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时间:2023-11-16 11:40:2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理解与宽容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1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广东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

  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

  关于本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紧,因此每课只能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讨论和辩论为主,同时用课件展示心灵导航内容。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实践与评价来进一步掌握心灵导航内容,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本节为第1课时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 《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 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

  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学生家里,让学生尝试从小敏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可让学生通过例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2)准备工作

  让学生事先思考和列举曾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回忆自己当时的具体做法。

  (3)过程指导

  第—步,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全班同学互相点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黑板上列出的同学对小敏的建议,

  讨论当时自己为缓解家庭矛盾还该做些什么努力。教师到各组认真聆听。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在小组讨论中有深刻体会的学生发言。学生在回答书上的题目时,教师可结合“心灵导航”的知识点给予提示,例如缓解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分别对家人做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同时让家人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遇事彼此理解与宽容。

  第四步,教师

  总结点评。

  通过“探究园”的“出谋划策”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调解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而体会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通过举例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学会帮助家庭成员实现理解与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人,对父母长辈增强责任感。

  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讨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讨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得理解和宽容的人。除此之外,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出来,并结合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批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2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题目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粤教版八年级《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学会理解、宽容的对待他人,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说学情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在待人接物方面已经有着自己的看法,在情绪调控、社会经验方面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与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常常不自觉地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对待别人,自我意识强烈,不能体会他人的情感和需要,缺乏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这样的认知特点,使他们在人迹交往中往往容易与他人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另外,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情绪情感的敏感期,人际关系的不和谐会让他们感到非常困惑和苦恼。他们渴望了解其中的原因,渴望掌握化解人际矛盾的方法,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再说,随着年龄的增长,八年级学生人际交往的圈子不断扩大,他们也表现出喜欢集体生活,乐于与人交往的愿望。但由于上述原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及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1、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着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目标: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2、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八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三、说教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

  采用多媒体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直接感知,使学生能感悟和理解知识,形成正确的道德情感,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使思想品德课教学富有感染力和实效性。

  2、角色扮演法

  由于角色扮演使受教育者亲身体验了所扮演角色的言行,感受深刻,往往能够引起较大的心理变化,所以,在教学中,恰当使用这种方法,常常收到神奇的效果。因此,结合教学内容中,我让学生扮演本课案例中的角色,进行现场表演,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进行分析讨论,从而使学生在角色体验中受到感染和教育,达到教学目的。

  3、讨论法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围绕某一种中心问题通过发表各自意见和看法,共同研讨,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地进行学习的一种方法。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4、读书指导法

  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和参考资料获得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本框题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关系比较密切,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直观的感受认识,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四、说学法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标》要求“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有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不断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引导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促进学生人格健康发展。”因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机械的“学答”向“学问”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自主探究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方面主要采取以下方法:

  自主探究法、小组合作法、分析归纳法、总结反思法。

  五、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我采用以下程序进行教学:

  (一)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情境:(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

  展示课前准备的《蔺相如》的故事。通过情景展示,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把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故事情景中体会情感:蔺相如和廉颇产生误解的原因是什么?蔺相如身为宰相,位高权重,但他不与廉颇计较,处处礼让,是不是因为蔺如怕廉颇,显得软弱可欺呢?让学生共同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针对学生提出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理解和宽容是化解误会纠纷的最有效的方法,懂得理解与宽容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最基本要求。

  (二)重点的突破

  以“班级风景——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学生在这一环节学习过程中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学习法)

  我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故事主人公---小苏与小丁之间发生的误会,是学生在学校生活中经常可能遇到的具体情境。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共同讨论、探究被误会的主人小苏的思想行为,可以切身体验不被人理解的苦恼与不安,从而促使学生体会:在人际交往中,许多误解和纠纷往往都缘于彼此之间缺乏相互理解和宽容造成的,从而认识到理解与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生再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

  活动的过程主要分以下几步: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即 “互相理解和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自由发言,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与探究,使学生亲身体验理解与宽容在消除误解,增进友好感情中的重要作用。

  第五步,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要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理解与宽容重要性的认识,我再列举一个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

  你的老师生病了,你和几个同学商量带些水果去看望老师,可有人认为你是:

  A、放弃去看望老师的大算

  (这种方法不可取。只要是对的就要坚持,既然不错,为什么放弃呢?)

