是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塑料袋的个数。它是一个“平均数”。

  师:平均数“3个”和实际每天丢弃的塑料袋个数比较可能会怎样?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适时激励表扬)

  生:实际丢的个数有的比平均数多,有的比平均数少。(如果学生不能说出教师给予提示)

  师:蓝灵鼠听了大家的解释满意吗?一起了解一下!(课件出示蓝灵鼠:哦!原来是这样呀!谢谢大家,拜拜!)(师生一起拜拜!)

  师:我们算出了梁捷家平均每天丢弃3个塑料袋,照这样计算,请想一想我们班有80个同学,那么80个家庭一天一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算一算一周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学生算完后,交流计算结果。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可能说:

  生:那就会到处都是塑料袋,我想对丢弃塑料袋的人说:“请不要随意丢弃塑料袋了。”

  生:塑料袋满天飞。

  ……

  师:有了我们这些环保小卫士的努力,相信我们的环境会变得越来越好!

  三、动手实践,理解新知。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装筷子游戏。请各组派代表准备好杯子,按老师的要求做。

  师:仔细观察装好的筷子,你发现了什么?

  生:杯中筷子的'根数不一样。

  生:……

  师:如果要使纸杯中的筷子一样多,可以怎样做?小组合作,先商量一下,然后再试一试,看哪个小组的方案最有创意。

  学生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

  (1)把铅笔都取出来,用刚学过的求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先求纸杯中共有多少根铅笔,再求平均每个纸杯放几根。(必须出现)

  分步:3+4+2+5+1=15(根)综合:(3+4+2+5+1)÷5

  15÷5=3(根)=15÷5

  =3(根)

  师:你真聪明,能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为她鼓掌!

  (2)把所有的小棒收到一起,再一根一根的分次放到纸杯里。

  (3)先算出平均数,再移多补少。把多的移到少的中,使每个纸杯中都是3个。(你的方法更有创意,你真棒!)

  师: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看来求平均数的方法不只一个。其实,解决同一个问题会用不同的解决方法,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己的需要灵活选择,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开拓出新的天地!

  四、走进生活,应用新知。

  师:同学们,平均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处,为了更好的认识这个新朋友,我们一起来了解下面的信息。

  课件出示:学校第一季度的用水量统计表:

  月份

  1

  2

  3

  平均每月用水吨数

  吨数

  246

  180

  270

  1.算一算我校第一季度平均每月的用水量。

  2.说说从该表中你有什么发现,你想对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说些什么?

  生:3月份用水量最多,同学们、老师们我们都应该节约用水。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最想说的是什么吗?

  师:节约用水,从我自己做起!

  五、深入生活,拓展应用。

  屏幕出示画面

  师配以画外音: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穿过了一片土地,平均水深120厘米,你们看。谁来了?小明来了!我的身高可是140厘米,不会游泳,如果我在这条河里面玩耍,会有危险吗?

  师:听了同学们的劝告,小明一定不会在河里玩耍了。(德育教育)

  六、回顾总结,畅谈收获。

  好的同学们,不知不觉,就要下课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希望同学们的每一节课多能收获多多,快乐多多!

  七、课间游戏,体验应用。

  师:课下作业,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结合小组,进行一次拍球比赛,比一比哪组的成绩好。

  规则如下:

  1.以小组为单位,在室外进行。

  2.每人拍3次,记录最好成绩。

  3.计算出小组同学的平均成绩。

  师:请同学们认真完成,下节课我们选出优胜组,大课间给大家表演!好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2

  以往对于平均数的概念引入,比较典型的是组织两组人数不等的比赛,在学生初步体会到比总数不公平的前提下,顺利过渡到比平均数的环节上来。而张齐华老师的“平均数”一课,从比投篮技术的情境引入:首先出场的`是小强,他1分钟投中5个球,可是他对这一成绩似乎并不满意,觉得好像没有发挥出自己的真实水平,想再投两次。如果你是张老师,会同意他的要求吗?这样使学时体会到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而使得一次投球的成绩很难代表小强的真实水平,应该再给他两次机会。小强又投了两次,很巧的是后两次投篮成绩都是5个,显然是张老师精心设计的,使学生意识到用5来表示小强1分钟投中的个数最合适,避免了学生不会计算平均数的尴尬。接着小林出场,小林第一次只投中了3个球,“如果你是小林,会就这样结束吗?”从而自然引出第二组数据:3个、5个、4个。可是也引出了麻烦:三次成绩各不相同。这一回,又该怎么办?在学生思维的碰撞中,发现也用5来表示小林的成绩显然对小强来说是不公平的,学生凭直觉认为4最能代表小林1分钟的成绩,这样平均数的意义悄悄地被学生自己发现了。

  张老师精巧的设计,再加上他灵活、智慧地处理生成,是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使我受益颇多。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3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p42-43页例1、例2

  二、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姓名笔划数统计表每人一张。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平均数作为统计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常用的一种“特征数”。教材中所介绍的是一堂求算术平均数的课,从基础知识来看,一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前者属于数学思想,后者属于数学方法。对于本课我从统计的角度出发,在考虑这节课“教什么”的问题时,根据教材特点,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重点教学平均数的意义,其次才是求平均数的方法。在考虑“怎么教”的问题时,首先从学生方面考虑,因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传授给学生,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再根据教材特点,我主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深刻感悟平均数的意义,从而更好地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具体如下: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探索、思考、交流等数学过程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平均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让学生探索平均数的求得方法的多样性,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感受计算方法与策略的巧妙,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姓名,谁愿意把自己的姓名向大家介绍介绍。(学生高声的介绍自己的姓名)

  师:谁又能知道老师的姓名呢?

  学生说一说后,出示自己的姓名。

  师:能完成这表格吗?(学生数一数,完成表格)

  师:能否把你自己的姓名与笔画数也制成这样的表格,比一比,看看谁制作的最漂亮。(学生动手制作表格)

  师巡视指导,搜集、选择教学信息。学生完成后作简单交流。

  (二)解决问题,探索新知

  1、在解决问题中感知概念

  师:请观察老师姓名的笔画数,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预设生(1)每个字笔画数的多少?

  (2)比多少?

  (3)发现数字间的规律。

  (4)求总数?(师追问: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师:知道了笔画数的总数,你现在又能解决什么问题?

  预设生:可以求出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

  师:平均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是怎么得来的?

  预设生(1)通过计算(10+11+16)÷3=12?1

  (2)通过移多补少得到。

  2、在对话交流中明晰概念

  师:袁老师的姓名平均笔画数12画,这又表示什么?

  预设生(1)表示袁铭璟三个字笔画数的平均水平。

  (2)表示老师姓名笔画数的一般水平。

  师:那这7画与胡必泛这三个字的笔画数之间还有关系吗?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讨论完毕,开始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有关系的,是他们的中间数。

  (2)平均笔画数比笔画最多的少一些,比笔画最少的多一些。

  (3)平均笔画数在笔画最多的数字与笔画最少的数字之间。

  (4)平均笔画数就在这三个字笔画数的中间位置。

  师:从同学们的发言中我发现,平均笔画数反映的既不是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多的那个,也不是反映这三个字中笔画最少的那个,而是处在最多和最少之间的平均水平。我们把12叫做袁老师姓名笔画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

  师:请同学们算出自己姓名的平均笔画数。(师巡视指导,选择、搜集有价值的信息。)师生交流计算的方法与结果。

  3、在比较应用中深化概念

  出示教师巡视时搜集的三个学生的姓名笔画数统计表。(一学生姓名两个字,一学生姓名三个字,一学生姓名四个字。)

  师:比较他们姓名中每个字的笔画数,你有什么方法?