  B、不高兴,还和同学拌几句嘴

  (这种做法也不可取。这样做不但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也达不到目的。当别人一时不能理解你时,也不能强求。)

  C、 善意的向他说明一下:老师是为了我们而累倒,我们不是很关心老师吗?并建议他一起去。

  (这种做法是正确的。对同学有这样的想法先表示理解,然后再耐心跟同学解释,同学一定会理解你,并愿意“与你同行”)

  在讨论中,我特意引导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

  (三)难点的突破

  (主要采用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法,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总结反思学习法)

  以活动“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在本环节中,主要通过学生扮演“家庭故事”中不同人物角色,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或观看表演,深刻感受相互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教育自己,反省自己。让学生尝试从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再让学生通过列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活动过程:

  第—步:两组学生先后表演预先设计好的剧本。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探究,自由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

  第三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一名代表发表本组的最好的建议,并且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四步: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评

  家庭成员之间产生误会、矛盾是常常发生的事情,怎样才能缓解家庭矛盾,化解误会,这需要彼此双方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并且要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这样,才能建立和睦、融洽、愉快的家庭关系。

  为了进一步让学生懂得怎样做才是真正的做到理解和宽容他人,我又列举两个事例,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

  情景一:

  小凡满脸不高兴,小建问他为什么。小凡说:“一大早和妈妈吵了一通。她说今天天气不好,非让我穿毛衣,我说我不冷,不想穿,为这我们俩吵了起来。我都这么大了,穿衣服这点小事他也管,烦不烦啊!”小建颇为理解的讲道:“昨天晚上我和爸爸也吵了一架。我回家想想看看那场快结束的足球,刚看两眼,我爸回来,进门就喊:又看电视,快做作业!”我说我刚看,马上就完,看完再做作业。她听都不听,上来就把电视关了。当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学生回答:(略)

  老师策略指导:

  1、理解、宽容、耐心

  2、先接受后解释

  3、多告诉父母自己的感受

  4、借助文字的魔力

  5、热茶一杯+真诚一份+耐心六辆+勇气一钱+理解一斤=沟通无限

  出示情境二:

  在低沉、悲壮的《松花江上》的音乐背景下播放历史资料片,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60多年前,面对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致使祖国大好河山大片沦丧,这是否能说明国民政府宽容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简要概括:当别人无意伤害了你,或者即使当别人有意,但对你的伤害未造成严重后果时,宽容忍让不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而是一种可贵的精神境界,你在宽容别人的同时,也会赢得别人对你的尊敬。当然宽容并不意味着不分是非曲直、不讲原则;宽容也不意味着麻木不仁,熟视无睹,如果面对别人一次次的侵害而忍气吞声,这种宽容忍让就是软弱无能。所以宽容绝不等同于软弱忍让。

  最后,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教学小结

  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比较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布置课后作业

  我设计了一份《达标思考题》,其中一个是“心理实验室”,测测你的气量有多大,通过让学生实话实说做完16个心理检测题来了解自己的气量有多大。另一个是探究题:让学生角色扮演,做一天代理班主任,当你发现班级里有同学不遵守纪律时,你如何把这件妥善地处理好。这样做既可以使学生掌握课堂传授的知识,又可以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实践中真正学会正确运用宽容、友爱的心态和情感,与家人、同学、老师和他人友善相处。

  六、说板书设计

  通过课件展示板书

  1、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与宽容

  (1)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彼此间千差万别

  (2)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必须由理解宽容开始

  2、怎样做到理解与宽容

  (1)尊重是理解的前提

  (2)善意使理解成为可能

  (3)达到理解需要积极的沟通

  (4)有宽容才能共处

  3、生活不能没有宽容

  (1)宽容的内涵

  (2)有宽容才能有共处

  (3)有宽容才能有创造

  (4)有宽容才能成就事业

  4、培养宽容精神

  (1)培养宽容精神需要正确认识自己

  (2)培养宽容精神需要不断求知

  (3)宽容是良好修养和高贵气质的体现

  (4)培养宽容精神要学会把握自己的情绪

  七、说教学反思

  1、本节课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形式展示出来,并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2、存在一部分学生怕说,不敢说的情况,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被吸引进去了,说明教师需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

  3、学生对家庭矛盾和纠纷不敢说于课堂,思想观念需要进一步更新,老师需要引导孩子敢于去维护家庭,促进家庭的和谐,教育孩子通过表达,听取更好的维护家庭和谐的方式方法,对外开放方能取得更好进步。

  4、老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创新,特别是针对农村学生来讲,更要提高学生自主积极性。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3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要进行说课的课题是《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题《理解与宽容》。下面是我对本课题进行的授课分析: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理解与宽容 》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 》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 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 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 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

  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 《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 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 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 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 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 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理解与宽容》是初二《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相处有方》的第一课题。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二单元《善待他人》,懂得了待人的基本原则;本单元是第二单元内容的延续和扩展,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与人相处的道德准则、相处艺术和相处技巧,包括三个课题:理解与宽容,欣赏与赞美、竞争与合作,要使学生懂得理解与宽容是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基本要求,欣赏与赞美是相处的艺术和技巧,只有做到理解他人、宽以待人、善意欣赏、真诚赞美,才能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学习,将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与他人相处的品德与艺术:学会理解、宽容的待人之道,为后面学习《欣赏与赞美》的相处艺术和技巧教学做了铺垫。可见本课题在个第二单元与第三单元知识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渴望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但还没有认识到在形成和谐人际关系方面自己的责任,不懂得人际相处中需要互相理解写宽容,更不知道如何做到理解宽容,这样的特点使他们在人际交往容易发生误解和矛盾冲突。自我意识起来越强烈,缺少了应有的对同伴的关心与爱护,对长辈的理解与尊重,导致不少初中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另一方面,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使社会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一些媒体宣扬的急功近利的价值观给青少年带来了负面影响:表现为过分张扬自我个性,不以自私为耻,心胸狭隘等。但是由于上述因素,他们对他人缺乏理解与宽容,遇事容易斤斤计较,和同学、老师、父母闹意见、发生冲突是常见的现象。对于社会经验不足的青少年,人际关系和不良的心理状态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工作。学会理解与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行,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尤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理解与宽容的内涵,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

  2、能力目标:

  学会理解他人;以尊重和善意积极与人交往沟通;学会宽容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解与纠纷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理解与宽容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博得理解和宽容的人。懂得尊重他人,为他人着想.有宽以待人的胸怀,能将心比心,体谅他人,检讨自我,化解矛盾。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本课题目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初二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说教法教学是一门“教书”的艺术,要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主创性,就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本单元第一课题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

  1、情景教学法。采用电教平台等手段扩大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热情,有通过直接感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符合教育学中的自觉性和直观性原则。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情绪直接影响学习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劳。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的学习负担。”

  2、讨论法: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我结合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的认识,本堂课主要采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是以问题为中心,以教师引导下的师生和生生的对话、讨论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它旨在鼓励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去辨析、去归纳。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布鲁姆也指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3、反馈教学法。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教师根据信息反馈,及时鼓励或纠偏或弥补,使学生认知得以提高,从而升华教学。

  (二)说学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强调:“教的最优化必须落实到学的最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认为,教学中要尽量避免单纯地、直露地向学生灌输某种学习方法,而是要有机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将通过“问题——探究”教学途径,促使学生进行主动探究学习,让学生在分析、比较、思考、讨论、释疑中达到“问题由学生提出,过程让学生参与,疑难由学生解决”的目的,把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时间和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帮助学生在积极体验中学会学习,善于学习。根据美国著名教育学家威廉·格拉塞的自控论和合作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他认为“人的一生都有与别人分享的需要和合作需要。”合作使学生更专心一致地投入学习,对教学过程、学习任务和学科本身产生更积极的情感,提高学生对他人认知和情绪的理解能力,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本节课,我采用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相结合、辩论两种方法来培养训练学生的责任意识,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讨论和辩论中培养学生的胆量,从而达到积极主动和乐于学习的目的。

  (三)课时安排关于本课的教学安排问题,由于《思想品德》课每周安排2课时,时间紧,因此每课只能安排2课时。第1课时,主要以讨论和辩论为主,同时用课件展示心灵导航内容。第2课时,通过第1课时布置的作业及实践与评价来进一步掌握心灵导航内容,引导他们应用所学内容来解决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分为2课时,本节课说的课题是第一课时。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出发,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第1课时通过“探究园”中“小苏的苦恼”和“家庭故事”的活动,让学生在情境感受和讨论中学习“心灵导航”的知识点.帮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懂得怎样才能做到理解与宽容。

  首先是导入新课。(课件展示,本环节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由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类似于《小苏的苦恼》小故事2则。使学生体会误解是怎样产生的,认识理解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寻找解决误会的方法,教师注意了解学生在应对人际误解时采取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实现人际间相互理解、化解误解纠纷的正确方法(课件直接展示心灵导航的这一部分内容)其次,重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以“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活动来突破本课的重点:让学生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