  预设生(1)比笔画数的总数。

  (2)比平均笔画数。

  (让学生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比总数好比,能够很清楚明了的知道谁的姓名笔画数多,谁的姓名笔画数少。

  (2)比平均数公平,因为他们三个人的姓名字数不一样多,分别是2个、3个和4个,比总数的话字数越多,笔画数相对就会多起来,这不公平,而平均数却能反映每个字笔画数的总体情况,与字数的多少无关,这就比较公平合理。

  学生运用平均数进行比较,然后组织交流。

  师:比完后你有什么感想?(生回答略)

  师:假如用这三个字姓名的笔画数与胡老师的姓名笔画数相比,那又可以怎么比呢?预设生:既可以用平均数来比,也可以用总数来比。

  师:同学们做得很好,在比较时考虑到了字数的多少,公平与否。

  出示(1)文成县实验小学四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56人。

  (2)四(3)班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平均分是81分。

  师:你猜这些数据是怎么得来的,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处?

  (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预设生(1)56是四年级总人数除以班级数得来的,表示四年级每班人数的平均水平,不一定每班就是56人,但可以预测每班的大致人数。

  (2)略

  (三)尝试解题,自主归纳

  师出示例题:

  有一个篮球队的5个同学,身高分别是148厘米、142厘米、139厘米、141厘米、140厘米。他们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师:谁来估计一下这个小组的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并说说你的理由。

  预设生的估计数在139--148之间,如果超出这个范围,则要组织讨论所猜的数值为什么不可能,从而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选一个学生板书列式,(148+142+139+141+140)÷5师:你们知道这位同学是怎么想的吗?

  预设生:我先求出这个小组5位同学的身高和,然后除以小组人数。

  学生计算,注重计算方法的选择。然后交流。

  师:大家能不能总结一下求平均数的方法?个人先想一想,然后小组内交流。

  (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看法,教师参与讨论。)

  学生汇报后,教师简单小结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同时说明有时也可以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对计算答案的过程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在此暂时不作总结提升,留待练习课中予以落实。

  《平均数》教学反思

  《新课标》强调“数学应用于现实生活,要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这就向我们的教师提出了挑战:必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题材。 本课教学中,我一上课就再现“神六”成功发射的辉煌场面,一下子拉近了数学与生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而最后的总结可谓“经典”,将学生从课堂引向生活,不留痕迹,这样与开头相互照应,真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突出主体地位,创造了自然和谐的环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给他们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使教学活动真正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人人得到发展。

  本课中,在创设问题情景、呈现例题的表格之后,我让学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自己提出数学问题。提问题的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在复习的过程中,由学生自己提出今天研究的内容:“两次平均每分钟拍摄多少张?”这样学生感到:今天学习的问题是由我提出来的,心里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尊重个体差异,设计了满足不同需求的练习

  家庭环境、特定的生活与社会文化氛围,形成了学生的差异。教师在教学中应持一种客观的态度,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发展,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有特殊数学才能和爱好的学生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本课整个练习设计分为四个层次,既有巩固性的只列式不计算、列式计算的例题原型的还原,又有较高层次的拓展练习,层层递进,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练习的方式上,既有笔算题、又有估算题,更符合《新课标》提出的培养学生估算能力这一宗旨,可谓匠心独具,令人流连。

  思维深度延伸,激活了学生内在的发展潜能

  在求平均数应用题中,学生常常将两个平均数相加除以2,这是平均数应用题中极易出错的典型问题。一般情况下,学生能认识错误,选择出正确答案就行了,但我对题目进行了深度挖掘,引导讨论:

  1.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142+140)÷2? 2.假如男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3.假如女生人数多一些,全班身高的平均数比141大还是小?为什么?4.再让学生比眼力,猜测五年级四个班哪个班学生的平均身高最高?

  2.这样深入挖掘,有意识地对学生思维进行深度引领,将一条简单的选择题进行多次讨论,让学生享受到数学思维带来的乐趣。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4

  去年3月,有幸听了杭州市胜利小学张浩强老师的一堂示范课------求平均数。听了后感触很多,很受启发。这是一堂体现主体性教学的数学课,其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创设情境:课前口算。

  教师计时3分钟让学生在口算题单上口算,要求学生实事求是,按时完成。然后,教师宣布答案,生订正。

  二、统计各小组做对的数量,引入平均数。

  学生统计出各组做对的总数量,教师板书。师问:哪里个组最好。引导学生看出每个组人数不一样,不能看总量。师问:有没有其它办法。生说:可以求各小组的平均数,比较平均数。师问:平均数什么意思?在这里怎样求?引导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每个小组把各自的平均数计算出来,计算有困难的可以用计算器。生报平均数,师板书,找出第一名,师说:第一名是口算冠军,下课后合影。

  三、引入生活: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碰到过平均数。让学生举例说。师问:如果我们要算一下在座每个教师的平均年龄,怎样算?

  四、教师根据板书说明原始数据,让学生比较每个小组的平均数和原始数据,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办法估计平均数。引导学生归纳出:平均数不能比最大的原始数据大,不能比最小的原始数据小,而最接近中间数。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估计各自小组的平均年龄,再计算。

  五、练习书上2题和3题,每个同学独立完成,可以用计算器。

  六、出示:据调查孙水河的平均水深是1、00米,木呷的身高是1、15米,木呷掉到河里可能被淹死吗?让学生讨论回答。

  听了这节课,我深受启发。给我的启发有四:一是教师上课时要使用激励性语言,态度可亲,面带笑容,才能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堂课上,得体的激励性语言会让学生情绪高涨,心情愉快,更加认真的去学习。本节课上,张浩强老师就使用了诸如:“城关的孩子就是不一样,速度很快”“同意他的观点吗”“你的眼睛水灵灵的,很亮”“你其实不要急,慢慢地说,你会说的更好一些”“够厉害的”“真厉害,你比我厉害”这些激励性语言。在他的调动下,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

  二是数学教学要联系生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众所周知,现实世界是数学的丰富源泉,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联系了生活实际,举学生自己生活中的例子进行分析解决有关数学问题,让学生从课本走进生活,会使他们真正体验到数学的应用和价值,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本课中,张浩强教师就让学生算本小组同学的平均年龄和平均身高。还出了一道学生熟悉的河流“孙水河”的数学思考题。这些都是学生生活里有的,学生熟悉的事物,学生讨论起来就很有兴趣。

  三是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学习活动中,学生更愿意自己去经历,去实践。学生或许相信你告诉他的,但他更愿意相信自己看到的、经历过的事,这就是一种体验。让学生经历学习的体验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的质量。比如张浩强老师上的这节课,重要的.不是平均数的含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过程。张老师就让学生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而不是一来就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求平均数。张老师上课时创设情景——口算比赛,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课堂,然后通过解决“哪个组最好”让学生去统计做对的题的数量,在比较时学生认识到必须求出平均数才能比较出谁最好,从而引出怎样求平均数。

  四是教师要有很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体现主体性教学的课堂,你不知道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会怎样去回答这个问题,有时回答的话语不着边际,有时会有奇思妙想,有些是老师完全没有想到的。这时,就要求教师课前认真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对课上所要解决的问题要有一个估计:哪些问题学生能独立解决,哪些问题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优势互补,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安排是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同时,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认真听学生说话,听懂孩子们的每一句话,站在学生的角度体会、思考,理解每一个学习信息。这些信息存在着有用与无用、重要与次要之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敏锐的鉴别能力,根据知识结构的需要进行分析综合,从而选择、重组已有信息,为学生指引思维的方向。然后还要要求教师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丰富的知识,才能驾驭好课堂,不至于到时手足无措,不知道怎样应对。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5

  教学内容:《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8、5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丰富的实例,经历进一步了解“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情境,利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你们在电视里看过歌手大赛吗?你知道比赛的评分规则吗?