  活动一:班级风最——小苏的苦恼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校运会期间同学之间发生误会的情节。学生通过探究化解小苏与小丁之间的误会的方法,思考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学会主动理解和宽容。教师也可以从中了解学生在生活中是怎样应对人际误解的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掌握以理解和宽容去化解误会的方法。

  (2)准备工作教师事先应收集整理本校或本班级与“小苏的苦恼”类似的案例,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3)过程指导

  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苏的苦恼”,并就“小苏该如何应付”进行交流,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必须想出至少一个点子,然后小组内讨论决定最好的点子。

  第二步,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最好的点子。

  第三步,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和点评各组所陈述的好点子的共通之处。讨论时,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分析出“互相理解宽容”是好点子的共同之处。

  第四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发生在自身或身边的类似案例,然后结合之前的讨论对这些类似案例进行分析。

  第五步,教师总结、点拨。

  值得注意的是,在讨论中,我会特别强调两点:

  1、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敢于争论,只有争论,才使一些观点更加鲜明,最终才能得出共同的结论,也使错误的见解对同学有警惕。(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再次是难点的.突破。(主要采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法、反馈法)以“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来突破本课难点:如何做到理解和宽容。

  活动二:出谋划策——家庭故事

  (1)设计目的该情境描绘了在学生家里,让学生尝试从小敏不同家庭成员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的想法,努力帮助家庭成员解决一些矛盾纠纷。可让学生通过例举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思考如何帮助家人实现互相理解和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学会关心家庭成员,增强对家人的责任感。

  (2)准备工作让学生事先思考和列举曾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和纠纷,并回忆自己当时的具体做法。

  (3)过程指导

  第—步,学生自由发言,阐述个人对小敏的建议,全班同学互相点评,教师把学生的主要观点记录在黑板上。

  第二步,学生分组讨论,列举曾发生在自己的家庭成员之问的矛盾和纠纷,并分享当时自己的具体做法;然后结合黑板上列出的同学对小敏的建议,讨论当时自己为缓解家庭矛盾还该做些什么努力。教师到各组认真聆听。

  第三步,全班交流,教师可让在小组讨论中有深刻体会的学生发言。学生在回答书上的题目时,教师可结合“心灵导航”的知识点给予提示,例如缓解家庭矛盾,学生可以分别对家人做解释说服工作,让他们彼此理解对方,宽容对方;同时让家人掌握理解他人、宽容他人的具体做法,遇事彼此理解与宽容。

  第四步,教师总结点评。通过“探究园”的“出谋划策”活动,让学生想办法调解故事主人公之间的矛盾和纠纷,从而体会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家庭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学会从家庭成员各自不同的角度出发,设身处地理解他们,帮助他们。通过举例和分析自己的家庭成员的类似纠纷,学会帮助家庭成员实现理解与宽容,营造和谐的家庭关系。同时,也引导学生关注家庭亲人,对父母长辈增强责任感。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学习“心灵导航”,了解理解与宽容的内涵和意义,认识理解与宽容在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学习如何做到理解与宽容;结合个人相关的经历,从感性和理性结合的层面上加深领会“人们之间需要理解”、“生活不能没有宽容”.培养理解与宽容的交往态度,主动避免和化解人际矛盾冲突,努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以讨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解决家庭矛盾和纠纷,以感性的方式体现出来,并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讨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讨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讨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时间安排15分钟左右)

  最后一个环节是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懂得理解和宽容的人。除此之外,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本节课以讨论和辩论的形式展现,学生乐于参与,课堂气氛活跃,而我把心灵导航的内容以课件展示出来,并结合在教师及时对学生的讨论的评价与指导之中,让学生直接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也有理性的感受,教学效果不错,学生也很满意。

  总之,本节课努力贯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这一新课程教学理念,努力让课堂“唤发生机和活力”。当然,也一定有许多不足,请在座的同行们给予批评和指正,让我在今后的教学能够做得更好。

【理解与宽容说课稿】相关文章:

宽容01-24

宽容初中作文04-10

宽容高中作文03-27

宽容小学作文02-25

宽容高中作文11-06

《宽容》教学设计11-07

没人理解很烦躁的个性签名11-05

宽容初中作文15篇03-23

关于宽容的高考作文03-16

宽容感言句子汇总50句精选02-26