  去年暑假,中中央电视台举办了全国少儿艺术大赛,瞧,这是红星小学的王璇参赛的照片,那她当时得了多少分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参赛照片

  二、探究与体验;

  1.瞧,这是7个评委给她亮出的分数牌,(课件出示评分牌)

  95分

  95分

  96分

  85分

  98分

  93分

  你能帮她算算她最后得了多少分吗?在练习本上试试吧。看谁算得又对又快。算完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2.全班交流:

  刚才,同学们计算得的很认真,讨论的很热烈,下面谁来告诉大家你的答案,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名回答。

  生评价谁算得对。

  4.师小结过渡:

  是的,在好多电视比寒中,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往往采用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平均分的规则评分。但是在体育比赛中还能用这样的评分规则吗?

  5.议一议:

  师:同学们,你们参加立定跳远比赛吗?老师是怎么给你计分的?下面是王平同学五次试跳的成绩: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167厘米

  那么裁判员最后给出的成绩是多少呢?是怎么算的呢?告诉你吧,他的成绩是169厘米,而不是他的平均成绩:这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四人小组讨论讨论。

  全班交流。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是的在体育比赛中,为了给每个人更多的机会,鼓励大家超越自我,追求更快、更高、更强的奥运精神,往往用队员的最好成绩作为他的最后成绩,而不是用他几次试跳的平均成绩。

  7.通过以上的学习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三、实践与应用;

  师过渡:是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求平均数的情况,下面就请同学们开动你的小脑筋认真想一想,下面的问题你能自己解决吗?

  1. 出示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独立完成前两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3)个问题请同学们同桌交流自己的看法,然后集体交流。

  2.出示第2小题,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3.出示第三小题,生独立完成第一步,然后集体订正。

  第二步,首先让学生说说:第四组这几个同学,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搞清什么是达标。那么50米的'达标成绩是10秒,比这个成绩慢的同学就没有达标。想一想是哪个同学呢?和同学说说你和想法。全班交流。

  四、拓展与延伸:

  出示“问题讨论”让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小明不会游泳,如果水深超过他的身高,就可能有危险,那么这个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米20厘米,说明了什么?小明会不会有危险?

  请同学认真思考,然后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从学生生活入手,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一开始就进入兴奋的学习状态。

  让学生经历观察、思考、计算、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及善于与同学交流的好习惯,从而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培养学生敢干发表自己不同见解的好品质以及耐心听取别人说话的好习惯。

  让学生在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在交流中培养表达能力,

  对本节课新知识进行整合,使学生对新知识通过回顾能牢固地掌握。

  在本环节中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尽量让学生独立完成,师行间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辅导。

  对学生普遍感到有困难的题,稍作点拨,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或前后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让学生运用刚学过的平均数知识,对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推理、判断,从而使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的重要性。

  在本环节中如果有同学能完整说出比赛的评分规则,就应该给予鼓励“×××,你懂得可真多。”如果学生回答不出,就由老师向学生详细说明比赛的评分规则:

  为了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实际比赛中,选手的最后得分是这样计算的;在所有评委所打的分数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剩下的几个评委的平均分。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答案

  1.(96+95+95+96+85

  +98+93)÷7=94(分)

  想:我先把7个评委所的评分加起来,然后再除以他们的人数,也就是求出平均分。就是她的最后得分。

  (2)(96+95+95+96+93)÷5=95(分)

  想:我先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再计算剩下5个评委的平均分。

  还有可能出现计算错误的现象,让学生找出错误原因。

  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有;

  1.王平最远能跳169厘米,说明他有这样的潜力,应该把这个成绩算做他的最后成绩。

  2.因为如果最后算王平的平均成绩的话,就不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最好水平,所以用平均成绩做为他的最后成绩不公平。

  第三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可以准备28×7=196(箱),这样可以保证货源充足,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意见,但这样容易造成货物积压,过期饮料就卖不了了。

  答案应该是下周应准备和本周售出总数同样多的饮料最合适。

  什么叫“达标”;国家颁布了少年儿童各年龄段的体育锻炼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叫达标了,没有达到这个标准的当然就没有达标了。

  “平均水深1米20厘米”,说明这个游泳池有的地方深,有的地方浅,浅的地方可能还不到1米20厘米,深的地方可能会超过1米40厘米,”所以小军在这个池中是有危险的。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6

  教学内容: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题:求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强学生对平均数在统计学上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师重点和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

  (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

  (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合作按要求叠圆片,第一排叠2个,第二排叠7个;第三排叠3个。

  师:看着面前的圆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我想使每排的圆片同样多?

  师:是个好问题!下面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圆片同样多。先动手活动,再互相说说法。

  小组活动讨论。

  汇报交流。

  生1:我们先从7个里拿出1个给3个,再从7个里拿出2个给2个,这样每排的圆片就同样多了。

  生2:我们是以最少的一排2为标准。从7个里拿出5个,再从3个里拿出5个,然后把这6个平均放到三排,每排放2个,和原来2个合起来,每排都是4个,也同样多。

  师:不管怎样移,我们都是把个数多的移给个数少的

  请你想一想:在刚才移动过程中,有什么相同的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不相等 相等

  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用各种方法示出了平均数,请你选择最喜欢的方法,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出示:7,3,6,4的平均数是多少?)

  生1:我是这样想的(7+3+6+4)+4=5,所以7,3,6,4,的平均数是5,我在加的时候还用了凑十法。

  生2:我是从7拿出2给3;6拿出1给4,通过移多补少得出7,3,6,4的平均数是5。

  出示幻灯:身高情况

  先估计一下平均身高大约是多少?(148,147,149,……)算一算,比较一下估计准不准,谁先算好自己上来写到黑板上。

  生1:我是这样想的,152拿出3个给146,151拿出2个给147,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是149。

  生2:我是这样想的,这列数从146到153,里面少148与150,148与150的中间数是149,所以这些平均数是149。

  三、拓展练习

  1.应用一。

  小组活动:拿出准备好的调查表,先用计算器求出平均数,再互相交流看法与观点。(调查表有小组成员的体重,身高,家里近几个月的电话费、电费,上周的气温情况等)

  交流反馈。

  师:看了两(三)组平均体重数据有何启发?[根据“平均数”可以对两(三)组体重进行比较]

  师:教师还收集了一组数据,发现我校第一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1月

  2月

  3月

  800度

  1000度

  900度

  (1)说说从表中你有什么发现?

  (2)算一下我校第一季度平每月用电量。

  (3)预测4月份的用电量。

  (4)小组讨论,学生间交流。

  (5)指名汇报:你是根据什么来估计的?

  2.应用二。

  请用计算器帮这位小选手算算最后得分。

  生1:最后得分(84+70+88+94+82+86)÷6=84(分)。(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生2:我不同意,我认为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最后得分(84+88+82+86)÷4=85(分),这样才公平、合理。

  师: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你有没有在哪里见过?(奥运会、电视比赛等)为了使比赛更公平,通常在比赛中采用这种方法求平均数。

  3.应用三。

  师: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

  (2)指名说说(3个)

  (3)学生评价。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也可能正好是126厘米,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四、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问题吗?

  五、课外延伸

  推荐作业:1、现在你对教师上课开始的问题“我们班的平均身高是多少?”

  能解决吗?这一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解决。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P42页 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现实生活出发,选取学生身边的事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遵循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活动中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两组数的总体情况,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通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平均数的概念与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它具有直观、简明的特点,在生活中经常用到。

  学情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求平均数是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此时的学生虽已初步具有了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对实际问题的决策能力。但他们的思维仍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折时期,仍需要依据实际经验或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通过下定义的方式获得概念。针对这一特点,在理解平均数的概念时,我让学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操作实践和通过动态演示,把概念的关键属性和学生的认知结构相联系,使学生掌握概念。另外,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具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时,学生将通过数学活动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而教师只是作为组织者、合作者的身份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发现生活中所包含的丰富的数学信息,探索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鼓励学生尝试独立地解决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主观愿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本课教学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主要设计了“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作探究、深化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的数学学习过程。

  教学目标:

  1、知道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2、加深对“平均数”和“平均分”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4、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让学生知道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问题引入:现在黑板上摆两排圆形磁铁第一排有9个,第二排有5个,我想请同学们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排磁铁同样多。

  2、感知。

  (1)学生思考,想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引导:现在每排都有7个,7是这组数的什么数?

  (3)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求和再平分”的方法,得到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导入,自然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做好了铺垫。]

  二、合作探究,深化理解

  1.操作:

  师:在黑板上用圆形磁铁摆:第一排放8个,第二排放4 个,第三排放3个,注意摆的时候,要一一对应地摆齐。

  2.学生合作探究:

  师:平均每排有多少个圆形磁铁?你是怎样想的?

  3.交流汇报

  a.移多补少:只要从8 个中拿1个放到第二行的4个中,拿2个放到第三行的3个中,它们就一样多了,所以这三行圆形磁铁的平均数是5。

  b.先算总数再平均分:把三行圆形磁铁合在一起,先求出一共几个,然后再除以3就可得到这三行的圆形磁铁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活动”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也是儿童社会交往的最初方式。在这个环节中,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活动材料──圆形磁铁,让学生通过摆来体验和感悟新知识。学生的手、脑、眼、口等多种器官直接参与了学习活动,不仅解决了数学知识高度抽象性与儿童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且使全体学生都积极主动参与,培养了合作能力和探究精神,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感受数学,体验数学,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开发了学生的思维。]

  4、教学例1

  (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

  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6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

  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

  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

  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

  A: 移多补少

  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

  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B: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

  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52÷4=13(个)

  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

  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

  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 生:不是

  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

  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 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D:归纳“平均数”的含义

  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

  E: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有几种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1、移多补少

  2、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搜集,整理数据,并求出平均数,使学生体会“平均数”反映的某段时间内具有代表的数据,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人们可以运用它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计算的引入,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三、巩固应用

  1、算一算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

  2、辨一辨

  (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陈良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

  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

  □会 □不会 □可能会 □可能不会

  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设计意图: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验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提升了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引导知识穿线,自己和大家共同分享自己的收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

  1、刚才我们利用平均数解决了这么多的问题,其实,生活中很多问题都需要用平均数的知识来解决。想一想,你能举出生活中的实例吗?看谁是有心人,试着说一说。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让他们时刻体会原来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反思: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这节课我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情境,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讨论中,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产生学习“平均数”的需求。

  二、探究学习,理解平均数意义和归纳求平均数的方法

  分桃子活动从多方面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先合再分,一种是移多补少。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学生中有一部分已经知道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找出平均数;还有一部分数感较强的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一组数据感觉出平均数大概是多少;而用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肯定会有这种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探索,找到求平均数的.方法,再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将自己探索的方法交流,达到共识。学生虽然求出了平均数,但概念也是非常模糊的,平均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很多人对平均数的含义不理解。移多补少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很有帮助,让学生在移多补少中建立平均数的表象,通过学生移一移、说一说,教师直观板书,从感官上理解平均数的由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三、练习有坡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练习在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是必须的,但新课程的背景下,练习也要注入新的内涵,在进行基本训练的同时,努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第一个层次是巩固新知求平均数,通过先估计再验证的方法使学生感知平均数的区间,从中渗透估算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第二个层次是通过计算4个人的平均分而只给出3个数据,目的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计算平均数时,总数要与份数相对应;第三个层次是课件设计通天河横截面图,让学生直观辨别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

  四、拓展延伸,让数学回归生活

  课堂小结时,给教师表现打分及计算平均分再次强化了本节课的知识;体现了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又得到了这节课的真实信息的反馈;作业的布置是对课堂的拓展延伸 , 进一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生活中的平均数的兴趣。

  五、不足与遗憾之处

  一是在学生合作交流的细节上还要落到实处。教学中在小组合作、同桌讨论之前缺少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参与的程度还不完全均衡。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今后教学中要对小组合作给予必要的组织和引导,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注重组际之间的评价,把合作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落到实处,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间的协调互助、共同发展;二是教师对课堂中的生成问题处理不够灵活。教学中我们应顺应学生的认知需求,因势利导,让我们的教学富有灵性;三是教育要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本节课中缺少对学生润物细无声的人文感染,要加强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注重对学生的人文思想教育 。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数感。

  3.在生活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渗透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

  根据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现状创设不同层次的问题情景,学生在答题过程中逐步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动手移、合与分的操作和思考交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从中渗透安全教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同学们,现在全区开展“美丽广西.清洁乡村”的活动,作为市民,我们也要为此付出一份力量。你看,阳光学校三(2)班的同学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捡别人丢弃的矿泉水瓶比赛,他们班共有37人,每 3人为一组,可以分几组还剩几人?37÷3=12(组)……1(人)

  【设计意图】:用学生耳鸣目染的生活情景创设问题,即复习了平均分,又为下一个环节做好铺垫。

  (一)两队人数相同,比总个数。

  他们班每天从2个组中评出一组“美丽之星”,你觉得他们哪一组获星?

  出示:

  A 组

  B 组

  生:B组获星。

  师:你是怎么比的?

  生:当他们人数相等时,比较捡的总个数就能比出哪一组获星。

  (二)两组人数不同,比平均数,发现求平均数的方法。

  我们再来看看下面两组,看看哪一组获得这天的“美丽之星”出示:

  C组

  D组

  生:我的建议也是比较他们的总数?

  生:我有不同意见,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

  师:你很会观察统计表,而且说得很有道理,你们看人数不同比总数不公平。

  师:那怎么比才公平呢?

  生:减少1个人

  生:我认为不好,他们班每3人一组,剩下1个人,这个人不管放在哪个组,都会有一个组是四个人的。我们不能忽视别人的劳动成果。

  师:说得多好!你不但会分析问题而且很会做人!

  师:人数不同,我们怎么比才公平呢?以四人小组讨论,看看哪一组能想出好办法。

  【设计意图】:利用这班分组后多一人的人数冲突,产生人数不同如何比的问题,提升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学生汇报)

  生: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平均分”,也就是求C组平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和D组平均每个人捡得多少个。

  师:那我们怎样平均分呢?

  学生诉说小结:也就是使每组中的每个人捡得同样多。

  学生用学具摆一摆也可以在纸上画一画,算一算来探究同样多的方法。

  (学生用学具探究方法)

  师:谁能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一下?(师结合学生的汇报,利用课件呈现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数学上,像这样从多的里面移一些补给少的,使得每个数都一样多。这一过程就叫“移多补少”。【板书】

  师:谁来汇报 D组的呢。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找出D组同样多的?

  (生讲师再次呈现移多补少过程)

  探讨不同的方法引出列式计算。

  板书: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学生指着板书说说先合后分的方法。

  师:你为什么C组除以3, D组除以4呢?

  生:因为C组有3人而D组有4人。

  归纳得出:总数量÷总份数

  谈话:你给我们带来了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都给你掌声了呢,谢谢你!小结: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一样多。数学上我们把同样多的这个数叫做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完善板书: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设计意图】:由统计图显示出人数相同,收集个数不同;人数不相同,收集个数不相同两种情况,这样出现更为自然、合理、减缓了求平均数的坡度,强化了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和理解,体验到了实际问题的感受。问题的设计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了导引,学生不仅学会了平均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一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培养一种质疑反思的意识和习惯。

  二、深入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意义)

  师:C组的总数量是多少?总份数呢?平均数是?

  师指着板书学生汇报,明确6是6、9、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5是2、6、8、4这四个数的平均数。

  仔细观察两条平均数的虚线,超于虚线的瓶子和不到虚线的瓶子,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交流)

  生: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相同。

  生:平均数比这里最大的数小一些,比最小的数大一些。

  生:平均数是在这组数据的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还有发现吗?

  生:C组的数据还有和平均数恰好一样的。

  师:C组捡的平均数是6,这个6是谁捡得的个数?是洋洋捡得的个数吗?是花花捡的个数吗?还是晶晶捡的个数?

  生:都不是。这6是C组平均每人捡得的个数,是3个数的平均数。

  师: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师:我们比较这两组的平均数,哪个组获星了?

  生:A组获星了,

  师:同学们,课下我们也可以加入他们班的活动,为了美丽广西实行“弯腰行动”吧

  【设计意图】:要提升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的问题设计很重要,在此,我组织学生从对统计图红色虚线观察比较,直观地看出超出平均数的部分和不到平均数的部分相同,进而加深理解移多补少来求平均数,感悟平均数的特点。

  三、用一用,怎样理解生活中的平均数。

  师:我们在分析刚才这些活动结果的时候用到了平均数,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家还在哪里见到过平均数呢?(学生自由交流)

  师:同学们都谈论得非常热烈,有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水深,平均年龄……

  师:老师也带来一些素材:(课件出示)

  小结:从这两个国家男女的平均身高可以看出哪个国家的人身高一些,因为平均数能代表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下节课我们再进一步来研究这方面的知识。

  过渡: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下面几个有关生活中的平均数吧!

  【设计意图】:感受生活中平均数的意义,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

  (一)平均成绩

  下表记录了三(2)班同学在大课间进行一分钟垫球比赛冠亚军成绩表,请你算一算谁是冠军

  (学生独立填写表格,有的很快就算出了结果,有的还在笔算)

  师: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能把你的小窍门告诉大家吗?

  生:我利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小明第二次移1给第三次,就得平均数99。

  师: 你真是个机灵的孩子,我们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看小亮的,是多少?(93)。

  用列式计算的同学说说做这道题的体会从而总结出:数量少的容易看出平均数的就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量比较多不容易看出的,再用先合后分的方法。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从中发现优化平均数的方法,提高思维敏捷性。

  (二)歌咏比赛平均分

  出示

  要求算出1号选手的实得分

  师:打分最高的是多少分?最低分呢?不计算,你能估计一下1号选手平均得分在什么范围之内吗?猜猜1号选手平均得分是多少?

  学生的答案在82到97之间

  猜完列式验证自己的答案。

  (出示评分规则: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来确定最后实得分。学生再算最后得分)

  小结:平均数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还要根据具体的游戏规则,联系实际去思考来发挥它的作用的。我们学到众数,中位数时会进一步比较。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练习让学生体会到平均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最大数和最小数的影响,为了公平起见,还要根据具体的游戏规则来算。从中也为日后学众数和中位数埋下伏笔。

  (三)平均水深

  老师这里有一道有趣的问题

  一条河平均水深是100厘米,小明身高是140厘米,他想:在这条河里学游泳不会有危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小河平均水深是100厘米,如果深的地方超过140厘米,小明到河里游泳就会有危险。

  (课件出示河的截面图)如果要在河边立一块警示牌,你会怎么写才能让人一眼看出危险性呢?(出示:最深处约250厘米)

  出示最近溺水事故案例,希望同学们不要到河里去游泳,注意人生安全!

  【设计意图】:平均水深这道题,用学生日常生活常识,知道一般河流水下深浅不一,利用出示截面图和建立警示牌起到警示作用,进而渗透安全教育。用典型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收获一种思维方式。

  四、总结评价,感受成功。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从学生回答小结出:平均数介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还学会了灵活应用两种求平均数的方法。

  布置作业: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决课本P44练习十一的第1、第2题。

  课堂赠语: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生活,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存在。

  五、板书设计

  平均数

  ①移多补少

  ②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C组 :(6+9+3)÷3 D组:(2+6+8+4)÷4

  =18÷3 =20÷4

  =6(个) =5(个)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思想(移多补少的统计思想),理解“平均数”的概念。

  2、掌握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用方法进行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秒表、绳子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我听体育老师贾老师说咱们班的'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6名同学的“跳绳”成绩挺不错的!我很想知道两个小组,哪个更好些?有什么办法?

  生:比赛,在规定1分钟内看哪个小组跳的总数多,就是胜利者。

  师:哦,好建议。不过,一节课只有40分钟,谁来出个好主意,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

  生:6人一起跳,分组数数。

  师:哦,好主意!那就按你的方法比赛吧!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引出“平均数”,体验“平均数”产生价值。

  6名学生开始比赛,其余学生认真地数着。生汇报,师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第二组:78、83、82

  师:请同学们以最快的口算算出结果,并汇报补充板书如下:

  第一组:82+86+81=249第二组:78+83+82=243

  师:(热情洋溢)通过比总数,第一组以248大于243获胜了,恭喜你们(师与他们一一握手表示祝贺,这时发现第二组同学鸦雀无声,面无表情)

  师:我加入第二组,让老师也来跳一跳,你们帮我数着。(学生欢呼)

  师跳了83下,改板书如下:第二组:78+83+82+(83)=326,现在第二组获胜了吧,你们高兴吗?

  生:(议论纷纷,有几个喊叫)不公平的,第二组4个人,当然获胜了。

  师(面带疑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时,用比总数办法来决定胜负是不公平的。难道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比较这两组总体跳绳水平的高低了吗?

  (全班寂然无声,学生思索着,半晌,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类似的情况,比较平均数就可以了。

  (这时有很多学生表示赞同,并投去了赞赏的目光)

  师:(赞赏)哦,你知道的知识真多,老师佩服你!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怎样计算每个组跳绳的平均数呢?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方法,师要求任选一组说想法)

  生1:我用算术法求第一组的平均数,我是这样算的:(82+86+81)/3=83

  生2:我从86里拿出3个,给82加1也变成83,给81加2也变成83,每人都是83,那平均数就是83

  师:谁听明白了吗?(再指5名学生说)

  师:(看着生2)你能给你的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吗?

  (由于平时有渗透过这种方法,生2很自然地说出是“移多补少”)

  师板书: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师小结:刚才生1和生2分别用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求出了第一组的平均数是83,那有谁求出第二组的平均数了?

  (生摇头,大胆学生说:除不尽的)

  师:(乘机)那你们有什么好办法?

  生:用我们学过的“估算”

  师:好,那你们试试吧!(指1名板演)

  板书:(78+83+82+83)/4~81

  师:从两组平均数83和81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组平均数大,所以还是第一组总体水平好一些。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第一组的83表示什么?你怎么理解“83”这个数?

  (引导学生明白:“83”是个“虚数”,第一组的83不表示每人真跳了83下,有可能小于83,有可能大于83,还有可能等于83。)

  师:通过刚刚的情景,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是谁帮助了咱们?(平均数),那你想对“平均数”说什么心里话?

  生(自由发言)生1:平均数,你真厉害,使不公平的事变公平了。

  生2:平均数,因为有了你,世界上才会太平

  ......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师:在平时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

  生举例:统计考试成绩需要平均数;平均每月用电量;节目比赛打分用到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1、多媒体呈现:下面是某县1999—xxxx年家庭电脑拥有量的统计图。

  图略:1999年350台,20xx年600台,xxxx年1000台,xxxx年1600台,xxxx年2500台

  (1)求出这五年来,平均每年拥有电脑多少台?

  (出现算术法和移多补少法两种方法)

  (2)估计一下,到20xx年这个县的家庭电脑拥有量是多少?为什么?

  (3)从图上你还知道些什么?

  2、多媒体呈现一幅统计图,内容为:小刚家每个季度用水分别是16吨、24吨、36吨、27吨

  师:请你帮他算一算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应该选择哪个算式?

  (1)(16+24+36+27)/4

  (2)(16+24+36+27)/12

  (3)(16+24+36+27)/365

  a、生举手表决

  b、师生小结:计算平均数时,得从问题出发去选择正确的总数和总份数后,再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四)、总结评价,提高认识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你觉得这些知识对你以后生活或学习有什么影响或作用?

  板书设计

  求平均数(算术法移多补少法)

  第一组:(82+86+81)/3=83第二组:(78+83+82+83)/4~81

  当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时,我们就得看“平均数”。

  “平均数”是个“虚数”(大于平均数;小于平均数;等于平均数)“平均数”可用来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0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3页例1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1、体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2、探索求“平均数”的多种方法,并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解答。

  3、培养学生估算的能力,能对数据分析结果作出简单的推断和预测。

  4、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及广泛应用,逐步具有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灵活选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准备:

  PPT等

  教学流程:

  一、谈话引入、初步感知平均数

  1、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有关平均数的信息。

  2、师提问:为什么你们认为平均年龄、平均工资、人均住房面积这些都是平均数呢?能解释一下它是什么意思吗?

  3、师:看来大家对“平均数”或多或少都有些了解。这节课,我们就去数学王国探索一下有关“平均数”的奥秘。 板书:平均数 你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4、师:看来同学们对平均数充满了好奇,一起进入迷宫探秘。

  二、构建新知

  1.理解含义,探求方法。

  观察棋子,提出问题。(多媒体显示)

  师提问:看着你面前的棋子,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还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感悟“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动手操作:以小组为单位研究怎样才能使三排棋子同样多。

  师提问:现在每排棋子都是几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

  这个平均数4与原来每排棋子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呢?

  3、探索求平均数的不同方法。

  师:四人小组合作,想一想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求出平均数,并且把你们小组独特的方法取个名字!等一下我们来评选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命名奖。比一比,哪个小组最爱动脑筋!

  ①小组活动讨论。

  ②汇报交流。(生说方法多媒体显示棋子移动过程)

  移多补少! 先假设后均分。先求和再均分。

  三、初步应用,内化拓展。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讨论、尝试不但知道了什么是平均数,而且探索出了许多求平均数的方法。那么你们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题吗?

  四、课堂总结

  1、你现在所认识的平均数是什么?

  2、理解平均数是个虚的数。

  五、随堂作业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第91页的内容及第92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3、感受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 “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吃桃子吗?老师这有16个桃子,我把它们分给2个同学看,怎样分才能让他们一样多。

  2、引入“平均数”师:每人都是8个桃子,8就是一个平均数。这样分两个同学就一样多了。(出示课题:平均数)

  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听到或者用到平均数?(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速度,平均产量等等。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同学们请看这张图片,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在这张统计图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师: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怎样才能让他们的瓶子数量一样多呢?学生汇报交流

  师:这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饮料瓶?(13个)

  师:大家都同意这个算法吗?13是怎么来的?

  “移多补少”的方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师:这种方法对吗?为什么要把小红的`一个给小兰,把小明的两个给小亮?(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法)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 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师:还有不一样的方法吗?学生口述算理并说算式,老师板书。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同叫“先合后分法。”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13就是这4个数的平均数,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平均数)它引导学生利用“移多补少”或“平均分的意义”理解,平均数并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瓶子的实际数量,而是“相当于”把4个学生收集到的瓶子总数平均分成4份得到数,可能同学们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小,也可能比这个数量大。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2、内化拓展、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小组的活动(课件出示照片和91页例2情景图——————踢毽比赛)对于比赛,你们最想知道什么?(哪个队赢)那就是想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现在老师让你们当裁判,一定要公平公正地裁决。

  (1)出示表一:(男女生各一名同学)师:如果你是裁判,你认为哪个队赢?你是怎么知道的?(19>17)

  (2)出示表二:(男女生各加入三名同学)师:现在哪个队赢了?你怎么知道?(指名学生说是通过计算总成绩知道的)现在男生算你们队的成绩,女生算你们队的成绩。

  通过计算得出:68<76(女生队获胜)引导学生体会,在人数相同的情况下,可以用求总数的方法比较输赢。也可以求平均数的方法。

  男生:68÷4=17(个)

  女生:76÷4=19(个)17<19(3)出示表三:(男生加入一名同学)

  师:看来女生队暂时领先,男生队还有一名队员要加入进来,请各位裁判独立思考后给出最终的裁定?并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预设:比总数男生对获胜,比平均数合理。

  师:怎样列式解答呢?(学生口述,老师板书):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19+15+16+18+17)÷5,(18+20+19+19)÷4 =85÷5 =76÷4 =17(个)=19(个)17<19。答:女生队的成绩好些。

  三、探究结果,回顾小结

  1、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师:回忆一下,我们学了什么?(预设:平均数)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平均数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求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①当个数不同,用总数量比较结果时有失公平,可以用两组数据的平均数来比较。

  ②平均数能较好的反应出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③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

  2、回顾求平均数的方法。

  ①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②用先合后分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时,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四、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做一做(课件出示)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并指名学生板演并说方法。

  2、判一判(课件出示)指名学生读题,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3、说一说(课件出示)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

  五、实践作业、课后延伸

  参照十岁儿童身高正常,测量本班同学的身高,判断一下同学们的身高是否正常。

  男生:140cm

  女生:141cm)

  板书设计:

  平均数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方法:移少补多(有局限)找基数,分多余数

  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

  特点:最大值﹥平均数﹥最小值;平均数≠实际数。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2

  本课时学习目标:

  1.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 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 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本课时重点难点:平均数的意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过程

  自学准备与知识导学:

  1、预习课本92-93页的内容,不明白的地方标出来。

  2、通过预习,我认为男生与女生相比, 套得准,因为小组内交流预习情况

  学习交流与问题研讨:

  1、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

  2、出示学习菜单:

  (1)书中有几种方法求男生平均成绩的?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

  (2)仔细看统计图的`变化过程,思考是如何分的?

  (3)怎样列算式计算?

  归纳总结:要求平均数,可以先求出( )数,再()。

  3、研究平均数的意义。

  (1)这个7分就是男生每人实际得分吗?你是怎么理解的?

  (2)请你仔细观察平均数与原来的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

  4、算女生平均分。

  (1)先估计女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你是怎么想的?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用什么方法验证一下?

  (3)说说你的验证方法。

  (4)为什么要除以5?

  小组讨论菜单中的问题

  点拨: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

  点拨:这种方法叫:“求和均分”

  小组交流,教师巡视,给予指导。

  练习检测与问题延伸:

  1、出示“想想做做”第一题

  (1)怎样移动笔筒里的铅笔?

  (2)你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3)如果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二个笔筒里拿出5枝放入第三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4)如果从第三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再从第一个笔筒里拿出3枝放入第二个笔筒,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

  (5)关于笔筒的三个平均数,有变化吗?为什么?

  2、“想想做做”第二题

  说说你是怎样做的?

  3、小林参加了三场套圈比赛,下面是小林套中个数的统计: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均成绩

  小 林

  12

  11

  10

  小林第三次套中的个数是多少呢?

  4、教材第97页的“你知道吗?”

  5、检测:想想做做第3、4题

  小组交流、汇报

  根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明确指导。

  学生独立完成检测,教师巡视,给予差生适当的帮助。

  课后反思或经验总结: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非常抽象。以往在教学平均数的概念时,教师往往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新教材更重视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我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问题(男女生套圈比赛)哪个队会获胜?要判断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为什么要分别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认识到平均数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情况,因此产生了“平均数”,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教学只有组织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另外, 我采用了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求和均分。然后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两种方法的本质都是让原来不相同的数变的相同,从而引出平均数的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全面。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使学生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教具学具:

  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口算。

  48÷8= (1+3+5)÷3= (5+5+4+6)÷4=

  2、 口答。说一说,48÷8和(1+3+5)÷3分别表示的意义。

  3、 列式计算。把24名同学平均排成4队,每队有多少人?

  4、 导入新课。

  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什么是“平均分”?结果所得到的数“6”,这个数你能给他名字吗?在现实生活中,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体重的情况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求平均数”的问题。(板书题目)

  二、探究新知

  1、 讲述平均数的含义。

  把一个总数平均分以后得到的结果。

  平均数怎样求呢?

  2、 出示主题图。

  (1)看懂图意。

  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汇报讨论结果。

  进一步明确:“平均每人收集的个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的实际个数,而是在收集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假设每个人收集相同个数的值。

  (4)引导学生看图。

  提问:怎样做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5)学生操作。

  学生拿出小棒,1根小棒代替1个矿泉水瓶,先按每个人收集的个数摆放,再动脑动手操作,使四个人收集的个数相等。

  (6)汇报操作结果。

  学生甲:我先数出共有多少根小棒,共52根,再把52平均分成4份,52÷4=13(根),就得出每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是13个。

  学生乙:运用“移多补少”的数学思想,从小红的14个里取出1个给小兰,从小明的15个里取2个给小亮,就可以直接得到4个人都相等的瓶子个数。

  (7)小结操作结果。

  通过同学们的`操作,我们得到4个人平均收集的瓶子数是13个。但通过操作,我们发现,4个人收集矿泉水瓶的个数发生了变化,这4个人收集的矿泉水瓶的个数才相等。也就是说,平均数得到了,而原来4人收集的个数都发生了变化。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求平均数的情况是不允许改变原数的。

  例如:求两个人的身高,并不是把高个儿截下一部分来,接在矮个儿身体上,使两人身高相等。也就是说,求平均数并不要求改变原来的实际值。由此可见,通过直接操作的方法来求平均数,在很多情况下是行不通的。

  如果我们不通过操作,直接通过计算,能不能求出这4个人平均收集的个数?

  (8)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9)汇报探究结果。

  应先相加求出收集到的总数,再用总数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数。

  (10)指导学生列式计算。

  (14+12+11+15)÷4

  =52÷4

  =13(个)

  3、 我们学习了如何求平均数,下面我们自己动手算一下上个学期我们学校进行了1分钟跳绳比赛,我们找了几个同学的跳绳成绩,咱们一起来算算他们平均跳了多少次?

  (单位:次)

  杨扬

  李信芳

  陈希

  郑钟一

  刘安娜

  刘严

  99

  106

  102

  104

  140

  103

  (99+106+102+104+103)÷6

  =654÷6

  =109(次)

  点名让学生说明什么是“总数量”“份数”“平均数”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教材第44页练习十一的第2题。

  (1) 读题,理解题目要求。

  (2) 把统计表填完整。

  (3) 独立计算。

  (4) 提问:怎样求出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

  四、知识扩展

  说一说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 家庭中人的平均身高、平均岁数、平均住房面积

  (2) 作业本的平均每页字数

  (3) 最近一周的平均温度

  (4) 考试之后知道各科的得分求平均分

  (5) 捐款

  五、课堂小结

  谈谈你自己的收获。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4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青岛版(五·四分段)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131~13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学会求平均数。

  2、学生经历探究求平均数的过程,培养操作、观察、归纳、概括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培养学生在探究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合作意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体、学习评价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课件展示校园篮球场上四(1)班和四(2)班篮球比赛的精彩片断[四(1)班的得分明显落后,学生观赏。

  提出问题:假如你是四(1)班的教练,这时你准备怎么做?你在换运动员上场时,会考虑哪些因素?

  出示两名运动员平日训练在小组赛中的得分情况统计表,如下:

  现在就请你当教练,根据上面统计表中的数据,你会选谁上场?并说出自己强有力的理由。(学生充分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评析:教师恰当运用CAI课件,创设一个学生熟悉且比较喜欢的真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自己提出在比分落后的情况下“需要换人”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这样,不仅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而且在不知不觉中引发了学生的思考。通过小组赛中得分情况统计表,又将生活化问题转化为根据“平均分”换人这样一个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产生的需要,为下面的探索活动提供了动力与明确了方向。]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怎样计算7号和8号运动员的平均分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和手中的操作材料,小组合作,共同来探讨。注意:一个小正方体代表一分。看哪个小组最先完成。

  1、小组合作探求算法。

  2、汇报交流。

  操作法:重点让学生把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讲明白。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是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把多的移走补给了少的,使它们变得同样多,这个同样多的数就是它们的平均分。

  计算法: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除了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出来外,还可以先求出各场得分总数,再除以上场的次数,也可以得出每个队员的平均分。

  小结: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选谁上场的问题。因为7号运动员的平均分11分高于8号运动员的平均分10分,所以应选7号运动员上场。同时,我们知道求平均数有两种算法,数据少的时候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数据多的时候用计算的方法会更方便。(板书课题和算式,如下)

  (9+11+13)÷3=11(分)(7+13+12+8)÷4=10(分)

  [评析: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了自主性、探索性与合作性。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放手让他们在开放的空间里运用手中的材料动手操作、自主探索,解决了问题。这既是一个学生自我探究的过程,也是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教师只是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融入学生的活动中,和他们平等相处,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引领学生归纳概括出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对10分的理解:你对10分这个数是怎样认识与理解的?与它的各场得分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10分是8号运动员哪一场的得分?

  对11分的理解:11分是7号运动员第三场的得分吗?为什么?它是什么?

  小结:平均数比大数小,比小数大,介于二者之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可能存在于一组数据之中,也可能不存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板书:比最大数小、比最小数大、较好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评析:在学生的亲自感受中,他们用自己质朴而稚嫩的语言道出了他们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虽然这只是粗浅的,但却是非常有价值的。]

  三、实践运用,体验生活

  在生活中,你见过平均数吗?

  (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平均数的例子)

  在我们的生活、生产,特别是在统计当中,平均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因为它能帮助我们了解事物的整体水平与分析存在的问题。

  评价时,师问:看着王红的成绩,你想对她说点什么?

  不计算,估一估他们的平均身高会是哪个答案?(让学生谈观点,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先不计算,同学们估计可能会是多少?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次?

  4。过河问题。

  身高145厘米的小华,要过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到底有没有危险?(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

  通过这个题目的思考,你觉得应该对大家说点什么?(没错,徐老师希望同学们每天都能安安全全地来校,平平安安地回家)

  [评析:练习设计由浅入深,形式多样,且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实际,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课知识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总结,拓展延伸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家肯定都想知道自己表现如何。现在请拿出学习评价表,给自己一个诚恳的评价吧!(附表,如下)

  学习评价表

  本节课,你认为自己的表现怎样?请在相应栏目中填上相应的分数,并算出平均分。(优秀90分,良好80分,一般70分)

  (小组交流后,学生展示)

  看着自己的评价表,你想对大家说点什么?你觉得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评价:其实,从平均分可以看出你整节课的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徐老师相信在评价过程中,同学们又一次加深了对平均数的理解。

  [评析:让学生自我评价,增强了学生数学学习的自信心。通过自己给自己打分及平均分的计算,既强化、巩固了本课学习的内容,再现了“求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体现了课程标准倡导的评价形式多元化的思想,同时还为随后的课堂小结作了巧妙的预设,可谓“一举三得”。]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人教版平均数的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53页例1

  教材简析:

  教材从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投球游戏入手,将生活素材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始终遵循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的理念。众所周知,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新标准》“平均数”也经历了从应用题到统计学的统计量的迁移,我更觉得这才是平均数的真正回归,因此我在设计本节教学时着重体现它的意义,深挖其价值和产生的必要性。

  学情分析:

  之前学生虽然对统计有了粗浅的认识,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数量、比较多少、再或者就是两个统计量的累加。此时的学生对于统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认知就感觉很抽象,学习时必须要依据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对平均数有初步的了解并到认可。根据三年级学生好胜心强、求知欲旺,有一定的探索意识,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多个学生熟知可操作的活动,以便理解和总结,教师作为参与者、合作者从而引导探索并感悟,以便达标。

  设计理念: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必须建立在有趣的基础上,学生富于挑战,乐于争胜,因此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或参与、或经历、或pk等活动。本着参与远远高于旁听的效果,尽量多的增加参与度和参与效果,在新课标的理念下,结合我校三三三高效课堂模式设计了“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感悟、应用巩固、堂清检测”这样的学习过程。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产生的必要。

  2、理解平均数的算法的多样性。

  教学难点:

  平均数的区间范围以及它的“虚拟性”

  易考点:

  平均数的计算。

  易错点: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必须是总数除以与之对应的总份数。

  易混点:

  已知甲数比乙数多几,使两数相等,则甲数给乙数几个?

  一、综合预设目标、学情分析。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情景中理解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及平均数的意义。

  2、理解平均数算法的多样性,养成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3、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

  学情分析:之前学生虽然对统计有了粗浅的认识,那也只是停留在简单的统计数量、比较多少、再或者就是两个统计量的累加。此时的学生对于统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统计量——平均数的认知却很抽象,必须要依据实际经验和亲身经历,借助具体形象支持,对平均数有初步了解并认可。

  二、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指导方案

  知识层面、时间预设

  教师行为预设

  学生行为预设

  设计意图

  一、激趣导入(5分钟)

  二、自学交流+展示+感悟(30分钟)

  1、自主学习:仔细看情境图,认真找寻信息,发现总结新信息,或提出疑惑……先是对子交流,然后有问题的组内解决。

  2、通过活动,或参与,或经历,展示、争论、比较、总结、感悟出新知。

  三、检测(5分钟)

  学生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回顾、理解并巩固平均数的意义及特点。

  四、堂清(5分钟)

  通过总结和课后练习,同学们会对平均数的意义、特点以及计算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巩固。

  1、今早听到一报道:说某市统计三年级女生身高普遍高于男生:我也想测测咱们班学生身高情况:请出我们班最高的3名男生和三名女生,测量他们的身高。如何确定男生高还是女生高呢?

  2、看来同学们评判得很正确,有没有信心再来当一次真正的裁判呢?自学课本53页,努力找寻并挖掘数学信息和问题,如何解决?(因为学生对投球可能了解不多,老师可以顺势引导:据我所知,投球时,以10个为标准,投进篮筐为投中,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技术。)

  3、自由发言并将加分记录到评价栏中。

  4、那组成绩好呢?

  5、通过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并简单的告诉同学们今天的.学习目标并板书{逐渐补充其意义和算法。

  6、找临近8位同学上讲台排成不同学生数的两行,让学生想办法排成学生数相同的两行。(老师在黑板上草书列表比较,表格内项目包括每组的最大数、最小数、以及待填充的平均数)

  7、如果学生没能交流出“移多补少”时,教师指出:原来两行学生数不一样多时,经过移多补少,使两行的学生同样多,这种把几个不同数经过移多补少,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不同数的平均数。根据学生的疑问,从而引出平均数实际是一个虚数,并非一个实实在在的数,比如:某市统计家庭拥有孩子数目,结果平均每个家庭一个半孩子(因为此时学生还未涉及小数,只能说一个半了),你说谁家有一个半孩子呀!要么没有,要么有一个,再要么有两个?……因此平均数它既不是某一个具体的数,只能反应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根据同学们的总结和理解,顺势板书:虚数反应一般情况平均数在本组数据中的取值区间:比最大数小,又比最小数大)

  8、要求学生迅速有序的摆放教科书。

  9、解决53页两组投球那组优胜的问题时刻提醒同学们:注意平均数的取值区间、“总合均分”——总和不变均分相应的份数。据此一定要先估后算哟!(同时将刚刚学生用平均数可以比较两组的成绩,也只有用平均数来解决这个总数不同、份数也不同的问题——板书:比较和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

  10、小老师读题——检测题

  11、学生自由发言总结今天收获。平均数的用处可真大呀!我们还可以根据平均数进行预测——预测输赢、预测天气等,这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我们多留心,我们的数学本领就会越来越大!

  12、课末,让学生当评委给自己的这节课打分,最后计算出自己所在组的平均分,(能明白并能叙述基础知识得6分、四个检测题全对得4分)争取每组的平均分不少于8分哟!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平均数》的教学设计01-20

平均数教学设计01-21

《平均数》教学反思09-15

平均数教学反思12-21

《平均数》教学反思03-13

求平均数教学反思09-05

《平均数》教学反思15篇09-05

平均数教案04-02

四年级平均数教学反思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